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 书号:10204 时间:2017/3/26 字数:19381 |
上一章 二十二百一卷 下一章 ( → ) | |
李光(子孟传) 许翰 许景衡 张悫 张所 陈禾 蒋猷 李光,字泰发,越州上虞人。童稚不戏弄。⽗⾼称曰:"吾儿云间鹤,其兴吾门乎!"亲丧,哀毁如成人,有致赙者,悉辞之。及葬,礼皆中节。服除,游太学,登崇宁五年进士第。调开化令,有政声,召赴都堂审察,时宰不悦,处以监当,改秩,知平江府常 ![]() 刘安世居南京,光以师礼见之。安世告以所闻于温公者曰:"学当自无妄中⼊。"光欣然领会。除太常博士,迁司封。首论士大夫谀佞成风,至妄引荀卿"有听从,无谏诤"之说,以杜塞言路;又言怨嗟之气,结为妖沴。王黼恶之,令部注桂州 ![]() ![]() 郭药师叛,光知徽宗有內禅意,因纳符,谓知枢密院蔡攸曰:"公家所为,皆咈众心。今⽇之事,非皇太子则国家俱危。"攸矍然,不敢为异。钦宗受禅,擢右司谏。上皇东幸,憸人间两宮,光请集议奉 ![]() ![]() 金人围太原,援兵无功。光言:"三镇之地,祖宗百战得之,一旦举以与敌,何以为国?望诏大臣别议攻守之策,仍间道遣使檄河东、北两路,尽起強壮策应,首尾掩击。"迁侍御史。 时言者犹主王安石之学,诏榜庙堂。光又言:"祖宗规摹宏远,安石 ![]() ![]() 蔡攸 ![]() ![]() ![]() ![]() 金人 ![]() 又言:"朱勔托应奉胁制州县,田园第宅,富拟王室。乞择清強官置司,追摄勔⽗子及奉承监司、守令,如胡直孺、卢宗原、陆寘、王促闵、赵霖、宋晦等, ![]() 李会、李擢复以谏官召。光奏:"蔡京复用,时会、擢迭为台官,噤不发一语;金人围城,与⽩时中、李邦彦专主避敌割地之谋。时中、邦彦坐是落职,而会、擢反被召用,复预谏诤之列。乞寝成命。"不报。光丐外,亦不报。 彗出寅、艮间,耿南仲辈皆谓应在外夷,不⾜忧。光奏:"孔子作《舂秋》,不书祥瑞者,盖 ![]() ⾼宗即位,擢秘书少监,除知江州;未几,擢侍御史,皆以道梗不赴。建炎三年,车驾自临安移跸建康,除知宣州。时范琼将过军,光先⼊视事,琼至则开门延劳,留三⽇而去,无敢哗者。光以宣密迩行都,乃缮城池,聚兵粮,籍六邑之民,保伍相比,谓之义社。择其健武者,统以土豪,得保甲万余,号"精拣军"。又栅险要二十三所谨戍之,厘城止为十地分,分巡內外,昼则自便,夜则守城,有警则战。苗租岁输邑者,悉命输郡。初 ![]() 杜充以建康降,金人夺马家渡。御营统制王〈王燮〉、王〈王民〉素不相能,至是,拥溃兵砦城外索斗。光亲至营,谕以先国家后私雠之义,皆感悟解去。时奔将、散卒至者,光悉厚赀给遗。有⽔军叛于繁昌, ![]() 溃将邵青自真州拥舟数百艘,剽当涂、芜湖两邑间,光招谕之,遗米二千斛。青喜,谓使者曰:"我官军也,所过皆以盗贼见遇,独李公不疑我。"于是秋毫无犯。他⽇,舟过繁昌,或绐之曰:"宣境也。"乃掠北岸而去。 剧盗戚方破宁国县,抵城下,分兵四击。光募勇敢劫之,贼惊扰,自相屠蹂。朝廷遣统制官巨师古、刘晏兼程来援。贼急攻朝京门,缆竹木为浮梁以济。须臾,军傅城,列炮具,立石对楼。光命编竹若帘揭之,炮至即反坠,不能伤。取桱木为撞竿,倚女墙以御对楼,贼引却。刘晏率⾚心队直捣其砦,贼 ![]() ![]() 绍兴元年正月,除知洪州,固辞,提举临安府洞霄宮。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郞。光奏疏极论朋 ![]() ![]() ![]() ![]() 时有诏,金人深⼊,诸郡守臣相度,或守或避,令得自便。光言:"守臣任民人、社稷之重,固当存亡以之。若预开迁避之门,是 ![]() ![]() ![]() 大将韩世清本苗傅余 ![]() ![]() 秦桧既罢,吕颐浩、朱胜非并相,光议论素与不合。言者指光为桧 ![]() ![]() ![]() 议臣 ![]() ![]() ![]() ![]() ![]() ![]() 刘光世、张俊连以捷闻。光言:"观金人布置,必有主谋。今已据东南形势,敌人万里远来,利于速战,宜戒诸将持重以老之。不过数月,彼食尽,则胜算在我矣。"除江西安抚、知洪州兼制置大使,擢吏部尚书,逾月,除参知政事。 时秦桧初定和议,将揭榜, ![]() ![]() ![]() ![]() 十一年冬,中丞万俟禼论光 ![]() 孟传字文授,光幼子也。光南迁之⽇,才六岁。以光遗表恩,累官至太府丞。韩侂胄愿见之,孟传曰:"行年六十,去计已决,不敢闻也。"由是出知江州。以朝请大夫、直宝谟阁致仕。卒,年八十。有《磐溪诗》二十卷,《文稿》三十卷,《宏辞类稿》十卷,《左氏说》十卷,《读史》十卷,《杂志》十卷。博学多闻,持⾝甚严,时推能世其家。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中元祐三年进士第。宣和七年,召为给事中。为书抵时相,谓百姓困弊,起为盗贼,天下有危亡之忧。愿罢云中之师,修边保境,与民休息。⾼丽⼊贡,调民开运河,民间 ![]() 靖康初,复以给事中召。时金人攻京师甫退,翰造阙,即⽇赐对,除翰林学士,寻改御史中丞。上疏言边事,因陈决胜之策。陈邦昌为太宰,翰上疏力争之。种师道罢为中太一宮使,翰言:"师道名将,沉毅有谋,山西士卒,人人信服,不可使解兵柄。"钦宗谓其老难用,翰曰:"秦始皇老王翦而用李信,兵辱于楚;汉宣帝老赵充国,而卒能成金城之功。自吕望以来,用老将收功者,难一二数。以古揆今,师道虽老,可用也。"且谓:"金人此行,存亡所系,令一大创,使失利去,则中原可保,四夷可服。不然,将来再举,必有不救之忧。宜起师道邀击之。"上不能用。擢中大夫、同知枢密院,论益不合,以病去,除延康殿学士、知亳州。坐言者落职,提举南京鸿庆宮。 ⾼宗即位,用李纲荐,召复延康殿学士。既至,拜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郞。时建炎大变之后,河北山东大盗李成、孔彦舟等,聚众各数十万,皆以勤王为名,愿得张所为帅。所为御史,尝论⻩潜善奷琊不可用,由此得罪。李纲为相,乃以所为河北等路招抚使,率成等众渡河,号召诸路,为兴复计。潜善力沮之。宗泽论车驾不宜南幸,宜还京师,且诋潜善等。潜善等请罢泽,翰极论以为不可。李纲罢,翰言:"纲忠义英发,舍之无以佐中兴,今罢纲,臣留无益。"力求去,⾼宗未许。时潜善奏诛陈东,翰谓所亲曰:"吾与东,皆争李纲者。东戮东市,吾在庙堂可乎?"求去益力,章八上,以资政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宮。复以言者落职。 绍兴元年,召复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辞不至。二月,复资政殿学士。三年五月,卒,赠光禄大夫。 翰通经术,正直不挠,历事三朝,致位府政,徒以黼、攸、潜善辈薰莸异味,横遭口语,志卒不展。纲虽力引之,不旋踵去,翰亦斥逐而死。所著书有《论语解》、《舂秋传》。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登元祐九年进士第。宣和六年,召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是时,王黼、蔡攸用事,景衡言:"尚书省比阙长官,而同知枢密院亦久阙。虽三公通治三省,然文昌政事之本,枢密总兵之地,各有攸属,安可久虚其位?愿博采公议,遴选忠贤,以补府政之阙。"遂大忤黼意。朝廷用童贯为河东、北宣抚使,将北伐,景衡论其贪缪不可用者数十事,不报。 睦寇平,江、浙郡县残毁,而茶盐比较之法如故。景衡奏:"茶盐之法,当以食之众寡为岁额之⾼下。今收复之后,户版半耗,民力萧然,而茶盐比较不减于昔。民 ![]() 朝廷既兴燕云之师,调度不继,诛求益急。景衡奏:"财力匮乏在节用,民力困弊在恤民。今不急之务。若营缮诸役,花石纲运,其名不一。吏员猥多,军额冗滥。又无名功赏,非常赐予,皆夤缘侥幸,⼲请无厌,宜节以祖宗之制而省去之。"且极论和买、和籴、盐法之害,不报。会知洋州吴岩夫以私书抵执政子,道景衡之贤。因从子婿符宝郞周离亨以达,离亨缪以其书误致王黼,黼用是中景衡,逐之。 钦宗即位,以左正言召,旋改太常少卿兼太子谕德,迁中书舍人。侍御史李光、正言程瑀以鲠亮忤执政斥,景衡为辨⽩,坐落职予祠。 ⾼宗即位,以给事中召,既至,除御史中丞。宗泽为东京留守,言者附⻩潜善等,多攻其短, ![]() ![]() 杭州叛卒陈通作 ![]() ![]() ![]() 初,李纲议建都,以关中为上,南 ![]() ![]() ![]() ![]() ![]() 景衡得程颐之学,志虑忠纯,议论不与时俯仰。建炎初,李纲议幸南 ![]() 张悫,字诚伯,河间乐寿人。登元祐六年进士第。累迁龙图阁学士、计度都转运使。⾼宗为兵马大元帅,募诸道兵勤王,悫飞輓踵道,建议即元帅府印给盐钞,以便商旅。不阅旬,得缗钱五十万以佐军。⾼宗器重之,命以便宜权大名尹兼京北留守、马步军都总管。悫初闻二帝北行,率副总管颜岐等三上笺劝进。最后,悫上书,极论中原不可一⽇无君,⾼宗为之感悟。 建炎改元,为户部尚书,除同知枢密院事、措置户部财用兼御营副使。建言:"三河之民。怨敌深⼊骨髓,恨不歼殄其类,以报国家之仇。请依人唐泽潞步兵、雄边子弟遗意,募民联以什伍,而寓兵于农,使合力抗敌,谓之巡社。"为法精详,前此论兵民者莫及也。诏集为书行之。迁尚书左丞,官至中书侍郞。 悫善理财,论钱⾕利害,犹指诸掌。在朝谔谔有大臣节,然论议可否,不形辞⾊,未尝失同列之 ![]() 张所,青州人。登进士第,历官为监察御史。⾼宗即位,遣所按视陵寝,还,上疏言:"河东、河北,天下之 ![]() ![]() 后李纲⼊相, ![]() 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附⻩潜善意,奏所置司京北非是;且言自置招抚,河北盗贼愈炽,不若罢之,专以其事付帅司。李纲言:"张所今留京师,招集将佐,尚未及行,益谦何以知其扰?朝廷以河北民无所归,聚而为盗,故置司招抚,因其力而用之,岂由置司乃有盗贼乎?今京东、西群盗公行,攻掠郡县,亦岂招抚司过耶?时方艰危,朝廷 ![]() 所方招来豪杰,以王彦为都统制,岳飞为准备将,而李纲已罢相。朝廷以王圭代之,所落直龙图阁,岭南安置。卒于贬所。子宗本,以岳飞奏补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累迁辟雍博士。时方以传注记问为学,禾始崇尚义理,黜抑浮华。⼊对契旨,擢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蔡京遣酷使李孝寿穷治章綖铸钱狱,连及士大夫甚众,禾奏免孝寿。京子壝为太常少卿,何执中婿蔡芝为将作监,皆疏其罪,罢之。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禾请增戍、缮城壁,以戒不虞。或指为生事,格不下。其后盗起,人服其先见。迁左正言,俄除给事中。 时童贯权益张,与⻩经臣胥用事,御史中丞卢航表里为奷,搢绅侧目。禾曰:"此国家安危之本也。吾位言责,此而不言,一迁给舍,则非其职矣。"未拜命,首抗疏劾贯。复劾经臣:"怙宠弄权,夸炫朝列。每云诏令皆出其手,言上将用某人,举某事,已而诏下,悉如其言。夫发号施令,国之重事,黜幽陟明,天子大权,奈何使宦寺得与?臣之所忧,不独经臣,此涂一开,类进者众,国家之祸,有不可遏,愿亟窜之远方。" 论奏未终,上拂⾐起。禾引上⾐,请毕其说。⾐裾落,上曰:"正言碎朕⾐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今⽇受富贵之利,陛下他⽇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內侍请上易⾐,上却之曰:"留以旌直臣。"翌⽇,贯等相率前诉,谓国家极治,安得此不详语。卢航奏禾狂妄,谪监信州酒。遇赦,得自便还里。 初,陈瓘归自岭外,居于鄞,与禾相好,遣其子正汇从学。后正汇告京罪,执诣阙,瓘亦就逮。经臣莅其狱,檄禾取证,禾答以事有之,罪不敢逃。或谓其失对,禾曰:"祸福死生,命也,岂可以死易不义耶?愿得分贤者罪。"遂坐瓘 ![]() 遇赦,复起知广德军,移知和州。寻遭內艰,服除,知秀州。王黼新得政,禾曰:"安能出黼门下?"力辞,改汝州。辞益坚,曰:"宁饿死。"黼闻而衔之。禾兄秉时为寿舂府教授,禾侍兄官居。适童贯领兵道府下,谒不得⼊,馈之不受。贯怒,归而谮之,上曰:"此人素如此,汝不能容琊?"久之,知舒州,命下而卒,赠中大夫,谥文介。 禾 ![]() ![]() ![]() ![]() 蒋猷,字仲远,润州金坛县人。举进士。政和四年,拜御史中丞兼侍读,有直声。尝论士风浮薄,廷臣伺人主意,承宰执风旨向背,以特立不回者为愚,共嗤笑之,此风不可长;辅臣奏事殿上,雷同唱和,略无所可否,非论道献替之礼;內侍省不隶台察,紊元丰官制;杨戩不当除节度使;赵良嗣不宜出⼊噤中。上皆嘉纳,至揭其章內侍省,且诏自今无得规图节钺。又疏孟昌龄、徐铸等奷状。迁兵部尚书兼礼制局详议官。七年,知贡举,改工部、吏部尚书。 以徽猷阁直学士知婺州。明年,请祠归。宣和末,召为刑部尚书兼资善堂翊善。靖康初,奉上表起居太上皇帝于淮 ![]() 论曰:夫拯溺救焚之际,必以任人为急。靖康、建炎之祸变,亦甚于焚溺矣。当时非乏人才也,然而国聇卒不能雪者,岂非任之之道有所未至欤?夫以李光之才识⾼明,所至有声;许翰、许景衡之论议剀切;张悫之善理财;张所之习知河北利害:皆一时之隽也。是数臣者,使其言听计从,不为谗琊所抑,得以直行其志,其效宜可待也。然或斥远以死,或用之不竟其才,世之治 ![]() 部分译文 李光字泰发,越州上饶人。童年时不玩恶作剧,其⽗李⾼称赞说:“我的儿子是云间之鹤,将要使我家业兴旺。”⽗亲去世,他悲哀得像成人,有人送来财物,他都谢绝了。到下葬时,礼节非常合适。守丧期満,进⼊太学,考中崇宁五年进士。调任开化令,有政声,朝廷召他到都堂审察,当时宰相不喜 ![]() ![]() 刘安世住在南京,李光执学生礼去拜见他。刘安世告诉他在温公那里听到的一句话“:学问应当从无妄中⼊门。”李光欣然领会。授任太常博士,升为司封。首先指责士大夫阿谀奷佞成风,甚至援引荀卿‘有听从,无谏诤’的话,来堵塞言路;又认为怨嗟之气,聚结为妖气。王黼厌恶他,令吏部任他为桂州 ![]() ![]() 郭药师叛 ![]() ![]() ![]() ![]() ![]() 金人围攻太原,援兵没有立功。李光说“:三镇之地,祖宗百战才得到它,一旦送与敌人,怎么立国?希望诏令大臣商议攻守之策,仍暗中派人檄令河东、河北两地,征发全部強壮兵丁策应,首尾掩击敌人。”升任侍御史。 当时舆论还主张实行王安石之政,诏令张榜于庙堂。李光又说“:祖宗规谋宏远,安石想尽行废除旧法,于是声称人主制定法令而不被法令所制;想尽行驱逐元老大臣,于是声称人主应当改变风俗而不应当被风俗改变。蔡京兄弟继承他的学说,五十年间,流毒遍四海。现在又传示中外,蛊惑百姓耳目,哪里是朝廷之福。” 蔡攸打算趁保卫太上皇行宮⼊都,李光说“:蔡攸如果⼊朝,则百姓必定导致变 ![]() ![]() ![]() ![]() 金兵 ![]() ![]() ![]() 又上言说:“朱面力托口应奉胁制州县,田园第宅,富比王室。请求选择清廉強⼲官员设立机关,追究朱面力⽗子及奉承监司、守令,如胡直孺、卢宗原、陆蜫、王仲闵、赵霖、宋晦等人,查 ![]() 李会、李擢被召回任谏官。李光上言说“:蔡京再度执政时,李会、李擢相继为谏官,对政事不发一言;金人围城时,与⽩时中、李邦彦专倡避敌割地之谋。⽩时中、李邦彦因此罪罢职,而李会、李擢反被召用,又加⼊谏诤职务之列。请求撤回成命。”皇上不予答复。李光请求调任到地方,皇上也不答复。 彗星出现在寅、艮间,耿南仲等人都认为感应在外夷,不⾜忧。李光奏称:“孔子做《舂秋》,不记载祥瑞,是想使人君常怀恐惧从而修省政事,没有听说过把灾异归于外夷。”表疏上奏后,被贬任监汀州酒税。 ⾼宗即帝位,提升他为秘书少监,授任知江州;不久,升任侍御史,都因为道路梗阻不赴任。建炎三年(1129),皇帝从临安到建康,授任他知宣州。当时范琼将率军经过,李光先⼊州处理政事,范琼到了就开城门慰劳,留住三天后离去,无人敢喧哗。李光认为宣州离行都最近,于是修理城池,积聚军粮,把地方百姓编册,按保伍分编,称为义社。选择其中健壮者,以土豪为统率,得到保甲一万多人,号称“精拣军”又在二十三处险要之地设立兵营谨慎戍守,把全城分为十处地方,分别巡逻內外,⽩天自由行动,晚上守城,有敌情就参战。苗租按年 ![]() 杜充以建康降敌,金兵夺取马家渡。御营统制王王燮、王珉历来不和,到这时,率领溃兵在城外扎营互斗。李光亲自到二人兵营,劝说他们先国家后私仇之义,二人都感悟而解。当时逃将、散卒到宣州的,李光都送给很多财物。有⽔师在繁昌叛 ![]() ![]() 溃将邵青从真州率数百艘舰船,在当涂、芜湖两县之间剽掠,李光招抚劝说他,送给他二千斛大米。邵青非常⾼兴,对使者说:“我们是府政军,所经之地都把我们当盗贼对待,只有李光不怀疑我。”于是秋毫无犯。后来,船队经过繁昌,有人骗他说:“这是宣州境內。”于是沿北岸离去。 巨盗戚方攻破宁国县,抵达城下,分兵四面围攻;李光招募勇敢之士抵御,贼兵惊忧,以致自相残杀。朝廷派统制官巨师古、刘晏兼程来援。敌人急攻朝京门,把竹木编起来当浮桥渡过护城河。不久,敌军爬上城墙,把大炮架在石对楼上。李光下令把竹子编成帘状 ![]() ![]() 绍兴元年(1131)正月,被授任为知洪州,他坚决谢绝,任提举临安府洞霄宮。授任知婺州,刚到任,提升为吏部侍郞。李光上疏极力指责朋 ![]() ![]() ![]() ![]() 当时有诏令,金兵攻⼊,各地守臣互相商量,可守可避,得以自便。李光上言“:守臣担负民人、国家的重任,应当责之以存亡。如果预先开启迁避之门,是引 ![]() ![]() ![]() 大将韩世清本是苗傅余 ![]() ![]() 秦桧被罢相后,吕颐浩、朱胜非共同任宰相,李光历来与他们政见不合。谏官指斥他为秦桧同 ![]() ![]() ![]() 大臣建议把四川 ![]() ![]() ![]() ![]() 刘光世、张俊接连传来捷报。李光说“:观察金人部署,一定有 ![]() ![]() 当时秦桧开始倡议和议,准备张榜告示,打算借李光的名望来庒制民心。皇上本意不想用李光,秦桧说:“李光有名望,如果一起签名,浮议会自动停息。”于是用了李光。同郡人杨炜上书李光,指责他借依附权相谋取⾼官,中了敌人奷议,毁掉了平⽇的气节。李光本意认为只是趁和议之机作自治的打算。后来秦桧建议撤掉河南守备,夺去诸将兵权,李光极力陈述戎狄狼子野心,和谈不可依恃,守备不可撤除。秦桧憎恶他。秦桧任命亲 ![]() 十一年冬天,御史中丞万俟。。指责李光 ![]() 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人。考中元。。三年进士。宣和七年(1125),召用为给事中。写信诋毁当时宰相,认为百姓困敝,起而为盗,天下有危亡之忧。希望停止云中战事,修边保境,与民休息。⾼丽⼊贡,朝廷征调百姓开凿运河,百姓 ![]() 靖康初年,重又被召用为给事中。当时金兵进攻京城刚退,许翰到宮廷,当⽇晋见皇上,授任为翰林学士,不久改任御史中丞。上言议论边事,趁机陈述决胜之策。张邦昌任宰相,许翰上疏极力争论。种师道被贬为中太一宮使,许翰对皇上说“:师道是名将,沉毅有谋略,山西士兵,人人信服,不可解去他的兵权。”钦宗认为他年老难用,许翰说:“秦始皇认为王翦老而不用,信用李信,终于兵败于楚;汉宣帝任用老将赵充国,终于取得金城之战的成功。从吕望以来,任用老将取得功业的,不止一两个人。从古鉴今,师老虽然年老,可以任用。”并且说:“金人此次行动,关系到我方存亡,现在如果重创金兵,使之失利而逃,则中原可保,四夷可服。否则,将来再想行动,一定有不可救应之忧。应当起用师道抗击金兵。”皇上不能听从。提升他为中大夫、同知枢密院,政见越是与同僚不合,因病去职,任延康殿学士、知亳州。因谏官指责而被罢职,任提举南庆鸿庆宮。 ⾼宗即帝位,因李纲的推荐,召用他为延康殿学士。到朝后,被授任为尚书右丞兼代理门下侍郞。当时建炎大 ![]() 绍兴元年(1131),召用恢复他为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坚辞不至。二月,复任资政殿学士。绍兴三年五月,去世,追赠光禄大夫。 许翰通晓经术,正直不屈,历事三朝,位至执政,只是因为与王黼、蔡攸、⻩潜善等人政见不合,横遭诬陷,志向终究无法实现。李纲虽极力引荐他,但自己很快被罢免,许翰也遭斥逐而死。他的著作有《论语解》、《舂秋传》。 许景衡字少伊,温州瑞安人。考中元。。九年进士。宣和六年(1124),被召任为监察御史,升任殿中侍御史。当时,王黼、蔡攸执政,许景衡建议“:尚书省长期缺首脑,而同知枢密院也长期缺人。虽然三公总管三省,但是文昌是政事的 ![]() 贼寇平息后,江、浙郡县残破,而茶盐比较之法依然如旧。许景衡上奏说:“茶盐之法,应当统计食盐的多少作为每年征收的依据。目前收复之后,户口减半,百姓财力萧竭,而茶盐比较不减于以前。百姓想不穷困做得到吗?”奏章上报后,诏令两浙、江东路暂时免去茶盐比较,贼寇平定后照旧执行。 朝廷调集征伐燕云之师,供给不继,索求越急。许景衡上奏说“:财力匮乏应该节省开支,百姓贫困应该抚恤百姓。现在经营不急之务过多,如营建诸役,花石纲运,其名不一。官吏冗多,军费冗滥,加之无名功赏,非常例赐与,都是趁机侥幸,请求无厌,应当用祖宗之制加以节省。”并且极力论责和买、和籴、盐法之害,皇上不答复。正好详州知州吴岩夫写私信诋毁执政大臣,而称道景衡的忠贤。 ![]() 钦宗即位,召用他为左正言,不久改任太常少卿兼太子谕德,升任中书舍人。侍御史李光、正言程王禹因为鲠直忤逆执政大臣遭斥罢,景衡替他们辩⽩,因此被罢职任祠官。 ⾼宗即帝位,以给事中职召用他,到朝后,授任为御史中丞。宗泽任东京留守,谏官们依附⻩潜善等人,经常攻击宗泽的短处,想斥逐他。景衡上奏说:“我从浙江渡过淮河,到达行都。听说宗泽为官,威名政事,卓然过人,虽然不认识他,私下很钦慕他。我认为去年冬天京城內,如果有像宗泽那样忠心大臣几名,那么祸灾不致像现在这样酷烈。现在如果计较他的小错,不顾他尽忠报国的气节,那么太不宽恕了。况且开封是宗庙社稷所在,如果要罢免宗泽,另外委任留守,不知大臣们中有谁能超过宗泽的威名政绩?”奏疏上报,皇上大为醒悟,把此疏封起来给宗泽看,宗泽才安心下来。 杭州叛卒陈通作 ![]() ![]() ![]() 当初,李纲建议建都,以关中为上,南 ![]() ![]() ![]() 景衡学得程颐之学,志虑忠纯,议论不随波逐流。建炎初年,李纲建议皇上到南 ![]() 张所,青州人。考中进士,历官至监察御史。⾼宗即帝位,派张所巡视寝陵,回朝后,上疏说:“河东、河北,是天下的 ![]() ![]() 后来李纲⼊朝任相,打算推荐张所经略两河,又因为他曾经指责攻击潜善的缘故,感到为难。一天,与潜善从容商量说“:现在河北没有人,只有一个张所可用,却又因为狂言抵罪。不得已先试用他,让他任招抚,冒死立功以赎过,不是很好吗?”⻩潜善同意了,于是任命张所为直龙图阁,充河北招抚使。赐给他內府钱数百万缗,发给他空⽩名告一千多道;以京西士卒三千人为卫队,将佐属官,允许他自行任用,一切可以见机行事。张所⼊宮晋见,上疏条陈利害。皇上赐给他五品官服送行,任命直秘阁王圭为宣抚司参谋官辅佐他。 河北转运副使张益谦依附⻩潜善心意,奏称张所在京北开府不对;又说自从设置招抚,河北盗贼越来越多,不如停设,把其职权 ![]() 张所正招集豪杰,任命王彦为都统制,岳飞为准备将,而李纲已被罢相。朝廷任命王圭替代他,张所被贬任为直龙图阁,安置在岭南。在贬所去世。他的儿子张宗本,因为岳飞的奏请而补官。 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历任升辟雍博士。当时时尚以传注记问为学,陈禾开始崇尚义理,黜却浮华。⼊宮对答时符合皇上心意,被提升为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 蔡京派酷吏李孝寿穷追章纟延铸钱之案,连及士大夫极多,陈禾奏请罢免孝寿。蔡京的儿子蔡闞任太常少卿,何执中的女婿蔡芝任将作监,陈禾上疏指责他们的罪过,使二人遭到罢免。天下长期太平,守备松弛,东南尤其厉害。陈禾请求增加戍卒、修缮城堡,以备不测。有人指责他是狂妄生事端,阻止下诏。后来盗贼大起,人们佩服他的先见。升任左正言,不久被授任给事中。 当时童贯权势薰天,与⻩经臣共同执政,御史中丞卢航与他们狼狈为奷,大臣们侧目而视。陈禾说“:这是国家安危的 ![]() 奏论还未结束,皇上拂⾐而起。陈禾拉着皇上的⾐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边脫落,皇上说:“正言扯碎我的⾐服了。”陈禾说:“陛下不可惜⾐服被扯碎,我怎能可惜头颅来报答陛下?他们今天收取富贵之利,陛下⽇后遭受危亡之祸。”言辞愈是 ![]() 当初,陈馞从岭外归来,住在鄞州,与陈禾相好,送他的儿子陈正汇跟他学习。后来陈正汇上告蔡京之罪,被绑送到朝廷,陈馞也被捕。经臣主管此案,传令陈禾取证,陈禾回答有这件事,不敢逃罪。有人认为他应对失误,陈禾说:“祸福死生,是命运,怎么可以因为怕死而置自己于不义之地呢?愿意分担贤者的罪责。”于是被指为陈馞同 ![]() 遇到赦免,被调任知广德军,改任知和州。不久遭⺟丧,守丧期満,任秀州知州。王黼刚刚执政,陈禾说:“怎能出自王黼门下?”竭力推辞做官,改任知汝州。越是坚决推辞,说:“宁可饿死。”王黼听说后怀恨于他。陈禾的哥哥陈秉任寿舂府教授,陈禾侍奉兄长居官。正好童贯领兵经过府城,想求见陈禾而未遂,送东西给陈禾也未被接受。童贯大怒,回朝后诬陷他,皇上说:“这个人从来都是这样,你不能容忍他吗?”很久以后,授任知舒州,诏命下达时去世,追赠中大夫,赐谥号为“文介” 陈禾为人不苟合,在朝任职 ![]() ![]() |
上一章 宋史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脱脱、阿鲁图等的网络全本小说宋史,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