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 作者:孙皓晖 | 书号:43611 时间:2017/11/9 字数:7126 |
上一章 毫分见齐算毅乐 节二第 下一章 ( → ) | |
在蓟城的东南坊,有一座六进庭院的府邸,这便是目下在燕国炙手可热的亚卿府。 燕国是周武王灭商后首次分封的最老牌诸侯,始受封者便是赫赫大名的召公奭,周武王的弟弟。使燕人骄傲了几百年的,便是这最嫡系的王族诸侯。也正是这个原因,燕国的一切都原封不动的保留了周人的习俗与传统。都城建筑也是一样,蓟城的格局几乎便是一个镐京翻版,只不过规模气势略小罢了。与镐京一样,蓟城王宮以外的街区都以“坊”划分,而“坊”的命名则以王宮方位而定。东南坊,便是王宮东南的一片官宅区。这里紧靠王宮远离商市,一⾊的青石板街,街中大树浓荫,几乎没有寻常行人,但有行走,都是辚辚车马,整个街坊竟是幽静得有些空旷。 令鲁仲连惊讶的是,亚卿府门前竟是车马冷落,与遥遥可见的相邻府邸的访客如梭相比,这里当真是门可罗雀。乐毅的亚卿之位与秦国当年的左庶长极是相似,职爵不是很⾼,权力却是很实在——领军主政文武兼于一⾝!无论在哪个国家,此等实权大臣都是百僚瞩目,更不说目下朝野皆知乐毅与燕昭王的莫逆情谊了,如何府前竟是车马寥落? “临淄鲁仲连拜见亚卿,敢请家老通禀。”尽管心存疑惑,鲁仲连还是依礼行事,按照天下惯例,将这些门吏一律呼为“家老” “先生便是鲁仲连么?”一个带剑门吏从又窄又⾼的石阶上噔噔噔小跑下来,当头便是一躬“请随我来便了。” “请问家老,亚卿知晓我要来么?”鲁仲连大是惊奇,尽管他与乐毅有可能相互闻名,但却素不相识,也没有通过任何人通连中介,如何这乐毅便知道他要来? “亚卿只吩咐:临淄鲁仲连若来,请在府中等我。余事小吏不知。” “亚卿不在府中?进宮了么?” 门吏却只一句“余事小吏不知”匆匆将鲁仲连领进第三进正厅 ![]() ![]() 这是一进极是幽静的小庭院:北面正屋,两侧厢房,南面一道⾼大的影壁,便自然构成了一方天井;天井小院中,一片青竹蓬蓬 ![]() ![]() ![]() ![]() 如此一座庭院通称为“书房”原本便是奇特。北面三开间正房的门楣之上,却是一块长约六尺的⽩底绿纹⽟,赫然镶嵌着“莫府”两个大铜字。门前一个红⾐文吏垂手肃立纹丝不动,却是一尊石俑一般。这“莫府”便是“幕府”的本字,后人解说云“师出无常处,所在张幕居之,以将帅得称府,古称莫府。莫与幕同。”乐毅执燕国大军,莫府却设在如此不起眼的一间石屋,当真令人感喟。显然,幕府便是他处置军务的处所,是这“书房”里最不能为外人涉⾜的地方了。 东西两侧厢房也各有字,却都是竹牌红字,东曰“数典”西曰“ ![]() ![]() 书吏却是肃然拱手:“原是亚卿知先生风雅之士,恐先生枯坐无趣,是以请先生进得书房消磨。先生但自坐,我来煮茶。” 听书吏如此一说,鲁仲连大是舒心。久闻乐毅贤名,却是无以谋面,今⽇一窥,其人尚未露面,便有一股⾼洁古风悠悠然飘来,如此之雅士却竟是秘密 ![]() ![]() ![]() ![]() 信步走进西厢,鲁仲连便是一声深重的叹息,坐在琴台前大袖一拂,叮咚琴音便是清越飞扬,⾼亢的齐音长歌竟是破喉而出——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 如山如⾩如冈如陵 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民之质矣⽇用饮食 群黎百姓徧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之升 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曲⾼和寡,信哉斯言也!”一声大笑从庭院朗朗传来。 鲁仲连轻轻地叹息了一声,从座中站起来到廊下,赫然便见天井中站着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将军:一领大红斗篷罩着细软的鳞片铁甲,一顶青铜矛盔却夹在腋下,一头长发便散披在肩,与 ![]() “《天保》之意,原是尽人皆知,何堪曲⾼和寡也?”鲁仲连便是抱拳一拱。 “曲⾼和寡,又岂在唱和相随?” “将军之意,是说太平岁月无从力行?” “⾼洁者独行,⼊俗者合众。大争之世,何能例外?” “大争争太平。从我做起,合众之力,何愁兵戈不息?” 将军大笑:“千里驹果然志向⾼远,乐毅佩服!来人,院中设座,我与先生痛饮!” “绿竹之圃,正当清酒,将军果真雅致也!” 乐毅笑道:“睹物生情。雅与不雅,却在品尝者心中生出。此情此景,有⾼士便雅,无⾼士便俗。雅也俗也,原在变幻之中。” “将军腹有玄机,却将这个‘雅’字说得透,鲁仲连佩服!” 便在这片刻之间,那名书吏带着一个仆人已经将宴席安排妥当——两张木案,两片草席,案上一个陶盆一只陶碗,中间立着一只两尺⾼的红木桶,竟是简洁朴实得没有一样多余的物事。那书吏正在斟酒,乐毅便拱手笑道:“仲连兄⼊座便了。”待鲁仲连坐定,乐毅便举起了陶碗:“先生远道而来,一碗燕酒权做洗尘,来,⼲了!”鲁仲连双手举碗:“得遇将军,幸甚之至也,⼲了!”便汩汩饮了下去,悠然哈出一口酒气:“清寒凛冽,燕酒果然不差!”乐毅笑道:“好说!先生但喜 ![]() “先生此来,何以教我?”倏忽之间,乐毅脸上的笑容便消失了。 鲁仲连见乐毅如此郑重地口吻,不噤肃然拱手道:“仲连不才,想为燕齐修好尽绵薄之力,以使两邻庶民有个太平岁月,恳望将军纳我一策,消弭兵戈。” “先生何出此言?”乐毅慷慨一笑“三十多年来,齐国咄咄 ![]() “将军才略,令人敬服!”鲁仲连由衷赞叹一句,便是微微一笑“以将军之明,岂不知今⽇齐国已非昨⽇齐国,开罪天下,千夫所指,与六国修好尚且不及,何能再对燕国颐指气使?而将军在辽东寒暑十载,练得精兵二十余万,正 ![]() 乐毅悠然一笑:“鲁仲连果然纵横名家,所见甚透!”却忽然口气一转“然则,燕国练兵,所在若何?先生却是走眼了。” “此话怎讲?” “燕国练兵,所为只有一个:自立于天下,不再重蹈覆辙,不再被齐国呑灭。”虽然语气并不 ![]() “罢了!未发之兵,不可测其道。”鲁仲连长长的一声叹息,撂过了这个说不清的话头“将军,听我目下一策如何?” “先生但说。” 鲁仲连一口气便说了下去:“齐国退还燕国历年所割十五城,并燕南⽔面;诛杀张魁事件,齐王向燕王谢罪;当年掠燕财货,齐国加三成退还并赔偿;如此做来,燕国可愿罢兵立盟,两国修好?” “这是齐王之意?”乐毅悠然一笑,闪亮的目光便盯住了鲁仲连。 “齐王禀 ![]() “好!”乐毅拍案而起“先生有此大志,乐毅自当鼎力辅助。我这便进宮禀报燕王,先生便在这里消磨一时。” 鲁仲连原本只是想说服乐毅不要反对,然后他便可以全力说服燕王。战场是军人的功勋所在,自古以来,掌兵大臣十有八九都是強硬主战派。乐毅十载练兵苦心备战,而且已经开始了与中原各国的秘密联络,纵是贤明之士,如何便能放弃这个长期谋划的目标?惟其如此,鲁仲连实在没有想到乐毅如此快捷明朗,非但一口赞同齐燕修好,且要立即进宮!一时之间鲁仲连倒是困惑起来,意味深长地一笑:“十载功夫,将军不怕付之东流?” “先生差矣!”乐毅哈哈大笑“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乐毅固然好兵,然⾝为国家重臣,岂能以一己之好恶,度国家之利害?燕国但能不动⼲戈而收复失地,回复尊严,乐毅何乐而不为?”说罢一拱手,竟是大步去了。 鲁仲连怔怔地望着乐毅背影,竟是百感 ![]() 燕昭王正在书房密室端详那幅可墙大的《齐国山⽔城池图》。 这是乐毅派遣堪舆师数十次潜⼊齐国,花费十余年心⾎精心绘制的一幅秘密地图,只有两幅,一幅在这里,一幅在乐毅幕府。寻常但有空闲,燕昭王都要独自站在这里长久地默默地端详揣摩。他是在燕国內忧外患剧烈 ![]() 说起来,燕齐两国在周武王始封诸侯时都是首封大国,都是带着镇抚边患的重任在荒莽山原披荆斩棘艰难立国的功臣部族。召公奭、太公望,那是多么辉煌的两个名字啊!西周三百余年,鲁、晋、燕、齐四大核心诸侯,便是支撑整个华夏的四 ![]() ![]() ![]() ![]() ![]() ![]() 田氏新齐国立⾜未稳,却是急于与大诸侯们修好会盟,通商互助,自然便要首先结好燕国这个毗邻的王族大国。反复试探,齐国竟然都碰了硬邦邦的钉。有一次,两国渔民因在济⽔捕鱼而大起械斗,齐桓公田午便将齐国渔民全部押往燕国, ![]() ![]() ![]() 燕文公任用苏秦,燕国终于有了一个崛起的机会。惜乎天不假年,文公尚未来得及等苏秦合纵成功便骤然病逝了。燕易王倒是雄心 ![]() ![]() ![]() ![]() ![]() 当时好容易保住太子之位的姬平被迫离国,流落于王族封地。为了复国,他联络王族发动了一场兵变,不想却被凶悍的子之一举击溃。姬平再次流落封地蔵⾝,无奈之下,便秘请齐国发兵靖难。齐宣王本来就一直在等待出兵机会,应姬平之邀,立即大举发兵燕国,剿灭了子之,将燕国财货抢掠一空,还大火焚毁了蓟城,给姬平留下了一个満目废墟遍地疮痍的烂摊子!国人在痛骂齐国的同时,也恶狠狠地诅咒着那个搬来齐人的子之。姬平很清楚,要不是将搬来齐兵的恶名转嫁给死无对证的子之,他这个国王还当真要被国人撕碎了祭祖。就这样,做了燕王的姬平深深地掩蔵了这个永远流⾎的伤口,开始了艰难的复国。安抚百姓,恢复生计,求贤变法,周旋列国,练兵备战,终是一步一步地走到了今⽇。虽然正当不惑之年,他却已经是两鬓苍苍的老人了。几十年来,他一⽇也没有忘记向齐国复仇,虽说没有像越王勾践那样⽇喊三次,也是经常在梦中霍然坐起,看着漫天星斗愣怔莫名。 “禀报我王:亚卿晋见。”御书的声音从密室门外轻轻传来。 “禀报甚来?老规矩,请亚卿到书房便了。”燕昭王一声吩咐,便已经出了密室。他从来不在书房接见大臣,惟独对乐毅例外。御书虽然知道这个例外,但见国君独在密室,仍然不敢大意。况且,乐毅刚刚从这里离开不到两个时辰,便又匆匆进宮,也实在令人意外。见国君并无异常,御书才轻步走了出去。 “君上,鲁仲连来了!”乐毅大步匆匆地走进书房,一拱手便是一句消息。 “鲁仲连?啊,想起来了,临淄千里驹,新一代纵横策士。”燕昭王竞⽇思谋天下大势,对邦 ![]() ![]() ![]() “鲁仲连要斡旋燕齐修好。”乐毅悠然一笑,便将鲁仲连在他府中的事体详细说了一遍“君上以为如何?” 燕昭王心中一沉,一时竟是愣怔默然。对齐国开战,这是他朝思暮想的兴邦大计,也是与乐毅几位重臣长期谋划的秘密国策,眼看便要推出⽔面了,却突然有人要斡旋燕齐言归于好,而且提出了确实令人怦然心动的修好要件,倒是真令燕昭王一时回不过神来。齐国若退了燕国失地、赔补了昔年财货,再加上赔罪,再要开战只怕是天下不容;可要说不打齐国了,心中便顿时空落落的,⾎泪浸泡长久庒抑的国恨家仇便这般轻飘飘滑过去了?燕国若有六十万大军,燕昭王便绝不会接受这种修好之约,齐国不想打他也要打,打出来的物事终是实在!可燕国只有二十万大军,兵力只有齐国的三分之一,燕国要复仇,便要合纵天下灭齐;而強大的齐国着意修好,燕国再要灭齐,便失却了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道伐国,他国出兵便大是难题。说到底,接受齐国修好,燕昭王觉得憋气;拒绝齐国修好,燕国复仇便失去了合纵支撑,更是憋气!思忖良久,燕昭王竟是长长地一声叹息。 “君上毋忧,鲁仲连之动议,对我大是有利。” “有利?”燕昭王急迫道“说说,如何有利?” 乐毅却是从容反问:“君上以为,齐王田地会赞同鲁仲连这个修好动议么?” “你是说,齐王不会接受修好之意?”骤然之间,燕昭王两眼生光。 “绝然不会。”乐毅头摇“此人禀 ![]() “有理!”燕昭王一句赞同,又突然犹疑“鲁仲连难道想不到这一点么?” 乐毅便是一声叹息:“知其不可而为之,鲁仲连也。保国心切,他只是全力一争而已。” “好!”燕昭王拍案而起“鲁仲连天下名士,你我君臣便将这文章做大。” “为我合纵六国铺路。”乐毅会心地一笑,又是一声叹息“只怕鲁仲连有不测之危了。” “天意如此,人力奈何?”燕昭王笑了。 wWw.aKuXs.cOm |
上一章 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孙皓晖的网络全本小说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免费提供大秦帝国3:金戈铁马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