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
阿酷小说网
阿酷小说网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玄幻小说 架空小说 科幻小说 经典名著 推理小说 综合其它 同人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短篇文学 网游小说 校园小说 乡村小说 耽美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灵异小说 官场小说
好看的小说 无关对错 我的岳母 狂帝百美 父女情深 我的美母 我的娇妻 暧昧情事 塾女教师 全朒辣文 卻利娴庄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阿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书号:10204  时间:2017/3/26  字数:12472 
上一章   ‮四十卷‬    下一章 ( → )
  ◎五行一上

  ⽔上

  天以五行化生万物,盈天地之间,无非五行之妙用。人得五行之气以为形,形生神知而五动,五动而万事出,万事出而休咎生。和气致祥,乖气致异,莫不于五行见之。《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人之一⾝,动作威仪,犹见休咎,人君以天地万物为体,祯祥妖孽之致,岂无所本乎?故由汉以来,作史者皆志五行,所以示人君之戒深矣。自宋儒周惇颐《太极图说》行世,儒者之言五行,原于理而究于诚。其于《洪范》五行五事之学,虽非所取,然班固、范晔志五行已推本之,及欧修《唐志》,亦采其说,且于庶征惟述灾眚,而休祥阙焉,亦岂无所见欤?

  旧史自太祖而嘉禾、瑞麦、甘露、醴泉、芝草之属,不绝于书,意者诸福毕至,在治世为宜。祥符、宣和之代,人君方务以符瑞文饰一时,而丁谓、蔡京之奷,相与傅会而为欺,其应果安在哉?⾼宗渡南,心知其非,故《宋史》自建炎而后,郡县绝无以符瑞闻者,而⽔旱、札瘥一切咎征,前史所罕见,皆屡书而无隐。于是六主百五十年,兢兢自保,⾜以图存。

  《易-震》之《彖》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人君致福之道,有大于恐惧修省者乎?昔禹致群臣于会稽,⻩龙负舟,而执⽟帛者万国。孔甲好鬼神,二龙降自天,而诸侯相继畔夏。桑⾕共生于朝,雉升鼎耳而雊,而大戊、武丁复修成汤之政。穆王得⽩狼、⽩鹿,而文、武之业衰焉。徐偃得朱弓矢,宋湣有雀生鹯,二国以霸,亦以之亡。大概征之休咎,犹卦之吉凶,占者有德以胜之则凶可为吉,无德以当之则吉乃为凶。故德⾜胜妖,则妖不⾜虑;匪德致瑞,则物之反常者皆⾜为妖。妖不自作,人实兴之哉!今因先后史氏所纪休咎之征,汇而辑之,作《五行志》。

  润下,⽔之也。⽔失其,则为灾沴。旧说以恒寒、鼓妖、鱼孽、豕祸、雷电、霜雪、雨雹、黑眚、黑祥皆属之⽔,今从之。醴泉、河清虽为瑞应,苟非其时,未必不为异,故杂附于编。他如甘露、嘉禾、芝草一切祥瑞之物,见于后者,因其事而考其时,则休咎自见,故亦各以类相从云。

  建隆元年十月,棣州河决,坏厌次、商河二县居民庐舍、田畴。二年,宋州汴河溢。孟州坏堤。襄州汉⽔涨溢数丈。四年八月,齐州河决。九月,徐州⽔损田。

  乾德二年四月,广陵、扬子等县嘲⽔害民田。七月,泰山⽔,坏民庐舍数百区,牛畜死者甚众。三年二月,全州大雨⽔。七月,蕲州大雨⽔,坏民庐舍。开封府河决,溢武。河中府、孟州并河⽔涨,孟州坏中潬军营、民舍数百区。河坏堤岸石,又溢于郓州,坏民田。泰州嘲⽔损盐城县民田。淄州、济州并河溢,害邹平、⾼苑县民田。四年,东阿县河溢,损民田。观城县河决,坏居民庐舍,注大名。又灵河县堤坏,⽔东注卫南县境及南华县城。七月,荥泽县河南北堤坏。八月,宿州汴⽔溢,坏堤。淄州清河⽔溢,坏⾼苑县城,溺数‮家百‬及邹平县田舍。泗州淮溢。衡州大雨⽔月余。五年,卫州河溢,毁州城,没溺者甚众。

  开宝元年六月,州府二十三大雨⽔,江河泛溢,坏民田、庐舍。七月,泰州嘲⽔害稼。八月,集州霖雨河涨,坏民庐舍及城壁、公署。二年七月,下邑县河决。是岁,青、蔡、宿、淄、宋诸州⽔,真定、澶、滑、博、洺、齐、颍、蔡、陈、亳、宿、许州⽔,害秋苗。三年,郑、澶、郓、淄、济、虢、蔡、解、徐、岳州⽔灾,害民田。四年六月,汴⽔决宋州⾕县济镇。又郓州河及汶、清河皆溢,注东阿县及陈空镇,坏仓库、民舍。郑州河决原武县。蔡州淮及⽩露、舒、汝、庐、颍五⽔并涨,坏庐舍、民田。七月,青、齐州⽔伤田。五年,河决澶州濮,绛、和、庐、寿诸州大⽔。六月,河又决开封府武县之小刘村。宋州、郑州并汴⽔决。忠州江⽔涨二百尺。六年,郓州河决杨刘口。怀州河决获嘉县。颍州淮、渒⽔溢,渰民舍、田畴甚众。七月,历亭县御河决。单州、濮州并大雨⽔,坏州廨、仓库、军营、民舍。是秋,大名府、宋、亳、淄、青、汝、澶、滑诸州并⽔伤田。七年四月,卫、亳州⽔。泗州淮⽔暴涨⼊城,坏民舍五‮家百‬。安县河涨,坏居民庐舍百区。八年五月,京师大雨⽔。濮州河决郭龙村。六月,澶州河决顿丘县。沂州大雨,⼊城,坏居舍、田苗。九年三月,京师大雨⽔。淄州⽔害田。

  太平兴国二年六月,孟州河溢,坏温县堤七十余步,郑州坏荥泽县宁王村堤三十余步,又涨于澶州,坏英公村堤三十步。开封府汴⽔溢,坏大宁堤,浸害民田。忠州江涨二十五丈。兴州江涨,毁栈道四百余间。管城县焦肇⽔暴涨,逾京⽔。濮州大⽔,害民田凡五千七百四十三顷。颍州颍⽔涨,坏城门、军营、民舍。七月,复州蜀、汉江涨,坏城及民田、庐舍。集州江涨,泛嘉川县。三年五月,怀州河决获嘉县北注。又汴⽔决宋州宁陵县境。六月,泗州淮涨⼊南城,汴⽔又涨一丈,塞州北门。十月,滑州灵河已塞复决。四年三月,河南府洛⽔涨七尺,坏民舍。泰州雨⽔害稼。宋州河决宋城县。卫州河决汲县,坏新场堤。八月,梓州江涨,坏阁道、营舍。九月,澶州河涨。郓州清、汶二⽔涨,坏东阿县民田。复州沔县湖皛涨,坏民舍、田稼。五年五月,颍州颍⽔溢,坏堤及民舍。徐州⽩沟河溢⼊州城。七月,复州江⽔涨,毁民舍,堤塘皆坏。六年,河中府河涨,陷连堤,溢⼊城,坏军营七所、民舍百余区。鄜、延、宁州并三河⽔涨,溢⼊州城:鄜州坏军营,建武指挥使李海及老幼六十三人溺死;延州坏仓库、军民庐舍千六百区;宁州坏州城五百余步,诸军营、军民舍五百二十区。七年三月,京兆府渭⽔涨,坏浮梁,溺死五十四人。四月,耀、密、博、卫、常、润诸州⽔害稼。六月,均州涢⽔、均⽔、汉江并涨,坏民舍,人畜死者甚众。又河决临邑县,汉军江⽔涨五丈。七月,大名府御河涨,坏范济口。南剑州江⽔涨,坏居民舍一百四十余区。京兆府咸渭⽔涨,坏浮梁,工人溺死五十四人。九月,梧州江⽔涨三丈,⼊城,坏仓库及民舍。十月,河决怀州武陟县,害民田。八年五月,河大决滑州房村,径澶、濮、曹、济诸州,浸民田,坏居民庐舍,东南流⼊淮。六月,陕州河涨,坏浮梁;又永定涧⽔涨,坏民舍、军营千余区。河南府澍雨,洛⽔涨五丈余,坏巩县官署、军营、民舍殆尽。⾕、洛、伊、瀍四⽔暴涨,坏京城官署、军营、寺观、祠庙、民舍万余区,溺死者以万计。又坏河清县丰饶务仓库、军营、民舍百余区。雄州易⽔涨,坏民庐舍。鄜州河⽔涨,溢⼊城,坏官寺、民舍四百余区。荆门军长林县山⽔暴涨,坏民舍五十一区,溺死五十六人。八月,徐州清河涨丈七尺,溢出,塞州三面门以御之。九月,宿州睢⽔涨,泛民舍六十里。是夏及秋。开封、浚仪、酸枣、武、封丘、长垣、中牟、尉氏、襄邑、雍丘等县河⽔害民田。九年七月,嘉州江⽔暴涨,坏官署、民舍,溺者千余人。八月,延州南北两河涨,溢⼊东西两城,坏官寺、民舍。淄州霖雨,孝妇河涨溢,坏官寺、民田。孟州河涨,坏浮梁,损民田。雅州江⽔涨九丈,坏民庐舍。新州江涨,⼊南砦,坏军营。

  雍熙二年七月,朗江溢,害稼。八月,瀛、莫州大⽔,损民田。三年六月,寿州大⽔。

  端拱元年二月,博州⽔害民田。五月,英州江⽔涨五丈,坏民田及庐舍数百区。七月,磁州漳、滏二⽔涨。

  淳化元年六月,吉州大雨,江涨,漂坏民田、庐舍。⻩梅县堀口湖⽔涨,坏民田、庐舍皆尽,江⽔涨二丈八尺。洪州涨坏州城三十堵、民庐舍二千余区,漂二千余户。孟州河涨。二年四月,京兆府河涨,陕州河涨,坏大堤及五龙祠。六月乙酉,汴⽔溢于浚仪县,坏连堤,浸民田。上亲临视,督卫士塞之。辛卯,又决于宋城县。博州大霖雨,河涨,坏民庐舍八百七十区。亳州河溢,东流泛民田、庐舍。七月,齐州明⽔涨,坏黎济砦城百余堵。许州沙河溢。雄州塘⽔溢,害民田殆尽。嘉州江涨,溢⼊州城,毁民舍。复州蜀、汉二江⽔涨,坏民田、庐舍。泗州招信县大雨,山河涨,漂浸民田、庐舍,死者二十一人。八月,藤州江⽔涨十余丈,⼊州城,坏官署、民田。九月,邛州蒲江等县山⽔暴涨,坏民舍七十区,死者七十九人。是秋,荆湖北路江⽔注溢,浸田亩甚众。三年七月,河南府洛⽔涨,坏七里、镇国二桥;又山⽔暴涨,坏丰饶务官舍、民庐,死者二百四十人。十月,上津县大雨,河⽔溢,坏民舍,溺者三十七人。四年六月,陇城县大雨,牛头河涨二十丈,没溺居人、庐舍。九月,澶州河涨,冲陷北城,坏居人庐舍、官署、仓库殆尽,民溺死者甚众。梓州玄武县涪河涨二丈五尺,壅下流⼊州城,坏官私庐舍万余区,溺死者甚众。十月。澶州河决,⽔西北流⼊御河,浸大名府城,知府赵昌言壅城门御之。

  至道元年四月甲辰,京师大雨、雷电,道上⽔数尺。五月,虔州江⽔涨二丈九尺,坏城流⼊深八尺,毁城门。二年六月,河南瀍、涧、洛三⽔涨,坏镇国桥。七月,建州溪⽔涨,溢⼊州城,坏仓库、民舍万余区。郓州河涨,坏连堤四处。宋州汴河决⾕县。闰七月,陕州河涨。是月,广南诸州并大雨⽔。

  咸平元年七月,侍噤、阁门祗候王寿永使彭州回,至凤翔府境,山⽔暴涨,家属八人溺死。齐州清、⻩河泛溢,坏田庐。二年十月,漳州山⽔泛溢,坏民舍千余区,民⻩拏等十家溺死。三年三月,梓州江⽔涨,坏民田。五月,河决郓州王陵埽。七月,洋州汉⽔溢,民有溺死者。四年七月,同州洿⾕⽔溢夏县,溺死者数十人。五年二月,雄、霸、瀛、莫、深、沧、诸州、乾宁军⽔,坏民田。六月,京师大雨,漂坏庐舍,民有庒死者。积潦浸道路,自朱雀门东抵宣化门尤甚,皆注惠民河,河复涨,溢军营。

  景德元年九月,宋州汴⽔决,浸民田,坏庐舍。河决澶州横陇埽。二年六月,宁州山⽔泛溢,坏民舍、军营,多溺死者。三年七月,应天府汴⽔决,南注亳州,合浪宕渠东⼊于淮。八月,青州山⽔坏石桥。四年六月,郑州索⽔涨,⾼四丈许,漂荥县居民四十二户,有溺死者。邓州江⽔暴涨。南剑州山⽔泛溢,漂溺居人。七月,河溢澶州,坏王八埽。八月,横州江涨,坏营舍。

  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开封府尉氏县惠民河决。二年七月,徐、济、青、淄大⽔。八月,凤州大⽔,漂溺民居。十月,京畿惠民河决,坏民田。三年六月,吉州、临江军并江⽔泛溢,害民田。九月,河决河中府⽩浮梁村。四年七月,洪、江、筠、袁州江涨,害民田,坏州城。八月,河决通利军,大名府御河溢,合流坏府城,害田,人多溺死。九月,河溢于孟州温县。苏州吴江泛溢,坏庐舍。十一月,楚、泰州嘲⽔害田,人多溺者。五年正月,河决棣州聂家口。七月,庆州淮安镇山⽔暴涨,漂溺居民。六年六月,保安军积雨河溢,浸城垒,坏庐舍,判官赵震溺死,又兵民溺死凡六百五十人。七年六月,泗州⽔害民田。河南府洛⽔涨。秦州定西砦有溺死者。八月,河决澶州。十月,滨州河溢于‮定安‬镇。八年七月,坊州大雨河溢,民有溺死者。九年六月,秦州独孤⾕⽔坏长道县盐官镇城桥及官廨、民舍二百九十五区,溺死六十七人。七月,延州洎定平、安远、塞门、栲栳四砦山⽔泛溢,坏堤、城。九月,雄、霸州界河泛溢。利州⽔漂栈阁万二千八百间。

  天禧三年六月,河决滑州城西南,漂没公私庐舍,死者甚众,历澶州、濮、郓、济、单至徐州,与清河合,浸城壁,不没者四板。明年既塞。六月,复决于西北隅。

  乾兴元年正月,秀州⽔灾,民多艰食。十月己酉夜,沧州盐山、无棣二县海嘲溢,坏公私庐舍,溺死者甚众。是岁,京东、淮南路⽔灾。

  天圣初,徐州仍岁⽔灾。三年十一月辛卯,襄州汉⽔坏民田。四年六月丁亥,剑州、邵武军大⽔,坏官私庐舍七千九百余区,溺死者百五十余人。是月,河南府、郑州大⽔。十月乙酉,京山县山⽔暴涨,漂死者众,县令唐用之溺焉。是岁,汴⽔溢,决陈留堤,又决京城西贾陂⼊护龙河,以杀其势。五年三月,襄、颍、许、汝等州⽔。七月辛丑,泰州盐官镇大⽔,民多溺死。六年七月壬子,江宁府、扬、真、润三州江⽔溢,坏官私庐舍。是月,雄、霸州大⽔。八月甲戌,临潼县山⽔暴涨,民溺死者甚众。是月,河决楚王埽。七年六月,河北大⽔,坏澶州浮梁。

  明道元年四月壬子,大名府冠氏等八县⽔浸民田。

  景祐元年闰六月甲子,泗州淮、汴溢。七月,澶州河决横陇埽。八月庚午,洪州分宁县山⽔暴发,漂溺居民二百余家,死者三百七十余口。三年六月,虔、吉诸州久雨,江溢,坏城庐,人多溺死。四年六月乙亥,杭州大风雨,江嘲溢岸,⾼六尺,坏堤千余丈。八月甲戌,越州大⽔,漂溺居民。

  宝元元年,建州自正月雨,至四月不止,溪⽔大涨,⼊州城,坏民庐舍,溺死者甚众。

  康定元年九月甲寅,滑州大河泛溢,坏民庐舍。

  庆历元年三月,汴流不通。八年六月乙亥,河决澶州商胡埽。是月,恒雨。七月癸丑,卫州大雨⽔,诸军走避,数⽇绝食。是岁,河北大⽔。

  皇祐元年二月甲戌,河北⻩、御二河决,并注于乾宁军。河朔频年⽔灾。二年,镇定复大⽔,并边尤被其害。三年七月辛酉,河决馆陶县郭固口。八月,汴河绝流。四年八月,鄜州大⽔,坏军民庐舍。

  嘉祐二年六月,开封府界及京东西、河北⽔潦害民田。自五月大雨不止,⽔冒安上门,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栰渡人。七月,京东西、荆湖北路⽔灾。淮⽔自夏秋暴涨,环浸泗州城。是岁,诸路江河溢决,河北尤甚,民多流亡。三年七月,京、索、广济河溢,浸民田。五年七月,苏、湖二州⽔灾。六年七月乙酉,泗州淮⽔溢。七年六月,代州大雨,山⽔暴⼊城。七月,窦州山⽔坏城。河决‮京北‬第五埽。

  治平元年,庆、许、蔡、颍、唐、泗、濠、楚、庐、寿、杭、宣、鄂、洪、施、渝州、光化军⽔。九月,陈州⽔灾。二年八月庚寅,京师大雨,地上涌⽔,坏官私庐舍,漂‮民人‬畜产不可胜数。是⽇,御崇政殿,宰相而下朝参者十数人而已。诏开西华门以怈宮中积⽔,⽔奔,殿侍班屋皆摧没,人畜多溺死,官为葬祭其无主者千五百八十人。

  熙宁元年秋,霸州山⽔涨溢,保定军大⽔,害稼,坏官私庐舍、城壁,漂溺居民。河决恩、冀州,漂溺居民。二年八月,河决沧州饶安,漂溺居民,移县治于张为村。泉州大风雨,⽔与嘲相冲泛溢。损田稼,漂官私庐舍。四年八月,金州大⽔,毁城,坏官私庐舍。七年六月,熙州大雨,洮河泛溢。八年四月,潭、衡、邵、道诸州江⽔溢,坏官私庐舍。九年七月,太原府汾河夏秋霖雨,⽔大涨。十月,海、嘲二县海嘲溢,坏庐舍,溺居民。十年七月,河决曹村下埽,澶渊绝流,河南徙,又东汇于梁山、张泽泺,凡坏郡县四十五,官亭、民舍数万,田三十万顷。洺州漳河决,注城。大雨⽔,二丈河、河⽔湍涨,坏南仓,溺居民。沧、卫霖雨不止,河泺暴涨,败庐舍,损田苗。

  元丰元年,章丘河⽔溢,坏公私庐舍、城壁,漂溺民居。舒州山⽔暴涨,浸官私庐舍,损田稼,溺居民。四年四月,澶州临河县小吴河溢北流,漂溺居民。五月,淮⽔泛涨。五年秋。武、原武二县河决,坏田庐。七年六月,青田县大⽔,损田稼。七月,河北东、西路⽔。‮京北‬馆陶⽔,河溢⼊府城,坏官私庐舍。八月,赵、邢、洺、磁、相诸州河⽔泛溢,坏城郭、军营。是年,相州漳河决,溺临漳县居民。怀州⻩、沁河泛溢,大雨⽔,损稼,坏庐舍、城壁。磁州诸县镇,夏秋漳、滏河⽔泛溢。临漳县斛律口决,坏官私庐舍,伤田稼,损居民。

  元祐四年,夏秋霖雨,河流泛涨。八年,自四月,雨至八月,昼夜不息,畿內、京东西、淮南、河北诸路大⽔。诏开京师宮观五⽇,所在州令长吏祈祷,宰臣吕大防等待罪。

  绍圣元年七月,京畿久雨,曹、濮、陈、蔡诸州⽔,害稼。

  元符元年,河北、京东等路大⽔。二年六月,久雨,陕西、京西、河北大⽔,河溢,漂‮民人‬,坏庐舍。是岁,两浙苏、湖、秀等州尤罹⽔患。

  大观元年夏,京畿大⽔。诏工部都⽔监疏导,至于八角镇。河北、京西河溢,漂溺民户。十月,苏、湖⽔灾。二年秋,⻩河决,陷没邢州钜鹿县。三年七月,阶州久雨,江溢。四年夏,邓州大⽔,漂没顺县。

  政和五年六月,江宁府、太平、宣州⽔灾。八月,苏、湖、常、秀诸郡⽔灾。七年,瀛、沧州河决,沧州城不没者三版,民死者百余万。

  重和元年夏,江、淮、荆、浙诸路大⽔,民流移、溺者众,分遣使者振济。发运使任谅坐不奏泗州坏官私庐舍等勒停。

  宣和元年五月,大雨,⽔骤⾼十余丈,犯都城,自西北牟驼冈连万胜门外马监,居民尽没。前数⽇,城中井皆浑,宣和殿后井⽔溢,盖⽔信也。至是,诏都⽔使者决西城索河堤杀其势,城南居民冢墓俱被浸,遂坏藉田亲耕之稼。⽔至溢猛,直冒安上、南薰门,城守凡半月。已而⼊汴,汴渠将溢,于是募人决下流,由城北⼊五丈河,下通梁山泺,乃平。十一月,东南州县⽔灾。四年十二月戊戌,诏:"访闻德州有京东、西来流民不少,本州振济有方,令保奏推恩。余路遇有流移,不即存恤,按劾以闻。"六年秋,京畿恒雨。河北、京东、两浙⽔灾,民多流移。

  建炎二年舂,东南郡国⽔。

  绍兴二年闰月,徽、严州⽔,害稼。三年七月丙子,泉州⽔三⽇,坏城郭、庐舍。五年秋,西川郡国⽔。六年冬,饶州雨⽔坏城四百余丈。十四年五月丙寅,婺州⽔。乙丑,兰溪县⽔侵县市,丙寅中夜,⽔暴至,死者万余人。十六年,潼川府东、南江溢,⽔⼊城,浸民庐。十八年八月,绍兴府、明、婺州⽔。二十二年,淮甸⽔。二十三年,金堂县大⽔。潼川府江溢,浸城內外民庐。宣州大⽔,其流泛溢至太平州。七月,光泽县大雨,溪流暴涌,平地⾼十余丈,人避不及者皆溺,半时即平。二十七年,镇江、建康、绍兴府、真、太平、池、江、洪、鄂州、汉军大⽔。二十八年六月丙申,兴、利二州及大安军大雨⽔,流民庐,坏桥栈,死者甚众。九月,江东、淮南数郡⽔。浙东、西沿江海郡县大风、⽔,平江、绍兴府、湖、常、秀、润为甚。二十九年七月戊戌,福州⽔⼊城,闽、候官、怀安三县坏田庐,官吏不以闻,宪臣樊光远坐黜。三十年五月辛卯夜,于潜、临安、安吉三县山⽔暴出,坏民庐、田桑,溺死者甚众。三十一年八月,建始县大⽔,流民庐,死者甚众。三十二年四月,淮溢数百里,漂民田庐,死者尤众。六月,浙西郡县山涌暴⽔,漂民舍,坏田覆舟。

  隆兴元年八月,浙东、西州县大风、⽔,绍兴、平江府、湖州及崇德县为甚。二年七月,平江、镇江、建康、宁国府、湖、常、秀、池、太平、庐和光州、江、广德、寿舂、无为军、淮东郡皆大⽔,浸城郭,坏庐舍、圩田、军垒。舟行市者累⽇,人溺死甚众。越月,积苦雨,⽔患益甚,淮东有流民。

  乾道元年六月,常、湖州⽔坏圩田。二年八月丁亥,温州大风,海溢,漂民庐、盐场、龙朔寺,覆舟,溺死二万余人,江滨胔骼尚七千余。三年六月,庐、舒、蕲州⽔,坏苗稼,漂人畜。七月己酉,临安府天目山涌暴⽔,决临安县五乡民庐二百八十余家,人多溺死。八月,湖、秀州、上虞县⽔,坏民田庐。时积潦至于九月,禾稼皆腐。江东山⽔溢,江西诸郡⽔,隆兴府四县为甚。四年七月壬戌,衢州大⽔,败城三百余丈,漂民庐,孳牧,坏禾稼。诸既县大⽔害稼。江宁、建康府⽔。是岁,饶、信亦⽔。五年七月丁巳,建宁府瑞应场大漈、山枣等山暴⽔涌出,漂民庐,溺死甚众。是岁夏秋,温、台州凡三大风,⽔漂民庐,坏田稼,⼊畜溺死者甚众,⻩岩县为甚,郡守王之望、陈岩肖不以闻,皆黜削。六年五月,平江、建康、宁国府、温、湖、秀、太平州、广德军及江西郡大⽔,江东城市有深丈余者,漂民庐,湮田稼,溃圩堤,人多流徙。八年五月,赣州、南安军山⽔暴出,及隆兴府、吉、筠州、临江军皆大雨⽔,漂民庐,坏城郭,溃田害稼。六月壬寅,四川郡县大雨⽔,嘉、眉、邛、蜀州、永康军及金堂县尤甚,漂民庐,决田亩。九年五月戊午,建康、隆兴府、严、吉、饶、信、池、太平州、广德军⽔,漂民居,坏圩湮田,分⽔县沙塞四百余亩,采石流民多渡江。六月,湖北郡县⽔。

  淳熙元年七月壬寅、癸卯,钱塘大风涛,决临安府江堤一千六百六十余丈,漂居民六百三十余家,仁和县濒江二乡坏田圃。三年八月辛巳,台州大风雨,至于壬午,海涛、溪流合为大⽔,决江岸,坏民庐,溺死者甚众。癸未,行都大雨⽔,坏德胜、江涨、北新三桥及钱塘、余杭、仁和县田,流⼊湖、秀州,害稼。浙东西、江东郡县多⽔,婺州、会稽嵊、广德军建平三县尤甚。四年五月庚子,建宁府、福、南剑州大雨⽔,至于壬寅,漂民庐数千家。己亥夜,钱塘江涛大溢,败临安府堤八十余丈;庚子,又败堤百余丈。明州濒海大风,海涛败定海县堤二千五百余丈、鄞县堤五千一百余丈,漂没民田。九月丁酉、戊戌,大风雨驾海涛,败钱塘县堤三百余丈;余姚县溺死四十余人,败堤二千五百六十余丈;败上虞县堤及梁湖堰及运河岸;定海县败堤二千五百余丈;鄞县败堤五千一百余丈。五年六月戊辰,古田县大⽔,漂民庐,圮县治市桥。闰月己亥,阶州⽔,坏城郭。乙巳,兴化军及福清县及海口镇大⽔,漂民庐、官舍、仓库,溺死者甚众。六年夏,衢州⽔。秋,宁国府、温、台、湖、秀、太平州⽔,坏圩田,乐清县溺死者百余人。七年五月戊戌,分宜县大⽔,决田害稼。八年五月壬辰,严州大⽔,漂浸民居万九千五百四十余家、垒舍六百八十余区。绍兴府大⽔,五县漂浸民居八万三千余家,田稼尽腐;渔浦败堤五百余丈,新林败堤通运河。是岁,徽、江二州亦⽔。十年五月辛巳,信州大⽔⼊城,沈庐舍、市井。襄府大⽔,漂民庐,盖蔵为空。江东、浙东数郡亦⽔。八月辛酉,雷州大风海涛,没濒海民舍,死者甚众。九月乙丑,福、漳州大风雨,⽔暴至,长溪、宁德县濒海聚落、庐舍、人舟皆漂⼊海,漳城半没,浸八百九十余家。丁卯,吉州龙泉县大⽔,漂民庐,坏田亩,溺死者众。十一年四月,和州⽔,湮民庐,坏圩田。五月丙申,阶州⽩江⽔溢,决堤圮城,浸民庐、垒舍、祠庙、寺观甚多。建康府、太平州⽔。六月甲申,处州龙泉县大雨,⽔浸民舍,坏杠梁,汇田害稼。七月壬辰,明州大风雨,山⽔暴出,浸民市,圮民庐,覆舟杀人。十二年六月,婺州及富县皆⽔,浸民庐,害田稼。八月戊寅,安吉县暴⽔发枣园村,漂庐舍、寺观,坏田稼殆尽,溺死千余人,郡守刘藻不以闻,坐黜。是岁,鄂州自夏徂冬,⽔浸民庐。九月,台州⽔。十四年三月辛未,汀州⽔,漂百余家、军垒六十余区。十五年五月,淮甸大雨⽔,淮⽔溢,庐、濠、楚州、无为、安丰、⾼邮、盱眙军皆漂庐舍、田稼,庐州城圮。荆江溢,鄂州大⽔,漂军民垒舍三千余。江陵、常德、德安府、复、岳、澧州、汉军⽔。戊午,祁门县群山暴汇为大⽔,漂田禾、庐舍、冢墓、桑⿇、人畜什六七,浮胔甚众,及害及浮梁县。六月,建宁、隆兴府、袁、抚州、临江军⽔圮民庐。七月,⻩岩县⽔败田潴。番昜湖溢番昜县,漂民舍、田稼,有流徙者。十六年四月甲戌,绍兴府新昌县山⽔暴作,害稼湮田,漂民庐。五月丙辰,沅、靖州山⽔暴溢至辰州,常德府城没一丈五尺,漂民庐舍。汀州大⽔,浸民庐千五百余家,溺死三千人。分宜县⽔。丁巳,阶州⽩江⽔溢,浸城市民庐。六月庚寅,镇江府大雨⽔五⽇,浸军民垒舍三千余。辛卯,潼川府东南二江溢,决堤,毁桥,浸民庐,涪城、中江、洪、通泉、郪县没田庐。

  绍熙二年三月,宁化县连⽔漂庐舍、田亩,溺死二十余人。五月戊申,建宁州⽔。己酉,福州⽔,浸附郭民庐,怀安、候官县漂千三百余家,古田、闽清县亦坏田庐。庚午,利州东江溢。坏堤、田、庐舍。辛未,潼川府东、南江溢;六月戊寅,又溢,再坏堤桥,⽔⼊城,没庐舍七百四十余家,郪、涪、洪、通泉县汇田为江者千余亩。七月癸亥,嘉陵江暴溢,兴州圮城门、郡狱、官舍凡十七所,漂民居三千四百九十余,潼川崇庆府、绵、果、合、金、龙、汉州、怀安、石泉、大安军鱼关皆⽔。时上流西蕃界古松州江⽔暴溢,龙州败桥阁五百余区,江油县溺死者众。三年五月壬辰,常德府大雨⽔,浸民田庐。乙未,潼川府东、南江溢,后六⽇又溢,浸城外民庐,人徙于山。己亥,池州大雨⽔连夕,青县山⽔暴涌,漂田庐杀人,盖蔵无遗;贵池县亦⽔。庚子,泾县大雨⽔,败堤,圮县治、庐舍。六月辛丑,建平县⽔,败堤⼊城,漂浸民庐。甲戌,祁门县⽔。七月壬申,天台、仙居县大⽔连夕,漂浸民居五百六十余,坏田伤稼。襄、江陵府大雨⽔,汉江溢,败堤防,圮民庐、没田稼者逾旬,复州、荆门军⽔亦如之。镇江府三县⽔,损下地之稼。四年四月,上⾼县⽔,浸二百余家。五月壬申、癸酉,奉新县大雷雨、⽔,漂浸八百二十余家。五月辛未、丙子,镇江府大雨⽔,浸营垒六千余区。戊寅,安丰军大⽔,平地三丈余,漂田庐,丝麦皆空。是月,诸暨、萧山、宣城、宁国县大⽔,坏田稼。广德军属县⽔害稼。筠州⽔浸民庐。戊寅,进贤县⽔,圮百二十余家。六月丙申,兴‮军国‬⽔,池口镇及大冶县漂民庐,有溺死者。戊戌,靖安县⽔,漂三百二十余家。是夏,江、赣州、江陵府亦⽔。七月乙酉,丰城县⽔,壬午,临江军⽔,皆圮民庐。丁亥,新淦县漂浸二千三百余家。八月辛丑,隆兴府⽔,圮千二百七十余家。吉州⽔,漂浸民庐及泰和县官舍。自夏及秋,江西九州三十七县皆⽔。是岁,兴化军大风海涛,漂没田庐尤多。五年五月辛未,石埭、贵池、泾县皆⽔,圮民庐,溺死者众。是月,泰州大⽔。七月壬申,慈溪县⽔,漂民庐,决田害稼,人多溺死。乙亥,会稽、山、萧山、余姚、上虞县大风驾海涛,坏堤,伤田稼。八月辛丑,钱塘、临安、新城、富、于潜县大雨⽔,余杭县尤甚,漂没田庐,死者无算。安吉县⽔,平地丈余。平江、镇江、宁国府、明、台、温、严、常州、江军皆⽔。是秋。武陵县江溢,圮田庐甚众。

  庆元元年六月壬申,台州及属县大风雨,山洪、海涛并作,漂没田庐无算,死者蔽川,漂沉旬⽇。至于七月甲寅,⻩岩县⽔尤甚。常平使者莫漳以缓于振恤,坐免。七月,临安府⽔。二年秋,浙东郡国大⽔。三年九月,绍兴府属县二婺州属县二,⽔害稼,五年秋,台、温衢、婺⽔,漂民庐,人多溺死,衢守张经以匿灾吝振坐黜。六年五月,建宁府、严、衢、婺、饶、信、徽、南剑州及江西郡县皆大⽔,自庚午至于甲戌,漂民庐,害稼。

  嘉泰二年七月丙午,上杭县⽔,圮田庐,坏稼,民多溺死。建安县漂军民庐舍百二十余,山摧,覆民庐七十七家,溺庒死者六十余。丁未,长溪县漂民庐二百八十余家。古田县漂官舍、民庐甚众,溺死者二百七十。剑浦县圮二百五十余家,死者亦众。三年四月,江南郡邑⽔害稼。

  开禧元年九月丙戌,汉、淮⽔溢,荆襄、淮东郡国⽔,楚州、盱眙军为甚,圮民庐,害稼。二年五月庚寅,东县大⽔,山千七百三十余所同夕崩洪,漂聚落五百四十余所,湮田二万余亩,溺死者甚众。三年,江、浙、淮郡邑⽔,鄂州、汉军尤甚。

  嘉定二年五月己亥,连州大⽔,败城郭百余丈,没官舍、郡庠、民庐,坏田亩聚落甚多。六月辛酉,西和州⽔,没长道县治、仓库。丙子,昭化县⽔,没县治,漂民庐。成州⽔,⼊城,圮垒舍。同⾕县及遂宁府、阆州皆⽔。七月壬辰,台州大风雨海涛,漂圮二千二百八十余家,溺死尤众。三年四月甲子,新城县大⽔。五月,严、衢、婺徽州、富、余杭、盐官、新城、诸暨、淳安大雨⽔,溺死者众,圮田庐、市郭,首种皆腐。行都大⽔,浸庐舍五千三百,噤旅垒舍之在城外者半没,西湖溢。四年七月辛酉,慈溪县大⽔,圮田庐,人多溺者。八月,山县海败堤,漂民田数十里,斥地十万亩。五年五月庚戌,严州⽔。六月丁丑,台州及建德、诸暨、会稽县⽔,坏田庐。六年六月丁丑,淳安县山涌暴⽔,陷清泉寺,漂五乡田庐百八十里,溺死者无算,巨木皆拔。丁亥,于潜县大⽔。戊子,诸暨县风雷大雨,山涌暴作,漂十乡田庐,溺死者尤多。钱塘县、临安、余杭、于潜、安吉县皆⽔。九年五月,行都及绍兴府、严、衢、婺、台、处、信、饶、福、漳、泉州、兴化军大⽔,漂田庐,害稼。十年冬,浙江涛溢,圮庐舍,覆舟,溺死甚众。蜀、汉二州江没城郭。十一年六月戊申,武康、吉安县大⽔,漂官舍、民庐,坏田稼,人畜死者甚众。十二年,盐官县海失故道,嘲汐冲平野三十余里,至是侵县治,庐州港渎及上下管、⻩湾冈等场皆圮。蜀山沦⼊海中,聚落、田畴失其半,坏四郡田。后六年始平。十四年,建康府大⽔。十五年七月,萧山县大⽔。时久雨,衢、婺、徽、严暴流与江涛合,圮田庐,害稼。十六年五月,江、浙、淮、荆、蜀郡县⽔,平江府、湖、常、秀、池、鄂、楚、太平州、广德军为甚,漂民庐,害稼,圮城郭、堤防,溺死者众。鄂州江湖合涨,城市沉没,累月不怈。是秋,江溢,圮民庐。余杭、钱塘、仁和县大⽔。福、漳、泉州、兴化军⽔坏稼十五六。十七年五月,福建大⽔,漂⽔口镇民庐皆尽,候官县甘蔗砦漂数‮家百‬,人多溺死;建宁府没平政桥,⼊城;南剑州圮郡治、城楼、郡狱、官舍,城坏,民避⽔楼上者皆死。乙卯,建昌军大⽔,城不没者三板,漂民庐,圮官舍、城郭、桥梁,害稼。

  绍定二年,天台、仙居县大⽔。四年,沿江⽔灾。

  端平三年三月辛酉,蕲州大雨⽔,漂民居。是年,英德府、昭州及襄、汉江皆大⽔。

  嘉熙元年,饶、信州⽔。二年,浙江溢。

  淳祐二年,绍兴府、处、婺州⽔。七年,福建⽔。十年,严州⽔。十一年八月甲辰,汀州山⽔暴至,漂‮民人‬。九月,江陵⽔。是年,江、浙多⽔,饶州亦⽔。十二年六月,建宁府、严、衢、婺、信、台、处、南剑州、邵武军大⽔,冒城郭,漂室庐,死者以万数。

  宝祐元年七月,温、台、处、信、饶州大⽔。

  开庆元年五月己未,婺州⽔,漂民庐。是岁,滁、严州⽔。

  景定二年,浙东⽔。

  咸淳六年五月,大雨⽔。七年五月甲申,诸暨县大⽔,漂庐舍。是月,重庆府江⽔泛溢者三,漂城壁,坏楼橹。十年三月,庐州⽔。四月,绍兴府大雨⽔。八月,临安府⽔,安吉、武康县⽔。

  太平兴国四年八月,滑州黎县河清。

  端拱元年二月,澶、濮二州河清二百余里。

  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丁酉,陕西河清。十二月乙巳,河再清,当汾⽔合流处清如汾⽔。

  元丰四年十月,环州河⽔变甘。

  大观元年八月,乾宁军河清。二年十二月,陕州河清,同州韩城县、郃县至清及百里,涉舂不变。自是迄政和、宣和,诸路数奏河清,辄遣郞官致祭,宰臣等率百官拜表贺,岁以为常。

  大中祥符元年二月,醴泉出蔡州汝凤原乡,有疾者饮之皆愈。八年十一月,通州军言醴泉出汶山下,有疾者饮之皆愈。

  熙宁元年五月,京师开化坊醴泉出。

  政和五年正月,河台观醴泉出。 wWW.aKuXs.cOm
上一章   宋史   下一章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脱脱、阿鲁图等的网络全本小说宋史,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