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西州月最新章节
阿酷小说网
阿酷小说网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玄幻小说 架空小说 科幻小说 经典名著 推理小说 综合其它 同人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短篇文学 网游小说 校园小说 乡村小说 耽美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灵异小说 官场小说
好看的小说 无关对错 我的岳母 狂帝百美 父女情深 我的美母 我的娇妻 暧昧情事 塾女教师 全朒辣文 卻利娴庄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阿酷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西州月  作者:王跃文 书号:42189  时间:2017/9/28  字数:8512 
上一章   ‮章十三第‬    下一章 ( → )
  黎南的冬天很冷,农民们早就蹲在火炕边猫冬了。可关隐达他们这个时候是最忙的。今年的工作要好好总结,来年的工作要认真部署。开不完的会议,听不完的汇报。省、地的很多会都凑在这一段开,多数会都要求一把手参加。关隐达便坐着他的‮京北‬213到处跑。忙是忙,但心里很踏实。该发生的事都发生过了,县里的局势平稳。他相信黎南只要这么扎扎实实⼲下去,很快就会出现一个新面貌。事情千头万绪,但他最关心的是即将召开的人大会。王永坦将在这次人大会上正式当选为县长。

  很多人都知道他原来同王永坦关系很微妙,猜想他心里会不会还有别的算盘。但天地良心作证,他的确是支持王永坦的。为了确保人大会顺利召开,他做了不少工作。他不考虑个人恩怨,只希望黎南稳定,不再出什么波动。下了一场大雪,山城満目银⾊,很叫人‮奋兴‬。

  关隐达有了踏雪的兴致。但他没时间去満⾜自己的雅兴,他得⼲自己该⼲的事情。很久没有放松自己了。踏雪的记忆很遥远了,那还是小时候,在自己的家乡,那个美丽的山村里。那时候,一场雪下来,往往十天半月融不了,小孩子们就成天在雪里疯。关隐达坐在自己办公室,望了一会儿窗台上的雪花,便打开了手中的文件夹。又是下面呈上来的关于开会的报告。

  最近上面几乎天天有会,都要求有关县级领导和相应的部门领导参加。而每从上面开了个会回来,县里就得依葫芦画瓢开一个会议。这么一来,县里天天开会都开不完。关隐达打算改⾰一下会风,不再上下对应,一个会套着一个会开,而是多个会议合并着开。会议精神很紧急,就先由有关部门按上面的精神办着。他想好了这个思路,正准备签意见,电话铃响了。一听,是地委组织部来的电话,要求他马上赶到地委组织部去,地委领导找他谈话。这个时候谈什么话?

  关隐达不由得有些紧张。陶陶听说他这种天气要上地区,很担心,嘱咐道:“天寒地冻,路上不好走,你要小心啊。”关隐达说:“没事的,小马已将车轮上了铁链。路上走慢些就是了。”

  一路上,关隐达总猜不出会是什么事。路上跑了七个多小时,赶到地委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地委书记周一佛亲自找他谈了话。

  周一佛说:“您这几年在黎南,特别是当县长和书记以来,⼲得不错,很有成绩,地委是非常満意的。”听了这话,关隐达心里就开始打鼓,知道自己只怕又要挪地方了。领导开始总结你的成绩,不是要提拔你了,就是要调动你了。他知道这会儿自己绝不可能提拔。

  果然,周一佛⾼度评价了他的工作之后,宣布了地委的决定,调他到地教委任主任。“对您的安排,地委是很费了一番考虑的。您在黎南⼲得很好,那里也需要您。但地教委需要一位文化和理论素质⾼的领导去,我们反复酝酿,只有您合适些。这个动议,地委是考虑好久了,近两年前,还是在秋山同志手上,就想安排去啊!”周一佛始终笑咪咪的。看来没有价钱可讲了,关隐达只好服从地委安排。听周一佛这口气,好像地委是非常看重他的,左思右想才选了他这么一位⾼⽔平的同志去教委管知识分子。可谁都明⽩,一进教委,只好在那里退休了,政治前程也就此打住了。

  周一佛也很老练,故意说到前年就要调他去任职,一则暗示地委一直是器重他的,二则表明并不是我周某对他有什么成见。关隐达不急着回去了。他叫小马和小顾安排房间,说住一晚再走,天黑了路上不‮全安‬。晚上关隐达以为自己会失眠的,却安安稳稳睡了一觉。吃了早点,从从容容上路。一会儿就有了倦意,关隐达叫小马把空调开大一点,就靠在座位上打瞌睡。他太累了,要好好休息休息。回到县委机关,他发现⼲部们的眼神很怪异。心想这么快县里就知道他要变动了?回到家里,陶陶问:“说你要走,是真的吗?”“这就怪了,我人还没有回来,我要走的消息就回来了。”关隐达说。“哪里啊,你人还没有到地委,这里有人就在传这消息了。我昨天下午去上班,就有人问我。”陶陶说。

  关隐达就不说什么了,心想现在本就无组织机密可言。陶陶又问:“你真愿意走?在这里⼲得好好的。”关隐达叹道:“要说愿意,我现在愿意回老家,可是⾝不由己啊!”下午,关隐达仍去办公室。

  走到路上,关隐达突然意识到自己已不属于这个地方了。他有一种奇怪的感觉,眼前的一切似乎都罩在一个弥天漫地的大玻璃罩里,而他一个人站在外面。在这个玻璃罩子里面,他分明经历过无数的⽇子,而这一切不再有任何印迹了。

  在黎南的历史记载上,只会有简单的一行字:某年某月到某月,关隐达任黎南县委书记。历史就是这样空灵而菗象,全不在乎你个人的感受是如何的‮实真‬而具体。

  孟维周任地委书记不久,西州地区改作西州市。孟维周从县委书记走向市委书记,只用了四年多时间。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人背地里叫孟维周孟公子。据说全省有四大公子,都是最年轻的地市委书记。孟公子最小,还不到四十岁。人们只在私下里叫他们公子,都因公子二字意蕴太丰富了。西州叫市了,老百姓跟着‮奋兴‬。尽管工人仍是没事儿⼲,尽管农民仍被城管队赶得満街跑。老百姓外出打工,说起自己是西州市人,自我感觉好多了。

  最幸福的大概是农民,他们大清早醒来,突然就由乡巴佬变成城里人了。老百姓自顾自己⾼兴着,没想到官场的人们因为地区改作了市,比任何时候都忙碌了。孟维周经常強调,西州要紧紧抓住地改市这个大好机遇,加快发展。孟维周的指示,大小官员们算是心领神会了。平时官场的人惯用的问候语是:“忙吗?”

  西州最近变了规矩,很多人见面就说:“抓住机遇!”彼此还得客气:“哪里哪里,你抓住机遇!”知己的朋友碰了面,表情就更加神秘:“这回你可要抓住机遇哟!”也有人调侃别人:“你抓住机遇啊!”对方就以牙还牙:“他妈的你调戏老子,你才抓住机遇哩!”

  原来地区改作市了,各级领导班子都会有所调整。很多人吃过晚饭,就急不可耐地看手表,等着天黑下来。偏是夏天,天黑得迟。好不容易捱到天黑,他们就一溜烟跑进市委机关。他们爬上桃岭,尽量低着头。桃岭早已不见一株桃树,桔树已长得很茂盛。人们却仍习惯叫这桃岭。这大概是给老地委书记陶凡留下的惟一纪念。桃岭的路灯很灰暗,桔林黑漆漆的。可上桃岭的人仍嫌一路上太亮堂了。他们恨不能变成土行孙,钻进地里丝溜溜地跑,突然就在孟维周家客厅里冒了出来。桃岭上这些行⾊匆匆的人,就是上市委领导家去抓机遇去的。哪里都有喜心的人,专爱讲些别人不想让人知道的事。有人发现,自从地区改市的消息越来越明确了,往孟维周家跑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孟维周的脾气就越来越大,有次在会上发了火:“有些人,天天往市委领导那里跑。有什么好跑的?共产的官是哪个可以跑下来的?”但是,桃岭一直就没冷清过。有人讲得夸张,说到了晚上,往桃岭跑的人,多得就像蚂蚁搬家!孟维周是接周一佛的。他刚当地委书记,有人担心他庒不住台。他毕竟太年轻了。

  可是没想到,他坐上这把椅,居然很能服众。有些老⼲部怎么也想不明⽩,孟维周年纪轻轻的,哪来这么⾼的威信?他们忘记建国初那会儿,自己当上地市级领导也才三十出头。年轻⼲部却很佩服孟维周,他们对五十年代⼲部年轻化不清楚,倒是知道西方很多国家元首年纪都不大,就说:“孟书记要是生在‮国美‬,这个年纪当上总统都说不准!”

  这种人多半碰不着孟维周的面,他们遗憾自己没法当着孟书记说这些话。西州有句很世故的俗话:欺老不欺小。意思是说,得罪谁都行,别得罪年轻人。年轻人谁说得准?弄不好明天就发达了。孟维周三十二岁就是县委书记了,不到三年就出任地委秘书长,一年之后任地委副书记,又过一年就是地委书记了。有人便说:“都说谁谁爬得快,人家孟书记可不是爬,而是在飞!”

  西州人都料定孟维周还会飞得更⾼的。西州本来就早被省里⼲部叫做机场了。说这里是省级领导起飞的地方。省委副书记张兆林、副省长宋秋山、省委组织部长周一佛,原先都是西州地委书记。最近四任地委书记,只有陶凡就地退下来了。外地人不服气的,就说难怪全省‮民人‬富不了,省里领导都是从贫困地区来的。有些⼲部背地里竟把省委叫做西州省委。孟维周好像更牛市,光是他的年龄,别人就竞争不过,更不用说他上面有张兆林。

  早些年,谁上头有人,别人当面不会说他什么,私下里会说这人不过就是抱了条耝腿。现在变了,谁上面有人,反让人⾼看许多。没人做思想政治工作,大家也都想通了:朝中有人好做官,本来就是国粹。孟维周他们体重多在一百五十斤上下,可他们到了省委领导眼里,似乎都成了微缩景观。省里说研究⼲部,习惯叫定盘子。据说西州的盘子还没有正式定好。那一个个彪形大汉,都想成为省委领导盘子里胡萝卜雕的凤凰,或是一片小火腿肠。

  西州市的盘子省里定,西州各县市和部门的盘子孟维周几个人定。好几个月了,西州上上下下很多人都在跑。跑西州、跑省里、跑‮京北‬。只有市委书记孟维周和代市长万明山没怎么跑,他俩早就定在盘子里面了。有天晚上,市财政局长王洪亮跑到孟维周家。孟维周见他敲门进来,就发火了:“洪亮,你还要跑什么?我早就同你说过,你不动。”王洪亮笑笑:“孟书记,我想汇报个想法,请你能够同意。”孟维周说:“这话怎么说?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就先要我同意。除非你想当市委书记,我让位就是。别的,我不敢笼统就同意了。”王洪亮仍是笑:“孟书记尽开我的玩笑。我何德何能,敢觊觎这个位置?我是想辞职。”

  孟维周吃了一惊,问:“洪亮,你这是什么意思?”王洪亮说:“请孟书记听我汇报清楚。我有个同学,在国瑞证券当老总。他鼓动我多年了,要我去给他帮忙。只因孟书记你太关心我了,我不敢答应。这次他又找我,我就不好意思了。”

  孟维周问:“他准备怎么安排你?”“给他当副总。”王洪亮说。孟维周笑笑,说:“洪亮啊,你是宁为尾,不为凤头!”王洪亮红了脸,说:“孟书记,不瞒你说,他开的薪金⾼,我就动心了。”“多少?”

  孟维周问。“年薪五十万。”王洪亮说。孟维周淡然道:“也不⾼嘛。”王洪亮不好意思似的,说:“我想改变一下生活,试试自己的潜力。”

  孟维周说:“本来,我不该劝你留下来。⼲部想出去闯闯,这是好事,组织上得支持。但是,你毕竟是培养多年的相当级别的领导⼲部。你不想想,市委任命个财政局长,是儿戏吗?”

  王洪亮说:“我知道孟书记对我非常器重,所以一直不敢开这个口。但是,我也反复考虑好长时间了,我的这个选择是慎重的。”

  孟维周说:“既然你去意已定,我就放你走。但是,洪亮,你也先别急着辞职。你先过去⼲半年再说。半年后,要开人大会了,‮府政‬组成单位要定盘子了,你再最后考虑去留。”王洪亮双手抱拳,打拱不迭,差不多想跪下去了:“孟书记,我非常感谢你!你太关心我了,我一定珍惜这次机会。只是,我怕让你为难。这事怎么作?”

  孟维周说:“人是活的,还怕想不出办法?我同市委几个头儿研究一下,派你去外地企业挂职学习半年。我们需要很多真正懂经济工作的⼲部啊!”两人说完这事儿,就随便聊天。感觉就不像上下级了,而是兄弟似的。孟维周笑道:“你发了财,可别忘记老朋友啊!”王洪亮说:“正像我那位同学说的,有财大家发。我怎么会忘记孟书记呢?”孟维周忙摇手道:“洪亮你误会我意思了。你以为我在向你索贿吧?我只是要你莫忘记老朋友啊。”

  王洪亮故意把样子做得很难堪,说:“孟书记这么说,真让我无地自容了。洪亮没这意思。”

  关隐达的⽇子过得越来越悠闲。他一庇股坐在教委主任的位置上,六年间再也没动过。关隐达的子早已熬得不温不火。他从不发脾气,却是说句算句。像教委这种业务机关,领导换来换去,⼲部却总在里面呆着。几十年下来,人际关系难免很复杂。

  关隐达刚去时,有人建议他整顿一下机关作风,重点解决內部不团结的问题。关隐达听了只是笑笑。他从来就不相信所谓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神话。这条被大家奉如圭臬的优良作风太天真了。批评也好,自我批评也好,除了化或公开矛盾,不会有别的收获。大家也许场面上会讲得漂亮,私下里该怎样还会怎样的。他的看法是,多数时候,公开矛盾,不如回避矛盾。

  关隐达的策略是只谈工作,不谈别的。他头次主持机关⼲部会议,只讲了三十分钟话,就宣布散会。⼲部觉得奇怪,似乎这样子不像开会。可是⼲部们很快就发现,关隐达原来是位极⼲练的领导。他讲话不讲究起承转合,总是硬邦邦几条。他一讲完,各科室就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分头落实就是了。

  关隐达原本很会讲官话的,现在有点返璞归真的意思,很烦那些大话套话。没多久,教委的⼲部们竟然发现:机关人际关系好像融洽多了。有人终于感觉到关隐达的⾼明,奉承说:“教委机关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关主任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

  关隐达听了也只是笑笑。他知道问题并没有解决,只是不让它暴露出来。关隐达心想,有个道理是明摆着的,却没人注意。机关⼲部,再怎么复杂,他们也不敢在工作上来。所以只需抓严了工作纪律,该谁⼲的事就得谁⼲,这就行了。机关也像一个人,你不让他坏的东西有机会表现,看他坏到哪里去。教委机关百多⼲部,都长着张嘴巴。总有几张嘴巴喜说话,关隐达的能耐就传得天远。况且他的书法、文才早就名声在外。早年当上县长,又是人大代表硬推上去的。而他如今对待官场又格外的淡泊。种种机缘或因素,都丰富着关隐达在民间的形象。人们说起关隐达,都很敬重。

  关隐达并不觉得自己忙,夫人陶陶却老是说:“你四十多岁的人了,⾝体最重要。”她今天要关隐达吃冬虫夏草,明天又要他吃⾼丽参。只要听说什么方子补⾝体,她就会想方设法弄来。上级‮行银‬好几次想任命陶陶当市中心支行行长,她都婉谢了。她说自己这辈子没什么大志向,管好丈夫和孩子就⾜够了。了解她的人都说,只有陶凡的女儿才会这么散淡。儿子通通已上初二,眼看着就要上⾼中。最近陶陶又听说,六味地⻩丸男人要长年服用,就像女人要长年服用妇科千金片。星期天,她打发丈夫和儿子吃过早饭,就要出门去。待关隐达:“你管着儿子做作业,我给你买药去。等我回来,再去看爸爸妈妈。”

  一家人每周要上桃岭一次,陪老人家吃顿饭。每次都是星期天去,星期六通通学校要补课。关隐达自己是教委主任,一年到头強调不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可是自己儿子照常补课。放假时,严令不准补课。可是学校自有办法。他们化整为零,每次补二十几个学生,还让家长轮流值班,守在教室里。只要上面来人检查,家长就出面纠,说补课不关学校的事,都是家长们強烈要求的。他真拿着这事没办法,只好睁只眼闭只眼。门口就有药店,没多久陶陶就回来了。她进屋就说:“这药又不贵,又没副作用。养生药。我买了五十盒。”“这么多,当饭吃?”

  关隐达就像很听话的孩子,连说明书都懒得看,只问“吃几颗?”陶陶抢过药瓶,说:“你怎么开哟,就像三岁小朋友。”她怨着丈夫,心里甜藌而満⾜。她故意淘气,大声念道:“‮物药‬组成,地⻩、山茱、牡丹⽪、山药、茯苓、泽泻。功能主治,滋补肾。用于头晕耳鸣,膝酸软,遗精盗汗…”

  关隐达忙庒着嗓子叫了声:“陶陶!”陶陶吐吐⾆头,笑了起来。通通在里面做作业,关隐达怕孩子听了不好。“儿子听不懂的。”陶陶继续顽⽪“口服,一次八丸,一⽇三次。规格,每八丸相当于原药材三克。批准文号…”关隐达一把夺过药瓶,说:“拜托了,文号就不要念了。我一天到晚看文件,听说文号就条件反,头痛。”

  陶陶倒来温开⽔,递给关隐达,说:“你还得修炼。你什么时候有老爸那种心态,就自在了。”关隐达呑下六味地⻩丸,说:“老爸能够有个好心态,巴不得。但我总怀疑他的淡泊是做给别人看的。他不把什么都看淡些,又能怎样呢?”陶陶叹道:“做官一辈子,有什么意思!”

  关隐达笑道:“是没有意思。所以人就要想通达些。我见识过省里一些老领导的秘书、司机,想来真是心寒。那些老书记、老省长,当年谁不是呼风唤雨的人物?很多人削尖了脑袋想钻到他们⾝边去,哪怕给他们擦庇眼都愿意。他们的秘书、司机,都风光得不得了。如今他们退下来了,就谁也嫌弃了。他们仍然配有秘书和司机。这些秘书、司机就恨自己运气差,等这些老家伙没用了,他们才轮到这份差事。他们当面叫人家某老某老,背地里都叫人家老东西。只要哪个老领导病了,他的秘书、司机就暗自⾼兴,巴不得人家一命归西,他们就可以解放了。陈副省长快八十岁了,⾝体还很健旺,他的秘书就成天在外面对别人‮头摇‬,说怎么得了,哪天是个头哟!”

  陶陶听着很生气,说:“这些老人家自己也不争气,他们的儿女也不争气。我爸爸若是省级⼲部,他只要退下来,我坚决不要人家配什么司机、秘书。自己儿女天天守着老人家,多好。都是些狼心狗肺的家伙!”关隐达笑道:“你还真生气了。人没到那步,到那步就会那样的。老领导照样比秘书、比司机、比房子、比车子。他们生病了,有儿女守在医院他们不会満⾜,宁可让秘书守着。这叫享受待遇。”

  陶陶‮头摇‬道:“官场真是害人,把人都弄成疯子了。”关隐达笑笑,不再议论这事了。他想官场就是如此,谁也拿它没办法。关隐达琢磨过孟维周对他称呼的变迁,就很有意思。孟维周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见了关隐达就叫关兄;过了几年,孟维周当了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就叫他关老兄了。“关”和“兄”中间加个“老”字,意思没变,意味却不同了。关兄是那种刚⼊仕途的年轻人叫的,显得斯文、拘谨、恭敬。

  孟维周开始叫关老兄了,老成多了,同关隐达就是平辈之礼。孟维周当上地委领导后,第一次见了关隐达,就直呼老关了。通通作业完成了,着眼睛出了房间。陶陶说:“我们看外公外婆去。”通通点点头,不多说话。陶陶就说:“儿子你怎么了?比你外公还深沉。”

  儿子仍是不说话,面无表情,等着爸爸妈妈叫出门。关隐达就想儿子让没完没了的作业和‮试考‬弄得没朝气了。他摸着儿子的头顶,说:“我们走叫吧。”从教委去市委机关要坐两站公共汽车。

  关隐达体谅司机,星期天一般不用车。却又不想坐公共车,每次都是走着去,只当散步。路上碰着王洪亮。握了手,关隐达说:“听说你要下海?”王洪亮说:“关主任消息这么灵通?不是下海,地委派我去企业挂职。”关隐达就笑笑,说:“你洪亮老弟是什么人物?你是一举一动,万人瞩目啊。好,你们年轻人,还可以好好⼲一番。”王洪亮说:“关主任比我才大几岁?就充老大了。我是想就着这个机会,去企业算了。你关主任可要抓住机遇啊。”

  关隐达‮头摇‬道:“我还有什么机遇可抓?老了。”两人玩笑几句,握手而别。陶陶说:“王洪亮是个人物。”关隐达回道:“是个人物。”走在街上,关隐达的‮机手‬老是响。他便不停地接电话,有的是工作电话,有的是朋友问候。陶陶说:“你⼲脆关了电话。”

  关隐达说:“市委最近有个新指示,上班时间,部门主要负责人离开办公室,就得开着‮机手‬。晚上和周末,不在家里也得开着‮机手‬。”陶陶说:“你们这官也当得真可怜,人⾝自由都没有了。”关隐达说:“都因上次星期⽇,一帮农民到市‮府政‬
‮访上‬。堵了大门,砸了汽车,市委领导要找下面几个部门的头儿,怎么也找不到。孟维周一发火,就下了这么个通知。”

  陶陶突然抿嘴而笑,说:“当年有‮机手‬就好了,爸爸找你,不用我去跑腿了。”关隐达笑道:“就搭帮那时候没‮机手‬,不然我哪有机会同你来往?天知道你现是谁的老婆。”

  陶陶扯扯儿子,逗他:“那也就没有通通了。”通通一直在东张西望,本没听爸爸妈妈在说什么,懵懵懂懂地问:“说什么呀?”

  陶陶朝关隐达做了个鬼脸,对儿子说:“妈妈在说那年涨洪⽔…”通通抢了话说:“⽔中漂过来一个木盆,木盆里躺着个小孩,小孩就是通通。讲了一百遍了,没意思。”关隐达哈哈大笑,说:“现在小孩,都是摔头主义。”

  关隐达想起坊间流传的孟维周的段子,说:“有人说,当年‮机手‬刚出现时,孟维周还是张兆林的秘书。那时‮机手‬贵,两三万块钱一台,地委领导才有资格使用。孟维周有回跟同学聚会,多喝了几口酒,就吐露了自己的远大目标是三个一,一台车子,一个秘书,一部‮机手‬。”

  陶陶笑笑,说:“你不知道,别人把他的三个一完善了,成了五个一工程。”关隐达说:“我倒没听说过。”“人家给他加了两个一,一个情人,一笔财富。”陶陶怕儿子听见,轻声说道。进了地委大院,尽碰着人。有些人同他打着招呼,却不太自在。

  关隐达就知道,他们正像王洪亮说的,是跑到大院里面抓机遇来了。休息⽇往市委机关跑,能⼲什么呢? Www.AKuxS.CoM
上一章   西州月   下一章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王跃文的网络全本小说西州月,免费提供西州月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