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史 作者:脱脱、阿鲁图等 | 书号:10204 时间:2017/3/26 字数:14063 |
上一章 七十二百二卷 下一章 ( → ) | |
◎宦者三 ○李祥 陈衍 冯世宁 李继和 ⾼居简 程昉 苏利涉 雷允恭 阎文应任守忠 童贯(方腊附) 梁师成 杨戩 李祥,开封人。为⼊內⻩门。资骁锐,善骑 ![]() ![]() 陈衍,开封人。以內侍给事殿庭,累官供备库使。梁惟简荐诸宣仁圣烈皇后,主管⾼韩王宅,领御药院、內东门司。宣仁山陵,为按行使。俄以左蔵库使、文州刺史出为真定路都监。 御史来之邵方力诋元祐政事,首言:"衍在垂帘⽇,怙宠骄肆, ![]() ![]() ![]() 章惇起狱,诬元祐诸老、大臣,云结衍辈以谋废立。士良尝与衍同在宣仁后阁,自郴州召之,使实其说。士良至,但言宣仁弥留之际,衍尝可否二府事及用御宝付外而已。锻炼无所得,安惇、蔡京乃奏衍疏隔两宮,斥随龙內侍十余人于外,以剪除人主腹心羽翼,意在动摇,大逆不道。乃诏处死,令广西转运使程节涖其刑。 冯世宁,字静之,以⼊內⻩门累迁昭宣使、忠州团练使、⼊內押班。扬国公主寝疾,哲宗 ![]() ![]() 世宁出⼊噤闼六十年,循谨无过。卒,年六十七,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恭节。 李继和,开封人。以⽗任为內侍⻩门。庆历中,为河北西路承受。保州兵叛,塞城门距守,官军重围之,不得⼊。继和独上南关门,密呼所结內应者,谕以祸福。众言:"俟李昭亮至,即斩关自归。"已而果然。贼平,迁两秩。王则反贝州,为城下走马承受。 沙苑阙马,诏秦州置场以券市之,继和领职不数月,得马千数,而人不扰。旧制,內侍⼊仕三十年始得磨勘,至是,乃令以劳进官者无拘于年。 环州弓箭手岁时给酒,州将不与,众喧诉,亟阖府门不敢出,继和步⼊众中譬晓之曰:"汝曹为一杯酒,遂丧躯命乎!"众悟散去。事闻,擢带御器械。累迁宣庆使、文州团练使、⼊內副都知,卒。子从善援例求赠官,神宗曰:"此弊事也!继和无军功,何必赠?"自是为定制云。 ⾼居简,字仲略,世本番禺人。以⽗任为⼊內⻩门。护作温成原庙奉神物,以精办称,超转殿头,领后苑事。坐奉使梓夔路多占驿兵,降⾼品。历领龙图、天章、宝文阁、內东门司,⼲当御药院。 神宗即位,御史张唐英言其资 ![]() ![]() 居简闻外廷议论,必以⼊告,省中目为"⾼直奏"。仁宗时,尝使南海,遇广州火,救者不力,居简督众护军资甲仗二库,赖以获全。事闻,诏褒之。 程昉,开封人。以小⻩门积迁西京左蔵库副使。熙宁初,为河北屯田都监。河决枣強,酾二股河导之使东,为锯牙,下以竹落塞决口。加带御器械。河决商胡北流,与御河合为一。及二股东流,御河遂浅淀。昉以开浚功,迁宮苑副使。又塞漳河,作浮梁于洺州。兼外都⽔丞,诏相度兴修⽔利。河决大名第五埽,昉议塞之,因疏塘⽔溉深州田。又导葫芦河,自乐寿之东至沧州二百里。塞孟家口,开乾宁军直河,作桥于真定之中渡。又自卫州王供埽导沙河⼊御河,以广运路。累迁达州团练使,制置河北河防⽔利。 御史盛陶言:"昉挟第五埽之功,专为己力。假朝廷威福,恐动州县。所开共城河,颇废人户⽔硙,久无成功。又议开沁河,因察访官按行,始知不便。漳河、滹沱之役,⽔占邢、洺、赵、深、祁五州之田,王广廉、孔嗣宗、钱勰、赵子几皆尝论奏其奷欺之状,则多置挞口,指决河所侵便为淤田。其事权之盛,则举官废吏,惟其所 ![]() 始,安石 ![]() 苏利涉,字公济。祖保迁,自广州以阉人从刘鋹⼊朝。利涉初为⼊內內品。庆历中卫士之变,以护卫有劳,赏 ![]() ![]() 神宗即位,授达州刺史。历內侍押班、副都知,转海州团练使。仙韶院火,营救甚力,赐袭⾐、金带。卒,年六十四,赠奉军国节度使,谥曰勤僖。 利涉尝⼲当皇城司,循故事,厢卒逻报不皆以闻。后石得一代之,事无巨细悉以奏,往往有缘飞语受祸者,人始以利涉为贤。 雷允恭,开封人。初为⻩门,颇慧黠,稍迁⼊內殿头,给事东宮。周怀政伪为天书,允恭豫发其事,怀政死,擢內殿崇班,迁承制。再迁西京作坊使、普州刺史、⼊內內侍省押班。 章献后初临政,丁谓潜结允恭,凡机密事令传达噤中,由是允恭势横中外。山陵事起,允恭请效力陵上,章献后曰:"吾虑汝有妄动,恐为汝累也。"乃以为山陵都监。允恭驰至陵下,司天监邢中和为允恭言:"今山陵上百步,法宜子孙,类汝州秦王坟。"允恭曰:"何不就?"中和曰:"恐下有石与⽔尔。"允恭曰:"上无他子,若如秦王坟,何不可?"中和曰:"山陵事重,踏行覆按,动经月⽇,恐不及七月之期耳。"允恭曰:"第移就上⽳,我走马⼊见太后言之。"允恭素贵横,人不敢违,即改穿上⽳。⼊⽩其事,章献后曰:"此大事,何轻易如此?"允恭曰:"使先帝宜子孙,何惜不可?"章献后意不然,曰:"出与山陵使议可否。"时丁谓为山陵使,允恭具道所以,谓唯唯而已。允恭⼊奏曰:"山陵使亦无异议矣。"既而上⽳果有石,石尽⽔出。允恭竟以是并坐盗金宝赐死,籍其家。中和流沙门岛。谓寻窜海上。 阎文应,开封人。给事掖庭,积迁至⼊內副都知。仁宗初亲政,与宰相吕夷简谋,以张耆、夏竦、陈尧佐、范雍、赵稹、晏殊、钱惟演皆章献后所任用,悉罢之。退以语郭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琊?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并夷简罢。 夷简素与文应相结,使为中诇。久之,乃知事由郭后,夷简遂怨后,及再相,杨、尚二美人方宠,尚美人于仁宗前有语侵后,后不胜忿,批其颊,仁宗自起救之,误中其颈,仁宗大怒。文应乘隙,遂与谋废后,且劝以爪痕示执政。夷简以怨,力主废事,因奏仁宗出谏官,竟废后为净妃,以所居宮名瑶华,皆文应为夷简內应也。 郭后既废,杨、尚二美人益宠专夕,仁宗体为之弊,或累⽇不进食,中外忧惧。杨太后亟以为言,仁宗未能去。文应早暮⼊侍,言之不已,仁宗厌其烦,強应曰:"诺。"文应即以毡车载二美人出,二美人涕泣,词说云云不肯行。文应骂曰:"官婢尚何言?"驱使登车。翌⽇,以尚氏为女道士,居洞真宮;杨氏别宅安置。既而仁宗复悔废郭后,有复后之意,文应大惧。会后有小疾,挟太医诊视数⽇,乃言后暴崩,实文应为之也。 累至昭宣使、恩州团练使。时谏官劾其罪,请并其子士良出之。以文应领嘉州防御使,为秦州钤辖,改郓州,士良罢御药院,为內殿崇班。 始杨、尚二美人之出宮也,左右引陈氏女⼊宮,⽗号陈子城,杨太后尝许以为后,宋绶不可。王曾、吕夷简、蔡齐相继论谏。陈氏女将进御,士良闻之,遽见仁宗。仁宗披百叶择⽇,士良曰:"陛下阅此,岂非 ![]() 任守忠,字稷臣,荫⼊內⻩门,累转西头供奉官,领御药院,坐事废。久之,复故官,稍迁上御药供奉。初,章献后听政,守忠与都知江德明等 ![]() 仁宗未有嗣,属意英宗,守忠居中建议, ![]() ![]() ![]() ![]() 守忠久被宠幸,用事于中,人不敢言其过,及贬,中外快之。久之,起为左武卫将军,致仕,卒,年七十九。 童贯,少出李宪之门。 ![]() 未几,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累迁武康军节度使。讨溪哥臧征,复积石军、洮州,加检校司空。颇恃功骄恣,选置将吏,皆捷取中旨,不复关朝廷,浸咈京意。除开府仪同三司,京曰:"使相岂应授宦官?"不奉诏。 政和元年,进检校太尉,使契丹。或言:"以宦官为上介,国无人乎?"帝曰:"契丹闻贯破羌,故 ![]() 将秦、晋锐师深⼊河、陇,薄于萧关古骨龙,谓可制夏人死命。遣大将刘法取朔方,法不可,贯 ![]() ![]() 政和元年,副郑允中使于辽,得燕人马植,归荐诸朝,遂造平燕之谋,选健将劲卒,刻⽇发命。会方腊起睦州,势甚张,改江、浙、淮南宣抚使,即以所聚兵帅诸将讨平之。 方腊者,睦州青溪人也。世居县堨村,托左道以惑众。初,唐永徽中,睦州女子陈硕真反,自称文佳皇帝,故其地相传有天子基、万年楼,腊益得凭籍以自信。县境梓桐、帮源诸峒皆落山⾕幽险处,民物繁夥,有漆楮、杉材之饶,富商巨贾多往来。 时吴中困于朱勔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 ![]() ![]() ![]() ![]() ![]() ![]() ![]() 警奏至京师,王黼匿不以闻,于是凶焰⽇炽。兰溪灵山贼朱言吴邦、剡县仇道人、仙居吕师囊、方岩山陈十四、苏州石生、归安陆行儿皆合 ![]() 发运使陈亨伯请调京畿兵及鼎、澧 ![]() ![]() ![]() 腊之起,破六州五十二县,戕平民二百万,所掠妇女自贼峒逃出,倮而缢于林中者,由汤岩、椔岭八十五里间,九村山⾕相望。王师自出至凯旋,四百五十⽇。 腊虽平,而北伐之役遂起。既而以复燕山功,诏解节钺为真三公,加封徐、豫两国。越两月,命致仕,而代以谭稹。明年复起,领枢密院,宣抚河北、燕山。宣和七年,诏用神宗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遂封广 ![]() 是年,粘罕南侵,贯在太原,遣马扩、辛兴宗往聘以尝金,金人以纳张觉为责,且遣使告兴兵,贯厚礼之,谓曰:"如此大事,何不素告我?"使者劝贯速割两河以谢,贯气褫不能应,谋遁归。太原守张孝纯诮之曰:"金人渝盟,王当令天下兵悉力枝梧,今委之而去,是弃河东与敌也。河东⼊敌手,奈河北乎?"贯怒叱之曰:"贯受命宣抚,非守土也。君必 ![]() 贯奔⼊都,钦宗已受禅,下诏亲征,以贯为东京留守,贯不受命而奉上皇南巡。贯在西边募长大少年号胜捷军,几万人,以为亲军,环列第舍,至是拥之自随。上皇过浮桥,卫士攀望号恸,贯唯恐行不速,使亲军 ![]() ![]() 贯握兵二十年,权倾一时,奔走期会过于制敕。尝有论其过者,诏方劭往察,劭一动一息,贯悉侦得之,先密以⽩,且陷以他事,劭反得罪,逐死。贯状魁梧,伟观视,颐下生须十数,⽪骨劲如铁,不类阉人。有度量,能疏财。后宮自妃嫔以下皆献饷结內,左右妇寺誉言⽇闻。宠煽翕赫,庭户杂遝成市,岳牧、辅弼多出其门,厮养、仆圉官诸使者至数百辈。穷奷稔祸,流毒四海,虽菹醢不偿责也。 梁师成,字守道,慧黠习文法,稍知书。初隶贾详书艺局,详死,得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主出外传道上旨。政和间,得君贵幸,至窜名进士籍中,积迁晋州观察使、兴德军留后。建明堂,为都监,既成,拜节度使、加中太一、神霄宮使。历护国、镇东、河东三节度,至检校太傅,遂拜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换节淮南。 时中外泰宁,徽宗留意礼文符瑞之事,师成善逢 ![]() 黼造伐燕议,师成始犹依违,卒乃赞决,又荐谭稹为宣抚。燕山平,策勋进少保。益通贿谢,人士⼊钱数百万,以献颂上书为名,令赴廷试,唱第之⽇,侍于帝前,嗫嚅升降。其小吏储宏亦豫科甲,而执厮养之役如初。李彦括民田于京东、西,所至倨坐堂上,监司、郡守不敢抗礼。有言于帝,师成适在旁,抗声曰:"王人虽微,序于诸侯之上,岂⾜为过?"言者惧而止。师成貌若不能言,然 ![]() 家居与黼邻,帝幸黼第,见其 ![]() 杨戩,少给事掖庭,主掌后苑,善测伺人主意。自崇宁后,⽇有宠,知⼊內內侍省。立明堂,铸鼎鼐、起大晟府、龙德宮,皆为提举。 政和四年,拜彰化军节度使,首建期门行幸事以固其权,势与梁师成埒。历镇安、清海、镇东三镇,由检校少保至太傅,遂谋撼东宮。 有胥吏杜公才者献策于戩,立法索民田契,自甲之乙,乙之丙,展转究寻,至无可证,则度地所出,增立赋租。始于汝州,浸 ![]() ![]() 彦天资狠愎,密与王黼表里,置局汝州,临事愈剧。凡民间美田,使他人投牒告陈,皆指为天荒,虽执印券皆不省。鲁山阖县尽括为公田,焚民故券,使田主输租佃本业,诉者辄加威刑,致死者千万。公田既无二税,转运使亦不为奏除,悉均诸别州。京西提举官及京东州县吏刘寄、任辉彦、李士渔、王浒、⽑孝立、王随、江惇、吕坯、钱棫、宋宪皆助彦为 ![]() ![]() ![]() 发物供奉,大抵类朱勔,凡竹数竿用一大车、牛驴数十头,其数无极,皆责办于民,经时阅月,无休息期。农不得之田,牛不得耕垦,殚财靡刍,力竭饿死,或自缢辕轭间。如龙鳞薜荔一本,辇致之费逾百万。喜赏怒刑,祸福转手,因之得美官者甚众。颍昌兵马钤辖范寥不为取竹,诬刊苏轼诗文于石为十恶,朝廷察其捃摭,亦令勒停。当时谓朱勔结怨于东南,李彦结怨于西北。 靖康初,诏追戩所赠官爵,彦削官赐死,籍其家;刘寄以下十人皆停废;复范寥官。 部分译文 童贯,少年时在宦官李宪门下。 ![]() ![]() ![]() ![]() 不久,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武康军节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官为检校司空。童贯恃功而骄横跋扈,选拔将领官吏,都直接奏明皇上,完全撇开府政,这就渐渐违背了蔡京的意愿。皇上又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蔡京说:“使相的官职怎能授给宦官?”不奉行诏命。 政和元年(1111),童贯又升为检校太尉,出使契丹。有人说:“用宦官为使臣,难道国家没人了吗?”皇上说:“契丹听说童贯打败羌人,因此想见他,以他为使臣,察看敌国,也是良策。”童贯使辽回来,权势更大,握有朝廷內外军政大权。于是请求出兵进驻夏国横山,朝廷命他以太尉的⾝份为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不久,为开府仪同三司,签书枢密院河西、北两房。不到三年,他主管枢密院事。另外统领武信、武宁、护国、河东、山南东道、剑南东川等九镇,为太傅、泾国公。当时人称蔡京为公相,童贯为媪相。 童贯率秦、晋的精锐部队深⼊河、陇,派少数兵马驻守萧关古骨龙,认为可制夏人于死命。派大将刘法攻取朔方,刘法认为不行,童贯 ![]() ![]() 政和元年(1111),童贯作为郑允中的副手出使辽朝,得到燕人马植,归来后把马植引荐给皇上,于是就制定平燕的计划,选精兵良将,很快将命令出兵平燕。正赶上方腊在睦州起义,义军威势很大,改任童贯为江、浙、淮南宣抚使,立即率准备平燕之兵前去征讨方腊。 方腊是睦州青溪县人。世代居住在青溪县土曷村,借用琊道惑众。从前,在唐永徽(650~655)中,睦州女子陈硕真起义,自称文佳皇帝,故在此地相传有天子基、万年楼,方腊因此更加自信,县中梓桐、帮源各峒都在深山幽⾕的险要处,物产丰富,盛产漆楮、杉材等,富商大贾多往来此处。 当时东南深受朱面力花石纲之害,百姓愤怨,方腊趁百姓不満之机,暗中把贫困失业的人组织起来。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率众起义,自称圣公,建元永乐,设置官吏将帅,以头巾区别等级,从红巾往上分六等。义军无弓箭、盔甲,只以鬼神那些隐秘难测的事互相煽动,烧房舍,掠金帛子女, ![]() ![]() ![]() ![]() ![]() 方腊起义的警报上奏到京师,王黼蔵起来不报告皇上,义军力量得以⽇益发展壮大。兰溪灵山的朱言、吴邦,剡县的仇道人,仙居的吕师囊,方岩山的陈十四,苏州的石生,归安的陆行儿都率众响应起义,东南大震。 发运使陈亨伯请求朝廷调噤兵及鼎、澧的 ![]() ![]() 方腊起义,攻占了六州五十二县,杀百姓二百万,被掠去的妇女从峒中逃出,在林中裸体吊死者,从汤岩、木甾岭的八十五里之间,九个村的山⾕中随处可见。宋军从出兵镇庒到凯旋归来,前后用四百五十天。 平定方腊后,又兴师北伐。不久,皇上因童贯收复燕山有功,下诏解除他的兵权而为真三公,加封他为徐、豫两国公。过了两月,命他退休,由谭稹代替他。第二年又起用他,领枢密院,宣抚河北、燕山。宣和七年(1125),遵神宗能收复全燕之地者赏以封地、给以王爵的遗训,下诏封他为广 ![]() 同年,粘罕南侵,童贯在太原,派马扩、辛兴宗以访问为名去试探金人意图,金人指责宋收留张觉,并派使下战书,童贯对金使厚礼相待,并说:“这么大的事,怎不先告诉我呢?”金使劝童贯马上割两河之地向金人谢罪,童贯垂头丧气无以应对,打算逃回京城。太原守将张孝纯谴责他说:“金人背盟,大王应号令天下兵马全力抵抗,现在弃之而去,是把河东丢给敌人啊。河东一⼊敌手,河北怎么办?”童贯怒斥他说:“我童贯受命为宣抚,不是来守疆土的。你定要留我,还设将帅有何用?”张孝纯拍手叹道“:童太师一生威望甚⾼,事到临头却畏缩恐惧,抱头鼠窜,有何面目再见天子呢?” 童贯逃回京城,钦宗已即位,下诏亲征,以童贯为东京留守,童贯没接受而是同徽宗南逃。童贯在西部边境曾招募青少年组成胜捷军,有近万人,他把他们作为亲军,守卫他的住所,这时又让这支军队跟着他。徽宗过浮桥出城时,卫士们紧随他的后面,有往桥上爬的,有抱怨的,有号哭的,生怕被丢下。童贯怕走得慢,命亲军 ![]() ![]() 童贯握兵权二十年,权倾一时,发号施令超过了皇帝的制敕。曾有人弹劾他,皇上命方劭去调察,方劭的一举一动都被童贯侦得,他先到皇上那告状,并陷害方劭,方劭反而获罪被处死。童贯体貌魁梧,穿戴讲究,腮下生有胡须,⽪骨硬坚如铁,不像宦官。他有度量,能散发财物。后宮中从妃嫔以下他都用财物结纳,每天都能听到后宮中人称赞他的话。他恩宠显赫,门庭若市,岳牧、辅弼多出自他的门下,厮养、仆圉官诸使者达数百人。他极尽琊恶,招致祸 ![]() 梁师成字守道,聪慧狡黠 ![]() 当时中外泰宁,徽宗留意于礼文符瑞的事,梁师成善于逢 ![]() 王黼提出伐燕的计划,梁师成开始还反对,最终还是赞同了,并推荐谭稹为宣抚使。平定燕山后,他因功升为少保。更是广收贿赂,有人给他送钱数百万,他就让此人以歌颂皇帝书法为名,让他参加廷试,唱第那天,他侍立于皇帝⾝边,小声控制某某人的升降。他手下的小吏储宏也有科举功名,但却仍与当初一样为厮役。李彦在京东、京西搜括民田,所到之处飞扬跋扈,监司、郡守不敢与之抗礼。有人对皇上说,梁师成恰在帝旁,厉声说“:皇上的仆人地位虽低,次序也在诸侯之上,难道能把这看成过失吗?”上言者害怕而不再说话。梁师成貌似不善言谈,但十分 ![]() 梁师成与王黼是邻居,皇上到王黼家,见他们 ![]() 杨戬,年轻时在后宮做事,主管后花园,善于揣测皇上的意思。自崇宁以后,⽇益受宠,担任知⼊內內侍省。朝廷立明堂,铸九鼎,修大晟府、龙德宮,他都担任提举官。 政和四年(1114),被任命为彰化军节度使,首倡设皇帝出行的护卫军,以此来巩固他的权力,他的权势与梁师成相等。杨戬历任镇安、清海、镇东三镇节度使,由检校少保升至太傅,于是 ![]() 有个叫杜公才的胥吏向杨戬献计,制定法令求取老百姓的田契,从甲到乙,从乙到丙,辗转追究,直到没有证据,就推测土地的产量,增加租赋。从汝州开始,慢慢地扩展到京东、京西、淮西、淮北,搜求废堤、弃堰、荒山、退滩及大河淤塞的地方,都勒令百姓租佃。租额确定后,土地虽被河⽔冲 ![]() 李彦天 ![]() ![]() ![]() 李彦向皇上所献的贡奉品,和朱面力差不多,竹数竿装在一辆大车上,用牛驴数十头拉车,车、牛、驴的数目无限,都出自百姓,经年累月,无休无止。百姓不能种田,牛不能耕地,最后百姓用尽财力,喂牲畜的草料也用光了,筋疲力尽地饿死了,有的就在车上上吊杀自。如一棵龙鳞薜荔,运费超过百万。李彦⾼兴时就奖赏,生气时就用刑,祸福就在他的转手之间,因此得到好官职的很多。颍昌兵马钤辖范寥不替他搜取好竹子,他就诬陷范寥在石头上刊刻苏轼的诗文,是十恶罪,朝廷察明他取竹的事,也下令停止。当时人认为朱面力在东南同百姓结怨,李彦在西北同百姓结怨。 靖康初年,皇上下诏追夺对杨戬所赠的官爵;削去李彦的官职,赐死他,籍没他家;刘寄以下十人都罢官;恢复范寥的官职。 WwW.akUxs.cOm |
上一章 宋史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脱脱、阿鲁图等的网络全本小说宋史,免费提供宋史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