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金笔点龙记最新章节
阿酷小说网
阿酷小说网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玄幻小说 架空小说 科幻小说 经典名著 推理小说 综合其它 同人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短篇文学 网游小说 校园小说 乡村小说 耽美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灵异小说 官场小说
好看的小说 无关对错 我的岳母 狂帝百美 父女情深 我的美母 我的娇妻 暧昧情事 塾女教师 全朒辣文 卻利娴庄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阿酷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金笔点龙记  作者:卧龙生 书号:40553  时间:2017/9/16  字数:20858 
上一章   ‮险历生书 危救义仗 回一第‬    下一章 ( → )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省试期近,⾰辜学子,分由四邻县镇,赶集省城,准备大显⾝手,进而问鼎京试,一举成名。

  为了读书方便,有钱的富家弟子,可以租一幢大宅独院秉烛夜读,使那朗朗读书声,不致惊扰到四邻,但大多数小康、贫寒之家的子弟,都是惜读于寺。观。庵、词,一则取其宁静,一则也可节约一些用度。

  纵然是寒门子弟,也都带着⾜够的川资。

  可怜天下⽗⺟心,为筹一笔盘费用,⽗赶苦工,⺟加夜纺,作⽗⺟的,多受了无数劳苦,也要设法为孩子筹措一笔宽裕的费用。

  所以,会试省城的学子们,一个个⾐着光鲜,也都不会为用度烦恼。

  开封府城郊西天王寺,名字很气派,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寺院,一迸院落,两列厢房,寺中只有一个香火工人,十大半月,也难得有一次香客上门。

  但天王寺够清静,僻处荒野,绿重环绕,清静是清静,只是太荒凉了一些。

  四周二里內没有人家,在这里读书,确是了无尘俗的喧扰,但却要一份胆气。

  这天午时过后,却来了一位清秀的蓝衫少年,琴卷一箱,一望即知是一位会试省城的学子。

  守寺的工人,已经是年近七旬的老人,耳目迟钝,行动很慢。

  那蓝衫少年打量了一下寺中形势,抱拳一礼,道:“老丈,请为在下通报方丈一声。”

  老人堆満皱纹的脸上,泛现出一片笑容,摇‮头摇‬,道:“这座小小的寺院,没有住持方丈,上上下下,就是我一个人。”

  蓝衫少年唉了一声,道:“在下甫俞秀凡,此番来省会试,想借贵寺一厢,宿读几⽇,不知大师可否赐允?…那老人轻轻的咳了一声,清清喉咙,道:“老汉只是一个看顾香火的人。这寺中本有一位住持方丈,三年前离寺他去,老汉俗姓丁,也未正式剃度出家,不敢当大师之称,你以后叫我一声老丁就是。”

  俞秀凡道:“原来是丁老丈。”

  老汉笑一笑,道:“不敢当,寺中只有老汉一人,我年纪大了,耳目不灵,公子留此借读,只怕老汉无能为公子料理膳食。”

  他虽然年纪老迈,但说话颇有文气,想他幼年,也是一位读过书的人。

  俞秀凡肃然生敬,欠⾝说道:“在下出⾝寒微,求学在外。也曾自理过炊膳之事,这方面不劳老丈费心。”

  就这样俞秀凡在天王寺住了下来。

  这夜晚,俞秀凡孤灯夜读,朗朗韦声,直达户外。

  好在,这天王寺附近没有人家,老汉耳目不灵,睡沉沉,虽是⾼声夜读,也惊扰不到别人。

  天约二更,俞秀凡读完夜课,掩了书卷,正侍展被就寝,突然一阵轻微的呻昑声传了进来。

  俞秀凡霍然一惊,暗暗忖道:这等深夜时分,如此荒凉所在,怎么有呻昑之声传来。

  他満腔诗书,自具胆气,打开室门,缓步而出,想循声找去,看看那呻昑声是怎么回事。

  但那呻昑声,却突然中断不闻。

  抬头看,明月如镜,光华照地,风摇寺外绿竹,传来了轻微的沙沙之声。

  俞秀凡开启寺门。缓步行去。

  皓月如镜,绿竹漪漪,好一派清明的夜景。

  俞秀凡凝神倾听,竟然难再闻呻昑之声,心中大奇,暗道:莫非是我听错了。

  流目四顾,只见月光下千竹摇影,深深寂寂,哪里有什么人踪。

  俞秀凡绕寺一周,不见异状,正待举步回寺,突闻一声若感慨若呻昑的叹息声,传人耳际。

  夜阑人静,这一声叹息,俞秀凡听得甚是真切,急急转⾝,循声找去。

  果然,在一丛翠竹之下,倒卧着一个人。

  伏⾝看去,只见那人⾝着青⾊衫,是一个中年文士,紧闭着双目,似是已经晕了过去。

  俞秀凡伸手一探那人的鼻息,只余下如游丝般一缕气息,急急伸手抱起那青衫人,返回寺中。

  放下青衫人,俞秀凡立时奔向厨房,煮了一碗姜汤。

  他读书颇杂,五经四书之外,旁及乍草医书,只是从未用过。

  天王寺孤处荒野,此人又危急万分,而且时届深夜,就算俞秀凡很想去请个郞中,也是无处可请,只好自己下手了。

  灌下一碗浓浓的姜汤,使那气若游丝的中年人,突然清醒了过来。

  只见他缓缓睁开双目,打量了俞秀凡一眼,暗然叹息一声。

  道:“小兄弟,是你救了我?”

  俞秀凡道:“救人之急,拯人之危,乃为人之道,兄台不用放在心上。”

  青衫文士道:“读书人究竟是与众不同。”

  俞秀凡笑一笑,道:“兄台病势似很沉重,这一碗姜汤只能使你暂时苏醒过来,必得早些请个郞中瞧瞧才是,”青衫文士淡淡一笑,道:“我⾝上有‮物药‬,小兄弟替我拿一下。”

  俞秀凡道:“兄台‮物药‬放在何处?”

  中年文士道:“在我间一个布袋之中,劳请小兄弟,替我解下。”

  敢情他连解开间袋子的气力,也没有了。

  俞秀凡依言撩起了中年文士的长衫,解下他间一个⽩带子。

  这带子形如褡裢,似是装了不少东西。

  青衫文土轻轻叹息一声,道:“小兄弟,由绣金龙那边算起,第三节中放有一个⽩⾊的⽟瓶,取它出来。”

  俞秀凡目光一转间,发觉那条⽩布带,共分七节,每一节中,都似装有东西,不过东西有多有少,心中念转,人却依言从第三节⽩布带子中取出了一个⽟瓶。

  中年文士尴尬一笑。道:“小兄弟,拔开瓶塞,替我倒出两粒药九。”

  俞秀凡看他背倚壁间,脸⾊一片苍⽩,虽然说话的神情很从容,但神⾊问却隐隐流露出无限的疲惫,急急打开⽟瓶,倒出了两粒⽩⾊丹丸。

  中年文土苦笑一笑,张开嘴巴。他没有说话,但脸上却流露出无限尴尬之情,看神情无疑是说,请你老弟把‮物药‬送人我口中如何。

  俞秀凡缓缓把丹丸放人那中年文士口中,随手端起了一杯开⽔,替那中年文士冲下了口中的丹九。

  中年文士闭上双目休息了一阵,脸上突然泛出红光,睁开双目,道:“小兄弟,这寺中有些什么人?”

  俞秀凡道:“一位看顾香火的老丁,再就是在下我了。那丁老丈年过七旬,耳目不灵,行动不便,兄台需要什么,只管吩咐在下就是。”

  中年文士脸上泛现微微的笑意,道:“小兄弟,你贵姓啊!”俞秀凡道:“在下姓俞,双名秀凡,请教兄台?”

  中年文士沉昑了片刻,道:“我姓艾,比俞兄弟年长了几岁,恕我托大,你就叫我一声艾老大吧!”

  俞秀几道:“艾兄既然长我几岁,理应叫你一声大哥才是。”

  中年文上笑一笑,道:“那岂不太委曲你兄弟么?”

  俞秀凡道:“艾兄说那里话,小弟看艾兄气字不凡,不知怎的竟抱病赶路,倒在荒野。

  如非小弟在此借读,这寺中的丁老丈,耳目迟钝,只怕艾兄…”话到此处,突然住口不言。

  中年文上笑一笑,道:“俞兄弟,世间有所谓缘分二字,咱们这番相遇,也许就是缘分了。”

  俞秀凡道:“大哥说的是,如非小弟在此借读,也许大哥不会抱病赶路,病倒于此了。”

  中年文士神⾊突然间转变的十分凝重,缓缓说道:“俞兄弟,你在这开封可有亲友?”

  俞秀凡摇‮头摇‬,道:“没有。大哥问此作甚?”

  中年文士探手从间褡裢袋中,取出二颗明珠,道:“兄弟,这里有明珠两颗,请兄弟收下。”

  俞秀凡非出⾝于富豪之家,但他读书颇杂,罗甚博,看那两颗明珠,都如猫眼一般大小,灯光下耀眼生辉,心中虽然惊奇,但却摇‮头摇‬,道:“大哥这两颗明珠光华耀目,想必是价值连城之物。”

  中年文士道:“兄弟好眼光,这两颗明珠,价值在万两以上。”

  俞秀凡脸上一寒,道:“大哥,要把这两颗明珠送给小弟,不知是何用心?”

  中年文士叹道:“兄弟不要误会,先请收下,小兄还有话说。”

  俞秀凡道:“大哥,小弟虽是出⾝寒微之家,但幼读圣贤书,深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哥不明不⽩的给兄弟这样珍贵的两颗明珠,如不把事情说明,小弟…”

  中年文上接道:“俞兄弟果然是一个君子人物。”

  笑一笑,接道:“不瞒兄弟说,小兄不是生病。”

  俞秀凡吃了一惊,道:“大哥不是生病,那是…”

  中年文士道:“小兄是被人打伤的。”

  俞秀凡呆了一呆,道:“大哥和人打架了?”

  中年文士叹口气,道:“兄弟不是江湖中人,不知江湖中事。小兄先受人暗算,后遭围攻,以致內腑中受了重伤,小兄相信他们很快会找到此地,但小兄伤势甚重,一时间无法行动,小兄弟如下避开,只怕要⾝受牵累。这两颗明珠,留在小兄⾝上,己属无用之物,万一小兄被他们杀死,此明珠岂不便宜别人。兄弟才情非凡,人如其名,这两颗明珠,可助你安顿家园,也好一心读书。兄弟,钱财虽是⾝外物,但要⾐食⾜而后知荣辱。兄弟,你丰采俊逸,在朝当为重臣,在野必为奇士,大儒。兄弟,宝剑赠侠士,红粉送佳人,你收下吧!”

  俞秀凡沉昑了一阵,道:“大哥言虽有理,但小弟仍不能收。”

  中年文士脸⾊一变,再道:“兄弟,如若觉着小兄说的有理,不收下明珠,那就是矫情了。”

  俞秀凡叹口气,道:“大哥,如是小弟收下这两颗明珠,大概就得离去了。”

  中年文士微徽一笑,道:“兄弟,死有轻重之别,追杀小兄的人,都是江湖上穷凶极恶之辈,多杀一个无辜的人,在他们只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算不得一回事,你何苦留这里呢?”

  俞秀凡道:“嗯!大哥既知留在此地,凶险万端,非死不可。又何不肯和小弟一起去。”

  中年文上道:“俞兄弟,小兄的伤势很亘,行动不便,无法逃走。”

  俞秀凡接道:“那容易,小弟背着你走。”

  中年文士摇‮头摇‬,道:“唉!兄弟,我已经说过了,那些人都是江湖穷凶极恶之辈,举手就要杀人,兄弟你是个手无缚之力的书生,如何能应付那些凶恶之徒?”

  俞秀凡目光凝重,盯注在中年文士脸上瞧了一阵,道:“艾大哥,正因为小弟是一位文弱书生,他们不相信我敢把大哥蔵起来。”

  中年文士呆了一呆,道:“你要把我蔵起来?”

  俞秀凡道:“大哥⾝受重伤,无能逃走,小弟又不忍弃大哥而去,只好把大哥蔵起来了。”

  中年文士神情凝重他说道:“兄弟,那些人都是江湖上多年的大盗,一流的魔头,见识博广,如何会被你瞒过。兄弟,这事不是儿戏,你还是早些逃命去吧!”

  俞季凡微微一笑,道:“大哥,小弟虽无能一夫挡关,力退強敌;但可以斗智不斗力。

  再说,深夜之中,小弟如孤⾝独行,万一遇上了他们,定然会使人疑窦。那时,纵有百口,也是无法辩护了。”

  中年文士沉昑了一阵,道:“兄弟顾虑的不错,那么小兄告辞了。”

  俞秀凡摇‮头摇‬,道:“大哥伤势很重,既无能和人抗拒,也无法奔走逃命,离开此地,凶多吉少,何不试试兄弟的办法呢?”

  中年文士道:“我怕拖累到你。”

  俞秀凡道:“你已经拖累到了。现在己不是后悔的时候了。”

  中年文士沉昑了一阵,道:“先把你的安排,说给我听听,小兄再作主意。”

  俞秀凡略一沉思,简略的说明了计划。

  中年文士终于彼俞秀凡说动,点点头道:“好吧!就照兄弟的意思试试。不过,小兄把话说在前面,一旦被他们找出小兄,你就一口否认由你安排的事。”

  俞秀凡道:“好吧,我这就去安排,大哥也准备一下,事情急迫,愈快愈好。”

  中年文上叹息一声,道:“记着,兄弟,不能留下一点痕迹。”

  俞秀凡点点头,道:“大哥放心。”举步而去。片刻之后,重又转了回来。

  中年文士低声说道:“兄弟,怎么样了?”

  俞秀凡道:“一切都安排好了,大哥请吧!”

  中年文士忽叹息一声,道:“兄弟,记着,一旦露了行蔵,你千万不能承认。”

  俞秀几道:“我知道了。大哥放心吧!”

  中年文士在俞秀凡搀扶之下,缓步行了出去。

  俞秀凡重返西厢,整理好上的被褥,剔亮油灯,重又展开了书卷,又读了起来。

  琅琅书声,静夜中,传出了老远。

  三更将近时分,俞秀凡伸了一个懒,掩上书卷。

  一抬头,只见室门口处,站着一个全⾝黑⾐,年过五旬的枯小老人。

  俞秀凡吃了一惊,暗暗忖道:这人几时到了门口,我竟然未听得一点声息,感觉到一点异征。

  原来,他虽琅琅⾼读书文,但暗中却分神听着室外的变化。

  只见黑⾐老人,突然一跨步,行到了书案前面,一伸手,披在俞秀凡的肩头之上,冷冷一笑,道:“打扰你读书了。”

  俞秀凡顿觉着肩上骨疼如折,満头大汗,滚了下来。

  黑⾐瘦小老人微微一笑,道:“对不住啊!小哥儿不会武功。”

  俞秀凡拭拭脸上的汗⽔,静静说道:“老丈这是什么意思?”

  黑⾐老人双目突然一瞪,两道目光,有如冷电一般,暴而出,盯注在俞秀凡的脸上。

  那目光有如寒芒霜刃,的俞秀凡不自噤打了一个冷颤。

  黑⾐人満脸冷肃杀气,道:“小弟兄,你心中该明⽩了。”

  俞秀凡道:“明⽩什么?”

  黑⾐老人道:“只要老夫挥手一声,立时可使你死于当场。”

  俞秀凡点点头,道:“老丈武功惊人,定然是一位大侠客了。”

  这两句话讽刺,也似奉承,听得黑⾐老人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

  轻轻咳了一声,道:“老夫不是什么大侠,用不着奉承老夫。”

  你用心听着老夫的问话,据实回答,如有一句虚言,老夫可能出手杀人。“俞秀凡暗暗昅了一口冷气,忖道:“这些人,怎么如此横蛮。动不动就要出手杀人。”

  心中念转,口中却说道:“小生幼读圣贤书,倒也有一⾝傲骨,老丈⾝怀奇技,举手投⾜间,就可以取我之命。但小生不愿屈于威武之下,老丈如有杀人称快之癖,尽管出手,小生自知非敌,也不愿出手反抗。”言罢,闭上双目,大有视死如归的豪气。

  黑⾐老者脸上的神⾊连变,但终于忍下了中怒火,冷笑一声,道:“不知天⾼地厚的小娃儿,死于老夫手下的武林⾼手,不知凡几,老夫岂在乎多你一个人;不过,不愿杀你这手无缚之力的文弱书生罢了。”

  俞秀凡睁开双目,微微一笑,道:“老丈,既是讲理的人,咱们就好谈了。”

  黑⾐老人道:“老夫没有工夫和你扯谈,你只要据实回答老夫的话就是。”

  俞秀凡道:“老丈请问,小生知无不言。”

  黑⾐人目光转动,四顾了一眼,但榻上的痕迹,早已经被俞秀凡毁去,瞧不出一点可疑之处。才缓缓说道:“不久之前,有一个⾝受重伤着育⾐的人,曾到此寺,不知他现在何处?”

  问的很技巧,回答时一不小心,就可能失言。

  俞秀凡道:“老丈,这天王寺中,很少香客,小生到此借读;从未见过进香的人。”

  答的也好,一口回拒于千里之外。

  黑⾐人一皱眉,冷厉的说道:“小娃儿,读书人岂能打诙语?”

  俞秀凡道:“小生说的句句是真。”

  黑友人道:“今宵之中,你一直坐读到此刻么?”

  俞秀凡道:“试期届近,小生不得不发愤夜读。”

  黑⾐人冷笑一声,道:“天王寺弹丸之地,老夫在一刻工夫之內,可以搜个清清楚楚,寺中如若还有别人,那就有得你的苦头吃了。”

  俞秀凡一扬双眉,道:“寺中除了小生之外。还有一人。”

  黑⾐老人接道:“什么样的人?现在何处?”

  俞秀凡道:“一位丁老丈,是这天王寺的香火道人。他年老力衰,耳目不灵,除此之外,再无别人了…”

  似是感到言未尽意,又接道:“适才小生秉烛读书,竟不知老丈何时到了门外,如是来人和老丈一样⾝手,小生就…”

  黑⾐老人接道:“不可能,他受了很重的內伤,又中了奇毒,算时限早该发作,哪里还有越屋逾墙之能。”

  俞秀凡摇‮头摇‬,道:“这个,小生就不知道了。老丈既是心中有疑,何不仔细搜查一下。”

  黑⾐人目光盯注俞秀凡的脸上,缓缓说道:“小娃儿,老夫如是搜出了那青⾐人,就有得你的好看了。”

  俞秀凡道:“老丈差矣!寺中纵然有人,但又和小生何关呢?”

  黑⾐人心中暗暗想道:想他一个文弱的读书人,怎能有如此镇静工夫,看来他说的都是真话了。

  思索了一阵,突然一挥手,道:“劳山四义结我仔细搜查一下。”口中吩咐众人,两道目光却是瞧着俞秀凡。

  但见四个黑⾐人,欠⾝一礼,闪⾝而去。

  这时,俞秀凡才瞧到西厢门外,月光之下,站着八个黑⾐人,四个飞跃而去,还有四个站着未动。

  俞秀凡吃了一惊。暗道:这天王寺只有一殿两厢,如是他们搜的仔细,只怕要找到大哥的蔵⾝之处了。

  他生具过人的胆识,在此等险恶之境况下,竟然能控制自己不露形⾊。但闻一连串蓬蓬之声,传了过来,想是四人搜查的十分仔细,翻桌倒椅之故。

  黑⾐人突然一上步,笑道:“小娃儿,你好像有些心神不定啊?”

  俞秀凡心头一凛,故意叹口气,道:“老丈,这座天王寺,香客稀少,财产不多,一个看守香火的丁老丈,只不过勉可温,如若你们打坏了寺中的桌椅,只怕天王寺添置不起。”

  黑⾐人冷冷说道:“天王寺添置不起,你可以赔啊!”俞秀凡叹口气,道:“小生自会尽力而为。”

  黑⾐老人微微一笑,道:“小娃儿,你如能告诉我那受伤人的行踪,老夫就捐献一千两⽩银,再建天王寺,重塑金⾝。”

  俞秀几道:“小生很惭愧,无法为天王寺一尽心力。”

  黑⾐老人冷哼一声,道:“小娃儿。你记着,如是我们找出那受伤人,你就要陪他殉葬。”

  俞秀凡微一颔首,道:“老丈不信,那也只有如此了。”

  満怀江湖经验的黑⾐老人,目睹俞秀凡的认真神⾊,心中忽然动摇。暗道:一个文弱少年,怎有此等视死如归的豪气,看来,那小于是真未到此地了。

  这时,劳山四义,带着那丁老丈行了过来,欠⾝说道:“回神君的话,殿厢厨厕,都已搜到,除了这老小子之外,再无别人。”

  黑⾐老人目光转到那丁老丈的脸上打量了一阵,突然一挥手,道:“追下去,量他逃亦不远。”大袖一拂,飞腾而起,月光下,人影一闪而没。

  八个黑⾐人联袂而起,跃上屋面,再一闪,人踪顿消。

  丁老丈风烛残年,被劳山四义提⽔一般的拖来此地,正是气不停,四人陡然放手而去,哪里还能站得往脚,一跤跌在地上。

  俞秀凡目睹那黑⾐人越屋飞渡的灵巧⾝法,心中大为惊异,向往。

  闻得蓬然一声,那丁老丈己着着实实的摔了一跤。心中大惊之下,急急奔了过去,扶起了丁老丈。

  月光下,只见他脸上挂下一行⾎⽔,左额上碰了一个伤口。

  俞秀凡急急掏出怀中绢帕,按住丁老丈的伤口,说道:“老丈伤得很重么?”

  丁老丈长长吁了一口气,道:“不要紧。”

  俞秀凡道:“没有‮物药‬敷伤口,只好先把伤口包起来了。”

  丁老丈抓着俞秀凡的右臂,挣扎而起,接道:“俞相公,扶我回房里去,老汉还收着一点‮物药‬。”

  俞秀凡低声道:“老丈,他们搜了你的房间?”

  丁老丈不理会俞秀凡的问话,说道:“快扶我回房里去,年轻人!”

  一面抓紧了俞秀凡的手腕。

  俞秀凡忽然间觉着这位老人,內心中非常的清楚,并不像他外表看上去那样慢步,迟钝。

  照着那老人的吩咐,俞秀凡扶着他回到房里。

  透人室中的月光,隐隐可见,那是一同很简单的卧室,除了一张木榻之外,只有一个已经破损了的木柜,和两张勉可坐人的竹椅。

  一切都是那样陈旧,几乎是没有可以蔵人的地方。

  丁老丈勉強爬上木榻,大声的着气,道:“俞相公,靠窗口的木桌上,有火石,火镰和纸煤子,点上油灯。”

  俞秀凡暗自皱皱眉头,找出火镰,火石,燃起木桌上一盏油灯。

  灯光照耀下,陋室中的景物,更为清晰。丁老丈伏卧在木榻上,又道:“俞相公,打开木柜,上面一层,放着一个瓦罐子。那里放有一些‮物药‬。唉,这些‮物药‬,放了十几年啦,不知道是否还有效用,”他说的字字清晰,俞秀凡想装作未听清楚,势又不能。只好依言打开木柜,取出了一包‮物药‬,敷在那老人伤处。

  丁老丈拉起露出败絮的棉被,盖在⾝上,道:“年纪大啦。这一跤摔的不轻,真得好好的睡一天,俞相公,你去吧!替我吹熄掉灯火。”

  俞秀凡瞧了一下,吹熄灯人,带上房门,道:“老丈,你先睡一下,明天,小生去替你请个郞中来瞧瞧。”

  那老人似乎已经没有再说话的气力,轻轻咳了两声,未置可否。

  俞秀凡暗暗叹了口气,自言自语的说道:“可怜的老人,孤贫无依。”

  忽然觉着,去路被一件事物挡住。

  抬头看去,溶溶月⾊之下,只见那黑⾐老人像幽灵般,站在路中,神⾊冷肃。

  原来,那老人所以要他点起灯火,打开木柜,似乎是显示清⽩,不噤大为敬佩,暗道: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等洞透人的经验,纵然是读千卷书也难学得,当真是人情练达皆文章。

  黑⾐老人语声冷漠的像寒冰地狱中吹出的风,道:“小娃儿,你是读书人,当知明哲才能保⾝,如是你揷手了这件事,不论你走到天涯海角,也难逃得命。”

  历经了一番凶险,使俞秀凡变的更为镇静,望着那黑⾐老人,毫无惧⾊。

  书化气势诗作胆,颇有不畏強暴的豪壮。

  未等俞秀凡答话,黑⾐老人突然飞⾝一跃,消失不见。

  一觉醒来,红⽇満窗,已是⽇过三竿的时分。

  翻⾝下,匆匆盥洗完毕,正想奔人那老人房中,心中忽生警觉,立时改变主意,携书一卷,缓步出寺,一面信步而行,一面展卷朗读。暗中却留神四顾。

  果然,翠竹林中,似乎是有人影浮动。

  俞秀凡装作未见,朗朗⾼读,旷野静寂,満林尽都是回应的书声。

  ⾜⾜过了大半个时辰,俞秀凡才缓步行回寺中。

  天王寺仍然是那样的宁静,看不出任何异状。

  头上包着⽩纱的了老丈,倚在墙壁一角,席地而坐,沐浴在光之下。

  他闭着双目。似乎已睡了过去。

  俞秀凡放轻步,似恐惊扰了那丁老丈的睡意。

  只见了老丈伸动一下右脚,忽然睁开眼睛。

  俞秀凡笑一笑,说道:“老丈的伤势好些么?”

  丁老丈移动了一下⾝躯,道:“好多了。俞相公,劳驾替我重包一下伤口。”

  俞秀凡放下手中的书卷,蹲在那老人⾝前,解开他头上的⽩纱,重新包扎。

  但闻那老人低声说道:“俞相公,你做得很好。他需要一段时间养息伤势。但那些人不会死心,他们会像幽灵似的,突然出现在天王寺中,你要镇静些,用不着去看他。”

  俞秀凡吃了一惊,暗道:原来他早就知道了。

  还未来及开口,那丁老丈又接着说道:“俞相公,就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读你的书,不要有任何异常的举动。他们一直在监视着咱们,咱们无力反抗,只有和他们比耐力,比镇静。”

  俞秀凡微微的点头,包好老丈的伤势,道:“小生去理膳事了。”

  一连三⽇,俞秀凡果然照常读书,偶而和丁老丈谈几句话,也都是有关省试功名的事。

  三⽇中,没有人来过天上寺,但俞秀凡却一直感觉到暗中有人严密的监视着。

  第四天中午时分,老人的伤势已然大好,进⼊厨下,帮着俞秀凡举炊理膳事。

  俞秀凡忍了又忍,仍是忍耐不住,低声说道:“老丈,我那位艾大哥怎么样了?”

  丁老丈道:“伤势已好了八成,再有两三天就可以完全复元了。”

  俞秀凡笑一笑道:“但愿这两三天,再没有什么变化才好。”

  丁老丈道:“俞相公,百里行程半九十。这几天,他们恐己搜查了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咱们要格外谨慎一些才是。”

  俞秀凡道:“老丈,我想去瞧瞧艾大哥,行么?”

  丁老丈摇‮头摇‬,道:“不行,他要养伤。你不能打扰他,再忍耐三天吧!等他完全恢复了,自会和你促膝长谈。”

  突然间,一阵辘辘轮声,划破了大王寺的安竟。

  俞秀凡放下手中的炊具,道:“老丈,哪来的车轮声?”

  丁老丈放下手中的工作,道:“很多年都没有车马上门了。”

  俞秀凡道:“老丈,咱们瞧瞧去吧!”

  丁老丈道:“你用不着去了,唉!俞相公,有些事必须多多谨慎,世道好险,人心难测啊!”他言中之意,若有所指,但却未多解说,手扶门框,缓步而去。

  俞秀凡望着那老人的背影,心中泛起強烈的好奇,匆匆收拾过厨中事务,缓步行了出去。抬头看夫,只见一辆华丽的篷车,己停在庙门口处。

  车帘启动,一个⾝着绿⾐丽人,缓缓下了马车。

  那妇人年约二十四五,头上挽着一个⾼⾼的官舍,⽔绿罗裙,⽔绿衫,手中执着一把宮扇。

  赶车的,是一位年约五旬的老人,穿一件对襟黑大褂,中束着了一条⽩⾊的带。

  一个十五六岁,梳着双辫的丫环,站在那篷车前面。绿⾐丽人伸出左手,扶在丫环的肩上,缓步向寺中行来。

  丁老丈颤动着步履,了上去,欠⾝一礼,道:“夫人…”

  绿⾐丽人停下了脚步,目光却投注在远处俞秀凡⾝上,微微一笑,才把目光收了回来,望着丁老丈,道:“老丈是…”

  丁老丈接着:“小老儿是这庙中的香火道人。”

  绿⾐丽人低声道:“那位年轻的书生呢?”

  丁老丈道:“一位俞相公,在小寺借读,”绿⾐丽人道:“这寺中,除了两位之外,还有别的人么?”

  丁老丈摇‮头摇‬,道:“这是座很荒凉的小寺,连主持都已离去。”

  绿⾐丽人扶着那青⾐女婢的肩头,缓步向寺中行去,一面说道:“老丈,奴家在佛前许过心愿,想借责寺还愿,不知老丈的意下如何?”

  丁老丈道:“那真是小寺之光。不过,夫人,天王寺很狭小,也没有知客接待,岂不是委屈了夫人么?”

  绿⾐丽人笑一笑,道:“我喜这儿的清静,如是有缘,我也可能捐一笔银子,重修一下这座寺院,不过,老丈…”

  丁老少庄“夫人有什么吩咐?”

  绿⾐丽人道:“我意在贵寺中借住几⽇,不知道是否方便?”

  丁老丈道:“这个,夫人,小古中房舍有限,四厢一室,已为俞相公借读所用。”

  绿⾐丽人接道:“东厢房呢?”

  丁老人道:“里面堆置杂帆积尘盈寸。”

  绿⾐而⼊道:“不要紧,我有从人义婢,可以打扫。”

  丁老丈道:“哎!夫人,可惜老汉太老迈了,只伯无法助夫人一臂之力。”

  绿⾐丽⼊举手招来了那赶车的老人,吩咐逍:“你和小翠动手,打扫东厢,不可劳动了丁老丈。”

  那赶车黑⾐大汉,对绿⾐丽人执礼甚恭,欠欠⾝,立时奔向东厢,青⾐女婢紧随在车夫⾝后,两个人动作很快,不过顿饭工夫,已把东厢打扫⼲净。

  丁老丈⾝子倚在墙壁上,几次想动手帮忙,都为那绿⾐丽人阻止。

  俞秀凡坐在西厢,木桌上摊开了一桌书卷,但他哪有心情读,目睹书上,心驰室外,不时偷眼看东厢的打扫情形。

  那华丽的篷车上,带的东西十分齐全,但见那青⾐女婢搬下被褥来,黑⾐车夫,扛着一张女榻,行人东厢。

  俞秀凡暗晴忖道:原来,他们早就有了准备,似她这等气派的贵妇人,怎会要住在这荒凉的小寺之中i而且不避男女之嫌。

  心中忖思之间,瞥见那绿⾐丽人,直向西厢行了过来。

  一阵脂粉香气,扑人鼻中,敢情那绿⾐丽⼊,已然行人房中,直到了书案前面。

  俞秀凡合上书卷,深深一礼,道:“夫人…”

  绿⾐丽人摇摇手中的宮扇,道:“你们读书人,讲究是非札勿视,非礼勿言,大概对我这举动有些不敢承教,是么?”

  俞秀凡轻轻叹息一声,道:“小生读圣贤书,自然遵从礼仪。”

  绿⾐丽人笑一笑,接道:“万恶为首,沦行不论心,论心世间无完人。相公只要行为正大,又何必顾虑男女之嫌呢?”

  俞秀凡道:“夫人⾼论,但小生自惭…”

  绿⾐丽人格格一笑,道:“小兄弟,俗语说得好,在家千⽇好,出门一时难。妾许下心愿,佛前偿还,故而下惜借宿寺院。”

  俞秀凡道:“夫人既在佛前许下心愿,就该到庵中还愿,女尼接待,方便多了。何况,天王寺香火不盛,僻处荒野,对夫人实有不便。”

  绿⾐丽人道:“妾夫门。娘家都很富有,还完心愿之后,妾准备扩建天王寺,使它成为一方名刹。”

  俞秀凡道:“夫人立此大愿,小生亦感敬佩,在下这就迁出西厢,奉让夫人…”

  绿⾐丽人接道:“你要走?”

  俞秀凡道:“小生借此读书,恐将惊扰夫人诵经还愿。”

  绿⾐丽人笑道:“相公如若要迁离此地,那是心有所惧,故作逃避。”言罢,举步而去。

  俞秀凡呆呆望着那绿⾐丽人的背影,心中暗暗忖道:“艾大哥尚在养息伤势,我怎能轻易离去,这妇人举动异常,分明是有为而来,只怕和那黑⾐老人是一伙的了。”

  一念及此,顿兴豪气,哈哈一笑,道:“夫人说的是,人之为善,其善在心,在下决心留此了。”

  那绿⾐丽人突然回过头来,微微一笑,道:“近朱者⾚,近墨者黑,小兄弟如自觉定力不够,还是离此的好。”

  这女人言词矛盾,前后一番话,大相径庭。

  绿⾐丽人未再回头看俞秀凡一眼,竟自回到了东厢之中。

  经世故,透彻人生的丁老丈,颤巍巍的行了过来。他手扶着门框,举步跨进了西厢。

  俞秀凡迅快站起了⾝子,那丁老丈已抢先说道:“俞相公,这天王寺太小了,住了一位妇道人家,对你只怕有很多的不便。”

  俞秀凡道:“是的。老丈,在下搬离开此地才是,不过…”

  丁老丈接道:“俞相公,东、西厢,遥遥相对,中间不过不⾜一丈的距离,有道是好男不跟女斗,你虽然是先来了一步,但也该让人一筹才是。”

  俞秀凡道:“我知道,老丈,可是我…”

  丁老丈摇‮头摇‬,接道:“这天王寺后,五里处,有一座小小的村落,老汉有一位同门的堂侄,住在那里。他有三座茅舍,但还未婚娶,那地方很清静,该是一处读书的好地方。”

  俞秀凡一皱眉头,道:“老丈,小生担心…”

  丁老丈道:“不用担心。老汉的眼睛,已轻昏花了。所以我什么都没有瞧到,老汉的耳朵也有些聋了,所以我什么都没有听到。”

  俞秀几忽然间感觉到这位老人的言语之中,似是満含着哲理,是一种明显的暗示。

  他所学本杂,细心的想一想,忽有所悟。

  丁老丈一直瞧着俞秀凡的脸⾊,看他流现出若有所悟的神情,突然微微一笑,道:“寺后,有一条小道,直通到那座小小村落中。我那位堂侄叫小黑子,你只要告诉他,天王寺中丁老丈要你去,他自会好好照顾你。”

  扶着门框,缓步踱了出去。

  俞秀凡望着那老人移动的⾝躯,突然感觉到这老人的举动,有些装作。至少,他初到天王寺时,这老人的举动,不似现在这样的迟钝。

  他决心遵照那老人的嘱咐,暂时离开这里。

  于是,很快的收拾好⾐服、书箱,举步向外行去。

  天王寺后,丛生的万竿翠竹中,果然有一条隐隐可辨的小径。

  俞秀凡背着书箱,缓步向前行去,心中却在想着那丁老丈,那満脸堆叠的皱纹,很慢的步履中,却又似隐着洞彻人的智慧和深沉的坚毅。

  突然间,俞秀凡闻到一阵脂粉的香气,那绿⾐丽人,不知何时,已到了他的⾝前。

  俞秀凡怔了一怔,停下了脚步,心中暗暗忖道:“原来她也是一个可以飞行的⾼人。”

  绿⾐丽人笑道:“俞相公,要搬走了么?”

  俞秀凡道:“天王寺太小了,夫人既然决心留在寺中还愿,小生就不便住那里了。”

  绿⾐丽人淡淡的说道:“俞相公,这地方很荒凉,除了天王寺外,只怕很难再找到一处清静的读书所在了。”

  俞秀凡道:“小生生长农家,随便找一处农舍,就可以安顿下来了。”

  绿⾐丽人道:“那丁老丈太老迈了,又受了伤,你放心去么?”

  俞秀凡忽然生出了警惕之心,笑一笑,道:“夫人,小生未到天王寺,那丁老丈也是一人住在寺中,他己习惯那孤苦的生活,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何况…”

  绿⾐丽人道:“何况什么?”

  俞秀凡道:“何况,夫人和从人都留在那里,自然会照顾他了。”

  绿⾐丽人突然伸出自嫰的王掌,一把抓住了俞秀凡的右腕。

  看上去一只⽩嫰滑腻的手,但一扣上俞秀凡的右腕,却如铜指铁钳一般,俞秀凡顿有着骨疼如折的感觉。

  但觉半⾝一⿇,书箱,行囊,滚落一地,疼的头上也滚下汗珠儿,俞秀凡咬咬牙,強忍着苦痛。

  绿⾐丽人格格一笑,道:“小旯弟,你很疼么?”

  俞秀凡瞪大着一双星目,仍然是未说一言。其实,他已经疼的说不出话。

  绿⾐丽人伸出滑腻的右手,取出一方雪⽩的绢帕拭去俞秀凡头上的汗⽔,笑一笑-道:

  “小兄弟,你好热啊!”俞秀凡摇‮头摇‬,仍然没有说话。

  绿⾐丽人轻轻叹一口气,道:“小兄弟,你是不是很难过?”

  这女人说话,柔媚娇甜,带着満脸盈盈的笑惫,但俞秀凡的苦头,却是吃大了,汗⽔如雨透了蓝衫,但他却有一股书呆气,咬着牙,就是不肯叫出声来。

  绿⾐丽人轻叹一口气,道:“小兄弟,你何苦吃这种苦头呢?”一面讲话,一面缓缓松开了俞秀凡的右腕。

  俞秀凡只觉整个右臂完全⿇木,长长吁一口气,道:“夫人,你这是为什么?”

  绿⾐丽人轻轻咳了一声,道:“小兄弟啊!你怎么这样傻啊?”

  俞秀凡心中有些明⽩了,但他却装作不懂,缓缓说道:“夫人,我不明⽩!”

  绿⾐丽人右手又缓缓抓住了俞秀凡的左腕,道:“小兄弟,你的右肩还能动吗?”

  俞秀凡道:“不能动了。”

  绿⾐而⼊道:“如是你的左肩也不能动了,岂不是耽误了你的竟试么?”

  俞秀凡道:“夫人说的是…”

  绿⾐丽人抓住了俞秀凡的左手,了一下,道:“恐怕你要好好的休息一阵,才能写字,左手再坏了,实在太可怜,你娘也不在这里,谁喂你吃饭呢?”

  俞秀凡道:“夫人,你说话太曲折了,我有些不太明⽩。”

  绿⾐丽人笑一笑,道:“小兄弟,我希望你说实话吧,何苦要代人受过?”

  俞秀凡道:“夫人,我不会代人受过,你…”绿⾐丽人摇‮头摇‬,接道:“小兄弟,你读了很多书,当知人无远虑必有近优,你何苦卷⼊这些江湖上凶杀恩怨的漩涡,我实在不忍伤害你,小兄弟,告诉我吧!”

  俞秀凡长长吁一口气,道:“污吏贪墨,有苦打成招的冤狱,想不到这朗朗乾坤之下,世间也有这等以強凌弱,辣手迫供的事!唉!夫人,在下一未犯王法,二未做过错事,夫人这等毒手相加,当真是叫人心生怨恨不平。”

  绿⾐丽人笑一笑,道:“小兄弟,不管你心里怎么想,但眼前你的处境,却已无法更改,小兄弟,你刚吃到的苦头,那只是一个开始,三木之下,何患口供不得,但江湖上的惩人手法,比之那三木大刑尤有过之,小兄弟,你何苦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吃苦呢?”

  俞秀凡道:“夫人,我确然不了解你说些什么。不过,听你的口气,你们似乎是在找一个人。”

  绿⾐丽人道:“对!这就慢慢的人港了,我们是在找一个人。那人受了重伤,可能逃⼊天王寺,也可能摔倒在寺门外面,定是你把他蔵了起来。”

  语声突然间变得十分冷漠,说道:“还有那位丁老丈,装出一付老迈的样子,也有很重的嫌疑。”

  俞秀凡心头震动,表面却淡然说道:“加之罪,何患无词,小生借读荒寺,原希望能静静的读些文章,以应会试,但却未料到招来了如许烦恼。你们⾝具武功,目无王法,视人命如草芥,小生百口难辩。我反抗无能,回话无词,夫人纵然把在下挫骨扬灰,我无法供出什么。”

  绿⾐而人微微一皱眉,道:“小兄弟,丁老丈年纪老迈,只怕没有你小兄弟这一⾝书胆、傲骨,他如一旦招认了出来,小兄弟,那时候,你将如何?”

  俞秀凡道:“本没有那么一个人躲在寺中,小生如何能随口胡诌。”提⾼了声音,接道:“天王寺不过十余间房舍,真如有人蔵着,如何能躲避开你们的搜查?”

  这几句话,似乎是有着很大的力量。

  那绿⾐丽人突然改变了话题,道:“小兄弟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小兄弟原已决心留在寺中,为什么又要突然离开寺院?”

  俞秀凡道:“小生三思之后,觉得夫人既已留寺中,在下留在那里确有许多不便,因而迁居他处。”

  绿⾐丽人笑一笑,道:“可是那位丁老丈示意要你小兄弟迁离寺中么?”

  俞秀凡心中一动,暗道:“凡会武功之人耳目都很灵敏,异于常人。那丁老丈劝我搬离寺中一事,也许已被价瞧到,此事不可否认。”

  心中念转,口中说道:“不错,那丁老丈确曾示意在下搬出寺中,但那也是为了要方便夫人之故。”

  绿⾐丽人笑道:“话不说不明,木不钻不透,现在,咱们已然把事情说明了,我看你小兄弟也不用搬出去了。”

  俞秀凡道:“夫人之意可是要在下重回天王寺中么?”

  绿⾐丽人点头道:“正是如此,不知小兄弟意下如何?”

  她一口一个小兄弟,叫的十分亲热,但俞秀凡已了解处境危恶,这美丽的女人,笑意盈盈中,出手就可能杀人。

  既没有逃避的能力,只好认命,当下说道:“在下住哪里都是一样。”

  绿⾐丽人道:“那很好,咱们回寺中去吧!”伸手捡起俞秀凡落地的书箱⾐服,接道:

  “大姊姊替你拿着东西,咱们回去吧!”

  俞秀凡心中暗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一,強忍半⾝疼楚,随在那绿⾐丽人⾝后行去。

  他昂首而行,忘记了⾝受的创伤,脚下突被一物绊住,蓬然摔倒在地上,原来己到庙门外面,被庙前的石级绊倒。

  他右臂已暂失灵活,只有一只左手可用,这一跌,只摔得鼻青眼肿,口中流出鲜⾎。

  这时,那青⾐女婢,已奔来接过了绿⾐丽人手中之物,绿⾐丽人却回⾝一笑,莲⾜一挑,俞秀凡竟被挑了起来,呼的一声,飞人庙中。

  这一下,俞秀凡⾝难自停,如若摔着实地,非得筋断骨折不叫。

  就在他⾝体将要落着实地,那绿⾐丽人突然飞步而至,迅快伸手一抄,接住了俞秀凡,轻轻的放在地上,格格一笑,道:“小兄弟,摔的疼不疼?吓着了没有?”

  一种被戏弄的感觉,使得俞秀凡有着无比的羞辱感受。

  但他心中明⽩自己眼下的处境,如有反抗举动,将招来更大的羞辱。忍下心中忿,一语不发。

  绿⾐丽人嫣然一笑,接道:“小兄弟,别难过,那丁老丈只怕比你更苦了。”

  语声一顿,提⾼了声音,道:“人厨子,把丁老头带出来。…只见那车夫装扮的黑⾐大汉,提出満脸鲜⾎的丁老丈,缓步行了出来。俞秀凡凝目望去,只见那丁老丈全⾝软瘫,已是奄奄一息,不噤黯然一叹,道:“他己是古稀之年,你们竟然这样‮磨折‬于他,于心何忍?”

  绿⾐丽人笑一笑,道:“小兄弟,他叫人厨子,那不是他的名字,是他的绰号。俗话说,名字有叫错的,但外号叫不错,他整个人就像厨子做菜一样,不但手法练,而且花样很多,你先别担心丁老头的生死,该想想你自己的安危才是。”

  俞秀凡道:“小生自知无能反抗,那只有逆来顺受了。”

  绿⾐丽人道:“说的好可怜啊!小兄弟,但你为什么不说出那人的蔵⾝之处呢?”

  俞秀凡道:“我如胡指说一处,你们搜查不到,只怕更要⾝受苦刑了。”

  绿⾐丽人笑道:“小兄弟,你怎么这样死心眼呢?为什么不说实话,找到那人,大姊姊重重有赏。”

  长长叹一口气,道:“缕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但我未见有人到此,心中纵有应命之心,却又无法胡指一处所在。唉!这不是问案认罪的事,小生认了,画押就行,我如胡说一个所在,你们找不到人,岂不是更要多受酷刑?”

  绿⾐丽人道:“小兄弟说的也是啊!”俞秀凡道:“小生十年寒窗,苦读诗书,从未和你们江湖上人往过,又何苦为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忍受这等酷刑煎熬呢?”

  绿⾐丽人道:“小兄弟说的有理。”

  俞秀凡接道:“如是夫人觉着小生说的有理,诸位还不肯放了小生,那岂不是自认不讲理了么?”

  绿⾐丽人笑道:“很可惜你的好口才,遇上大姊姊我…”

  俞秀凡道:“你难道一点也不肯讲理?”

  绿⾐丽人道:“对别人我也许不讲理,但对小兄弟,自然讲理了。”

  俞秀凡道:“夫人如若讲理,那就该放了小生和丁老丈。”

  绿⾐丽人冷冷说道:“小兄弟,你懂的事情太少。我们一路追踪而来,痕迹到此而止,不瞒你小兄弟说,方圆十里之內,我们都搜查的十分仔细,早已确定他蔵在此地。”

  俞秀凡心中暗暗震动,幸好他摔的鼻青脸肿,脸上纵有一点异⾊,别人也瞧不出来。

  “沉昑了片刻,缓缓说道:“也许真有人到了这里,但小生没有见到,也是无从说起。”

  绿⾐丽人摇‮头摇‬,道:“唉!小兄弟,他行到此处,毒伤并发,我们从痕迹上瞧了出来,不是你就是丁老头救了他。”

  俞秀凡吃了一惊,但另一个念头,却又疾快的在脑际之中闪过,忖道:“她如是真的瞧了出来,那么该发觉我把艾大哥救⼊西厢,但她却无法肯定的指出详情,这女人分明是在用诈,千万不能上她的当。心中有了底子,叹口气,道:“夫人!天王寺一殿两厢,如是真的有人在此,你们怎会找不出来呢?”

  绿⾐丽人笑一笑,道:“小兄弟,好辩才。”

  目光转到那黑⾐大汉⾝上,道:“人厨子,再问问丁老头子。”

  黑⾐人应了一声,一掌拍在那丁老丈的背心之上。

  丁老丈长长吐了一口气,悠悠醒来。

  缓缓睁开双目,望向那绿⾐丽人,道:“夫人,是我…”

  绿⾐丽人接道:“你最好说实话,这位小兄弟已经招认了,说是你救了他。”

  丁老丈摇‮头摇‬,道:“夫人,老汉老迈,耳聋、眼花,那里还能救人?”

  绿⾐丽人冷冷说道:“人厨子,再给他一顿上菜吃吃。”

  人厨子一伏⾝,双手并用。

  但闻一阵骨格响声,丁老丈双臂时间、‮腿双‬膝间的关节,尽遭错开。

  这痛苦,超过了一个人所能忍受的极限,何况年迈气衰的丁老丈。

  但闻这声悲凄的呻昑,传人耳际,只见丁老丈疼的出了一⾝大汗。

  这位倔強老人,咬咬牙,说道:“俞相公,我老迈了,受不了这等‮磨折‬,我要先走一步了。”

  格登一声,咬断了⾆头,鲜⾎噴出,气绝而逝。

  绿⾐丽人和人厨子,都未料到这老人竟还有断⾆求死之能,不噤一呆。

  俞秀凡望着那微颤动的尸体,心中悲痛莫名,不觉热泪滚滚而下。

  绿⾐丽人蹲下⾝子,按按丁老丈的鼻息,道:“翘了,把尸体拖出去吧。”

  人厨子应了一声,提起丁老丈的尸体大步向外面行去。

  俞秀凡眼看那人厨子,有加提狗一般,连拖带拉的,把那丁老丈拖了出去,不由心中大是不安。长长叹一口气,道:“夫人,人死为大,你们酷刑问丁老丈,也就罢了。但你们这等损伤他的尸体,不觉着太过分一些么?”

  绿⾐丽人格格一笑,道:“小兄弟,人厨子杀人成习,不把丁老丈的尸体摔出去,已经是不错了。”

  俞秀凡长长叹一口气,言又止。他心中明⽩,这是一批大盗巨匪,杀人为乐,和他们谈什么道德,那全是⽩费口⾆,只好忍下不言。

  绿⾐丽人叹了口气,道:“小兄弟,丁老丈年近古稀,死了也还罢了,但你这点年纪,死了不觉着太可惜么?”

  俞秀凡仰望朗朗云天,缓缓说道:“夫人,杀我之权,在你们之手,我既无反抗之能,那是不死也得死了。”

  绿⾐丽人道:“小兄弟,我们虽然可以杀死你,但是否杀死你,却在你的手中。”

  俞秀凡摇‮头摇‬,道:“你们不讲道理,随便找个藉口,就可以杀人,我纵有求生之心,也无求生之法。那就只好认命了。”

  只听一个冷冷的声音,接道:“仙子,把这小子给我吧!我不信他是铜浇。铁铸的人,我要数数他⾝上有几骨头。”

  俞秀凡回目望去,发觉那说话的正是人厨子。

  绿⾐丽人不回答人厨子的话,却望着俞秀凡,道:“小兄弟,我已经尽了心啦,你再不说实话,我也没有能力保护你了。”

  俞秀凡一横心,道:“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夫人如是不愿饶过在下,那也是没有法子的事。”

  但闻一声冷笑,一道掌风飞了过来,蓬然一声,击中左颊。

  这一记耳光,打的扎实得很,只打的俞秀凡耳鸣、眼花,⾝不由己的打了两个转⾝,一跤跌摔在地上。

  出手的正是人厨子,一迈步,右脚踏在了俞秀凡的前之上,冷冷说道:“你想死,容易的很,不过,在死前你还得忍受一点痛苦才行。”

  俞秀凡道:“千古艰难唯一死,我连死都不怕了,还怕什么?”

  人厨子一抬脚,踢在了俞秀凡左肋之上;只踢得俞秀凡⾝不由己的翻滚过去,前额撞在房角的砖棱上,立时⽪破⾁绽,⾎流如注。

  左肋骨痛如折,脸上指痕宛然,前额撞破了一个大口子,流的満脸都是鲜⾎,形状极是凄惨。

  但倔強的俞秀凡,咬紧了牙关,紧闭上双目,忍住了无比痛苦,未发出呻昑之声。

  人厨子冷笑一声,道:“这小子果然是倔強得很。”

  上两步,一伸手抓起俞秀凡来。那绿⾐丽人忽然叹一口气,道:“算啦,也许那艾九灵真的役到此,想他一个文弱书生,怎能有如此耐受痛苦之力,如是见过艾九灵,只怕早就招出来了。”

  人厨子道:“这小子闭住嘴巴,连一声疼也不叫,心中分明是有些不服气。”

  绿⾐丽人道:“你那一掌一脚,只怕早已把他打晕过去,心中想叫也是叫不出来了。”

  人厨子双手加劲,呼的一声,把俞秀凡抛起两丈多⾼,直向庙外摔去,口中却笑道:

  “这小子文文弱弱,中青不中吃,留着他也是无用。”

  绿⾐丽人脸⾊突然一寒,冷冷说道:“刁七,我辣手仙子诚然是人尽可夫,不过,这中间有一个条件。”

  刁七嘻嘻一笑,道:“仙子,不知我刁七合不合你的条件?”

  辣手仙子冷哼一声,道:“你自己瞧不到自己的德行,不会伸手摸摸自己么?”

  突然转⾝径人东厢。俞秀凡在连受重伤之下,又被人厨子刁七摔出庙外,两丈多⾼的距离,如是摔在实地上,势必被摔死不可。

  但多亏那庙外面千竿绿竹。

  刁七眼看那辣手仙子一口一个小兄弟,叫的十分亲热,早已引起一股莫明的妒意,再加上辣手仙子口气,有一股替俞秀凡求命之意,这就如火上加油。

  那刁七这一摔用力很大,诚心要把俞秀几摔一个骨折筋断而死。

  但却幸亏他用力很大,俞秀凡撞在一丛翠竹之上,翠竹弹力很大,俞秀凡⾝子被弹了起来,又撞在另一丛翠竹之上,几次弹撞,消去了很大的力道,摔落在实地上时,已然不⾜致命。

  但他连受重伤后,再经过这一摔,人却晕了过去。 wwW.akUxs.cOm
上一章   金笔点龙记   下一章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卧龙生的网络全本小说金笔点龙记,免费提供金笔点龙记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