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 | 书号:10116 时间:2017/3/25 字数:45538 |
上一章 六纪唐 下一章 ( → ) | |
起玄黓敦牂,尽阏逢涒滩五月,凡二年有奇。 ⾼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下 ◎ 武德五年壬午,公元六二二年 舂,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洺州。以范愿为左仆 ![]() 丙戌,同安贼帅殷恭邃以舒州来降。 丁亥,济州别驾刘伯通执刺史窦务本,以州附徐圆朗。 庚寅,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刺史田华,以城应刘黑闼。 秦王世民军至获嘉,刘黑闼弃相州,退保洺州。丙申,世民复取相州,进军肥乡,列营洺⽔之上以 ![]() 萧铣既败,散兵多归林士弘,军势复振。 己酉,岭南俚帅杨世略以循、嘲二州来降。 唐使者王义童下泉、睦、建三州。幽州总管李艺将所部兵数万会秦王世民讨刘黑闼,黑闼闻之,留兵万人,使范愿守洺州,自将兵拒艺。夜,宿沙河,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二里堤上急击之,城中地皆震动。范愿惊惧,驰告黑闼;黑闼遽还,遣其弟十善与行台张君立将兵一万击艺于鼓城。壬子,战于徐河,十善、君立大败,所失亡八千人。 洺⽔人李去惑据城来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骑赴之,⼊城共守。二月,刘黑闼引兵还攻洺⽔,癸亥,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 豫章贼帅张善安以虔、吉等五州来降,拜洪州总管。 戊辰,金乡人 ![]() 己巳,秦王世民复取邢州。辛未,并州人冯伯让以城来降。 丙子,李艺取刘黑闼定、栾、廉、赵四州,获黑闼尚书刘希道,引兵与秦王世民会洺州。 刘黑闼攻洺⽔甚急。城四旁皆有⽔,广五十馀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诸将谋之,李世勣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代君廓守之。世民乃登城西南⾼冢,以旗招君廓,君廓帅其徒力战,溃围而出。士信帅左右二百人乘之⼊城,代君廓固守。黑闼昼夜急攻,会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丁丑,城陷。黑闼素闻其勇, ![]() 戊寅,汴州总管王要汉攻徐圆朗杞州,拔之,获其将周文举。 庚辰,延州道行军总管段德 ![]() ![]() ![]() 辛巳,秦王世民拔洺⽔。三月,世民与李艺营于洺⽔之南,分兵屯⽔北。黑闼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应,别遣奇兵绝其粮道。壬辰,黑闼以⾼雅贤为左仆 ![]() ![]() ![]() 宋州总管盛彦师帅齐州总管王薄攻须昌,征军粮于潭州;刺史李义満与薄有隙,闭仓不与。及须昌降,彦师收义満,系齐州狱,诏释之。使者未至,义満忧愤,死狱中。薄还,过潭州,戊戌夜,义満兄子武意执薄,杀之;彦师亦坐死。 上遣使赂突厥颉利可汗,且许结婚。颉利乃遣汉 ![]() 甲辰,以隋 ![]() ![]() ![]() 秦王世民与刘黑闼相持六十馀⽇。黑闼潜师袭李世勣营,世民引兵掩其后以救之,为黑闼所围。尉迟敬德帅壮士犯围而⼊,世民与略 ![]() ⾼开道寇易州,杀刺史慕容孝幹。 夏,四月,己未,隋鸿胪卿宁长真以宁越、郁林之地请降于李靖, ![]() 以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为荆州总管。 徐圆朗闻刘黑闼败,大惧,不知所出。河间人刘复礼说圆朗曰:“有刘世彻者,其人才略不世出,名⾼东夏,且有非常之相,真帝王之器。将军若自立,恐终无成;若 ![]() ![]() ![]() ![]() ![]() ![]() 秦王世民自河北引兵将击圆朗,会上召之,使驰传⼊朝,乃以兵属齐王元吉。庚申,世民至长安,上 ![]() ![]() ![]() 丁卯,废山东行台。 壬申,代州总管定襄王李大恩为突厥所杀。先是,大恩奏称突厥饥馑,马邑可取,诏殿內少监独孤晟将兵与大恩共击苑郡璋,期以二月会马邑;失期不至,大恩不能独进,顿兵新城。颉利可汗遣数万骑与刘黑闼共围大恩,上遣右骁卫大将军李⾼迁救之。未至,大恩粮尽,夜遁,突厥邀之,众溃而死,上惜之。独孤晟坐减死徙边。 丙子,行台民部尚书史万宝攻徐圆朗陈州,拔之。 戊寅,广州贼帅邓文进、隋合浦太守宁宣、⽇南太守李晙并来降。 五月,庚寅,瓜州士豪王幹斩贺拔行威以降,瓜州平。 突厥寇忻州,李⾼迁击破之。 六月,辛亥,刘黑闼引突厥寇山东,诏燕郡王李艺击之。 癸丑,吐⾕浑寇洮、旭、叠三州,岷州总管李长卿击破之。 乙卯,遣淮安王神通击徐圆朗。 丁卯,刘黑闼引突厥寇定州。 秋,七月,甲申,为秦王世民营弘义宮,使居之。世民击徐圆朗,下十馀城,声震淮、泗,杜伏威惧,请⼊朝。世民以淮、济之间略定,使淮安王神通、行军总管任瑰、李世勣攻圆朗;乙酉,班师。 丁亥,杜伏威⼊朝,延升御榻,拜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留长安,位在齐王元吉上,以宠异之。以阚稜为左领军将军。李子通谓乐伯通曰:“伏威既来,江东未定,我往收旧兵,可以立大功。”遂相与亡至蓝田关,为吏所获,俱伏诛。 刘黑闼至定州,其故将曹湛、董康买亡命在鲜虞,复聚兵应之。甲午,以淮 ![]() 丙申,迁州人邓士政执刺史李敬昂以反。 丁酉,隋汉 ![]() 八月,辛亥,以洺、荆、 ![]() 改葬隋炀帝于扬州雷塘。 甲戌,吐⾕浑寇岷州,败总管李长卿。诏益州行台右仆 ![]() 乙卯,突厥颉利可汗寇边,遣左武卫将军段德 ![]() ![]() 辛酉,上谓群臣曰:“突厥⼊寇而复求和,和与战孰利?”太常卿郑元璹曰:“战则怨深,不如和利。”中书令封德彝曰:“突厥恃⽝羊之众,有轻国中之意,若不战而和,示之以弱,明年将复来。臣愚以为不如击之,既胜而后与和,则恩威兼著矣。”上从之。 己巳,并州大总管襄邑王神符破突厥于汾东;汾州刺史萧顗破突厥,斩首五千馀级。 吐⾕浑陷洮州,遣武州刺史贺拔亮御之。 丙子,突厥寇廉州;戊寅,陷大震关。上遣郑元璹诣颉利。是时,突厥精骑数十万,自介休至晋州,数百里间,填溢山⾕。元璹见颉利,责以负约,与相辨诘,颉利颇惭。元璹因说颉利曰:“唐与突厥,风俗不同,突厥虽得唐地,不能居也。今虏掠所得,皆⼊国人,于可汗何有?不如旋师,复修和亲,可无跋涉之劳,坐受金币,又皆⼊可汗府库,孰与弃昆弟积年之 ![]() 九月,癸巳, ![]() 刘黑闼陷瀛州,杀刺史马匡武。盐州人马君德以城叛附黑闼。 ⾼开道寇蠡州。 冬,十月,己酉,诏齐王元吉讨刘黑闼于山东。壬子,以元吉为领军大将军、并州大总管。癸丑,贝州刺史许善护与黑闼弟十善战于鄃县,善护全军皆没。甲寅,右武候将军桑显和击黑闼于晏城,破之。观州刺史刘会以城叛附黑闼。 契丹寇北平。 甲子,以秦王世民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乙丑,行军总管淮 ![]() ![]() 林士弘遣其弟鄱 ![]() 淮 ![]() 上之起兵晋 ![]() ![]() ![]() 上晚年多內宠,小王且二十人,其⺟竞 ![]() 世民平洛 ![]() ![]() ![]() 世民每侍宴宮中,对诸妃嫔,思太穆皇后早终,不得见上有天下,或歔欷流涕,上顾之不乐。诸妃嫔因密共谮世民曰:“海內幸无事,陛下舂秋⾼,唯宜相乐娱,而秦王每独涕泣,正是憎疾妾等。陛下万岁后,妾⺟子必不为秦王所容,无孑遗矣!”因相与泣,且曰:“皇太子仁孝,陛下以妾⺟子属之,必能保全。”上为之怆然。由是无易太子意,待世民浸疏,而建成、元吉⽇亲矣。 太子中允王珪、洗马魏征说太子曰:“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宮,无大功以镇服海內。今刘黑闼散亡之馀,众不満万,资粮匮乏,以大军临之,势如拉朽,殿下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庶可自安。”太子乃请行于上,上许之。珪,頍之兄子也。甲申,诏太子建成将兵讨黑闼,其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建成处分,得以便宜从事。 乙酉,封宗室略 ![]() ![]() 丙申,上幸宜州。 己亥,齐王元吉遣兵击刘十善于魏州,破之。 癸卯,上校猎于富平。 刘黑闼拥兵而南,自相州以北州县皆附之,唯魏州总管田留安勒兵拒守。黑闼攻之,不下,引兵南拔元城,复还攻之。 十二月,庚戌,立宗室孝友等八人为郡王。孝友,神通之子也。 丙辰,上校猎于华池。 戊午,刘黑闼陷恒州,杀刺史王公政。 庚申,车驾至长安。 癸亥,幽州大总管李艺复廉、定二州。 甲子,田留安击刘黑闼,破之,获其莘州刺史孟柱,降将卒六千人。是时,山东豪杰多杀长吏以应黑闼,上下相猜,人益离怨;留安待吏民独坦然无疑,⽩事者无问亲疏,皆听直⼊卧內,每谓吏民曰:“吾与尔曹俱为国御贼,固宜同心协力,必 ![]() ![]() ![]() 乙丑,并州刺史成仁重击范愿,破之。 刘黑闼攻魏州未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大军至昌乐,黑闼引兵拒之,再陈,皆不战而罢。魏征言于太子曰:“前破黑闼,其将帅皆悬名处死, ![]() ![]() 上以隋末战士多没于⾼丽,是岁,赐⾼丽王建武书,使悉遣还;亦使州县索⾼丽人在中土者,遣归其国。建武奉诏,遣还国中民前后以万数。 ◎ 武德六年癸未,公元六二三年 舂,正月,己卯,刘黑闼所署饶州刺史诸葛德威执黑闼,举城降。时太子遣骑将刘弘基追黑闼,黑闼为官军所迫,奔走不得休息,至饶 ![]() ![]() 壬午,巂州人王摩沙举兵,自称元帅,改元进通;遣骠骑将军卫彦讨之。 庚子,以吴王杜伏威为太保。 二月,庚戌,上幸骊山温汤;甲寅,还宮。 平 ![]() 丙寅,徐圆朗穷蹙,与数骑弃城走,为野人所杀,其地悉平。 林邑王梵志遣使⼊贡。初,隋人破林邑,分其地为三郡。及中原丧 ![]() 幽州总管李艺请⼊朝;庚午,以艺为左翊卫大将军。 废参旗等十二军。 三月,癸未,⾼开道掠文安、鲁城,骠骑将军平善政邀击,破之。 庚子,梁师都将贺遂、索同以所部十二州来降。 乙巳,前洪州总管张善安反,遣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击之。 夏,四月,吐⾕浑寇芳州,刺史房当树奔松州。 张善安陷孙州,执总管王戎而去。乙丑,鄜州道行军总管段德 ![]() 丙寅,吐⾕浑寇洮、岷二州。 丁卯,南州刺史庞孝恭、南越州民宁道明、⾼州首领冯暄俱反,陷南越州,进攻姜州;合州刺史宁纯引兵救之。 壬申,立皇子元轨为蜀王、凤为豳王、元庆为汉王。 癸酉,以裴寂为左仆 ![]() ![]() 五月,庚辰,遣岐州刺史柴绍救岷州。 庚寅,吐⾕浑及 ![]() 丙申,梁师都将辛獠儿引突厥寇林州。 戊戌,苑君彰将⾼満政寇代州,骠骑将军李宝言击走之。 癸卯,⾼开道引奚骑寇幽州,长史王诜击破之。刘黑闼之叛也,突地稽引兵助唐,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开道引突厥寇幽州,突地稽将兵邀击,破之。 六月,戊午,⾼満政以马邑来降。先是,前并州总管刘世让除广州总管,将之官,上问以备边之策,世让对曰:“突厥比数为寇,良以马邑为之中顿故也。请以勇将戍崞城,多贮金帛,募有降者厚赏之,数出骑兵掠其城下,蹂其禾稼,败其生业,不出岁馀,彼无所食,必降矣。”上然其计,曰:“非公,谁为勇将!”即命世让戍崞城,马邑病之。是时,马邑人多不愿属突厥,上复遣人招谕苑君璋。⾼満政说君璋尽杀突厥戍兵降唐,君璋不从。満政因众心所 ![]() 壬戌,梁师都以突厥寇匡州。 丁卯,苑君璋与突厥吐屯设寇马邑,⾼満政与战,破之。以満政为朔州总管,封荣国公。 瓜州总管贺若怀广按部至沙州,值州人张护、李通反,怀广以数百人保子城;凉州总管杨恭仁遣兵救之,为护等所败。 癸酉,柴绍与吐⾕浑战,为其所围,虏乘⾼ ![]() 秋,七月,丙子,苑君璋以突厥寇马邑,右武候大将军李⾼迁及⾼満政御之,战于腊河⾕,破之。张护、李通杀贺若怀广,立汝州别驾窦伏明为主,进 ![]() ⾼开道掠⾚岸镇及灵寿、九门、行唐三县而去。 丁丑,岗州刺史冯士翙据新会反,广州总管刘感讨降之,使复其位。 辛巳,⾼开道所部弘 ![]() 癸未,突厥寇原州;乙酉,寇朔州。李⾼迁为虏所败,行军总管尉迟敬德将兵救之。巳亥,遣太子将兵屯北边,秦王世民屯并州,以备突厥。八月,甲辰,突厥寇真州,又寇马邑。 壬子,淮南道行台仆 ![]() ![]() ![]() ![]() 己未,突厥寇原州。 乙丑,诏襄州道行台仆 ![]() ![]() 丙寅,吐⾕浑內附。 辛未,突厥陷原州之善和镇;癸酉,又寇渭州。 ⾼开道以奚侵幽州,州兵击却之。 九月,丙子,太子班师。 戊子,辅公祏遣其将徐绍宗寇海州,陈政通寇寿 ![]() 庚寅,突厥寇幽州。 壬辰,诏以秦王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 乙未,窦伏明以沙州降。 ⾼昌王麹伯雅卒,子文泰立。 丙申,渝州人张大智反,刺史薛敬仁弃城走。 壬寅,⾼开道引突厥二万骑寇幽州。 突厥恶弘农公刘世让为己患,遣其臣曹般陁来,言世让与可汗通谋, ![]() ![]() 秦王世民犹在并州,己未,诏世民引军还。 上幸华 ![]() 张大智侵涪州,刺史田世康等讨之,大智以众降。 初,上遣右武候大将军李⾼迁助朔州总管⾼満政守马邑,苑君璋引突厥万馀骑至城下,満政击破之。颉利可汗怒,大发兵攻马邑。⾼迁惧,帅所部二千人斩关宵遁,虏邀之,失亡者半。颉利自帅众攻城,満政出兵御之,或一⽇战十馀合。上命行军总管刘世让救之,至松子岭,不敢进,还保崞城。会颉利遣使求婚,上曰:“释马邑之围,乃可议婚。”颉利 ![]() ![]() ![]() 突厥数为边患,并州大总管府长史窦静表请于太原置屯田,以省馈运;议者以为烦扰,不许。静切论不已,敕征静⼊朝,使与裴寂、萧瑀、封德彝相论难于上前,寂等不能屈,乃从静议,岁收数千斛,上善之,命检校并州大总管。静,抗之子也。十一月,辛巳,秦王世民复请增置屯田于并州之境,从之。 ⻩州总管周法明将兵击辅公祏,张善安据夏口,拒之。法明屯荆口镇,壬午,法明登战舰饮酒,善安遣刺客数人诈乘鱼鲽而至,见者不以为虞,遂杀法明而去。 甲申,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击辅公祏将陈当世于猷州之⻩沙,大破之。 丁亥,上校猎于华 ![]() ![]() 十二月,癸卯,安抚使李大亮 ![]() ![]() ![]() ![]() 甲寅,车驾至长安。 己巳,突厥寇定州,州兵击走之。 庚申,⽩简、⽩狗羌并遣使⼊贡。 ◎ 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舂,正月,依周、齐旧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內人物,品量望第,以本州门望⾼者领之,无品秩。 壬午,赵郡王孝恭击辅公祏别将于枞 ![]() 庚寅,邹州人邓同颖杀刺史李士衡反。 丙申,以⽩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 二月,辛丑,辅公祏遣兵围猷州,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安抚使李大亮引兵击公祏,破之。赵郡王孝恭攻公祏鹊头镇,拔之。 丁未,⾼丽王建武遣使来请班历。遣使册建武为辽东郡王、⾼丽王;以百济王夫馀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 始州獠反,遣行台仆 ![]() 己酉,诏:“诸州有明一经以上未仕者,咸以名闻;州县及乡皆置学。” 壬子,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祏之 ![]() 丁巳,上幸国子学,释奠;诏诸王公子弟各就学。 戊午,改大总管为大都督府。 己未,⾼开道将张金树杀开道来降。开道见天下皆定, ![]() ![]() ![]() ![]() ![]() ![]() ![]() 戊辰,洋、集二州獠反,陷隆州晋城。 是月,太保吴王杜伏威薨。辅公祏之反也,诈称伏威之命以绐其众。及公祏平,赵郡王孝恭不知其诈,以状闻;诏追除伏威名,籍没其 ![]() 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次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內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至太府为九寺,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至左、右领卫为十四卫;东宮置三师、三少、詹事及两坊、三寺、十率府;王、公置府佐、国官,公主置邑司,并为京职事官。州、县、镇、戌为外职事官。自开府议同三司至将仕郞二十八队,为文散官;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尉三十一阶,为武散官;上柱国至武骑尉十二等,为勋官。 丙戌,赵郡王孝恭破辅公祏于芜湖,拔梁山等三镇。辛卯,安抚使任瑰拔扬子城,广陵城主龙龛降。 丁酉,突厥寇原州。 戊戌,赵郡王孝恭克丹杨。 先是,辅公祏遣其将冯慧亮、陈当世将舟师三万屯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将步骑二万屯青林山,仍于梁山连铁锁以断江路,筑却月城,延袤十馀里,又结垒江西以拒官军。孝恭与李靖帅舟师次舒州,李世勣帅步卒一万渡淮,拔寿 ![]() ![]() ![]() ![]() ![]() ![]() ![]() 己亥,以孝恭为东南道行台右仆 ![]() 阚稜功多,颇自矜伐。公祏诬稜与己通谋。会赵郡王孝恭籍没贼 ![]() 夏,四月,庚子朔,赦天下。 是⽇,颁新律令,比开皇旧制增新格五十三条。 初定均田租、庸、调法:丁、中之民,给田一顷,笃疾减什之六,寡 ![]() 丁未, ![]() 庚申,通事舍人李凤起击万州反獠,平之。 五月,辛未,突厥寇朔州。 甲戌,羌与吐⾕浑同寇松州。遣益州行台左仆 ![]() 丙戌,作仁智宮于宜君。 丁亥,窦轨破反獠于方山,俘二万馀口。 段译 ⾼祖神尧大圣光孝皇帝中之下武德五年(壬午、622) 唐纪六唐⾼祖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 [1]舂,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元天造,定都州。以范愿为左仆 ![]() [1]舂季,正月,刘黑闼自称汉东王,改年号为天造,都城设在州。任命范愿为左仆 ![]() [2]丙戌,同安贼帅殷恭邃以舒州来降。 [2]丙戌(初四),同安盗贼首领殷恭邃以舒州降唐。 [3]丁亥,济州别驾刘伯通执刺史窦务本,以州附徐圆朗。 [3]丁亥(初五),唐济州别驾刘伯通捉住刺史窦务本,以济州归附徐圆朗。 [4]庚寅,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刺史田华,以城应刘黑闼。 [4]庚寅(初八),唐东盐州治中王才艺杀死刺史田华,以城池响应刘黑闼。 [5]秦王世民军至获嘉,刘黑闼弃相州,退保州。丙申,世民复取相州,进军肥乡,列营⽔之上以 ![]() [5]秦王李世民的大军到获嘉,刘黑闼放弃相州,撤退保卫州。丙申(十四⽇),李世民收复相州,进军肥乡,在⽔边布营进 ![]() [6]萧铣既败,散兵多归林士弘,军势复振。 [6]萧铣败亡后,他的散兵大部分投靠了林士弘,林士弘的军队因此重振势力。 [7]己酉,岭南俚帅杨世略以循、嘲二州来降。 [7]己酉(二十七⽇),岭南俚族首领杨世略以循、嘲二州降唐。 [8]唐使者王义童下泉、睦、建三州。 [8]唐朝使者王义童夺取泉、睦、建三州。 [9]幽州总管李艺将所部兵数万会秦王世民讨刘黑闼,黑闼闻之,留兵万人,使范愿守州,自将兵拒艺。夜,宿沙河,程名振载鼓六十具,于城西二里堤上急击之,城中地皆震动。范愿惊惧,驰告黑闼;黑闼遽还,遣其弟十善与行台张君立将兵一万击艺于鼓城。壬子,战于徐河,十善、君立大败,所失亡八千人。 [9]唐幽州总管李艺率领他的几万部队会同秦王李世民讨伐刘黑闼,刘黑闼闻讯,留下一万兵力,命范愿守卫州,自己率军抵抗李艺。夜晚,刘黑闼在沙河县宿营,程名振带六十面大鼓,在州城西二里处的河堤上猛擂鼓,城中的地面都感到震动。范愿惊慌失措,派飞骑报告刘黑闼,刘黑闼迅速返回州,派他的弟弟刘十善和行台张君立率领一万兵马在鼓城攻打李艺。壬子(三十⽇),双方在徐河 ![]() [10]⽔人李去惑据城来降,秦王世民遣彭公王君廓将千五百骑赴之,⼊城共守。二月,刘黑闼引兵还攻⽔,癸亥,行至列人;秦王世民使秦叔宝邀击,破之。 [10]⽔县人李去惑占据城池降唐,秦王李世民派彭公王君廓率一千五百名骑兵赴⽔,进城与李去惑共同守城。二月,刘黑闼带军回师攻打⽔,癸亥(十一⽇),走到列人县,秦王李世民命秦叔宝截击并打败了刘黑闼。 [11]豫章贼帅张善安以虔、吉等五州来降,拜洪州总管。 [11]豫章盗贼首领张善安以虔、吉等五州降唐,官拜洪州总管。 [12]戊辰,金乡人 ![]() [12]戊辰(十六⽇),金乡人 ![]() [13]己巳,秦王世民复取邢州。辛未,井州人冯伯让以城来降。 [13]己巳(十七⽇),秦王李世民收复邢州。辛未(十九⽇),井州人冯伯让以城降唐。 [14]丙子,李艺取刘黑闼定、栾、廉、赵四州,获黑闼尚书刘希道,引兵与秦王世民会州。 [14]丙子(二十四⽇),李艺夺取刘黑闼占据的定、栾、廉、赵四州,抓获刘黑闼的尚书刘希道,然后带兵与秦王李世民在州会师。 [15]刘黑闼攻⽔甚急。城四旁皆有⽔,广五十余步,黑闼于城东北筑二甬道以攻之;世民三引兵救之,黑闼拒之,不得进。世民恐王君廓不能守,召诸将谋之,李世曰:“若甬道达城下,城必不守。”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代君廓守之。世民乃登城南⾼冢,以旗招君廓,君廓帅其徒力战,溃围而出;士信帅左右二百人乘之⼊城,代君廓固守。黑闼昼夜急攻,会大雪,救兵不得往,凡八⽇,丁丑,城陷。黑闼素闻其勇, ![]() [15]刘黑闼攻⽔很猛。⽔城四周都是⽔,⽔宽五十多步,刘黑闼在城东北修建二条甬道用来攻城;秦王李世民三次带军救援,都受到刘黑闼的阻拦,无法前进。李世民怕王君廓守不住城池,召集众将领商议救援之事,李世说:“如果甬道修到城下,城池必定失守。”行军总管郯勇公罗士信请求代替王君廓守城。李世民于是登上城南的⾼坟,用旗语招王君廓,王君廓率领部下奋战,突出包围,罗士信趁机率二百士卒进城,代替王君廓坚守城池。刘黑闼昼夜猛攻⽔,恰逢大雪,唐军无法增援,经过八天,丁丑(二十五⽇),⽔城陷落。刘黑闼早就听说罗士信勇猛,不想杀他,罗士信言语态度威武不屈,于是刘黑闼杀了他,当时罗士信仅二十岁。 [16]戊寅,汴州总管王要汉攻徐圆朗杞州,拔之,获其将周文举。 [16]戊寅(二十六⽇),唐汴州总管王要汉攻打徐圆朗占据的杞州,夺取了城池,抓获徐圆朗的将领周文举。 [17]庚辰,延州道行军总管段德 ![]() ![]() ![]() [17]庚辰(二十八⽇),唐延州道行军总管段德 ![]() ![]() ![]() ![]() ![]() ![]() [18]辛巳,秦王世民拔⽔。三月,世民与李艺营于⽔之南,分兵屯⽔北。黑闼数挑战,世民坚壁不应,别遣奇兵绝其粮道。壬辰,黑闼以⾼雅贤为左仆 ![]() ![]() ![]() [18]辛巳(二十九⽇),秦王李世民攻下⽔。三月,李世民和李艺在⽔以南扎营,分兵驻扎在⽔以北。刘黑闼多次来挑战,李世民坚壁不应战,却另派奇兵切断了刘黑闼的粮食运输线。壬辰(十一⽇),刘黑闼任命⾼雅贤为左仆 ![]() ![]() ![]() ![]() [19]宋州总管盛彦师帅齐州总管王薄攻须昌,徵军粮于潭州;刺史李义満与薄有隙,闭仓不与。及须昌降,彦师收义満,系齐州狱,诏释之。使者未至,义満忧愤,死狱中。薄还,过潭州,戊戌夜,义満兄子武意执薄,杀之;彦师亦坐死。 [19]唐宋州总管盛彦师率领齐州总管王薄攻打须昌,向潭州征调军粮;潭州刺史李义満因与王薄有矛盾,关闭粮仓不给军粮。待须昌投降,盛彦师逮捕了李义満,关⼊齐州监狱,⾼祖下诏命令释放李义満。朝中下达诏令的使者还没到齐州,李义満因为忧愤,已经死在狱中。王薄回师,经过潭州,戊戌(十七⽇)夜晚,李义満的侄子李武意捉住王薄并杀了他;盛彦师也获罪被处死。 [20]上遣使赂突厥颉利可汗,且许结婚。颉利乃遣汉 ![]() [20]⾼祖派遣使节贿赂突厥颉利可汗,并且答应与颉利结为婚姻之好,于是颉利送汉 ![]() [21]甲辰,以隋 ![]() ![]() ![]() [21]甲辰(二十三⽇),唐任命隋朝 ![]() ![]() ![]() [22]秦王世民与刘黑闼相持六十余⽇。黑闼潜师袭李世营,世民引兵掩其后以救之,为黑闼所围,尉迟敬德帅壮士犯围而⼊,世民与略 ![]() [22]秦王李世民与刘黑闼相持六十多天。刘黑闼暗中率军袭击李世的营地,李世民带兵突然袭击刘黑闼的背后以救援李世,结果被刘黑闼包围,尉迟敬德率领壮士冲⼊包围圈,李世民与略 ![]() ![]() ![]() ![]() [23]⾼开道寇易州,杀刺史慕容孝⼲。 [23]⾼开道犯侵易州,杀死唐易州刺史慕容孝千。 [24]夏,四月,己未,隋鸿胪卿宁长真以宁越、郁林之地请降于李靖, ![]() [24]夏季,四月己未(初八),隋朝鸿胪卿宁长真以宁越、郁林地区向李靖请求投降,这才打通了通往 ![]() [25]以夔州总管赵郡王孝恭为荆州总管。 [25]唐任命夔州总管赵郡王李孝恭为荆州总管。 [26]徐圆朗闻刘黑闼败,大惧,不知所出。河间人刘复礼说圆朗曰:“有刘世彻者,其才不世出,名⾼东夏,且有非常之相,真帝王之器。将军若自立,恐终无成;若 ![]() ![]() ![]() ![]() ![]() ![]() [26]徐圆朗听说刘黑闼失败,大为恐慌,不知所措。河间人刘复礼劝徐圆朗道:“有位名叫刘世彻的人,是很难得的人才,在东夏有很⾼的名望,并且相貌非凡,真有帝王的器度。将军您如果自立为王,恐怕最终会一事无成;如果 ![]() ![]() ![]() ![]() 秦王世民自河北引兵将击圆朗,会上召之,使驰传⼊朝,乃以兵属齐王元吉。庚申,世民至长安,上 ![]() ![]() ![]() 秦王李世民从河北带兵准备攻打徐圆朗,恰好⾼祖召他,让他乘驿站车马急速回长安,于是李世民将军队 ![]() ![]() ![]() ![]() [27]丁卯,废山东行台。 [27]丁卯(十六⽇),唐废除山东行台。 [28]壬申,代州总管定襄王李大恩为突厥所杀。先是,大恩奏称突厥饥馑,马邑可取,诏殿內少监独孤晟将兵与大恩共击苑君璋,期以二月会马邑;失期不至,大恩不能独进,顿兵新城。颉利可汗遣数万骑与刘黑闼共围大恩,上遣右骁卫大将军李⾼迁救之。未至,大恩粮尽,夜遁,突厥邀之,众溃而死,上惜之。独孤晟坐减死徙边。 [28]壬申(二十一⽇),唐代州总管定襄王李大恩被突厥杀害。此前,李大恩上奏章说明突厥闹饥荒,可攻取马邑,⾼祖下诏命殿內少监独孤晟带兵与李大恩共同攻打苑君璋,约定二月在马邑会师,独孤晟未能按期到达,李大恩不能孤军 ![]() [29]丙子,行台民部尚书史万宝攻徐圆朗陈州,拔之。 [29]丙子(二十五⽇),唐行台民部尚书史万宝攻打徐圆朗占据的陈州,攻克陈州。 [30]戊寅,广州贼帅邓文进、隋合浦太守宁宣、⽇南太守李并来降。 [30]戊寅(二十七⽇),广州盗贼首领邓文进、隋朝合浦太守宁宣、⽇南太守李一同降唐。 [31]五月,庚寅,瓜州土豪王⼲斩贺拔行威以降,瓜州平。 [31]五月庚寅(初九),瓜州土豪王⼲杀死贺拔行威降唐,瓜州平定。 [32]突厥寇忻州,李⾼迁击破之。 [32]突厥犯侵忻州,被李⾼迁击败。 [33]六月,辛亥,刘黑闼引突厥寇山东,诏燕郡王李艺击之。 [33]六月辛亥(初一),刘黑闼带突厥犯侵山东,唐⾼祖下诏命燕郡王李艺 ![]() [34]癸丑,吐⾕浑寇洮、旭、叠三州,岷州总管李长卿击破之。 [34]癸丑(初三),吐⾕浑犯侵洮、旭、叠三州,唐岷州总管李长卿打败了来犯之敌。 [35]乙卯,遣淮安王神通击徐圆朗。 [35]乙卯(初五),唐派淮安王李神通攻打徐圆朗。 [36]丁卯,刘黑闼引突厥寇定州。 [36]丁卯(十七⽇),刘黑闼带突厥犯侵定州。 [37]秋,七月,甲申,为秦王世民营弘义宮,使居之。世民击徐圆朗,下十余城,声震淮、泗、杜伏威惧,请⼊朝。世民以淮、济之间略定,使淮安王神通、行军总管任、李世攻圆朗;乙酉,班师。 [37]秋季,七月甲申(初五),唐为秦王李世民建造弘义宮,供李世民居住。李世民攻打徐圆朗,夺取了十几座城池,声势震动了淮⽔、泗⽔地区,杜伏威很恐惧,请求⼊朝。李世民因淮、济之间已大致平定,让淮安王李神通、行军总管任、李世攻打徐圆朗;乙酉(初六),李世民班师回朝。 [38]丁亥,杜伏威⼊朝,延升御榻,拜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留长安,位在齐王元吉上,以宠异之。以阚棱为左领军将军。 [38]丁亥(初八),杜伏威⼊朝,被引进登上御榻,官拜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书令,留在长安,上朝位置在齐王元吉之前,表示对他特别恩宠。唐任命阚棱为左领军将军。 李子通谓乐伯通曰:“伏威既来,江东未定,我往收旧兵,可以立大功。”遂相与亡至蓝田关,为吏所获,俱伏诛。 李子通对乐伯通说:“杜伏威已来长安,江东尚未定安,我们回去收拾旧部,可以立大功。”于是一起逃跑,到蓝田关,被官吏抓获,均被处死。 [39]刘黑闼至定州,其故将曹湛、董康买亡命在鲜虞,复聚兵应之。甲午,以淮 ![]() [39]刘黑闼到定州,他的旧部下曹湛、董康买逃亡在鲜虞,重新召集兵马响应刘黑闼。甲午(十五⽇),唐任命淮 ![]() [40]丙申,迁州人邓士政执刺史李敬昂以反。 [40]丙申(十七⽇),迁州人邓士政捉住刺史李敬昂,反叛朝廷。 [41]丁酉,隋汉 ![]() [41]丁酉(十八⽇),隋朝汉 ![]() [42]八月,辛亥,以、荆、 ![]() [42]八月辛亥(初二),唐以、荆、 ![]() [43]改葬隋炀帝于扬州雷塘。 [43]唐将隋炀帝改葬于扬州雷塘。 [44]甲戌,吐⾕浑寇岷州,败总管李长卿。诏益州行台右仆 ![]() [44]甲戌(疑误),吐⾕浑犯侵岷州,打败了唐总管李长卿。唐⾼祖下诏命益州行台右仆 ![]() [45]乙卯,突厥颉利可汗寇边,遣左武卫将军段德 ![]() ![]() [45]乙卯(初六),突厥颉利可汗犯侵唐国边境,唐派遣左武卫将军段德 ![]() ![]() 辛酉,上谓群臣曰:“突厥⼊寇而复求和,和与战孰利?”太常卿郑元曰:“战则怨深,不如和利。”中书令封德彝曰:“突厥恃⽝羊之众,有轻国中之意,若不战而和,示之以弱,明年将复来。臣愚以为不如击之,既胜而后与和,则恩威兼著矣!”上从之。 辛酉(十二⽇),⾼祖对群臣说:“突厥⼊侵,但又来求和,和与战哪个更有利?”太常卿郑元说:“ ![]() 己巳,并州大总管襄邑王神符破突厥于汾东;汾州刺史萧破突厥,斩首五千余级。 己巳(二十⽇),唐并州大总管襄邑王李神符在汾东打败突厥;汾州刺史萧打败突厥,斩首五千多级。 [46]吐⾕浑寇洮州,遣武州刺史贺亮御之。 吐⾕浑犯侵洮州,唐派武州刺史贺拔亮抵御来敌。 [47]丙子,突厥寇廉州;戊寅,陷大震关。上遣郑元诣颉利。是时,突厥精骑数十万,自介休至晋州,数百里间,填溢山⾕。元见颉利,责以负约,与相辨诘,颉利颇惭。元因说颉利曰:“唐与突厥,风俗不同,突厥虽得唐地,不能居也。今虏掠所得,皆⼊国人,于可汗何有?不如旋师,复修和亲,可无跋涉之劳,坐受金币,又皆⼊可汗府库,孰与弃昆弟积年之 ![]() [47]丙子(二十七⽇),突厥犯侵廉州,戊寅(二十九⽇),攻陷大震关。⾼祖派郑元去见颉利可汗。当时,突厥几十万精骑兵,弃斥着从介休到晋州几百里之间的山⾕。郑元见到颉利,责备他背叛盟约,与颉利展开辩论,颉利颇为惭愧。郑元趁机劝颉利道:“唐与突厥,风俗不同,突厥就是得到唐的领土,也不能居住。如今俘虏与抢夺的财物,都给了突厥百姓,可汗您得到了什么?不如回军,重新和亲,可以免除了跋涉的辛劳,坐享金银财物,并且都进了可汗您的仓库,比起抛弃了兄弟之间多年的 ![]() [48]九月,癸巳, ![]() [48]九月癸巳(十五⽇),唐 ![]() [49]刘黑闼陷瀛州,杀刺史马匡武。盐州人马君德以城叛附黑闼。⾼开道寇蠡州。 [49]刘黑闼攻陷瀛州,杀死唐瀛州刺史马匡武。盐州人马君德以盐州城反叛归附了刘黑闼。⾼开道犯侵蠡州。 [50]冬,十月,己酉,诏齐王元吉讨刘黑闼于山东。壬子,以元吉为领军大将军、并州大总管。癸丑,贝州刺史许善护与黑闼弟十善战于县,善护全军皆没。甲寅,右武候将军桑显和击黑闼于晏城,破之。观州刺史刘会以城叛附黑闼。 [50]冬季,十月己酉(初一),唐⾼祖下诏命齐王李元吉在山东讨伐刘黑闼。壬子(初四),任命李元吉为领军大将军、并州大总管。癸丑(初五),唐贝州刺史许善护在县与刘黑闼之弟刘十善 ![]() [51]契丹寇北平。 [51]契丹犯侵北平。 [52]甲子,以秦王世民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52]甲子(十六⽇),唐以秦王李世民统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53]乙丑,行军总管淮 ![]() ![]() [53]乙丑(十七⽇),唐行军总管淮 ![]() ![]() ![]() ![]() ![]() ![]() ![]() [54]林士弘遣其弟鄱 ![]() [54]林士弘派遣他的弟弟鄱 ![]() ![]() [55]淮 ![]() [55]淮 ![]() ![]() 上之起兵晋 ![]() ![]() ![]() ⾼祖在晋 ![]() ![]() ![]() ![]() ![]() 上晚年多內宠,小王且二十人,其⺟竞 ![]() ⾼祖晚年宠幸的妃嫔很多,有近二十位小王子,他们的⺟亲争相 ![]() 世民平洛 ![]() ![]() ![]() 李世民平定洛 ![]() ![]() ![]() ![]() 世民每侍宴宮中,对诸妃嫔,思太穆皇后早终,不得见上有天下,或欷流涕,上顾之不乐。诸妃嫔因密共谮世民曰:“海內幸无事,陛下舂秋⾼,唯宜相乐娱,而秦王每独涕泣,正是憎疾妾等,陛下万岁后,妾⺟子必不为秦王所容,无孑遣矣!”因相与泣,且曰:“皇太子仁孝,陛下以妾⺟子属之,必能保全。上为之怆然。由是无易太子意,待世民浸疏,而建成、元吉⽇亲矣。 李世民每次在宮中侍奉⾼祖宴饮,面对诸位妃嫔,想起⺟亲太穆皇后死得早,没能看到⾼祖拥有天下,有时不免叹气流泪,⾼祖看到后很不⾼兴。各位妃嫔趁机暗中一同诋毁李世民道:“天下幸好平安无事,陛下年寿已⾼,只适合乐娱 乐娱,而秦王总是一个人流泪,这实际上是憎恨我们,陛下作古后,我们⺟子必定不为秦王所容,会被杀得一个不留!”因此相互对着流泪,并且说:“皇太子仁爱孝顺,陛下将我们⺟子托付给太子,必然能获得保全。”⾼祖也为此很伤心。从此⾼祖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对李世民逐渐疏远,而对李建成、李元吉却⽇益亲密了。 太子中允王、洗马魏徽说太子曰:“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但以年长位居东宮,无大功以镇服海內。今刘黑闼散亡之余,众不満万,资粮匮乏,以大军临之,势如拉朽,殿下宜自击之以取功名,因结纳山东豪杰,庶可自安。”太子乃请行于上,上许之。,之兄子也。甲申,诏太子建成将兵讨黑闼,其陕东道大行台及山东道行军元帅、河南·河北诸州并受建成处分,得以便宜从事。 太子中允王、太子洗马魏徽劝太子说:“秦王功盖天下,內外归心于他;而殿下不过是因为年长才被立为太子,没有大功可以镇服天下。现在刘黑闼的兵力分散逃亡之后,剩下不⾜一万人,又缺乏粮食物资,如果用大军进 ![]() ![]() [56]乙酉,封宗室略 ![]() ![]() [56]乙酉(初八),唐封宗室略 ![]() ![]() ![]() [57]丙申,上幸宜州。 [57]丙申(十九⽇),唐⾼祖亲临宜州。 [58]己亥,齐王元吉遣兵击刘十善于魏州,破之。 [58]己亥(二十二⽇),齐王李元吉派兵在魏州攻击刘十善,打败了他。 [59]癸卯,上校猎于富平。 [59]癸卯(二十六⽇),唐⾼祖在富平围猎。 [60]刘黑闼拥兵而南,自相州以北州县皆附之,唯魏州总管田留安勒兵拒守。黑闼攻之,不下,引兵南拔元城,复还攻之。 [60]刘黑闼召集兵马向南进发,自相州以北的唐朝州县均归附了刘黑闼,唯有魏州总管留因安带兵坚守抵抗。刘黑闼攻不下魏州,便带军向南攻取了元城,又回军攻打魏州。 [61]十二月,庚戌,立宗室孝友等八从为郡王。孝友,神通之子也。 [61]十二月庚戌(初三),唐立宗室李孝友等八人为郡王。李孝友是淮安王李神通的儿子。 [62]丙辰,上校猎于华池。 [62]丙辰(初九),唐⾼祖在华池县围猎。 [63]戊午,刘黑闼陷恒州,杀刺史王公政。 [63]戊午(十一⽇),刘黑闼攻陷恒州,杀死唐恒州刺史王公政。 [64]庚申,车驾至长安。 [64]庚申(十三⽇),唐⾼祖回到长安。 [65]癸亥,幽州大总管李艺复廉、定二州。 [65]癸亥(十六⽇),幽州大总管李艺收复廉、定二州。 [66]甲子,田留安击刘黑闼,破之,获其莘州刺史孟柱,降将卒六千人。是时,山东豪杰多杀长吏以应黑闼,上下相猜,人益离怨;留安待吏民独坦然无疑,⽩事者无问亲疏,皆听直⼊卧內,每谓吏民曰:“吾与尔曹俱为国御贼,固宜同心协力,必 ![]() ![]() ![]() [66]甲子(十七⽇),田留安攻打刘黑闼,打败了他,并抓获刘黑闼的莘州刺史孟柱,刘黑闼六千名将领士兵投降了田留安。当时,山东地区的豪杰纷纷杀死本地长官响应刘黑闼,因此上下互相猜疑,百姓也⽇益离心离德;只有田留安对待下属、百姓坦然无疑,有人报告事情,无论亲疏都听任他们直接到寝室,还常常对下属、百姓说:“我和各位都是为国家抵抗来敌,自然应当同心协力,如果有人一定要弃顺从逆,只管自己来砍了我的头拿走。”下属、百姓都相互提醒道:“田公以至诚之心待人,我们应当共同尽心竭力报答他,一定不要辜负他的信任。”有一名叫苑竹林的人,本来是刘黑闼的 ![]() 乙丑,并州刺史成仁重击范愿,破之。 乙丑(十八⽇),唐并州刺史成仁重攻打范愿,打败了他。 [67]刘黑闼攻魏州未下,太子建成、齐王元吉大军至昌乐,黑闼引兵拒之,再陈,皆不战而罢。魏徵言于太子曰:“前破黑闼,其将帅皆悬名处死, ![]() ![]() [67]刘黑闼没有攻下魏州,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大军到达昌乐,刘黑闼带兵来抵抗,两次列阵,都没有打就停了下来。魏徵对太子说:“以前打败刘黑闼,他的将帅都预先写上名字处以死罪, ![]() ![]() [68]上以隋末战士多没于⾼丽,是岁,赐⾼丽王建武书,使悉遣还;亦使州县索⾼丽人在中土者,遣归其国。建武奉诏,遣还国中民前后以万数。 [68]⾼祖因为随朝末年有很多战士沦落在⾼丽,这一年,赐予⾼丽王建武信函,让他遣返流落在⾼丽的所有隋朝战士;又让州县搜寻在国中的⾼丽人,遣送他们回国。建武接受诏令,前后放回了数以万计的国中百姓。 六年(癸未、623) 六年(癸未,公元623年) [1]舂,正月,己卯,刘黑闼所署饶州刺史诸葛德威执黑闼,举城降。时太子遣骑将刘弘基追黑闼,黑闼为官军所迫,奔走不得休息,至饶 ![]() ![]() [1]舂季,正月己卯(初五),刘黑闼任命的饶州刺史诸葛德威捉住刘黑闼,举城降唐。当时太子李建成派骑兵将领刘弘基追击刘黑闼,刘黑闼被唐军追赶,⽇夜奔逃无法休息,到达饶 ![]() ![]() [2]壬午,州人王摩沙举兵,自称元帅,改元进通,遣骠骑将军卫彦讨之。 [2]壬午(初六),州人王摩沙起兵,自称元帅,改年号为进通,唐派遣骠骑将军卫彦讨伐。 [3]庚子,以吴王杜伏威为太保。 [3]庚子(二十四⽇),唐任命吴王杜伏威为太保。 [4]二月,庚戌,上幸骊山温汤;甲寅,还宮。 [4]二月庚戌(初四),唐⾼祖亲临骊山温泉浴地;甲寅(初八),返回宮中。 [5]平 ![]() [5]平 ![]() [6]丙寅,徐圆朗穷蹙,与数骑弃城走,为野人所杀,其地悉平。 [6]丙寅(二十⽇),徐圆朗因形势窘迫,放弃城池和几名骑兵逃走,被乡村百姓杀死,他占据的地区全部平定。 [7]林邑王梵志遣使⼊贡。初,隋人破林邑,分其地为三郡。及中原丧 ![]() [7]林邑王梵志派遣使节到唐进献贡品。当初,隋朝打败林邑,在林邑国设置三个郡,待到中原大 ![]() [8]幽州总管李艺请⼊朝;庚午,以艺为左翊卫大将军。 [8]唐幽州总管李艺请求⼊朝;庚午(二十四⽇),唐任命李艺为左翊卫大将军。 [9]废参旗等十二军。 [9]唐废除武德二年设置的参旗等十二军。 [10]三月,癸未,⾼开道掠文安、鲁城,骠骑将军平善政邀击,破之。 [10]三月癸未(初七),⾼开道掠夺文安、鲁城,唐骠骑将军平善政阻截并打败了他。 [11]庚子,梁师都将贺遂、索同以所部十二州来降。 [11]庚子(二十四⽇),梁师都的将领贺遂、索同以所管辖的十二个州降唐。 [12]乙巳,前洪州总管张善安反,遣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击之。 [12]乙巳(二十九⽇),前洪州总管张善安反叛,唐派遣舒州总管张镇周等人攻打张善安。 [13]夏,四月,吐⾕浑寇芳州,刺史房当树奔松州。 [13]夏季,四月,吐⾕浑犯侵芳州,唐芳州刺史房当树逃奔松州。 [14]张善安陷孙州,执总管王戎而去。 [14]张善安攻陷孙州,捉住总管王戎后撤军。 [15]乙丑,州道行军总管段德 ![]() [15]乙丑(二十⽇),唐州道行军总管段德 ![]() [16]丙寅,吐⾕浑寇洮、岷二州。 [16]丙寅(二十一⽇),吐⾕浑犯侵洮、岷二州。 [17]丁卯,南州刺史庞孝恭、南越州民宁道明、⾼州首领冯暄俱反,陷南越州,进攻姜州;合州刺史宁纯引兵救之。 [17]丁卯(二十二⽇),唐南州刺史庞孝恭、南越州百姓宁道明、⾼州首领冯暄均反叛,攻陷南越州,进而又攻打姜州;唐合州刺史宁纯率军救姜州。 [18]壬申,立皇子元轨为蜀王、凤为豳王、元庆为汉王。 [18]壬申(二十七⽇),唐立皇子李元轨为蜀王、李凤为豳王、李元庆为汉王。 [19]癸酉,以裴寂为佐仆 ![]() ![]() [19]癸酉(二十八⽇),唐任命裴寂为左仆 ![]() ![]() [20]五月,庚辰,遣岐州刺史柴绍救岷州。 [20]五月庚辰(初五),唐派遣岐州刺史柴绍救岷州。 [21]庚寅,吐⾕浑及 ![]() [21]庚寅(十五⽇),吐⾕浑以及 ![]() [22]丙申,梁师都将辛獠儿引突厥寇林州。 [22]丙申(二十一⽇),梁师都的将领辛獠儿带突厥犯侵林州。 [23]戊戌,苑君彰将⾼満政寇代州,骠骑将军林宝言击走之。 [23]戊戌(二十三⽇),苑君璋的将领⾼満政犯侵代州,唐骠骑军林宝言击退了来敌。 [24]癸卯,⾼开道引奚骑寇幽州,长史王诜击破之。刘黑闼之叛也,突地稽引兵助唐,徙其部落于幽州之昌平城;⾼开道引突厥寇幽州,突地稽将兵邀击,破之。 [24]癸卯(二十八⽇),⾼开道带奚族骑兵犯侵幽州,唐幽州长史王诜打败了他。刘黑闼反叛时,突地稽带兵协助唐朝,将他的部落迁到幽州的昌平城;⾼开道带突厥犯侵幽州,突地稽带兵阻截,打败了⾼开道等。 [25]六月,戊午,⾼満政以马邑来降。先是,前并州总管刘世让除广州总管,将之官,上问以备边之策,世让对曰:“突厥比数为寇,良以马邑为之中顿故也。请以勇将戍崞城,多贮金帛,募有降者厚赏之,数出骑兵掠其城下,蹂其禾稼,败其生业,不出岁余,彼无所食,必降矣。”上然其计,曰:“非公,谁为勇将!”即命世让戍崞城,马邑病之。是时,马邑人多不愿属突厥,上复遣人招谕苑君璋。⾼満政说苑君璋尽杀突厥戍兵降唐,君璋不从。満政因众心所 ![]() [25]六月戊午(十四⽇),⾼満政以马邑降唐。此前,前并州总管刘世让调任广州总管,即将赴任,⾼祖向他询问防边的策略,刘世让回答道:“突厥近来多次⼊侵,实在是因为有马邑作为中途休整基地的缘故。希望派勇将戍守崞城,多贮蔵物资,招到投降的人就给予厚赏,经常派兵掠夺马邑城下,毁掉他们的庄稼,破坏他们的谋生之业,不出一年,敌人没有粮食,必然会投降。”⾼祖很赞同他的计策,说道:“除了您,还有谁是勇将!”当即命令刘世让戌守崞城,马邑人很怵他。当时,马邑人大多不愿意隶属于突厥,⾼祖又派人招谕苑君璋。⾼満政劝苑君璋杀死所有的突厥守军投降唐朝,苑君璋不听。⾼満政利用人心所向,半夜袭击苑君璋,苑君璋发觉后,逃⼊突厥,⾼満政杀死苑君璋的儿子以及突厥的二百名守军,投降了唐朝。 [26]壬戌,梁师都以突厥寇匡州。 [26]壬戌(十八⽇),梁师都率突厥军队犯侵匡州。 [27]丁卯,苑君璋与突厥吐屯设寇马邑,⾼満政与战,破之。以満政为朔州总管,封荣国公。 [27]丁卯(二十三⽇),苑君璋与突厥的吐屯设犯侵马邑,⾼満政和他们 ![]() [28]瓜州总管贺若怀广按部至沙州,值州人张护、李通反,怀广以数百人保子城;凉州总管杨恭仁遣兵救之,为护等所败。 [28]唐瓜州总管贺若怀广巡视到沙州,恰遇沙州人张护、李通反叛,贺若怀广率几百人保卫子城;唐凉州总管杨恭仁派兵救援,被张护等人打败。 [29]癸酉,柴绍与吐⾕浑战,为其所围,虏乘⾼ ![]() [29]癸酉(二十九⽇),柴绍与吐⾕浑作战,被吐⾕浑包围,敌军占据⾼处 ![]() [30]秋,七月,丙子,苑君璋以突厥寇马邑,右武候大将军李⾼迁及⾼満政御之,战于腊河⾕,破之。 [30]秋季,七月丙子(初二),苑君璋率突厥军队犯侵马邑,唐右武候大将军李⾼迁及⾼満政 ![]() ![]() [31]张护、李通杀贺拔怀广,立汝州别驾窦伏明为主,进 ![]() [31]张护、李通杀死贺若怀广,立汝州别驾窦伏明为首领,进 ![]() [32]⾼开道掠⾚岸镇及灵寿、九门、行唐三县而去。 [32]⾼开道掠夺⾚岸镇以及灵寿、九门、行唐三个县之后离去。 [33]丁丑,冈州刺史冯士据新会反,广州刺史刘感讨降之,使复其位。 [33]丁丑(初三),冈州刺史冯士占据新会反叛,唐广州刺史刘感领兵讨伐,冯士投降,刘感恢复了他的职位。 [34]辛巳,⾼开道所部弘 ![]() [34]辛巳(初七),⾼开道所统领的弘 ![]() [35]癸未,突厥寇原州;乙酉,寇朔州。李⾼迁为虏所败,行军总管尉迟敬德将兵救之。己亥,遣太子将兵屯北边,秦王世民屯并州,以备突厥。八月,丙辰,突厥寇真州,又寇马邑。 [35]癸未(初九),突厥犯侵原州;乙酉(十一⽇),又犯侵朔州。李⾼迁被突厥打败,行军总管尉迟敬德带兵救援。己亥(二十五⽇),唐派遣太子李建成统率军队驻扎在北部边境,秦王李世民驻扎在并州,防备突厥。八月丙辰(疑误),突厥犯侵真州,又犯侵马邑。 [36]壬子,淮南道行台仆 ![]() ![]() ![]() ![]() [36]壬子(初九),唐淮南道行台仆 ![]() ![]() ![]() [37]己未,突厥寇原州。 [37]己未(十六⽇),突厥犯侵原州。 [38]乙丑,诏襄州道行台仆 ![]() ![]() [38]乙丑(二十二⽇),唐⾼祖下诏命襄州道行台仆 ![]() ![]() [39]丙寅,吐⾕浑內附。 [39]丙寅(二十三⽇),吐⾕浑归附唐朝。 [40]辛未,突厥陷原州之善和镇;癸酉,又寇渭州。 [40]辛未(二十八⽇),突厥攻陷原州的善和镇;癸酉(三十⽇),突厥又犯侵渭州。 [41]⾼开道以奚侵幽州,州兵击却之。 [41]⾼开道率奚族军队犯侵幽州,唐幽州军队击退来敌。 [42]九月,太子班师。 [42]九月,太子李建成班师回朝。 [43]戊子,辅公遣其将徐绍宗寇海州,陈政通寇寿 ![]() [43]戊子(十五⽇),辅公派遣他的将领徐绍宗攻打海州,陈政道攻打寿 ![]() [44]邛州獠反,遣沛公郑元讨之。 [44]邛州獠民反叛,唐派遣沛公郑元前往讨伐。 [45]庚寅,突厥寇幽州。 [45]庚寅(十七⽇),突厥犯侵幽州。 [46]壬辰,诏以秦王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 [46]壬辰(十九⽇),唐⾼祖下诏任命秦王李世民为江州道行军元帅。 [47]乙未,窦伏明以沙州降。 [47]]乙未(二十二⽇),窦伏明以沙州投降。 [48]⾼昌王伯雅卒,子文泰立。 [48]⾼昌王伯雅去世,他的儿子文泰继立为王。 [49]丙申,渝州人张大智反,刺史薛敬仁弃城走。 [49]丙申(二十三⽇),渝州人张大智反叛,唐渝州刺史薛敬仁放弃城池逃跑。 [50]壬寅,⾼开道引突厥二万骑寇幽州。 [50]壬寅(二十九⽇),⾼开道带二万突厥骑兵犯侵幽州。 [51]突厥恶弘农公刘世让为己患,遣其臣曹般来,言世让与可汗通谋, ![]() ![]() [51]突厥恨弘农公刘世让成为他们的威胁,派大臣曹般来唐,说刘世让和突厥可汗 ![]() ![]() [52]秦王世民犹在并州,己未,诏世民引兵还。 [52]秦王李世民还停留在并州,己未(十七⽇),诏命李世民率军返回长安。 [53]上幸华 ![]() [53]唐⾼祖驾临华 ![]() [54]张大智侵涪州,刺史田世康等讨之,大智以众降。 [54]张大智犯侵涪州,唐涪州刺史田世康等人讨伐他,张大智带领人马投降。 [55]初,上遣右武候大将军李⾼迁助朔州总管⾼満政守马邑,苑君璋引突厥万余骑至城下,満政击破之。颉利可汗怒,大发兵攻马邑。⾼迁惧,帅所部二千人斩关宵遁,虏邀之,失亡者半。颉利自帅众攻城,満政出兵御之,或一⽇战十余合。上命行军总管刘世让救之,至松子岭,不敢进,还保崞城。会颉利遣使求婚,上曰:“释马邑之围,乃可议婚。”颉利 ![]() ![]() ![]() [55]当初,⾼祖派遣右武候大将军李⾼迁协助朔州总管⾼満政守卫马邑,苑君璋带着一万多突厥骑兵到马邑城下,⾼満政打败了苑君璋。颉利可汗发怒,出动大军攻打马邑。李⾼迁怕了,带领二千名部下冲破关卡连夜逃跑,遭到突厥阻截,损失一半兵力。颉利可汗亲自率领大军攻马邑,⾼満政出兵抵抗,有时一天打十几仗。⾼祖命令行军总管刘世让救援马邑,刘世让到了松子岭,不敢再前进,回军保守崞城。恰好颉利派遣使节向唐求婚,⾼祖说:“先撤了马邑的围,才能够谈论婚姻。”颉利想撤军,隋义成公主坚持要求攻打马邑。颉利因为⾼开道擅长制作攻城武器,便召来⾼开道,和他一起猛攻马邑。颉利 ![]() [56]突厥数为边患,并州大总管府长史窦静表请于太原置屯田以省馈运;议者以为烦扰,不许。静切论不已,敕征静⼊朝,使与裴寂、萧、封德彝相论难于上前,寂等不能屈,乃从静议,岁收⾕数千斛,上善之,命检校并州大总管。静,抗之子也。十一月,辛巳,秦王世民复请增置屯田于并州之境,从之。 [56]突厥屡次为祸边境,唐并州大总管府长史窦静上表请求在太原设置屯田以省军粮的运输,议政者认为过于⿇烦,不批准。窦静不停地极力论说此事,⾼祖下敕令征窦静⼊朝,让他与裴寂、萧、封德彝等人在皇上面前辩论此事,裴寂等人无法说服窦静,于是听从了窦静的建议,每年收获数千斛粮食,⾼祖很赞赏他,命窦静为检校并州大总管。窦静是窦抗的儿子。十一月辛巳(初九),秦王李世民又请求在并州境內增设屯田,⾼祖批准了他的请求。 [57]⻩州总管周法明将兵击辅公,张善安据夏口,拒之。法明屯荆口镇,壬午,法明登战舰饮酒,善安遣刺客数人诈乘鱼而至,见者不以为虞,遂杀法明而去。 [57]唐⻩州总管周法明带兵攻打辅公,张善安占据夏口抵抗周法明。周法明驻扎在荆口镇,壬午(初十),周法明登上战船饮酒,张善安派遣几名刺客伪装渔民乘着渔船到荆口镇,见到的人没有产生怀疑,于是他们杀了周法明后离去。 [58]甲申,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击辅公将陈当世于猷州之⻩沙,大破之。 [58]甲申(十二⽇),唐舒州总管张镇周等在猷州的⻩沙攻打辅公的将领陈当世,大败陈军。 [59]丁亥,上校猎于华 ![]() ![]() [59]丁亥(十五⽇),⾼祖在华 ![]() ![]() [60]十二月,癸卯,安抚使李大亮 ![]() ![]() ![]() ![]() [60]十二月癸卯(初二),唐安抚使李大亮 ![]() ![]() ![]() [61]甲寅,车驾至长安。 [61]甲寅(十三⽇),唐⾼祖回到长安。 [62]己巳,突厥寇定州,州兵击走之。 [62]己巳(二十八⽇),突厥⼊侵定州,定州军队击退来敌。 [63]庚申,⽩简、⽩狗羌并遣使⼊贡。 [63]庚申(疑误),⽩简、⽩狗羌均派遣使节到唐进献贡品。 七年(甲申、624) 七年(甲申,公元624年 [1]舂,正月,依周、齐旧制,每州置大中正一人,掌知州內人物,品量望第,以本州门望⾼者领之,无品秩。 [1]舂季,正月,唐按照北周、北齐的旧制度,每州设置大中正一人,掌管了解州內人物、品评衡量家族的等级,由本州家族资望⾼的人担任,没有品级俸禄。 [2]壬午,赵郡王孝恭击辅公别将于枞 ![]() [2]壬午(十一⽇),赵郡王李孝恭在枞 ![]() [3]庚寅,邹州人邓同颖杀刺史李士衡反。 [3]庚寅(十九⽇),邹州人邓同颖杀死唐邹州刺史李士衡,反叛。 [4]丙申,以⽩狗等羌地置维、恭二州。 [4]丙申(二十五⽇),唐在⽩狗等羌族地区设置维、恭二州。 [5]二月,辅公遣兵围猷州,刺史左难当婴城自守。安抚使李大亮引兵击公,破之。赵郡王孝恭攻公鹊头镇,拔之。 [5]二月,辅公派兵围攻猷州,唐猷州刺史左难当环城自卫。安抚使李大亮带兵打败辅公。赵郡王李孝恭攻克辅公的鹊头镇。 [6]丁未,⾼丽王建武遣使来请班历。遣使册建武为辽东郡王、⾼丽王;以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 [6]丁未(初七),⾼丽王建武派遣使节来唐,请求颁赐历法。唐派遣使节册封建武为辽东郡王、⾼丽王;册封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新罗王金真平为乐浪郡王。 [7]始州獠反,遣行台仆 ![]() [7]始州獠民反叛,唐派行台仆 ![]() [8]己酉,诏:“诸州有明一经以上未仕者,咸以名闻;州县及乡皆置学。” [8]己酉(初九),唐颁布诏令:“各州有通晓一种以上经书而没有⼊仕的,均将姓名上报奏闻;州县及乡均设置学校。” [9]壬子,行军副总管权文诞破辅公之 ![]() [9]壬子(十二⽇),唐行军副总管权文诞在猷州打败辅公的 ![]() [10]丁巳,上幸国子监,释奠;诏诸王公子弟各就学。 [10]丁巳(十七⽇),唐⾼祖亲临国子监,行释奠礼;下诏命诸王公子弟分别⼊学。 [11]戊午,改大总管为大都督府。 [11]戊午(十八⽇),唐改大总管为大都督府。 [12]己未,⾼开道将张金树杀开道来降。开道见天下皆定, ![]() ![]() ![]() ![]() ![]() ![]() ![]() [12]己未(十九⽇),⾼开道的将领张金树杀死⾼开道来降唐。⾼开道见天下全部得到平安,想投降,但认为自己几次降而复叛,所以不敢来降;而且依仗突厥的势力,便打消了投降的念头。⾼开道手下的将士都是山东人,思念故乡,都想逃走。⾼开道挑选了几百名勇士,称为义子,经常在阁內值班,由张金树统领。原刘黑闼的将领张君立逃到⾼开道处,和张金树密谋杀⾼开道。张金树派他的几名同 ![]() ![]() ![]() ![]() ![]() ![]() ![]() ![]() [13]戊辰,洋、集二州獠反,陷隆州晋城。 [13]戊辰(二十八⽇),洋、集二州獠民反叛,攻陷隆州晋城。 [14]是月,太保吴王杜伏威薨。辅公之反也,诈称伏威之命以绐其众。及公平,赵郡王孝恭不知其诈,以状闻;诏追除伏威名,籍没其 ![]() [14]当月,太保吴王杜伏威去世。辅公反叛时,诈称杜伏威的命令欺骗部下,待到辅公被平定,赵郡王李孝恭不知辅公使诈,把情况上报朝廷;唐下诏追免杜伏威官职,没收他的 ![]() [15]三月,初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次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內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至太府为九寺,次将作监,次国子学,次天策上将府,次左、右卫至左、右领卫为十四卫;东宮置三师、三少、詹事及两坊、三寺、十率府;王、公置府佐、国官,公主置邑司,并为京职事官。州、县、镇、戍为外职事官。自开府仪同三司至将仕郞,二十八阶,为文散官;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尉三十一阶,为武散官;上柱国至武骑尉十二等,为勋官。 [15]三月,唐初次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其次是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內侍六个省,其次是御史台,其次太常至太府等九个寺,其次是将作监,其次国子学,其次天策上将府,其次左、右卫至左、右领卫等十四卫;东宮设置三师、三少、詹事以及两坊、三寺、十率府;王、公设置府佐、国官,公主设置邑司,以上部门官员均为京职事官。州、县、镇、戍的官员为外职事官。从开府仪同三司到将仕郞,共二十八阶,为文散官;骠骑大将军至陪戎副尉,共三十一阶,为武散官;上柱国到武骑尉,共十二等,为勋官。 [16]丙戌,赵郡王孝恭破辅公于芜湖,拔梁山等三镇。辛卯,安抚使任拔扬子城,广陵城主龙龛降。 [16]丙戌(十六⽇),赵郡王李孝恭在芜湖打败辅公,攻克梁山等三镇。辛卯(二十一⽇),唐安抚使任攻克扬子城,广陵城主龙龛投降。 [17]丁酉,突厥寇原州。 [17]丁酉(二十七⽇),突厥犯侵原州。 [18]戊戌,赵郡王孝恭克丹杨。 [18]戊戌(二十八⽇),赵郡王李孝恭攻克丹杨。 先是,辅公遣其将冯慧亮、陈当世将舟师三万屯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将步骑三万屯青林山,仍于梁山连铁锁以断江路,筑却月城,延袤十余里,又结垒江西以拒官军。孝恭与李靖帅舟师次舒州,李世帅步卒一万渡淮,拔寿 ![]() ![]() ![]() ![]() ![]() ![]() ![]() 在此之前,辅公派遣手下将领冯慧亮、陈当世率领三万⽔兵驻扎在博望山,陈正通、徐绍宗率领三万步兵骑兵驻扎在青林山,又在梁山用锁链切断江中航道,修筑却月城,延绵十多里,又在长江之西构筑工事抵抗唐军。李孝恭与李靖率领⽔军停泊在舒州,李世率领一万步兵渡过淮河,攻下寿 ![]() ![]() ![]() 营垒的部队失败逃跑,敌军出兵追击,走出几里地,遇到唐大军,双方 ![]() 不认识我吗?怎么胆敢来与我 ![]() ![]() ![]() ![]() ![]() 己亥,以孝恭为东南道行台右仆 ![]() 己亥(二十九⽇)唐任命李孝恭为东南道行台右仆 ![]() 阚棱功多,颇自矜伐。公诬棱与己通谋。会赵郡王孝恭籍没贼 ![]() 阚棱立了功勋,颇自傲。辅公诬陷阚棱与自己合谋。恰好赵郡王李孝恭查封没收辅公 ![]() [19]夏,四月,庚子朔,赦天下。是⽇,颁新律令,比开皇旧制增新格五十三条。 [19]夏季,四月庚子朔(初一),唐大赦天下。当天,颁布新的律令,新律比隋朝开皇的旧制增加了五十三条新法规。 [20]初定均田租、庸、调法:丁、中之民,给田一顷,笃疾减什之六,寡 ![]() [20]唐初次制定均田制与租、庸、调的办法:每位成年丁男及十六岁以上二十以下的中男,给一顷田,有严重疾病者减去十分之六,寡 ![]() ![]() ![]() ![]() ![]() ![]() [21]丁未, ![]() [21]丁未(初八), ![]() [22]庚申,通事舍人李凤起击万州反獠,平之。 [22]庚申(二十一⽇),唐通事舍人李凤起攻打并平定了万州反叛的獠民。 [23]五月,辛未,突厥寇朔州。 [23]五月辛未(初二),突厥犯侵朔州。 [24]甲戌,羌与吐⾕浑同寇松州,遣益州行台左仆 ![]() [24]甲戌(初五),羌族与吐⾕浑一同犯侵松州,唐派遣益州行台左仆 ![]() [25]丙戌,作仁智宮于宜君。 [25]丙戌(十七⽇),唐在宜君县修建仁智宮。 [26]丁亥,窦轨破反獠于方山,俘二万余口。 [26]丁亥(十八⽇),窦轨在方山打败反叛的獠民,俘虏二万多人。 Www.AkUxS.CoM |
上一章 资治通鉴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司马光的网络全本小说资治通鉴,免费提供资治通鉴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