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 书号:10204 时间:2017/3/26 字数:13549 |
上一章 四零百二卷 下一章 ( → ) | |
◎文苑七 ○陈与义 汪藻 叶梦得 程俱张嵲 韩驹 朱敦儒 葛胜仲 熊克 张即之(赵蕃附) 陈与义,字去非,其先居京兆,自曾祖希亮始迁洛。故为洛人。与义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登政和三年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擢符宝郞,寻谪监陈留酒税。 及金人⼊汴,⾼宗南迁,遂避 ![]() 七年正月,参知政事,唯师用道德以辅朝廷,务尊主威而振纲纪。时丞相赵鼎言:"人多谓中原有可图之势,宜便进兵,恐他时咎今⽇之失机。"上曰:"今梓宮与太后、渊圣皆未还,若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与义曰:"若和议成,岂不贤于用兵,万一无成,则用兵必不免。"上曰:"然。"三月,从帝如建康。明年,扈跸还临安。以疾请,复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陛辞,帝劳问甚渥,遂请闲,提举临安洞霄宮。十一月,卒,年四十九。 与义容状俨恪,不妄言笑,平居虽谦以接物,然內刚不可犯。其荐士于朝,退未尝以语人,士以是多之。尤长于诗,体物寓兴,清邃纡余,⾼举横厉,上下陶、谢、韦、柳之间。尝赋墨梅,徽宗嘉赏之,以是受知于上云。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颖异,⼊太学,中进士第。调婺州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迁江西提举学事司⼲当公事。 徽宗亲制《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皆赓进,惟藻和篇,众莫能及。时胡伸亦以文名,人为之语曰:"江左二宝,胡伸、汪藻。"寻除《九域图志》所编修官,再迁著作佐郞。时王黼与藻同舍,素不咸,出通判宣州,提点江州太平观,投闲凡八年,终黼之世不得用。 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郞,再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宗践祚,召试中书舍人。时次扬州,藻多论奏,宰相⻩潜善恶之,遂假他事,免为集英殿修撰、提举太平观。明年,复召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兵部待郞兼侍讲,拜翰林学士。帝以所御⽩团扇,亲书"紫诰仍兼绾,⻩⿇似《六经》"十字以赐,缙绅 ![]() 属时多事,诏令类出其手。尝论诸大将拥重兵,浸成外重之势,且陈所以待将帅者三事,后十年,卒如其策。又言:"崇、观以来,赀结权幸,奴事阉宦,与开边误国,得职名自观文殿大学士而下直秘阁、官至银青光禄大夫者,近稍镌褫,而建炎恩宥,又当甄复,盍依国初法,止中大夫。" 绍兴元年,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以颜真卿尽忠唐室,尝守是邦,乞表章之,诏赐庙忠烈。又言:"古者有国必有史,古书榻前议论之辞,则有时政记,录柱下见闻之实,则有起居注,类而次之,谓之⽇历,修而成之,谓之实录。今逾三十年,无复⽇历,何以示来世?乞即臣所领州,许臣访寻故家文书,纂集元符庚辰以来诏旨,为⽇历之备。"制可。史馆既开,修撰綦崇礼言不必别设外局,乃已。郡人颜经投匦诉其敷籴军食,遂贬秩停官。起知抚州,御史张致远又论之,予祠。六年,修撰范冲言:"⽇历,国之大典,比诏藻纂修,事复中止,恐遂散逸,宜令就闲复卒前业。"诏赐史馆修撰餐钱,听辟属编类。八年,上所修书,自元符庚辰至宣和乙巳诏旨,凡六百六十五卷。藻再进官,其属鲍延祖、孟处义咸增秩有差。藻升显谟阁学士,遣使赐茶药。寻知徽州,逾年,徙宣州。言者论其尝为蔡京、王黼之客,夺职居永州,累赦不宥。二十四年,卒。 秦桧死,复职,官其二子。二十八年,《徽宗实录》成书,右仆 ![]() 藻通显三十年,无屋庐以居。博极群书,老不释卷,尤喜读《舂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工俪语,多著述,所为制词,人多传诵。子六人,恬、恪、憺、怲、懔、憘。 叶梦得,字少蕴,苏州吴县人。嗜学蚤成,多识前言往行,谈论亹癖不穷。绍圣四年登进士第,调丹徒尉。徽宗朝,自婺州教授召为议礼武选编修官。用蔡京荐,召对,言:"自古帝王为治,广狭大小,规模各不同,然必自先治其心者始。今国势有安危,法度有利害,人材有琊正,民情有休戚,四者,治之大也。若不先治其心,或 ![]() 大观初,京再相,向所立法度已罢者复行,梦得言:"《周官》太宰以八柄诏王驭群臣,所谓废置赏罚者,王之事也,太宰得以诏王而不得自专。夫事不过可不可二者而已,以为可而出于陛下,则前⽇不应废,以为不可而不出于陛下,则今不可复,今徒以大臣进退为可否,无乃陛下有未了然于中者乎?"上喜曰:"迩来士多朋比媒进,卿言独无观望。"遂除起居郞。时用事者喜小有才,梦得言:"自古用人必先辨贤能。贤者,有德之称,能者,有才之称,故先王常使德胜才,不使才胜德。崇宁以来,在內惟取议论与朝廷同者为纯正,在外惟取推行法今速成者为⼲敏,未闻器业任重、识度轻远者,特有表异。恐用才太胜,愿继今用人以有德为先。" 二年,累迁翰林学士,极论士大夫朋 ![]() ![]() 三年,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汝州,寻落职,提举洞霄宮。政和五年,起知蔡州,复龙图阁直学士。移帅颍昌府,发常平粟振民,常平使者刘寄恶之。宦官杨戩用事,寄括部內,得常平钱五十万缗,请籴粳米输后苑以媚戩。戩委其属持御笔来,责以米样如苏州。梦得上疏极论颍昌地力与东南异,愿随品⾊,不报。时旁郡纠民输镪就籴京师,怨声载道,独颍昌赖梦得得免。李彦括公田,以黠吏告讦,籍郏城、舞 ![]() ![]() 逮⾼宗驻跸扬州,迁翰林学士兼侍读,除户部尚书。陈"待敌之计有三,曰形、曰势、曰气而已。形以地理山川为本,势以城池、刍粟、器械为重,气以将帅士卒为急。形固则可恃以守,势強则可资以立,气振则可作以用,如是则敌皆在吾度內矣"。因请上南巡,阻江为险,以备不虞。又请命重臣为宣总使,一居泗上,总两淮及东方之师以待敌;一居金陵,总江、浙之路以备退保。疏⼊,不报。 既而帝驻跸杭州,迁尚书左丞,奏监司、州县擅立军期司掊敛民财者,宜罢。上谕以兵、食二事最大,当择大臣分掌。门下侍郞颜岐、知杭州康允之皆嫉梦得,又与宰相朱胜非议论不协,会州民有上书讼梦得过失者,上以梦得深晓财赋,乃除资政殿学士、提举中太一宮,专一提领户部财用,充车驾巡幸顿递使,辞不拜,归湖州。 绍兴初,起为江东安抚大使兼知建康府,兼寿舂等六州宣抚使。时建康荒残,兵不満三千。梦得奏移统制官韩世清军屯建康,崔增屯采石,阎皋分守要害。会王才降刘豫,引兵⼊寇,梦得遣使臣张伟谕才降之,以其众分隶诸军。濠、寿叛将寇宏、陈卞虽 ![]() ![]() 八年,除江东安抚制置大使兼知建康府、行宮留守。又奏防江措画八事:一、申饬边备,二、分布地分,三、把截要害,四、约束舟船,五、团结乡社,六、明审斥堠,七、措置积聚,八、责官吏死守。又言建康、太平、池州紧要隘口、江北可济渡去处共一十九处,愿聚集兵民,把截要害,命诸将审度敌形,并力进讨。 金都元帅宗弼犯含山县,进 ![]() ![]() 初,建康屯兵岁费钱八百万缗,米八十万斛,榷货务所⼊不⾜以支。至是,噤旅与诸道兵咸集,梦得兼总四路漕计以给馈饷,军用不乏,故诸将得悉力以战。诏加观文殿学士,移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海寇朱明猖獗,诏梦得挟御前将士便道之镇,或招或捕,或 ![]() 程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人。以外祖尚书左丞邓润甫恩,补苏州吴江主簿,监舒州太湖茶场,坐上书论事罢归。起知泗州临淮县,累迁将作监丞。近臣以诜述荐,迁著作佐郞。宣和二年,进颂,赐上舍出⾝,除礼部郞,以病告老,不俟报而归。 建炎中,为太常少卿、知秀州。会车驾临幸,赐对。俱言:"陛下德⽇新,政⽇举,赏罚施置,仰当天意,俯合人心,则赵氏安而社稷固;不然,则宗社危而天下 ![]() 绍兴初,始置秘书省,召俱为少监。奏修⽇历,秘书长贰得预修纂,自俱始。时庶事草创,百司文书例从省记,俱摭三馆旧闻,比次为书,名曰《麟台故事》上之。擢中书舍人兼侍讲。俱论:"国家之患,在于论事者不敢尽情,当事者不敢任责,言有用否,事有成败,理固不齐。今言不合则见排于当时,事不谐则追咎于始议。故虽有智如陈平,不敢请金以行间;勇如相如,不敢全璧以抗秦;通财如刘晏,不敢言理财以赡军食。使人人不敢当事,不敢尽谋,则艰危之时,谁与图回而恢复乎?" 武功大夫苏易转横行,俱论:"祖宗之法,文臣自将作监主簿至尚书左仆 ![]() ![]() ![]() 徐俯为谏议大夫,俱缴还,以为:"俯虽才俊气豪,所历尚浅,以前任省郞,遽除谏议,自元丰更制以来,未之有也。昔唐元稹为荆南判司,忽命从中出,召为省郞,使知制诰,遂喧朝听,时谓监军崔潭峻之所引也。近闻外传,俯与中官唱和,有"鱼须"之句,号为警策。臣恐外人以此为疑,仰累圣德。陛下诚知俯,姑以所应得者命之。"不报。后二⽇,言者论俱前弃秀州城,罢为提举江州太平观。久之,除徽猷阁待制。 俱晚病风痹,秦桧荐俱领史事,除提举万寿观、实录院修撰,使免朝参,俱力辞不至。卒,年六十七。俱在掖垣,命令下有不安于心者,必反覆言之,不少畏避。其为文典雅闳奥,为世所称。 张嵲,字巨山,襄 ![]() 绍兴五年,召对,嵲上疏曰:"金人去冬深涉吾地,王师屡捷,一朝宵遁,金有自败之道,非我幸胜之也。今士气稍振,乘其锐而用之;固无不可。然兵疲民劳,若便图进取,似未可遽。臣窃谓为今⽇计,当筑坞堡以守淮南之地,兴屯田以为久戍之资,备舟楫以阻长江之险,以我之常,待彼之变。又荆、襄、寿舂皆古重镇,敌之侵轶,多出此途。愿速择良将劲兵,戍守其地,以重上流之势。"召试,除秘书省正字。 六年,地震。嵲奏:"比年以来,赋敛繁重,征求百出,流移者挤沟壑,土著者失常业,地震之异,殆或为此。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 七年,迁校书郞兼史馆校勘,再迁著作郞。嵲因对言:"吴、蜀, ![]() ![]() 即而何抡以刊改《神宗实录》得罪,语连嵲,出为福建路转运判官。上疏略曰:"古之人君,其患有二,不在于拒谏,在纳谏而不能用;不在于不知天下利害,在知而不以为意。陛下渡江十年矣,外有勍敌之国,內有骄悍之兵,下有穷困无聊之民。进言者多矣,今皆以为陈腐而别取新奇之说;任事者众矣,今皆习是以为当然而更为迂阔之事。此近于纳谏而不知用,知利害而不知恤也。为今之计,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务,数年之后,庶其有济!有国之所恶者,莫大于朋 ![]() ![]() 九年,除司勋员外郞兼实录院检讨官。金人叛盟,上命两省、卿、监、郞、曹各草檄以进,独取嵲所进者,播之四方。十年,擢中书舍人,升实录院同修撰。论王德收复宿、亳两郡,乃擅退军,使岳飞势孤,金人猖獗,授承宣防御使,何应罚而反赏?封还词头,乞罢已降转官指挥。未几,右正言万俟卨论嵲为侍从⽇,荐引非才,以酬私恩,边报始至,托疾家居,由是罢去。顷之,起知衢州,除敷文阁待制。为政颇尚严酷,岁満,得请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宮。时方修好息兵,朝廷讲稽古礼文之事,嵲作《中兴复古诗》以进。上将召用,会疽发背卒,年五十三。子昌时。 韩驹,字子苍,仙井监人。少有文称。政和初,以献颂补假将仕郞,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除秘书省正字。寻坐为苏氏学,请监华州蒲城县市易务。知洪州分宁县。召为著作郞,校正御前文籍。驹言国家祠事,岁一百十有八,用乐者六十有二,旧撰乐章,辞多牴牾。于是诏三馆士分撰亲祠明堂、圆坛、方泽等乐曲五十余章,多驹所作。 宣和五年,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谢。上曰:"近年为制诰者,所褒必溢美,所贬必溢恶,岂王言之体。且《盘》、《诰》具在,宁若是乎?"驹对:"若止作制诰,则耝知文墨者皆可为,先帝置两省,岂止使行文书而已。"上曰:"给事实掌封驳。"驹奏:"舍人亦许缴还词头。"上曰:"自今朝廷事有可论者,一切缴来。"寻兼权直学士院,制词简重,为时所推。未几,复坐乡 ![]() ⾼宗即位,知江州。绍兴五年,卒于抚州。进一官致仕,赠中奉大夫,与遗泽三人。驹尝在许下从苏辙学,评其诗似储光羲。其后由宦者以进用,颇为识者所薄云。子逊、游。 朱敦儒,字希真,河南人。⽗ ![]() ![]() ![]() 绍兴二年,宣谕使明橐言敦儒深达治体,有经世才,廷臣亦多称其靖退。诏以为右迪功郞,下肇庆府敦遣诣行在,敦儒不肯受诏。其故人劝之曰:"今天子侧席幽士,翼宣中兴,谯定召于蜀,苏庠召于浙,张自牧召于长芦,莫不声流天京,风动郡国,君何为栖茅茹藿,⽩首岩⾕乎!"敦儒始幡然而起。既至,命对便殿,论议明畅。上悦,赐进士出⾝,为秘书省正字。俄兼兵部郞官,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会右谏议大夫汪 ![]() ![]() 郭儒素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时奏桧当国,喜奖用 ![]() 葛胜仲,字鲁卿,丹 ![]() 宋自建隆至治平所行典礼,欧 ![]() 建炎中,范宗尹为相,凡前⽇以朋附被罪远贬者,咸赦还,复知湖州,时群盗纵横,声摇诸郡,胜仲修城郭,作战舰,阅士卒,贼知有备,引去。岁大饥,发官廪振之,民赖以济。绍兴元年,丐祠归。十四年,卒,年七十三,谥文康。子立方,官至侍从。孙邲,为右相,自有传。 熊克,字子复,建宁建 ![]() 尝以文献曾觌,觌持⽩于孝宗,孝宗喜之,內出御笔,除直学士院。宰相赵雄甚异之,因奏曰:"翰院清选,熊克小臣,不由论荐而得,无以服众论,请自朝廷召试,然后用之。"上曰:"善。"乃以为校书郞,累迁学士院权直,上御选德殿,召谕曰:"卿制诰甚工,且有体,自此燕闲可论治道。" 克自以见知于上,数有论奏。尝言:"金人虽讲和,而不能保于他⽇,今宜以和为守,以守为攻。当和好之时,为备守之计,彼不能噤吾不为也。边备既实,金人万一猖獗,必不得志于我,退而乘我,曲不在我矣。且今⽇之守,莫重淮东。金犯淮西,负粮自随,其势必难。若犯淮东,清河粮船直下,易耳。然则守淮之策,以垦田、修堰、教兵民为先。援淮东之策,莫若即江 ![]() 克博闻強记,自少至老,著述外无他嗜。尤淹习宋朝典故,有问者酬对如响。家素俭约,虽贵不改,旧所居卑陋,门不容辙,虽部使者、郡守至,必降车乃⼊。尝爱临川童子王克勤之才,将 ![]() 张即之,字温夫,参知政事孝伯之子。以⽗恩授承务郞,铨中两浙转运司进士举,历监平江府粮料院。丁⽗忧,服除,监临安府楼店务。丁⺟忧,服除,监临安府龙山税、宁国府城下酒曲务,签书荆门军判官厅公事,乌程丞,特差签书江 ![]() ![]() 宝祐四年,制置使余晦⼊蜀,以谗劾阆州守王惟忠。于是削惟忠五官,没⼊其资,下诏狱锻炼诬伏,坐弃市。惟忠临刑,谓其友陈大方曰:"吾死当上诉于天。"七挥刃不殊,⾎逆流。即之虽闲居,移书言于淮东制置使贾似道恤其遗孤。又使从孙士倩娶惟忠孤女。未几,似道⼊相,中书舍人常 ![]() 惟忠字肖尊,庆元之鄞人,嘉定十三年进士。 赵蕃字昌⽗,其先郑州人。建炎初,大⽗旸以秘书少监出提点坑冶,寓信州之⽟山。蕃以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受知于杨万里。调辰州司理参军,与郡守争狱,罢,人以蕃为直。 始,蕃受学于刘清之,清之守衡州,乃求监安仁赡军酒库,因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蕃即丐祠,从清之归。其后真德秀书之《国史》曰:"蕃于师友之际盖如此,肯负国乎!"家居,连书祠官之考者三十有一,理宗即位,以太社令与刘宰同召,不拜,特改奉议郞、直秘阁,又辞。奉祠,得致仕,转承议郞,依前直秘阁。卒,年八十七。 蕃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既耄,犹患末路之难,命所居曰难斋。蕃赋 ![]() 部分译文 陈与义字去非,祖籍在京兆,从其曾祖⽗陈希亮始,其家迁至洛 ![]() ![]() 金朝攻陷汴京,⾼宗南迁,陈与义避难于襄汉,再辗转湖湘,翻越五岭到达岭南。过了许久,朝廷召其为兵部员外郞。绍兴元年(1131)夏天,陈与义到了都城临安,升迁为中书舍人,兼掌內制。后又被拜为吏部侍郞。不久以徽猷阁直学士的⾝份出知湖州。之后,被召为给事中,其所做驳议精辟典雅,又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观。时朝中宰相有不満意陈与义者,因此,陈与义被召回后,再次被用为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绍兴六年(1136)九月,⾼宗幸临平江,同年十一月,拜陈与义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绍兴七年正月,陈与义为参知政事。在任执政期间,陈与义师用道德以辅朝廷,务尊主威而振纲纪。当时丞相赵鼎说“:人们都认为,中原有可图之形势,故宜进军中原,趁势收复失地,如失良机,他⽇将悔咎莫及。”⾼宗曰“:今皇帝之棺与太后、渊圣皆为金扣押未还,如不与金议和,则无可还之理。”陈与义说:“若能签订和议,自然強于用兵,但万一不能议和,则用兵就不可避免。”皇帝说:“是这样的。”绍兴七年三月,陈与义随皇帝到建康。第二年,护从皇帝回临安。因患疾病,陈与义告假,复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陈与义再表推辞。皇帝对其病情十分关切,遂请闲提举临安洞霄宮。十一月,陈与义离世,终年四十九岁。 陈与义容貌庄严敬肃,不苟言笑,平常待人接物儒雅谦恭,然內 ![]() 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人。幼年即非常聪明,与众不同,后进⼊太学,又考中进士。调任为婺州的观察推官,改宣州教授,稍迁为江西提举学事司⼲当公事。 徽宗亲自撰写了《君臣庆会阁诗》,群臣纷纷写诗进呈,只有汪藻写的和诗群臣里面没有人能够及。这时胡伸以文章出名,当时的人就编成顺口溜说:“江左二宝,胡伸、汪藻。”没有多久,汪藻被提升为《九域图志》所的编修官,再升著作佐郞。当时的宰相王黼与汪藻在太学时是同舍,关系素来不好,这样,汪藻就被迫离开朝廷通判宣州,又提点江州太平观,居此职凡八年,在整个王黼当权的时期不见用。 钦宗即位,召汪藻为屯田员外郞,再迁任太常少卿、起居舍人。⾼宗即位,召试中书舍人。这时⾼宗在扬州。汪藻多次上奏章论说事情,宰相⻩潜善非常讨厌他,就借其他事情,罢免他的官,让他担任集英殿的修撰、提举太平观。第二年,他又被召为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擢升为给事中,又迁兵部侍郞兼侍讲,拜翰林学士。皇帝以他所御制的⽩团扇,亲自在上面写了“紫诰仍兼绾,⻩⿇似《六经》”十个字送给他,士大夫阶级都对他羡慕。 适逢当时国家多事,皇帝的诏令多数都出自汪藻之手。汪藻曾论奏诸大将手中握有重兵,逐渐形成了国家內轻外重的局面,并且陈说了所以待将帅的三件事,后来十年形势的发展完全证明他所说的。他又上奏章说:“崇宁、大观以来,那些用钱贿赂当权的大臣和侍臣,像奴隶一样事奉宦官,以及开拓边境祸国殃民,因而取得职位名称,自观文殿大学士而下至直秘阁和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的人,近年来对他们稍微有些削级和⾰职,可是从建炎开始,却对他们进行恩赦,现在又该甄别和恢复他们的官职,臣认为,何不依国初的惯例,这些人的官只让他们做到中大夫。” ⾼宗绍兴元年(1131),汪藻升任龙图阁直学士、知湖州。他以颜真卿尽忠唐皇室曾经担任过湖州的太守一事,上疏皇帝,请求褒扬颜真卿。皇帝于是下诏,赐颜真卿建忠烈庙。汪藻在疏中又说“:古代有国家就必定有史书,因此记皇帝书榻前议论的,则有时政记;把柱下所见所闻的事实记下来的,就有起居注;类列而加以编排,就形成了每⽇大事记;修而成书,就称作实录。今天已经过了三十年,可是不再看到每⽇大事记,这怎么能够昭示于来世?臣请求就在臣所主管的湖州,允许臣寻访旧的官宦人家的文书,编集哲宗元符庚辰(1100)以来的诏旨,作为编写每⽇大事记的准备。”皇帝看了他的奏疏后,同意了他的要求。汪藻负责的史馆得以顺利开办。但是修撰綦崇礼却向皇帝上疏说不必在朝廷外面设局,这样湖州史馆就被迫停止。与汪藻同郡的人颜经又向朝廷投书控告汪藻购买大量的军食,汪藻因此被贬级停官。后复起用知抚州,御史张致远又上章弹劾他,他就被授予祠禄官。绍兴六年(1136),修撰范冲向皇帝上疏说:“每⽇大事记,是国家的大典,近来皇帝曾命令汪藻纂修,但事情被迫中止,臣恐资料遂因此散失,应该让他现在就闲职的时间再完成以前的事业。”皇帝于是就下诏颁赐给汪藻史馆修撰的伙食费,听任他自己招聘僚属进行编纂。绍兴八年(1138),汪藻向朝廷呈上他所修成的书,该书收集了自哲宗元符庚辰年(1100)至徽宗宣和乙巳年(1125)所有的皇帝诏旨,共计有六十五卷,汪藻因此再得升官,他的僚属鲍延祖、孟处义也都分别得到加级。汪藻升任了显谟阁学士,皇帝派使者赏给他茶叶和药。不久,汪藻知徽州,过了一年又徙知宣州。谏官弹劾他曾做过蔡京和王黼的客,因此被夺职谪居永州,屡次遇到大赦,都没有得到宽宥。绍兴二十四年(1154)汪藻终于逝世。 秦桧死了以后,汪藻得以恢复官职,并授予他两个儿子的官。绍兴二十八年(1158),《徽宗实录》修成,右仆 ![]() 汪藻做官三十年,却没有房子可住。他博览群书,到老了仍手不释卷,他特别喜 ![]() 熊克字子复,建宁建 ![]() 熊克曾将文章献给曾觌,曾觌又将其文介绍给孝宗,孝宗看后非常喜 ![]() 熊克知道自己为皇帝所器重,因而多次上奏提出自己的政见和主张。他曾在奏章中说:“金朝虽与我签订了和约,但这决不能保证其将来能始终信守,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当以和为守,以守为攻。在和好之时,做备守之计。边备如果充实,金人万一猖獗,其 ![]() ![]() ![]() ![]() 熊克博闻強记,学识深厚,一生中除喜爱著述外,别无其他嗜好。尤其喜爱钻研宋朝典章制度,遇人提问,必能对答如流。其家向来清俭,后来做官⾝贵也无改变。他所住的房子十分简陋,门前客人的车马停靠不下,所以,即使是朝官、郡守驾到,也只得先下车才进⼊门庭。熊克曾爱临川童子王克勤之才华,准备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又缺少陪嫁品,后因起草文诰获赐金,才了却了一桩心愿,人们因此皆称道他的清介。熊克去世时七十三岁。 Www.AkUxS.CoM |
上一章 宋史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脱脱、阿鲁图等的网络全本小说宋史,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