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百家姓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百家姓 作者:佚名 | 书号:10123 时间:2017/3/25 字数:7430 |
上一章 宫 下一章 ( → ) | |
历史来源 胶东宮姓源于姬姓,得姓始祖为舂秋时期宮之奇。史载,武王姬发克商建立周朝,分封天下诸侯时,封同一曾祖的族侄仲为虞君,是为虞仲。又封虞仲之子为<宮阝>(tong,音“同”)国之君, 宮阝国传数世即为晋国所灭。宮之奇原姓姬,名之奇,又名奇,是宮阝国后世国君的族人。宮阝国被晋国灭时,他离 宮阝奔虞国,将宮阝字去右耳(右“阝”旁的原字型为“邑”字,“邑”为诸侯之国的意思,去邑表示离开故国,“宮阝”去邑为“宮”),改姓宮,名之奇。从此以后,即有了宮姓,迄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宮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 ![]() ![]() 宮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內,宮之奇的后裔,是宮姓的主体。 另外,宮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1。南宮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宮。2。周官“宮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宮姓,皆为姬姓之后。)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宮姓。4。明朝,回族宮火因,以宮为氏。5。清朝,満族恭佳氏,改为宮氏。6。蒙古族,亦有改为宮氏者。 (注:“<宮阝>”,可能有的微机不显示,就是“宮”字加右耳旁。《康熙字典》解释:宮阝,tong,第二声。古国名) (邑:1。国也,诸侯之国。2。都邑也,都城的郊区为邑。3。‘邑’作偏旁时为右‘阝’。) 家族名人 宮继兰 (1579—1658)原名宮大壮,字贞吉,号鹜邻,景隆子。庠生,明万历戊午46年(1618)应天府举人;崇祯丁丑10年(1637)二甲六名进士。授工部吏司主事,署员外郞事协理六科,统视夏镇河道,山东兖州府知府。告养归,起广东罗定兵备道,按察副使兼布政使。子二:伟鏐,伟钰(幼殇)。 宮伟鏐 (1611—1680)字紫 ![]() 宮梦仁 (1623—1713)原名宗,字兖宗,号定山,伟鏐子。廪监生,康熙己酉8年(1669)顺天府举人。康熙庚戌9年(1670)会试会元,康熙癸丑12年(1673)殿试二甲第五名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贵州道监察御史,河南督理粮储道布政使参议,湖广按察使,湖北驿盐道参议,提督山东学政,按察使副使,通政使,兵部督捕,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通政使,都察院副都御史,福建巡抚、提督军务。子二:寿平、懋让。 宮懋言 (1673—1732)字书升,号淡庵,鸿历子,增生。康熙丙子35年(1696)江南举人,康熙癸未42年(1703)会试会魁,殿试二甲十一名进士。授山西临汾县知县,山西克安府通判,袁州府知府。(其⽗鸿历,比其年长17岁,而中举时间反迟其九年)。子六:耀亮、耀侨、耀靖、柳晟、耀奎、耀彬。 宮鸿历 (1656—1718)字友鹿,号恕堂,伟鏐子,廪贡生,康熙乙酉44年(1705)顺天府举人(经魁),康熙丙戌45年(1706)殿试二甲十八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纂修官。子七:懋言、懋勤、吕、懋猷、时行、麟翔、凤举。 附:宮婉兰,伟鏐女。聪明好学,多才多艺,绘画、诗词、女红,无不精通;德行双优,誉満乡里。著有《梅花楼集》。 宮懋谅 (1671—1715)字翊元,号益元,象宗子。附庠生,康熙戊子47年(1708)顺天府举人,充內廷纂修,授钜县教谕,候补主事。子二:大鹏,殿对。 宮 雝 (1688—1736)字炳和,号晴轩,寿平子。太学生,康熙癸巳52年(1713)顺天府举人,康熙乙未54年(1715)殿试二甲三十九名进士。中书省中书舍人、钦点通仓监督。子二:在旸、玺扶。 宮焕文 (1697—1785)字砚成,号朴庵,懋勤子。庠生,康熙丁酉56年(1717)举人,授知县,通州学正,潜山县教谕。十六年后参加雍正癸丑11年(1733)殿试,中二甲十五名进士。分派工部都⽔司主事,山东道,陕西道监察御史,吏科给事中,历巡东、西、南三城,天津、通州漕务,京通仓务,奉天府府丞,提督学政署府尹事,大仆寺卿,觉罗官学通政使。参加乾隆戊辰13年(1748),乾隆壬申17年(1752)文武会试同考官。子七:泰基、兑基、渐基、益基、豫基、萃基、升基。 宮耀亮 (1692—1752)字武乡,号鞠庵,懋言子。监生,康熙丁酉56年(1717)顺天府举人。陕西醴泉县知县。子四:福曾、圮会、詹、扩基。 宮焕采 (1700—1757)字惠畴,号受先,懋勤子。廪贡生,乾隆甲子9年(1744)举人。泾县教谕。子四:震基、晋颺、履基、复基。 宮焕业 (1685—1757)字进修,号肄亭。懋勤子。邑增生,乾隆丁卯12年(1747)举人。侯选知县。子二:谦基、随基。 宮慕超 (1722—1792)字御夫,号毅斋,榜名王超,治骏子。庠生,乾隆丁卯12年(1747)顺天府举人。和州学正,湖南宁远县知县,甘肃平凉知县。调署直隶州。子二:惟金、润金。 宮焕伦 (1702—1770)字廷宣,号雪舫,懋勤子。廪生,乾隆庚午15年(1750)举人,侯选知县。子三:逊基、成基、有基。 宮震基 (1725—1792)字运青,号荻浦,焕采子。廪生,乾隆癸酉18年(1753)举人。安徽铜陵教谕,广东开平县知县。子三:云锦、画锦、崟。 宮柳晟 (1707—1791)原耀晟,榜名柳晟,字西平,号钝斋,懋言子。廪生,乾隆癸酉18年(1753)举人。云南大姚县知县,暑浪盐井提举,嵩明州知州,充乾隆丁酉42年(1777)乡试同考官,与耀亮为弟兄。子二:鼎基、巽基。 宮廷颺 (1730—1796)榜名晋基,字沐藩,号湘秋,焕采子。增生,乾隆庚辰25年(1760)举人。山西长治县知县。子二:秉鉴、秉钧。 宮履基 (1732—1787)字应乾,号坦庵,焕采子,邑庠生,乾隆庚辰25年(1760)举人。浙江常山县知县,署严州府同知,绍兴府通判,充乾隆己亥44年(1779)、癸卯48年(1783)乡试同考官。子二:锡龄、锡嘏。 宮为坊 (1732—1798)字慎余,焕光子。廪生,乾隆乙酉30年(1765)拔贡,廷试二等,乾隆甲戊39年(1774)顺天府举人。乾隆乙未40年(1775),大挑候选知县,国子监学正。子尚宾、欐华。 宮协华 (1726—1801)字芍田,号晚香,垕孳子。增生,乾隆庚子45年(1780)江南举人,候选知县。子三:澧、润、泽。 宮秉鉴 (1759—1811)字宝唐,号画溪,又号鍊江,晋颺子。附监生,乾隆戊申53年(1788),顺天府举人。广东新宁县知县,历署连山县,琼州府抚黎同知。乾隆庚戊55年(1790)科乡同考官。子三:魁瀛、陟瀛、聚瀛。 宮制锦 (1762—?)字美存,号石泉,复基子。廪贡生,乾隆戊申53年(1788)顺天府举人。选授云南宁县知县。子二:德洋、德润。 宮锡祚 (1757—1833)字端千,号友山,培元子,邑庠生,乾隆壬子57年(1792)江南举人,经魁。国子监学正,拣选知县。子一:兆甲。 宮连锦 (1767—?)字缬云,复基子。附监生,乾隆甲寅59年(1794)举人。例授拣选知县。子一:长庚。 宮 庭 (1768—1840)字彬九,号画舫,鋆子。庠生,乾隆乙卯60年(1795)举人,嘉庆丙辰元年(1796)大挑云南江州县知县,历署兴州、安徽德州建平县教谕。子二:棨、兴。 宮彦超 (1754—?)字学尹,号跃云,治骏子。廪贡生,嘉庆戊午3年(1798)举人,拣选知县。子一:钥。 宮 庠 (1790—1859)原名朝,字书臣,号筱衫,鋆子。优廪生,嘉庆丙子21年(1816)举人。江宁府教授。子二:福元,福魁。 宮⽟华 (1785—1849)原名铭簴,字枞一,号晴湖,萃基子。廪生,道光辛卯11年(1831)举人,经魁,拣选知县。子四:庚尧、丁辰、庚荣、桂荣。 因为泰州宮氏一族在明清两朝⼊选三个翰林,五代中了七个进士,因此有“两朝三翰林,五世七进士”的美誉;泰州宮氏祠堂又有楹联云:“三世两营台,五代七进士”,说的都是泰州宮氏一族的辉煌业绩。 迁徙分布 一早年的迁徙 东莱宮氏鼻祖宮熙儒,当年从中原抵达昆嵛山,居住于现今的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他在此生活的时间很短,后周禅宋时(公元960年)从中原出发,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即逝世于昆嵛山前的南原,总计不过4年的时间。据考证,南原即现今的昆 ![]() 熙儒公的后裔最初生活居住在以柳林庄为中心的周围村庄,以后陆续迁徙各地。茔碑和谱书曾记载了自熙儒公始至其后11世,其中有名字者13人,名字失考者至少有28人。例如,谱书记载:“世系昭昭,初自柳林村,迁居宮家庄(昆 ![]() ![]() ![]() 《啂山市志》记载,境內宮姓皆为文登县柳林土著旧族后裔,主要分三个族支: (1。)柳林宮姓一支徙莱 ![]() (2。)明洪武年间,柳林宮姓一支迁冯家镇徐家村,后裔析居吴格庄、宮家疃、南西屋等村。谱书也记载:“宁邑徐家村…系二公之后”宁邑,即宁海州。以前冯家镇属宁海州管辖。可见此市志的说法有据可信。 (3。)明景泰年间,文登议城宮姓(与柳林宮姓同一族系)迁⽩沙滩镇宮家村,后裔析居宮家庄、小滩等村。宮家村的宮本森,历时三年,将此支宮氏序⼊谱书,计11万字。宮本森生于1945年,现为嶞崮山“德馨园艺场”场长。 宮熙儒公的后裔柳林宮氏,除留居当地和早年外迁形成三个大的族支,其后至现代就只有因为谋生、求学等原因而零星迁移,再无大批的迁徙了。 二莱 ![]() 《东莱宮氏族谱》奉宮天授为第一世祖,是不夜宮氏鼻祖宮熙儒的第七世孙。天授祖生有七子,有六子名字都失考。第六子名宮福,在北宋末年由文登柳林迁居莱 ![]() ![]() ![]() 宮福祖生一子宮溪;宮溪生五子,名曰:仁、义、礼、智、信。兄弟五人分爨后,仁、礼居濯村;义、智迁居(啂山市崖子镇)青山村;信回迁文登。此后,子孙兴旺发达,遍布于胶东,又发展至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1。)辉煌的时代 历史上胶东宮姓最显赫的时期,是金元时代的莱 ![]() 四世祖宮礼,金大定二十五年(公元1185年)进士,积官青州刺史、骑都尉、开国男,诰封朝列大夫,赐紫金鱼袋;他是宮姓历史上第一位进士;生一子福寿。五世祖宮福寿,诰赠光禄大夫,生三子:诚、谦、诜,皆有官衔。六世祖宮诜生九子,六人有官衔;又有十孙,七人有官衔;其七孙宮镇,元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进士,荣任大司徒,位列三公,授光禄大夫;权⾼位重,是宮氏从始祖宮之奇起,到现今为止,在全国政权中位居最⾼的职务,有“宮半朝”的美誉。此时,同族的其他子弟有官衔者,可达族人的半数。金元之时,是莱 ![]() (2。)迁布 四世祖兄弟五人:仁、义、礼、智、信,分炊后,仁、礼二祖留居濯村。随着人口的发展增加,后世子孙开始逐步外迁扩散。 依据国中的传统习俗,长子长支留守故居。长子仁祖之后裔和礼祖(行三)的长孙诚公之后裔一直在濯村聚居了十六世,至十七世才开始分迁。以近距离为主,向以濯村为中心的周围村庄扩展。濯村,属莱 ![]() ![]() 礼祖的次孙谦公,生有6子13孙,后裔先居濯村,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 ![]() 礼祖的季孙诜公,生有9子10孙,先居濯村,其后裔也在第十世开始分迁。如莱 ![]() 四世祖义、智(行二、行四)分居在青山村。义祖生福德;智祖生福安,福安生大成。《东莱宮氏族谱》只记录到六世大成公一人,再其后的世系和名讳皆失考。东莱宮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青山有5人参加修谱,但正文却无青山的內容。为何失传无考,我问了许多家族⽗老,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青山宮氏族谱》,重修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以宮栾之子宮文章为青山族支的第一世祖。 ![]() 对啂山市崖子镇青山村,《啂山市志》有此记载:金末元初,宮文章由莱 ![]() ![]() ![]() ![]() ![]() ![]() 青山,位于山东半岛丘陵地带的中心,啂山河的源头,四面环山,一条狭窄的啂山河⾕在村东委蛇而下,环境相对封闭。隐蔽而全安的环境,像一个现实中的世外桃源,保证了宮氏子孙在此安静地生息繁衍。现在,青山村有人口600多户,绝大部分是宮姓。 青山村周围的村子,如:马石店、枣林、南马石、台上等村的宮姓,都是由青山迁⼊。诸往镇的口子、崖后、大龙口、二龙口、岳家、⽩沙滩镇的八甲等村的宮姓,大部分也是由青山迁⼊。 青山宮氏,崇武偏文,尚侠仗义。村民有习武的传统,有童谣说:“青山娃娃刚会走,就会演练四门斗。”清朝最后一任大內总管、赐穿⻩马褂二人之一、八卦游⾝连环掌正宗传人、一代武术大师宮保田,即出生在这里。宮炳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进士,曾任陕西省石泉县知县,也是青山人。他与保田一文一武,同光共辉,成为青山宮氏一族的两颗耀眼明星。 四世祖宮信(行五),在金朝中期与四兄长分炊后回迁文登,辞世以后葬在西老茔(文登宮氏祖茔)內,其茔碑在民国时期犹存。信祖生一子福宁。1927年,重修东莱宮氏族谱,文登的占家埠、岭上、石硼子等村有四人参加,但是正文也没有文登族支的內容。现在文登的柳林庄、岭上村、宮家庄等村子的宮姓,一部分应该是四世祖宮信既其子宮福宁的后裔;另一部分应该是始仙祖宮熙儒其他子孙的后裔。昆 ![]() |
上一章 百家姓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佚名的网络全本小说百家姓,免费提供百家姓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