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 书号:10204 时间:2017/3/26 字数:14807 |
上一章 四卷 下一章 ( → ) | |
◎宗室二 ○汉王元佐 昭成太子元僖 商王元份 越王元杰 镇王元偓 楚王元侢周王元俨 悼献太子 濮王允让 太宗九子:长楚王元佐,次昭成太子元僖,次真宗,次商恭靖王元份,次越文惠王元杰,次镇恭懿王元偓,次楚恭惠王元侢,次周恭肃王元俨,次崇王元亿。 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元德皇后。少聪警,貌类太宗,帝钟爱之。年十三,从猎近郊,兔走乘舆前,太宗使元佐 ![]() 初,秦王廷美迁涪陵,元佐独申救之。廷美死,元佐遂发狂,至以小过 ![]() ![]() ![]() 真宗即位,起为左金吾卫上将军,复封楚王,听养疾不朝,再加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元佐生⽇,真宗赐以宝带。平居不接人事,而事或预知。帝尝遣术士管归真为醮禳,左右未及⽩,元佐遽曰:"管归真至矣。"帝闻之曰:"岂非为物所凭乎?"封泰山,真拜太傅;祀汾 ![]() 仁宗封王后,以允言子宗说恭宪王长孙,嗣封祁国公。皇祐中,坐帷薄不修除名,又坐坑杀女仆,锁闭宮室外宅。其子仲旻,官右武卫大将军、道州刺史,后因朝,叩头殿下泣诉云:"⽗老且病,愿纳⾝官以赎。"神宗亦愍之,而未俞其请。出就马,气塞不能言,及家而卒。赠同州观察使、冯翊侯。宗说幽死。 熙宁三年,以允升子宗惠袭封魏国公。中书言宗惠不应封,以恭宪庶长孙允言子宗立嗣。 宗立从张揆学《舂秋》。太清楼侍宴,预坐悉赋裸⽟诗,宗立诗先成,仁宗称善。屡赐飞⽩书,旌其文雅。至是袭封,终武宁军节度观察留后,赠昭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南康郡王。子仲来嗣,终金州刺史。子不傥嗣。徽宗立,改封魏王为汉王。不傥卒,子彦清气袭⽗爵,奉汉王祀,诏从之。 允升字吉先,初免啂,养明德太后宮,太后亲抚视之。元佐有疾,允升始出第。真宗赐名元中,授右监门卫将军,更赐今名。累迁澶州观察使,封延安郡公,进武宁军节度观察留后,历安德、建雄、安军国节度使。景祐二年卒,赠太尉、平 ![]() 宗礼尝侍宴太清楼,仁宗赋诗,命属和,侍 ![]() 宗旦字子文,七岁如成人,选为仁宗伴读。帝即位,获超选,为群从所诋,上书言状,帝曰:"宗旦陪朕幼学,勤劳居多,此出朕意,岂应诉以常格?"所生⺟死,请别择葬域,岁时奠祀,后遂著为法。治平中,同知大示正事。神宗即位,拜崇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大宗正,赐方团金带,非朝会得乘肩舆。元丰三年,封华 ![]() 宗悌字元发,轻财好施。故相王氏子持⽗所服带求质钱,宗悌恻然曰:"宰相子亦至是乎!"归带而与之钱。所亲用诈取蔵镪,得其状,曰:"吾不以小故伤骨⾁恩。"竟不问。所生⺟早世,宗悌不识也,闻⽗婢语平生,辄掩泣。继得其肖貌,绘而奉之如生。终明州观察使,赠保宁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东 ![]() 宗惠,封魏国公,寻以旁支黜。终武昌军节度观察留后、江夏郡王,赠郯王。 允言,累官左屯卫将军。尝托疾不朝,降太子左卫率府率,岁中复官。又坐笞侍婢,而兄允升劝止,悖慢无礼,贬副率,绝朝谒,出之别第。以祀汾 ![]() ![]() 允成,终右神武将军、濮州防御使,赠安化军节度使、郇国公。明道二年,加赠镇江军节度使兼侍中。子宗颜、宗讷、宗鼎、宗严、宗鲁、宗儒、宗奭,皆为环卫、刺史。 昭成太子元僖,初名德明。太平兴国七年出阁,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广平郡王,与兄卫王德崇同⽇受封。八年,进封陈王,改名元佑。诏自今宰相班宜在亲王上,宰相宋琪、李昉清遵旧制,不允。宋琪等恳请久之,上早"宰相之任,实总百揆,与群司礼绝;藩邸之设,止奉朝请而已。元佐等尚幼, ![]() 雍熙二年,元佐被疾,以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改今名,进封许王,加中书令。上为娶隰州团练使李谦溥女为夫人,因渭宰相曰:"朕尝语诸子,今姻偶皆将相大臣之家,六礼具备,得不自重乎?"淳化元年,宰相吕蒙正复上言,乞班诸王下,诏不允。三年十一月己亥,元僖早⼊朝,方坐殿庐中,觉体中不佳,径归府。车驾遽临视,疾已亟,上呼之犹能应,少顷遂薨。上哭之恸,废朝五⽇,赠皇太子,谥恭孝。 元僖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及薨,上追念不已,悲泣达旦不寐,作《思亡子诗》示近臣。 未几,人有言元僖为嬖张氏妾所惑,张颇专恣,捶婢仆有至死者,而元僖不知。张又于都城西佛寺招魂葬其⽗⺟,僣差逾制。上怒,遣昭宣使王继恩验问,张缢死。左右亲吏悉决杖停免,毁张氏⽗⺟冢墓,亲属皆配流。开封府判官、右谏议大夫吕端,推官、职方员外郞陈载,并坐裨赞有失,端黜为卫尉少卿,载为殿中侍御史。许王府谘议、工部郞中赵令图,侍讲、库部员外郞阎象,并坐辅道无状,削两任免。诏停册礼,以一品卤簿葬。真宗即位,始诏中外称太子之号焉。乾兴初,改谥。无子,仁宗时,诏以允成子宗保出后昭成太子为孙。 宗保生二岁,⺟抱以⼊见章献后,后留与处。宗保七岁,授左侍噤,帝亲为巾其首。久之,归本宮,诏朔望出⼊噤省。累官代州防御使,袭封燕国公。 ![]() 宗保卒,子仲恕嗣,官至忠州团练使,谥纯僖。子士盉嗣。 商恭靖王元份,初名德严。太平兴国八年出阁,改名元俊,拜同平章事,封冀王。雍熙三年,改今名,加兼侍中、威武军节度使,进封越王。淳化中,兼领建宁军,改镇宁海、镇东。真宗即位,加中书令,徙镇永兴、凤翔,改王雍。永熙复土,为山陵使,拜太傅。真宗北征,为东京留守。薨年三十七,赠太师、尚书令、郓王。改陈王,又改润王。治平中,封鲁王。 元份宽厚,言动中礼,标望伟如,娶崇仪使李汉斌之女。李悍妒惨酷,宮中女婢小不如意,必加鞭杖,或致死。上每思恩赐,诏令均给,李尽取之。及元份卧病,上亲临问,见左右无侍者,因辍宮人为主汤剂。初,太宗崩,戚里皆赴噤中,朝晡临,李多称疾不至。元份生⽇,李以⾐服器用为寿,皆饰以龙凤。居元份丧,无戚容,而有谤上之语。上尽知其所为,以元份故优容之。及是,复不 ![]() 允让薨,以允宁子宗谔袭虢国公。至熙宁三年,以宗肃嗣封鲁国公。宗肃,亦允宁子也。子仲先嗣。徽宗即位,改封鲁王为商王,诏曰:"宗室诸王追封大国,其世袭子孙尚仍旧国,甚未称正名之意。如鲁王改封商王,其子尚袭鲁国之类。基令大宗正司改正。"制以宁远军节度使、鲁国公仲先改封商国公。 允宁字德之, ![]() ![]() ![]() 宗谔封虢国公,官累集庆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豫章郡王。乞比外使相给奉,仁宗以非兼侍中,令诘主吏,宗谔上章自陈,于是御史张商英劾其招权立威等罪,坐落平章事。英宗即位,还所夺。元丰五年薨,赠太尉、韩王。太常谥荣孝,上省集议驳之,改荣恭,仆 ![]() 宗肃封鲁国公。兄宗谔尝亡宝器,意宗肃家人子窃之,宗肃曰:"吾廉,不⾜取信兄弟如此乎?"立偿其直。宗谔愧不取,乃施诸僧。久之器得,宗肃不复言。元丰五年,终安化军留后,以尝从英宗⼊庆宁,优赠镇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北海郡王。 宗敏终右千牛卫大将军、文州刺史,赠赵州观察使、会稽侯。颇涉书传。缘郊恩建请封所生⺟范氏,宗室子得封所生⺟,自宗敏始。 越文惠王元杰字明哲,初名德和。太平兴国八年出阁,改名。授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益王。端拱初,加兼侍中、成都尹、剑南东西川节度。淳化中,徙封吴王,领扬润大都督府长史、淮南镇江军节度使。至道二年,改扬州大都督、淮南忠正军节度。真宗即位,授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徐州大都督、武宁泰宁等军节度使,改封衮王。咸平中,再郊祀,皆为终献,加守太保。六年七月暴薨,年三十二。 元杰颖悟好学,善属词,工草、隶、飞⽩,建楼贮书二万卷,及为亭榭游息之所。尝作假山,既成,置酒召僚属观之。翊善姚坦独頫首不视,元杰強之,坦曰:"坦见⾎山,安得假山。"言州县鞭挞微民,以取租税,假山实租税所为耳。语见《姚坦传》中。 及薨,真宗闻之震悼,不俟旦,步及中噤门,乃乘辇临视,哀动左右,废朝五⽇。赠太尉、尚书令,追封安王,谥文惠,后改邢王,后改陈王。无子。仁宗以恭宪王之孙、允言子宗望为之后。 宗望字子国,终右武卫大将军、舒州防御使,赠安化军节度使观察留后、⾼密郡公。仁宗尝御延和殿试宗子书,以宗望为第一;又常献所为文,赐国子监书,及以涂金纹罗御书"好学乐善"四字赐之。即所居建御书阁,帝为题其榜。 子仲邠嗣。熙宁三年,与商恭靖王孙宗肃等同⽇封陈国公。官至陈州观察使。卒,谥良僖。 子士关嗣。⽗卒,徒行护丧数百里,路人嗟恻。卒,赠陈州观察使。徽宗即位,改封陈王为越王。 镇恭懿王元偓字希道。端拱元年出阁,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徐国公。至道二年,拜洪州都督、镇南军节度使。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封彭城郡王。俄加检校太傅,改镇静难、彰化,进封宁王。郊祀、东封,悉为亚献,礼成,授检校太尉兼侍中、护国镇国等军节度。 三年,文武官诣阙请祠后土,元偓以领节帅亦奏章以请,诏许之。将行,命为河、华管內桥道顿递使。明年,车驾⼊境,元偓奏方物、酒饩、金帛、茗药为贡,仪物甚盛。至河中,与判府陈尧叟分导乘舆度蒲津桥。上登郑丘亭,目元偓曰:"桥道顿置严谨,尔之力也。"元偓顿首谢。及还,加中书令,领成德、安国等军节度,改封相王。五年,加守太傅。 真宗自即位以来,屡以学术勖宗子。元偓首冠藩戚,益自修励,上每制篇什,必令属和。一⽇,谓宰相曰:"朕每戒宗子作诗习 ![]() ![]() 八年七月,以荣王宮火,徙元偓宮于景龙门外,车驾临幸。是冬,加兼尚书令。天禧元年二月,换成德、镇宁二镇,进封徐王。二年舂,宮邸遗烬,燔舍数区,元偓惊悸,暴中风眩薨,年四十二。帝临哭,废朝五⽇,赠太师、尚书令、邓王,赠谥恭懿。 元偓姿表伟异,厚重寡言,晓音律。后改封密王,又改王苏。治平中,追封韩王。 子允弼,八岁召⼊噤中,令皇子致拜,允弼不敢当。御楼观酺,得与王子并坐。皇子即位,是为仁宗。允弼累迁武宁军节度使兼侍中,判大宗正事,封北海郡王。"英宗时,拜中书令,徙王东平。神宗即位,拜太保、凤翔雄武军节度使,朝朔望。熙宁二年,丁⺟忧,悲痛不胜丧,固辞起复。⺟葬有⽇而允弼病笃,顾诸子以不得终大事为恨。薨,帝临哭之恸,辍朝三⽇,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追封相王,谥孝定。 允弼 ![]() 子宗缋,袭祖恭懿王封为韩国公。卒,赠南康郡王,谥良孝。宗缋弟宗景,以相州观察使同知大宗正事。神宗以其⽗允弼司宗久,故复选用之。宗景事⺟孝,居丧如不能胜。居第火冒,急赴家庙,不恤其他,火亦不为害。元祐中,累迁彰德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空,封济 ![]() 宗缋既卒,子仲历嗣,自平川节度使徙剑南西川。徽宗改封韩王为镇王。 楚恭惠王元侢字令闻,七岁授检校太保、右卫上将军、泾国公。久之,领鄂州都督、武昌军节度使。真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定安郡王,进检校太傅。景德二年,郊祀,迁宣德、保宁两镇,进封舒王。大中祥符初,封泰山,加检校太尉兼侍中,移平江、镇江军。从祀汾 ![]() 元侢体素羸多病,上幸真源,时已被疾,恳求扈从。至鹿邑疾甚,肩舆先归。车驾还,临问数四。七年,薨,年三十四。废朝五⽇,赠太尉、尚书令,追封曹王,谥恭惠。后改封华王、蔡王。有集三卷、笔札一卷,上为制序,蔵之秘阁。子允则,官至右千牛卫大将军卒。 先是,诸王子授官,即为诸卫将军,余以⽗官及族属亲疏差等。天禧元年,令宗正卿赵安仁议为定制。安仁请以宣祖、太祖、太宗孙初荫授将军,曾孙授右侍噤,玄孙授右班殿直,內⽗爵⾼者听从⾼荫,其事缘特旨者不以为例。诏中书、门下、枢密院参定行之。 允则无子,以平 ![]() 周恭肃王元俨,少奇颖,太宗特爱之。每朝会宴集,多侍左右。帝不 ![]() 真宗即位,授检校太保、左卫上将军,封曹国公。明年,为平海军节度使,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傅,封广陵郡王。封泰山,改昭武、安德军节度使,进封荣王;祀汾 ![]() ![]() 元俨广颡丰颐,严毅不可犯,天下崇惮之,名闻外夷。事⺟王德妃孝,妃每有疾,躬侍药,晨夕盥洁焚香以祷,至忧念不食。⺟丧,哀戚过人。平生寡嗜 ![]() 仁宗冲年即位,章献皇后临朝,自以属尊望重,恐为太后所忌,深自沉晦。因阖门却绝人事,故谬语 ![]() ![]() 庆历三年冬,大雨雪,木冰,陈、楚之地尤甚。占者曰:"忧在大臣。"既而元俨病甚。上忧形于⾊,亲至卧內,手调药,屏人与语久之,所对多忠言。赐⽩金五千两,固辞不受,曰:"臣羸惫且死,将重费家国矣。"帝为嗟泣。明年正月薨,赠天策上将军、徐衮二州牧、燕王,谥恭肃。比葬,三临其丧。诏以元俨墨迹及所为诗分赐宰臣,余蔵秘阁。 子十三人:允熙、允良、允迪、允初,余皆早卒。熙宁中,以允良子宗绛嗣封吴国公。徽宗改封吴王为周王。 允熙终右监门卫将军、滁州刺史,赠博州防御使、博平侯。 允良历五节度,领宁海、平江两军,封华原郡王,改襄 ![]() 允迪累官耀州观察使。居⽗丧不哀,又尝宮中为优戏,为 ![]() 允初,初名允宗,勤于朝会,虽风雨不废。未尝问财物厚薄,惟诵佛书,人以为不慧。累迁宁军国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治平元年卒,赠中书令、博平郡王。无子。英宗临奠,以允初后事属其兄允良,乃以允成孙仲连为之后。 崇王元亿,早亡,追赐名,封代国公。治平中,封定安郡王。徽宗即位,加封崇王。 真宗六子:长温王禔,次悼献太子祐,次昌王祗,次信王祉,次钦王祈,次仁宗。禔、祗、祈皆蚤亡,徽宗赐名追封。 悼献太子祐,⺟曰章穆皇后。咸平初,封信国公。生九年而薨,追封周王,赐谥悼献。仁宗即位,赠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追册皇太子。 仁宗三子:长杨王昉,次雍王昕,次荆王曦,皆早亡。徽宗时改封。 濮安懿王允让字益之,商王元份子也。天资浑厚,外庄內宽,喜愠不见于⾊。始为右千牛卫将军。周王祐薨,真宗以绿车旄节 ![]() 治平元年,宰相韩琦等奏:请下有司议濮安懿王及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合行典礼。诏须大祥后议之。 二年,乃诏礼官与待制以上议。翰林学士王珪等奏曰: 谨按《仪礼丧服》:"为人后者"《传》曰:"何以三年也?受重者必以尊服服之。""为所后者之祖⽗⺟ ![]() ![]() 先王制礼,尊无二上,若恭爱之心分于彼,则不得专于此故也。是以秦、汉以来,帝王有自旁支⼊承大统者,或推尊其⽗⺟以为帝后,皆见非当时,取议后世,臣等不敢引以为圣朝法。 况前代⼊继者,多宮车晏驾之后,援立之策或出臣下,非如仁宗皇帝年龄未衰,深惟宗庙之重,祗承天地之意,于宗室众多之中,简推圣明,授以大业。陛下亲为先帝之子,然后继体承祧,光有天下。 濮安懿王虽于陛下有天 ![]() 于是中书奏:王珪等所议,未见详定濮王当称何亲,名与不名?珪等议:"濮安于仁宗为兄,于皇帝宜称皇伯而不名,如楚王、泾王故事。" 中书又奏:"《礼》与《令》及《五服年月敕》:出继之子于所继、所生皆称⽗⺟。又汉宣帝、光武皆称⽗为皇考。今珪等议称濮王为皇伯,于典礼未有明据,请下尚书省,集三省、御史台议奏。" 方议而皇太后手诏诘责执政,于是诏曰"如闻集议不一,权宜罢议,令有司博求典故以闻。"礼官范镇等又奏:"汉之称皇考、称帝、称皇,立寝庙,序昭穆,皆非陛下圣明之所法,宜如前议为便。"自是御史吕诲等弹奏欧 ![]() 既而內出皇太后手诏曰:"吾闻群臣议请皇帝封崇濮安懿王,至今未见施行。吾载阅前史,乃知自有故事。湫安懿王、谯国夫人王氏、襄国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濮安懿王称皇,王氏、韩氏、任氏并称后。" 事方施行,而英宗即⽇手诏曰:"称亲之礼,谨遵慈训;追崇之典,岂易克当。且 ![]() 翌⽇,诲等以所论列弹奏不见听用,缴纳御史敕告,家居待罪。诲等所列,大抵以为前诏称"权罢集议",后诏又称"且 ![]() 王二十八子。长宗懿,英宗时为宿州团练使,封和国公。神宗以宗懿濮安懿王元子,追封舒王。子仲鸾,常州防御使。⽗薨,诸子皆进官,独不忍受。喜翰墨,乐施与,九族称贤。卒,赠武康军节度使、洋国公,谥曰良。仲鸾弟仲汾,幼喜书史,一读成诵。居⽗丧,邻于毁瘠。卒官莱州防御使,赠昭化军节度使、荣国公。 次宗朴,为陇州防御使,封岐国公。宗朴与英宗友爱。初,诏英宗⼊居庆宁宮,固辞,真朴率近属敦劝,乃⼊。治平中,建濮王园庙,宗朴遂拜彰德军节度使,封濮国公,奉王后。神宗即位,加同平章事兼侍中,进封濮 ![]() 宗朴既薨,宗谊袭封。官至昭化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薨,赠太师、中书令、庆陵郡王,谥庄孝。 宗晖,元丰中,以淮康军节度使袭濮国公。安懿王及三夫人改祔,命为志并题神主,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开府仪同三司,进嗣濮王。哲宗立,改镇南节度使、检校司徒。绍圣元年薨,年六十七,赠太师,追封怀王,谥荣穆。子仲璲。先是,濮国嗣王四孟诣洛享园庙,以河南府县官充亚、终献。宗晖之袭封也,神宗始命以其子为之,仲璲遂以终献侍祠,凡十余年。⽗丧,哀痛不能胜,才服除而卒。官右监门卫大将军、合州刺史。 宗晟,绍圣元年六月,以武安军节度使判大宗正事,加检校司徒,嗣濮王。明年三月薨,年六十五,赠太师、昌王,谥端孝。宗晟好古学,蔵书数万卷,仁宗嘉之,益以国子监书。治平将郊而雨,或议改祫享,英宗访诸宗晟,对曰:"陛下初郊见上帝,盛礼也,岂宜改卜。至诚感神,在陛下精意而已。"帝嘉纳。及郊,雨霁。帝数被疾,密请早建储贰,以系天下之望,世称其忠。 宗晟薨,哲宗绍圣二年四月,宗愈以镇安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司徒嗣封。故事嗣王以四时诣祠所,宗愈方属疾,或曰不可以暑行,曰:"吾⾝主祀而不往,非礼也。"強舆以行,疾遂亟。是年八月薨,年六十五,赠太师,追封襄王,谥恭宪。 宗绰嗣,官至河 ![]() 宗楚,累拜武胜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南 ![]() 宗祐克己自约,肃然若寒士,好读书,尤喜学《易》。嘉祐中,从⽗允初未立嗣,咸推其贤,诏以宗祐为后,泣曰:"臣不幸幼失怙恃,将终⾝悲慕,忍为人后乎!敢以死请。"仁宗怜而从之。累迁清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乘城郡王。绍圣四年八月,加检校司待,嗣濮王。时已病,当祠园庙,不肯移疾,自秋涉冬连往来。元符元年舂,又亟往,遂薨于祠下。赠太师,追封钦王,谥穆恪。 宗汉,英宗幼弟也。累拜保宁军留后、邺国公、东 ![]() 仲增,濮王孙,于属为长,故封。官至彰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政和五年九月薨,赠少师,追封简王,谥穆孝。 仲御,自幼不群,通经史,多识朝廷典故。居⽗宗晟丧,哲宗起知宗正,力辞,诏虚位以须终制。累迁镇宁、保宁、昭信、武安节度使,封汝南、华原郡王。政和中,以检校少傅、泰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嗣封。天宁节辽使在廷,宰相适谒告,仲御摄事,率百僚上寿,若素习者。帝每见必加优礼,称为嗣王。宣和四年五月薨,年七十一,赠太傅,追封郇王,谥康孝。 仲爰嗣。徽宗即位,拜建武节度使,为大宗正,加开府仪同三司,封江夏郡王,徙节泰宁定武,检校少保、少傅。宣和五年六月薨,年七十,赠太保,追封恭王。 仲理嗣。靖康初,为安军国节度使,加检校少保、开府仪同三司。 嗣濮王者,英宗本生⽗后也。治平三年,立濮王园庙。元丰七年,封王子宗晖为嗣濮王,世世不绝封。⾼宗南迁,奉濮王神主于绍兴府光孝寺。 仲湜字巨源,楚荣王宗辅之子,安懿王孙也,初名仲泹。熙宁十年,授右內率府副率。累迁密州观察使、知西外宗正事、保大军承宣使。钦宗嗣位,授靖海节度使,更今名。召知大宗正事,未行,汴京失守。康王即帝位于南京,仲湜由汉上率众径谒时嗣濮王仲理北迁,乃诏仲湜袭封,加开府仪同三司,历检校少保、少傅。绍兴元年,充明堂亚献。七年,薨,帝为辍朝,赐其家银帛,追封仪王,谥恭孝。仲湜事⺟以孝闻,喜亲图史。 ![]() 子士从、士街、士篯、士街、士歆。士从,靖康末,为洺州防御使。建炎二年,同知西外宗正事,主管⾼邮军宗子。士从招溃卒置屯,奏假江、淮制置使,许之。贼李在犯楚州,士从遣部将乘虚掩袭,狃于小胜,军无纪律,败绩。士从移司衡、温二州。臣僚以其弟士篯挠州县,士从不能制,遂罢。绍兴四年,迁泾、洪二州观察使,权知濮王园令。士从乞择利便地奉安神位,从之。六年,士街授象州防御使,迁华州观察使、同知大宗正事、安庆军承宣使,主奉濮王祠事。初,以军兴,南班宗子权罢岁赐,至有⾝殁而不能殓者,士街言于朝,诏复旧制。三十年,拜安德军节度使。典宗司凡十四年。士篯官至安庆军节度使、同知大宗正事。隆兴元年,上言:"宗司文移视官叙⾼下,令詪,臣兄也,位反居臣下,失尊卑叙,乞易置之。"诏可其奏。士俴,官至崇庆军节度使、知西外宗正事。右谏议何溥论士衎強市海舟,罢官。已而诏归南班,奉朝请。隆兴中,以边事未宁,与士篯奏减奉给恩赏之半以助军兴。诏加奖谕。 仲儡,景王宗汉子也。初授右內率府副率,转右监门卫大将军。建炎末,授武功大夫、忠州防御使。绍兴中,迁济州,知南外宗正事。八年,加检校少保、向德军节度使,袭封嗣濮王。仲儡生而不慧,以次得封。⼊见榻前恸哭,帝惊问故,答语狂谬,帝优容之。九年,薨,上辍朝三⽇,追封琼王,谥恭惠。 士俴,安懿王曾孙也。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袭封,除崇庆军节度使。初,仲儡薨,秦桧专政,罢袭,桧死,始封士俴。逾年薨,赠少师,追封思王,谥温靖。 士輵,士俴弟也。绍兴二十八年,由建州观察使袭封,授昭化军节度使。初,懿王神貌奉安报恩寺西挟,屋居隘陋,士輵请别营祠堂,许之。久之,加检校少保,累加开府仪同三司,赐嗣濮王居为世业。除知大宗正事,累加三少,充醴泉观使。淳熙七年薨,赠太傅,追封安王。 士歆,仲湜第十一子也。由保康军节度使袭封,加开府仪同三司,累升三少。庆元二年薨,赠太傅,追封韶王。 不〈禾去〉,安懿王玄孙也。年七十六,累转武功郞。士歆既薨,不〈禾去〉年最⾼,得袭封,除福州观察使。由庶官袭封自不〈禾去〉始。庆元五年,转武安军承宣使。俄薨,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蒋国公。 不〈禾去〉,由武经大夫授利州观察使,袭封。开禧初,迁宁远军承宣使。薨,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安国公。 不俦,开禧二年,由安远军承宣使袭封,除昭庆军节度使,迁检校少保。嘉定十年薨,赠少师,追封⾼平郡王。 不嫖,由武翼大夫袭封,授福州观察使,时嘉定十一年也。逾年而薨,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惠国公。 臣僚上言:"嗣濮王元降指挥,虽有择⾼年行遵之文,然⾼宗朝仪王仲湜以德望俱隆,越仲(缺)而选拜;武德郞鼘,次当袭封,以官卑,乃命士俴权奉祠事,越十六年始正士俴之封,是亦不拘定制也。乞自今应封者,命大宗司铨量,都堂审察,阁门引见,然后奏取进止。"宁宗然之。 不凌,⽗士〈禾刍〉。不嫖既薨,不凌由右千牛卫将军授福州观察使,袭封。嘉定十五年,迁奉军国承宣使。十七年薨,赠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惠国公。 部分译文 汉恭宪王元佐字惟吉,初名德崇,⺟亲是元德皇后。年幼时禀 ![]() ![]() 当初,秦王廷美迁往涪陵,只有元佐申救他。廷美死后,元佐就发狂了,以致因为小错就用尖刀杀伤侍者。雍熙二年(985),病情略有好转,太宗很⾼兴,为此而大赦天下。重 ![]() 真宗即位后,起任元佐为左金吾卫上将军,重新封为楚王,听任他养病不上朝,再加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元佐生⽇,真宗赐给他宝带。平常生活不接待人客,但是有时能预先知道要发生的事情。真宗曾经派术士管归真醮斋禳灾,手下人还未告诉他,元佐急忙说:“管归真到了。”真宗听说后说“:难道不是有物可凭吗?”封禅泰山后,实拜元佐为太傅;祭祀汾 ![]() 昭成太子元僖,初名德明。太平兴国七年出宮,授任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封为广平郡王,与其兄卫王德崇同⽇受封。太平兴国八年,进封为陈王,改名元佑。诏令从今以后宰相班次应当在亲王之上,宰相宋琪、李⽇方请求遵照旧制,皇上不允许。宋琪等恳请很久,皇上说:“宰相职责,实在总理百事,与各部门礼制不同,藩王的设立,只不过奉朝请而已。元佐等年纪还小,想让他们知道谦逊的道理,你们不要再谦让了。” 雍熙二年,元佐有病,任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改为今名,进封为许王,加任中书令。皇上替他娶隰州团练使李谦溥的女儿为夫人,于是对宰相说:“我曾经对儿子们讲过,现在配偶都来自将相大臣之家,六礼都备,能不自重吗?”淳化元年(990),宰相吕蒙正再次上言,请求班次放在诸王下,皇上下诏不允许。淳化三年十一月己亥⽇,元僖早上⼊朝,正坐在殿堂中,感觉⾝体不好,径自回府。皇上亲自去看望,病已很深,皇上叫他还能答应,不久就死去,皇上痛哭,因此停朝五天,赠为皇太子,谥号为恭孝。 元僖姿貌雄毅,沉默寡言,管理京师五年,政事没有过错。死后,皇上追念不已,悲苦到天明不睡,作《思亡子诗》给近臣们看。 不久,有人说元僖被爱妾张氏 ![]() |
上一章 宋史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脱脱、阿鲁图等的网络全本小说宋史,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