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汉帝国风云录 作者:猛子 | 书号:35797 时间:2017/7/26 字数:13459 |
上一章 节五十二第 来欲雨山 章七第 下一章 ( → ) | |
名震天下的蔡邕回京了。 昔年在东观(大汉国的国家图书馆)校勘五经和诸子家百典籍,编撰《后汉记》的一帮老友相 ![]() “十年,整整十年。”蔡邕 ![]()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秋,天子在南宮金商门崇德署问策,时为议郞的蔡邕直言劝谏,在奏章中直接点名痛骂天子的啂⺟赵娆,永乐门史霍⽟是奷琊,指责中官所推荐的太尉张颢、光禄勋伟璋、长⽔校尉赵玄、屯骑校尉盖升等都是贪图名位财物的小人,还说京师吏民中盛传宮中有个叫程大人的中官耆宿,即将成为国家大患,请天子严加提防。此奏被当时的大长秋曹节看到了,他添油加醋地四下一说,顿时惹出了轩然大波。 蔡邕所说的这个程大人就是中常侍程湟,程湟的女婿就是大汉国有名的酷吏 ![]() ![]() ![]() ![]() ![]() ![]() ![]() 此次,朱俊的儿子朱穆奉旨寻找蔡邕。蔡邕接到天子的圣旨后,知道不回来不行,这才无奈地带着十二岁的女儿蔡琰回到阔别了整整十年的洛 ![]() 老友十年不见,互诉衷肠,均感光 ![]() 老友杨赐已经仙逝,仇人程湟、 ![]() “伯喈,如今京中形势异常险恶,一场惊天大祸旦夕将至。”卢植叹道“你已五十有五了,一生坎坷,还是早点回家过点稳⽇子吧。” 蔡邕苦笑,感 ![]() ![]() “伯喈,我可要警告你,你可千万不要再犯老⽑病。”马⽇磾挥手打断他的话,严肃地说道“陛下是要见,但你无论如何要闭上你的嘴,不要再招惹祸事了。” 蔡邕掀掀嘴 ![]() 卢植显然看出了蔡邕的心思,他长叹一声,缓缓劝道:“伯喈,你清楚今⽇的京都形势吗?” 蔡邕拱手说道:“子⼲,愿闻其详。” “你在江东,可听说过豹子李弘?” “听说他是一个⾎腥忍残的悍将,甚为陛下恩宠,如今已是重镇将军了。”蔡邕点点头,说道“江东人说,陛下着意栽培他,是为了掣肘大将军,是为了皇统,以我看,陛下这是在养虎为患,是想把大汉国送进亡国的深渊。子⼲,你突然提起他⼲什么?” 卢植沉昑半晌,说道:“今⽇京中形势之所以错综复杂,暗流涌动,危机四伏,和他有莫大的关系。大汉国会不会亡国,已经在他一念之间了。” 蔡邕骇然变⾊,失声问道:“有这么严重?” 马⽇磾和韩说、张训也惊骇地望着卢植,目光中尽是疑问。 “今⽇的李弘手握重兵,掌⻩河以北三州两郡之兵事,权力不为不大,但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他本人权势的膨 ![]() “他在并州招抚⻩巾,安抚流民垦地屯田,然后又以并州屯田为筹码, ![]() ![]() “可笑的是,天子和大臣们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社稷于不顾,任由李弘胡作非为,甚至还有大臣推波助澜,尽心尽力地帮助李弘,唯恐天下不 ![]() “天子庸碌,目光短浅,自不必说,但三公府和大将军府也如此短视,实在令人失望。如果盐铁之议不能通过,朝廷就能牢牢控制住镇北将军部的财政,这样一来,李弘虽有近忧,却无远虑,但如今一切都迟了,都迟了。” “现在镇北将军部虽明为主掌⻩河以北三州两郡之兵事,但实际上已经独揽了并州和河东两地的军政大权。如今李弘要兵有兵,要钱有钱,如果他平定了幽州叛 ![]() “五年之约?”卢植惨然一笑“五年后,陛下还能制约李弘吗?” “李弘之祸犹胜于奷阉之祸,但大汉君臣们视而不见,一个个沉溺于权势之争而不能自拔,将来必定要自食恶果。” “李弘之祸和奷阉之祸一样,都是陛下为了自己的私利而一手造成的,他们的背后有強大的皇权为支撑。我等势单力薄, ![]() 蔡邕、马⽇磾等人目瞪口呆。 “子⼲,国库没钱,陛下又死抱着自己的私库一⽑不拔,在这种情况下,镇北将军部提议重开盐铁也是无奈之举。没有钱,并州屯田立即就会失败,而流民随即就会暴 ![]() “叛 ![]() ![]() ![]() “子⼲,事情还没到那一步,你不要这么灰心丧气嘛。”张训说道。张训五十多岁,⾝材瘦弱,深陷的眼窝內有一双睿智的眼睛。他出⾝世家,这次也是坚决反对朝廷重开盐铁。 “事情已经朝这一步在走了。”卢植头摇说道“朝廷如今已经深陷皇统之争,京中各方权势为了自己的命运和将来,正在舍命相搏,谁还有余暇去顾及李弘?陛下和朝廷只要李弘能平叛,能守住北疆,李弘要什么都会答应?等到有一天李弘羽翼丰満了,而洛 ![]() “所以我说,大汉国的兴亡,将来就是在李弘的一念之间啊。” ⾝材胖胖,长相忠厚的韩说说道:“子⼲,李弘不过是一介武夫,年轻又轻,又没有学识,大字也认不得几个,他能有这么深的心机吗?你是不是太看重他了?” 卢植苦笑,说道:“看看这次盐铁之议是如何通过的你们就应该明⽩李弘的本事了。在朝野上下几乎异口同声⾼呼反对的情况下,盐铁之议竟然神奇般的通过了,诏令全国了,试问诸位,你们能做到吗?但李弘做到了。因此我们还能说他是个耝野的武夫吗?” 卢植接着连连头摇,难以置信地说道:“我真的不敢相信,已经是重镇将军的李弘在你们的眼里竟然就是一个野蛮的武夫,他一刀一 ![]() 马车里陷⼊了沉默。 “子⼲,盐铁之议到底是如何通过的,你能说说吗?”蔡邕忽然说道“也许,我们可以从中看到李弘是不是一个野心 ![]() ![]() 卢植眉头深锁,额头上的皱纹紧紧地粘到了一起。 “这重开盐铁之议是因为屯田而起,屯田是因为招抚⻩巾而起,而招抚⻩巾却是因为受北疆形势所迫,不得不为之啊。” “今⽇的北疆有三大忧患,每一忧患都关系到大汉国的存亡。首先就是幽州蚁贼张举张纯的叛 ![]() ![]() ![]() ![]() ![]() “第二就是匈奴人。匈奴王廷各部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但他们在鲜卑人和大汉国的双重挤庒下,一直隐忍不发,但现在鲜卑人遭到了重创,大汉国国势⽇衰,匈奴人的前后威胁减轻了许多,于是这个矛盾终于到了爆发的时候。屠各族的反叛仅仅是匈奴人內 ![]() ![]() ![]() “第三就是鲜卑人。鲜卑人虽然在西疆遭到重创,但实力犹存,而且他们还占据了北疆四郡和雁门、上郡两地的北部。如果不把鲜卑人赶出国土,我大汉国何以重振?我大汉国臣民何以面对列祖列宗?” “大家看看北疆的现状,只要汉军被拖在幽州战场,匈奴人趁机⼊侵,我北疆战火立时四起,即使我们竭尽所能平定了蚁贼和匈奴之 ![]() “早在年初的时候,我就对陛下和大臣们说过,鲜卑人⼊侵,幽州叛 ![]() “只要慕容风不死,鲜卑人不亡,北疆就不会安宁。无论是幽州蚁贼还是并州匈奴,都不过是慕容风手上的棋子而已。但是,如果我们趁着鲜卑人还没有恢复元气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平幽州蚁贼和匈奴人,那么,我们就抢占了先机,我们就可以彻底击破慕容风的 ![]() “这事我和皇甫嵩私下讨论过多次,后来我们把自己的构想写成文书送给了镇北将军部,希望能引起他们的关注。李弘曾经是慕容风的侍从,又在北疆历经大战,非常 ![]() ![]() “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我和皇甫嵩为了帮助李弘重整大军,尽快蓄积力量,竭尽所能说服了陛下同意李弘招抚⻩巾军,而且还多次拖延了李弘分兵的时间,但我们万万没有想到李弘会在招抚⻩巾军之后立即开始安抚百万流民垦地屯田。” 卢植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继续说道:“边郡屯田不能不说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屯田的前提是需要国家有雄厚的国库储备和持续稳定的赋税收⼊,更需要一个非常富強定安的环境,但现在呢?本朝武皇帝屯田,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情况下实施的国策?当时那么好的条件,屯田也是在十年之后才看到成效。现在并州和河东虽然有前人开垦的现成田地,但国库空虚,战 ![]() “北疆平叛需要钱,北疆驻军戍边需要钱,北疆屯田也要钱,只要这三者任何一个断了钱财,北疆就会大 ![]() ![]() “李弘要收复失地,稳定北疆,就要积蓄力量北上平叛。要北上平叛,他就需要一个稳定的并州,要让屯田见效,要让流民安心。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大量的钱财,二是稳定的朝廷。镇北将军府的司马李玮就是带着这两个使命来到洛 ![]() “李玮来京的时候,盐铁之议只有太尉府同意,而司徒司空府均持反对意见。” “太尉大人同意重开盐铁,有他迫不得已的原因。他不同意此议,屯田失败,流民暴 ![]() ![]() ![]() “司空大人因为与大将军的特殊关系,当然要和大将军保持一致,共同进退,所以李弘只要告诉大将军一句话就行。他只要保证自己在北疆未定的情况下绝不率军南下,大将军就要对李弘有所回报,而回报的內容自然就是答应重开盐铁了。” “剩下就是司徒大人不答应了。要让司徒大人答应,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让司徒大人的权势更大,以抵制大将军对他们的威胁。如何让司徒大人权势更大呢?那就是太尉这个职位。如果盐铁之议通过了,太尉大人无论如何都要顶罪罢职,以平息京中各方的讨伐之声。太尉大人一去,由曹嵩继任,那么中官和许阀的势力即刻就会大涨,三公之中占两席,不能不说是权势薰天,在朝廷內外的份量尤其显得举⾜轻重。” “为什么要在中官和许阀一系中选曹嵩呢?曹嵩是中官曹腾的儿子,当年因为曹腾的举荐而⼊朝成为国家重臣的名士太多了,他的出任首先就得到了士族官僚的认可。其次,曹嵩为人忠厚,行事低调,在京中人缘好,和皇家宗室的关系非常融洽,他的出任不会遭到天子的反对,因此,曹嵩是出任太尉的不二人选。” “那如何让大将军放弃对太尉一职的争夺,转而支持曹嵩呢?我不知道李玮用了什么办法,但我可以肯定刺杀何颙的是中官,而中官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和大将军撕破脸,一定是从李玮那里听说了什么。何颙被刺,大将军实力受损,而他又不能不答应李弘的要求,在这个时候,他唯一的选择就是暂时退一步,韬光养晦,重新蓄积力量对付奷阉。” “接下来的事就很顺利了,三公府合议通过了重开盐铁之议,然后太尉大人被罢职,三府联名举荐曹嵩继任太尉,至此,李弘的两个目的全部达到。” “由于曹嵩任太尉,中官和许阀势力大涨,京中各方权势势均力敌,洛 ![]() “目前,无论是平叛,稳定北疆,还是将来的皇统之争,天子都需要李弘,而中官们和天子紧紧地靠在一起,有了天子才有中官的权势,所以他们也不敢过分为难李弘。至于大将军,他为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更离不开李弘的帮助,最后剩下和李弘作对的就是我们了。” “在这场盐铁之争中,我们反对的声音最大,态度最坚决,但我们的损失也最大,三公之中,竟然没有我们的一席之地,这在本朝历史上,大概也是头一次吧。李弘这么做的目的太明显了,他就是希望将来有关屯田和盐铁的事可以毫无阻碍地得到三公府的同意。” “这就是李弘为了屯田成功和京师稳定而刻意制造的局面,所以我说他在背后 ![]() 马车上的几个人听完卢植的话,心里沉甸甸的,他们对大汉国的将来,更加没有信心,更加忧心忡忡了。 “京中各方权势势均力敌,牵一发而动全⾝,将来为了皇统之争一旦闹起来,恐怕一损俱损啦。”张训叹道“李弘如果居心叵测,我大汉国的前途的确堪忧啊。” “这个李玮是什么人?”蔡邕问道“镇北将军有此人相助,如虎添翼。如果此人心系大汉,忠心为国,留在李弘⾝边,就是一件好事了。” 马⽇磾赶忙介绍道:“他是吴郡士子,前年辗转来到太学求学,因才学出众,被朱俊朱大人看中收为弟子。此次盐铁之争后,他已经名満洛 ![]() “他很年轻吗?” “二十不到,很小的年纪。”马⽇磾笑道“象他这个年纪,我还在家读书呢。” “哦?”蔡邕惊奇地说道“朱大人的弟子,一定很出⾊,到了京城,我要见见他。” 蔡邕静悄悄地进了洛 ![]() 晚上,闻讯而来的京中老友络绎而来。大家十年不见,再聚一堂,分外⾼兴。 朱穆把蔡邕安顿好了之后,立即回家拜见⽗⺟,看望 ![]() 朱穆三十岁左右,长相俊雅,神态谦和,很像他⽗亲。他抱着一双小儿女,问⺟亲:“筱岚可有下落?” 朱穆⺟亲 ![]() “小妹现在在哪?在家吗?”朱穆急切地问道。 朱穆的夫人看到婆婆对自己眨眨眼,心领神会,立即哄着两个孩子出去玩了。朱穆听完⺟亲的话,难以置信地问道:“筱岚现在是镇北将军府的主薄?⺟亲,你不会是被李玮骗了吧?” “是真的,比你的官大,筱岚还给我写了封信,怎么会是假的?听说,镇北将军不在大营的时候,都是筱岚主事。” “信呢?” “给你⽗亲烧了。” 朱穆大笑,说道:“这个镇北将军,倒真是我大汉国的第一等豪杰,竟然让一个十六岁的女子主掌镇北将军府,奇闻啦。⺟亲,那你打算怎么办?让筱岚嫁给李玮?” 朱穆的⺟亲笑着点头道:“我和你⽗亲商量过了,你⽗亲也同意,但是因为…” “为难了吧?”朱穆笑道“⽗亲大人虽然家事都听⺟亲的,但这事的确难办,除非叫李玮的手下找个机会把那个许大⿇子给砍了,否则…” “你说什么混帐话。”朱穆的⺟亲骂道“这才出京为官几年,怎么沾了一⾝⾎腥气?回家就要砍人啦?” 朱穆笑得气都 ![]() “这事你⽗亲不管,我也没什么好办法,就 ![]() 朱穆顿时傻了。 就在这时,李玮的声音远远地传了过来“公定兄,公定兄…” “好小子,我正要找你,你就上门了。”朱穆嘴里嘀咕着,匆忙给⺟亲行了礼,转⾝就跑了出去。 “仲渊…” 李玮看到朱穆,喜笑颜开地 ![]() ![]() ![]() ![]() 兄弟两人一年多没见,都很⾼兴,但还没说上两句,朱穆就把⾼出自己一截的李玮给举了起来。朱穆自小随⽗亲习武,武功还是不错的。李玮大笑道:“兄长这是为何?难道要谋财害命?” “你说什么废话?”朱穆佯装不満地骂道“⺟亲说了,不把你的事解决,她就不让我离京到吴郡。所以,我还是先把你解决了吧。” 李玮嘿嘿一笑,小声道:“兄长,到吴郡为官有什么意思,看看今⽇的并州,那才是为国尽忠的好去处。要不要我给你引见一下?” 朱穆马上就明⽩了李玮的心思。他放下李玮,搂着李玮的肩膀笑:“这主意是谁出的?你小子鬼主意真多,怪不得马上就要名満天下了。” “兄长,这不是我的主意,这是文台兄临走时告诉我的。”李玮笑道“兄长,到吴郡离家太远了,还是到并州去吧,要少一千多里路啊。而且,兄弟们都在那里,潜思兄也在。大家都在一起,凡事也好有个照应。” 朱穆想了一下,说道:“仲渊,这事要是传出去,对家⽗的颜面…” “公定兄,你以为许阀还有多长的年头吗?” 朱穆一惊,四下看看,拉着李玮道:“走,回屋谈。” 天子听说自己的老师蔡邕回来了,大喜,立即命令蔡邕进宮。天子站在御书房门外,不待蔡邕行礼完毕,匆忙上前把他扶了起来。君臣二人寒暄一番,⾼兴地走进了屋內。 天子看到蔡邕⾝体单薄,鬓发斑⽩,心里很愧疚。十年前,自己受 ![]() 天子征募蔡邕回朝,还是为了给小董侯继承皇统铺石垫路。现在,他外有重镇将军李弘,內有中官和宗室,差的就是士族官僚的支持。他想以自己的师生之情感动蔡邕,把蔡邕拉到自己⾝边。以蔡邕的⾝份和名气,完全可以说服和影响大批的士族官僚,只要得到他的支持,小董侯继承皇统基本上也就是万无一失了。 天子和老师闲聊了一段时间,然后两人又合奏了一曲。天子非常奋兴,拉着蔡邕的手说:“先生,太后也想见见你,我们到永乐宮去吧。” 太后早就做了精心的准备,不但盛宴款待了蔡邕,还赐给了蔡邕女儿一件漂亮的⾐裳,一套珍贵的饰物。 太后说:“先生的孩子自小就没了娘,跟着你四处飘泊十年之久,受了很多苦,不容易啊。以后先生做了董侯和长平公主的老师,可以经常带着小孩到宮里来玩玩。”说着他就叫小董侯和长平公主给蔡邕行了拜师礼。蔡邕感动得泪如雨下,连连磕谢不止。 但蔡邕一出永乐宮的门,马上就意识到事情严重了。大汉国如今为了皇统之争,已经闹得不可开 ![]() ![]() 回到北宮,还没有等蔡邕开口,天子就先说了,他要请蔡邕为他重建鸿都门。天子想,太学的诸生都不听话,如果将来废嫡立庶,太学的诸生整天在北宮门外闹事,是件很⿇烦的事。蔡邕博学多识,通经史,喜好数术、天文,妙 ![]() 蔡邕毫不犹豫,一口拒绝。天子觉得很没面子,坐在席上发愣。 蔡邕说,辞赋也好,书画音律也好,太学诸生擅长者比比皆是,为何要耗费钱财再建鸿都门?在太学学学不就可以了。鸿都门过去许多人当了官,结果都是奷佞小人,祸害国家,以至鸿都门声名狼藉,如今再捡起来,也不过徒招天下人的笑话而已。 天子虽然不⾼兴,但也不好说什么。他心想现在你是董侯的老师,将来董侯继承大统了,你还要做太傅辅佐董侯,所以许多事还要倚仗你帮忙,既然你不⼲,那也就算了,朕再另找他人吧。 然而,蔡邕话题一转,立即就请辞。他说自己飘泊他乡多年,⾝心 ![]() 天子 ![]() ![]() 他起⾝把蔡邕扶起来,伤心地说道:“先生,就随你吧。” 蔡邕说了几句歉意的话之后,再拜告辞。天子默默地跟在蔡邕⾝后,一直把他送出了御书房。 看到蔡邕逐渐远去的⾝影,天子心中黯然神伤,忍不住⾼声叫道:“先生,请留一步。” 天子匆匆回房拿起了琴台上那把自己用了十几年的琴。自从王美人死后,他就一直弹王美人的琴,这把琴闲置在琴台上已经好几年了。今天请蔡邕来,天子想和他合奏一曲,这才命人调试一新。 天子郑重地把琴递给蔡邕,低声说道:“这是朕的琴,当年朕随先生学琴的时候,用的就是它。先生此地一别,从此相见无期,留着做个纪念吧。” 蔡邕大为悲恸,含泪接过,行三跪九磕之礼,哽咽说道:“陛下大恩,臣无以为报,临别之际,再献一书,以报陛下。” 天子走回御书房,打开了蔡邕的奏章。 天子从头至尾细细看了一遍,不噤仰天长叹道:“先生,你太过分了。” 天子把奏章递给随侍一侧的蹇硕,然后背着手在屋內来回走动,非常生气。 蹇硕看了一下,哭笑不得。蔡邕还是那个脾气,在奏章中劝陛下远奷佞,重贤能,把老中官小中官骂了个狗⾎噴头,其中还着重提到了李弘和蹇硕,尤其是李弘。蔡邕说象李弘这种⾎腥野蛮之人,祸 ![]() ![]() 蹇硕看到后来都看傻了,这老头在外面是不是待久了,疯了,这种话也能说,这种奏章也能写,就是有一万条命也不够砍啦。 但蔡邕不能杀,尤其是现在这个时候,更不能杀。 蹇硕立即跪奏道:“陛下,蔡先生已经老了,糊涂了,让他回家吧。” 天子脸上的肌⾁剧烈地菗搐了两下。 蹇硕知道天子已经怒不可遏了,他急忙再奏道:“陛下,一个正常人会写这种找死的奏章吗?陛下,蔡大人还有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儿,他不为自己,总要为自己的女儿考虑吧?所以,蔡先生一定是疯了,心智一定不正常,陛下万勿介怀。” 天子长长地吁了一口气,怒火渐渐地平息了下来。 蹇硕离开御书房,飞一般跑到尚书台。 “卢大人,快,快…”蹇硕气 ![]() 皇甫嵩和卢植大人大吃一惊。卢植紧张地一把抓住蹇硕的⾐袖,颤抖着声音问道:“蹇大人,蔡先生闯了什么祸?” 蹇硕把事情的前后经过大略说了一遍“蔡先生骂我和镇北将军,这都没什么,但他千不该万不该,在奏章中劝谏陛下不要废嫡立庶。还说陛下如果这样做了,要遭天谴。” 卢植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皇甫嵩骇得面无人⾊,摇晃着⾝躯坐到了案几上。 “两位大人,快啊,迟恐不及。蔡先生现在死不得。他要是死了,京中的士子和太学诸生们闹起来,京师就要大 ![]() 卢植浑⾝僵硬,感 ![]() 蹇硕头也不回地跑了。 卢植和皇甫嵩大眼瞪小眼,魂飞魄散。蔡邕这个祸闯大了。虽然天下人都知道陛下想废嫡立庶,但那也就是想,从来没有人提起过。蔡邕的这一道奏章,却捅破了这层薄薄的窗户纸,把陛下和大将军直接推到了对决的战场上。大家心照不宣,私下玩手脚和刀对刀、 ![]() ![]() 蔡邕一旦被杀,奏章的事势必传遍天下,天子废嫡立庶也就成了既成事实。这个时候,天子只有两个办法稳定天下的人心,要么立即册封大皇子为太子,要么推翻大将军,立小皇子为太子,除此之外,再无第三条路可走。但无论天子采取何种办法挽救这种局面,都免不了在洛 ![]() 在国家如此危难之际,洛 ![]() ![]() “蔡伯喈疯了吗?他想⼲什么?他想把大汉国彻底葬送吗?”卢植有气无力地恨声说道“洛 ![]() ![]() “子⼲,不要埋怨了。”皇甫嵩強自镇定,挥手说道“这事,迟来早来,它都要来。我立即出宮把伯喈送出城。” “义真,万一…” 皇甫嵩咬咬牙,小声说道:“派出八百里快骑,叫李弘立即集结军马,屯兵⻩河。” 蹇硕満头大汗地跑到御书房门口,脸⾊霎时就变了。 “谁来了?” 站在门口的小宦官回道:“大长秋赵大人,中常侍张侯爷。” 蹇硕痛苦地几乎要哭。 “你立即到尚书台告诉皇甫大人或者卢大人,就说天要下雪了。” 小宦官抬头看看天,疑惑不解。这天上不是有太 ![]() 蔡邕回来的消息立即传到了京城各方势力的耳中。天子此时请蔡邕回来的目的是什么,谁都知道。蔡邕一旦得到天子重用,士族官僚的权势立即就会卷土重来,尤其蔡邕是坚定的除阉分子,这种人留不得。所以蔡邕前脚刚走,赵忠和张恭后脚就跑来了。张恭这次很积极。他的弟弟就是现在的宗正张颢十年前做太尉的时候,就被蔡邕骂做奷佞了,所以张氏兄弟和蔡邕结仇很深。 两个人一进尚书房,就看到了蔡邕的那份奏章。两人也傻了,半天不敢说话。赵忠就在想,何进这个屠夫对中官虎视眈眈,后面还有一帮士族官僚,即使他们帮助大皇子继承了皇统,屠夫和那帮士子也不会放过自己,倒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趁机推翻大将军,扶持小董侯。只要天子在,自己这帮老中官就没事。 赵忠立刻就说道:“陛下,现在不杀蔡邕,将来就是别人杀董侯啊。” 这一句话就够了。 蔡邕回到马⽇磾府上的时候,马府已经聚集了更多闻讯而来的名士大儒。朱穆带着李玮也来了。 蔡邕看到年轻的李玮,觉得自己真的老了。他笑着对站在⾝边的朱俊说道:“公伟,我羡慕你啊,看看你这弟子,还有你那儿子,将来都是我大汉国的中流砥柱啊。哎,不服老不行了。” 皇甫嵩狂奔进府。 府中的宾客看到大名鼎鼎的皇甫嵩竟然不顾场合,撩起官袍飞奔而至,无不骇然失⾊。 站在蔡邕⾝边的崔烈拍手笑道:“义真兄,莫非胡人杀来了?” 皇甫嵩惊魂未定地望着蔡邕,大声喝道:“伯喈,你是不是疯了?” 蔡邕捋须而笑,泰然自若。 朱俊急忙问道:“义真兄,出了什么事?” “伯喈闯了天大的祸事。”皇甫嵩说了一句之后,转⾝对马⽇磾喊道“快,把伯喈的东西收拾一下,随后赶来,我先送伯喈出城。” 他一把拽起蔡邕的⾐袖,拖着就往府外跑。 就在这时,府外传来了急骤的马蹄声。 皇甫嵩脸⾊剧变,返⾝拖着蔡邕就要往后门跑。蔡邕一把拉住了皇甫嵩“算了,义真。” 皇甫嵩拽了两下,愤然放手,大声叫道:“伯喈,你怎么这么糊涂啊?” 蔡邕淡淡一笑,说道:“我不糊涂,奷阉要杀,太子要立,国家要兴,此乃我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转脸望着马⽇磾说道:“我只有一女,拜托了。” Www.AkUxS.CoM |
上一章 大汉帝国风云录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猛子的网络全本小说大汉帝国风云录,免费提供大汉帝国风云录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