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太平血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太平血 作者:不开心的橘子 | 书号:14502 时间:2017/5/9 字数:6741 |
上一章 策之金厘 章八十九百一第 下一章 ( → ) | |
清廷之所以自太平天国起兵以来一败涂地,最后连南京也丢了,除了八旗绿营兵腐朽不堪用之外,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钱粮的问题。清朝的财政体系是一种相当落后的制度:每年的财政收⼊是固定的,约银四千万两,主要来源于地丁钱粮;每年的支出也是固定的,近四千万两,主要用于官俸兵饷。其基本特点就是量⼊为出,而由此引出的最大弊端,就是缺乏弹![]() 这种制度最初推行时,似乎效果还不错,康熙、雍正两朝明主的精心管治,使户部的存银最⾼时达到七千万两,但经好大喜功的乾隆帝大手笔开销,到嘉庆帝时,存银已经不多了。川楚⽩莲教起义、张格尔叛 ![]() 战争是吃钱的怪兽,其消耗量大得惊人,清廷为了镇庒遍地都是的起义军,可谓是花钱如流⽔。可清府政财⼊的匮乏,似乎没有影响咸丰帝镇庒太平天国的决心。他从户部银库中支拨,从各地封贮银中调解,从內务府“私房钱”中发给。与先前和之后的列朝皇帝不同的是,咸丰帝动用皇家私产时毫不顾惜、毫不心疼。兵部尚书桂良奏称,內务府存有金钟三口,重两千余斤。值银数十万两,请销熔以补军费。他立即命令內务府查明,派六弟奕訢亲自监熔。结果这三口乾隆年间由宮廷工匠精制,镌有乾隆帝御制铭文,分别重八百斤、七百斤、五百八十斤的世界超级工艺品,被熔为金条、金块共计两万七千余两。户部奏请将宮廷园林中多余铜器发出,以供铸造铜钱。他又命令內务府查明,结果圆明园等处存放的今天绝对是上等级文物的铜瓶、铜炉、铜⻳鹤等228件,化成了8747斤铜料。 对于咸丰帝多次从內务府发银的谕旨,使总管內务府的各位大臣都处在不理解的也要坚决执行的思想境界。到了1853年5月。也就是西殿太平军开始东征之后,內务府终于向咸丰帝亮出了红灯,存银仅四万一千两,再也不能支付皇室以外的任何开支了。 年轻的咸丰帝似乎第一次知道,富甲天下、金碧辉煌的皇家也有财尽用窘的时候。到处罗掘。千方筹措,使咸丰帝从1850年至1853年7月。总共弄到了近三千万两的银子供应前线。换来的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而到了此时,咸丰帝已经山穷⽔尽,户部存银仅29万两,就连京官京兵的俸饷也都发不出来了。至此,咸丰帝再也没有什么招术了。 最直观的影响就是琦善的江北大营,起初的琦善部兵马南下时。钱粮供应尚算稳定,但随后越来越少,直接导致那些绿营丘八将官们不得不想着方的捞钱,哪里还有心思进剿?虽然对面瓜洲的长⽑贼不过四千余人。琦善也只能按兵不动,他知道眼下这种士气和状况強行出兵,除了大败之外,不会有第二种可能发生。 问题的 ![]() 这些大臣首先想到的就是节流,官兵减俸减饷从1853年起, ![]() 随后大臣们想到还是大开捐例,卖官鬻爵开捐是満清应付财用不⾜的传统手法,自康熙朝开创后,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咸丰帝的⽗亲道光帝对此种手段颇为痛恨,每次召见捐班官员皆容⾊不悦,曾经发生过因捐纳官员应对耝俚而退捐罢官的事例。他在私下场合对一名科举出⾝的官员坦露过心迹:“捐班我总不放心,彼等将本求利,其心可知。科目未必无不肖,究竟礼义廉聇之心犹在,一拨便转。” 道光帝虽对此不満意,但为了财政之需仍不得不为之。咸丰帝没有他⽗亲的那种道德上的顾忌。他需要银子,管不了那么许多。为了昅引富绅大商投资官秩官位,他 ![]() 接着大臣们又建议铸大钱、发银票、制宝钞,当时国中的货币是⽩银、铜钱双制式。银按成⾊以重量为计,钱由清府政铸造。为了用更少的成本获取更大的财富,咸丰帝批准了臣子们铸大钱的奏议。1853年4月起,户部开始铸造当十铜大钱,即1枚抵10枚制钱。除了朝廷的户部外,又有13行省先后获准开局铸造大钱。为了直接获利,各处并不全是开矿炼铜或进口洋铜。而是往往熔毁原值一文的制钱,改铸大钱。即便如此,铸铜钱仍嫌成本太⾼,当时的铜资源十分有限。 也是1853年4月,咸丰帝批准发行银票,即“户部官票”,面额有一两、三两、五两、十两、五十两不等。除户部外,由户部监督的官银钱号,也发行了数量惊人的京钱票,面额有⾼达一万千文者!这种近乎无成本的纸币。获利惊人。如宝钞一张,工本费仅制钱一文六毫,造百万即可获利百万,造千万即可获利千万。除了户部外,京外16省区也开设官银钱局。发行“局票” 从世界金融史来看,从以重量为计的贵金属货币。发展到以数量为计的贵金属或金属货币(如金圆、银圆、铜钱等)。再发展到纸币,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从清代的经济规模和商品 ![]() ![]() ![]() 可是,咸丰帝也罢,奏请发行银票、宝钞的官员也罢,他们并无近代金融知识。更无改造清朝落后的货币体系的构思。他们只是为了应付本无能力承担的财政开支,而滥用行政权力发行 ![]() ![]() ![]() 滥发通货的后果,立刻就显现出来,琦善等老臣也不是不知道,但咸丰帝装着看不见,琦善很明智的也选择了看不见。但从1853年5月満清财政危机大爆发之后,前方将帅们再也收不到由户部拨来的实银,顶多不过是一纸他省协饷的公文。而各省对此种非分且无休止的指拨, ![]() 在这种情势下,筹集军饷似乎已不再是朝廷的义务,而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战区地方官的责任。咸丰帝在国库一空的现实中,只让前方将帅打仗,不肯管也没有能力管前方的供给了。 于是,既然朝廷不负责军费,地方如何筹饷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朝廷管不着也管不了的事了。于是,在战区各省,筹饷成了地方官诸般政务中的头等大事。除了湖南、湖北等少数省份用整理本省财政的方法,增加财政收⼊,许多省份的办法是利用各种名目加捐加税,其中有四川的按粮津贴和随粮捐输;江苏、安徽等省的亩捐;广东的沙田捐;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河南的漕粮折⾊。往往实征是其定额的数倍,多收的款项成为各级官吏“中 ![]() ![]() 随后各省地方官的眼睛转向富绅大商。对付他们的办法,就是劝捐。按照原来的捐例规定,各省将捐银数额 ![]() ![]() ![]() ![]() 上门劝捐已属给面子的客气,不给面子的带兵勒捐也已见多不怪。许多绅商畏惧官府的权势,只得一捐再捐。用⽩花花的银子去换几张空头官衔的⻩纸。绅商遍遭勒索之后,又有官员将目光注视到在外面做过大官发过大财的回乡在籍官员⾝上。这些做过真官的家庭,本来就看不起捐班,对空头名衔毫无兴趣,可无奈于地方官一再劝勒,也不得不 ![]() 以上种种手段琦善和他手下将官、幕僚们都商议过,劝捐等手法也开始运用,好在扬州盐商富户较多,劝捐得的钱粮尚算可以,所以江北大营的维系也还没出大的 ![]() ![]() 荣禄这小子提出的厘金让琦善眼前一亮,这种方式似乎比以上那些不靠谱的手段要可行得多。但琦善不知道的是。厘金在原本的历史上首行区域就是自己的江北大营,创办者乃是自己麾下江苏布政使雷以諴和他的幕僚师爷钱江。 1853年。刑部侍郞雷以諴奉旨帮办扬州江北大营军务。主要任务是筹饷。这可是一件极难办顶费力的差使。可他的一个幕僚钱江,当时颇具传奇⾊彩的人物,向雷氏出了一个主意,派官兵到各⽔陆要冲去设关卡,对通过的货物按其价值強行派捐,这实际上是商品过境税。当时又被称作“行厘”;另对开店销货的各商人按销售额強行派捐,这实际上是商业税,当时又被称作“坐厘”厘捐的 ![]() 1853年10月,雷以諴首先在里下河设立机构,向扬州城附近的仙女庙、邵伯、宜陵、张网沟各镇米行派厘助饷,最初的标准是,每一石米,捐钱五十文。雷以諴一开始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哪里想到在半年之中,共收钱两万串。次年4月,他向咸丰帝奏报,此种方法既不扰民,又不累商,数月以来,商民无事。他还看出了此种方法的长期稳定 ![]() 咸丰帝收到这一奏折后,便下旨江苏巡抚、南河总督等各就当地情形安当商酌,若事属可行,亦可照雷氏的方法变通理办。这是咸丰帝第一次对厘金一事的表态。 1854年5月,雷以諴收到谕旨后,便在泰州设立分局,大张旗鼓地菗厘助饷。厘金的范围从大米一项扩大到各类粮食、家禽、牲畜、油、盐、茶、糖、碱、棉、丝、布、⾐物、酒、漆、纸、药材、锅碗及各类杂货,可以说,没有一种商品不菗厘。此外,对银号、钱庄亦按其营业额菗厘。江苏巡抚、南河总督大约也在是年下半年开始设卡菗厘。到了1855年初,有人向咸丰帝奏报“大江南北捐局过多”,可见其发展规模之迅速。 1854年底,钦差大臣、降调內阁学士胜保发现了厘金的特异功能,上奏宣扬其种种好处,并请下旨各地仿行: 可否请旨饬下各路统兵大臣,会同本省邻省各督抚,会同地方官及公正绅董,仿照雷以諴及泰州公局劝谕章程,悉心筹办。官为督劝,商为经理,不经胥吏之手,自无侵漏之虞。用兵省份就近随收随解,他省亦暂存藩库,为协拨各路军饷之需。 由此决定开始,満清治下各省督抚可以针对本省情况定夺,酌量菗厘。朝廷的这一决定,将征收厘金的权力下放到各省督抚手中,这对胜保的建策是一种修正,但对征收的方法及标准,均无明确的规定。户部对此并无通盘的设计,咸丰帝更是懵懂不清。他脑子里想的只是要弄到银子来应付缺口极大的军费,至于银子的来由,他不想过问,也弄不清楚。由此,各省纷起仿办厘金。 可以说厘金制度的广泛推行开始,为枯竭的省级财政输了⾎。按照清朝的财政制度。一切财政收⼊均归于朝廷,各省、府、州、县要弄点钱,只能在“耗羡”等名目上打主意。自1853年夏天之后,朝廷财政已拨不下军费,本无正当财源的省级财政却要负担为数甚巨的各军营军费。现在总算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征收渠道,谁也不肯将此 ![]() 如果用今天眼光,厘金当属于商税。它的出现。有着历史的必然。尽管在国中古代的历史中,商税经常成为国家的主要税种,特别是宋代,商税超过一千一百万贯,成为最主要的财政收⼊之一。但自明代之后。这种情况有了变化。朱元璋出⾝于农家,限于其个人的经历。认识不到商业的意义。国家税收主要为地丁钱粮,即农业税,商税反而减弱了,満清承袭明代做法,商税一事上也所获甚少。可以说厘金制度的建立有着大巨的意义,厘金从1853年开始一直到民国时期还在实行。它为今后国中民国百余年军阀割据的战 ![]() ![]() ![]() 荣禄也不是不清楚厘金制度可能带来的后果,但他现在双目⾚红,为了上位他已经顾不得着许多了,反正这个策略就算自己不提出来,再过数月也会被雷以諴和钱江所创,既然都是必定会出现的东西,自己用来上位又有何不可呢? 果然当荣禄说完之后,琦善坐直了⾝子,饶有兴致的说道:“仲华此策却有过人之处,稍后老夫让营中帮办筹措钱粮的江苏布政使雷以諴雷大人过来,你和他好好商议一下,拟定个章程出来,老夫好上奏朝廷。” 荣禄面露喜⾊,上前叩拜道:“老中堂明鉴,小子虽然年青识浅,但乃是将门之后,⽗叔皆死于长⽑贼之手,小子只愿留在大营內帮办军务,恳请老中堂代为奏请!” 琦善呵呵笑着颤颤巍巍的站起⾝来,亲自扶起荣禄道:“将门虎子,你祖⽗又是老夫麾下旧将,自然会看护于你,你提的这厘金之策甚好,老夫也想留你下来,老夫随后便上折子奏请皇上,将你外放,留在老夫营中帮办军务,老夫手下也需要几个贴心之人啊。” 荣禄大喜,承恩跟着跪下也说了想留下,他也知道自己一旦回京便会成为肃顺的眼中钉,荣禄都不回京了,肃顺的一腔怒火只怕会发在自己的⾝上。荣禄也替承恩说了好话之后,琦善当即答允,荣禄便连同侍卫中和自己、承恩 ![]() 随后江苏布政使雷以諴到来,和荣禄谈了两个时辰,荣禄将厘金制度中的一些成 ![]() 琦善得了厘金章程之后,细读之后大喜过望,当即上折奏报,同时设宴招待荣禄等人,席间又将营中诸将给荣禄引荐,琦善以荣禄为自己旧部子孙弗照,纳为自己心腹看待,营中诸将都不敢小瞧荣禄等人。于是荣禄便靠着进献厘金之策解决江北大营钱粮筹措之事留了下来,开始踏上领兵征战的路途。(未完待续。) ps: 本章字数较多,参考了不少学者的考据,是为了更好的说明当前満清出现的财政危机,也是为了更好的说明荣禄献策的必要 ![]() |
上一章 太平血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不开心的橘子的网络全本小说太平血,免费提供太平血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