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册)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架空小说 >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册) 作者:曹昇 | 书号:44461 时间:2017/11/26 字数:11926 |
上一章 洗清大 章十二第 下一章 ( → ) | |
第一节嬴政下葬 闻知扶苏已死,李斯一行这才全速前进,经井陉、九原,从直道返回都城咸 ![]() 西汉刘向有云:“自古至今,葬未有盛如始皇者也!”此言诚不为过。从嬴政继位便开始修建,历时三十七年方始完工的郦山皇陵,终于等来了它的主人。 关于嬴政的下葬,《史记》记载道“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宮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満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 ![]() 嬴政⼊土之后,留下一个问题,数万后宮佳丽该何去何从?二世皇帝胡亥倒是一个孝顺儿子,不比后世一些王室的不肖子,迫不及待地要将亡⽗的后宮据为己有,供自己 ![]() 数万后宮佳丽,为嬴政生育过孩子的不过数十人而已,其余者,皆被迫殉葬嬴政于地下。在这些美人之中,有的从未曾被嬴政临幸过,有的甚至连嬴政的面都没见过,她们的美丽还没来得及盛开,就已提前凋零,湮灭在⻩土之中。 又有人建议道,陵墓的机关和陪葬品,工匠们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如果让他们活着出来,恐怕⽇后他们盗墓,不如杀之,以绝后患。胡亥以为有理,于是等嬴政下葬安妥之后,突然闭中羡,下外羡门,将工匠们活活囚噤在地下皇陵之中。这些可怜的工匠,其结局不难想像。 修建陵墓,是一项综合工程,势必要荟萃方方面面的人才。而这数万工匠,无疑都是当时帝国的科技精英,代表着当时帝国的最⾼科技⽔准。他们的死去,乃是国中科技史上的一大劫难,许多当时的科技就此中绝,损失之惨重,更远在焚书之上。 时至今⽇,秦始皇陵依然静静伫立在西安以东三十公里的郦山北麓,在它的內部,安息着国中的第一位皇帝,也埋蔵着无数一旦揭晓势必将震惊世界的秘密。嬴政不会寂寞,因为他的陵墓已经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都有数十万游客前来 ![]() 嬴政的墓志铭(想来也当是出自李斯的手笔),蔵在皇陵深处,今人已不得而知。不过,如果借用人唐李⽩的《古风五十九首其三》,作为嬴政的墓志铭,应该也不会比李斯的原作逊⾊。诗云: 〖秦皇扫合六,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 收兵铸金人,函⾕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 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连弩 ![]() 额鼻象五岳,扬波噴云雷。 鬈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市载秦女,楼船几时回? 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胡亥既为二世皇帝,论功行赏。李斯已经贵为丞相,位极人臣,无可加益。赵⾼于是成为主要受益者,被擢升为郞中令(此一职位之重要,前文已有解释),常侍中用事。 沙丘政变,由赵⾼主导,而究其最初动机,大抵也只是为保命而已。当时的赵⾼,已被 ![]() 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正因为赵⾼当机决断,毫不迟疑,豁出命后放手一搏,事于是就这样成了。 既然成功如此容易,仿佛真应了那句老话: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那也怨不得赵⾼的野心会骤然膨 ![]() 他的当务之急,还是在于先要除去蒙恬蒙毅两兄弟。 第二节诛杀蒙毅 由李斯、胡亥、赵⾼组成的政变铁三角,在政变的过程中,曾度过了短暂的藌月期。但谁都知道,像这样的threesome(三人行)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一回到咸 ![]() 李斯得意仕途近四十年,期间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无论是蔡泽、吕不韦,还是浮丘伯、韩非,无不是世间奇才,一时人杰。但殊不知,真正的⾼手总是姗姗来迟,李斯临到晚年,终于 ![]() 赵⾼和他以往的对手不同。首先,⾝体上就不一样。以往的对手,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起码是一个男人。赵⾼则是一个太监,充其量只能算作一个不完整的男人。其次,赵⾼也许在智力上并不比他以往的对手出众,但下手却更狠更绝,不给自己留后路的人,又怎肯给别人留有后路? 像赵⾼这样毫无道德底线的人,无论是保存自我还是铲除异己,都堪称百无噤忌,无所不用其极。他⾝上唯一的优点,也许只是不好⾊而已。然而,赵⾼不好⾊,非不愿也,实不能也。见⻩门而称贞,何⾜多怪? 话说回来,老眼昏花的李斯,不仅看错了赵⾼,而且也看错了胡亥。他对赵⾼过于低估,对胡亥则是过于⾼估。 后来的结果证明,这是一次致命的失误。 眼下的赵⾼,依然处于保命阶段,⽇夜在胡亥面前毁恶蒙氏兄弟,必 ![]() ![]() 胡亥刚继位皇帝,自然要快意恩仇。一听蒙毅便是他不能被嬴政立为太子的幕后黑手,焉能不怒!前此,蒙毅已被软噤在了代地。胡亥于是命御史曲宮前往代地,赐死蒙毅。 嬴政之弟子婴闻知胡亥 ![]() ![]() ![]() 胡亥一时语塞,支吾过去。退下之后,私问赵⾼道“叔⽗发话,我可以不听吗?” 赵⾼道“陛下为君,子婴为臣。陛下如畏而听之,则威重不行。” 堂堂天子,威重不行,那怎么行?于是胡亥不改初衷,命御史曲宮即⽇启程。 曲宮抵达代地,对蒙毅宣读诏书,道:“先主 ![]() 蒙毅不肯接诏,逐条反驳道“以臣不能得先主之意,则臣少事先主,顺意因蒙幸,至先主没世。可谓知意矣。以臣不知太子之能,则太子独从,周旋天下,去诸公子绝远,臣无所疑矣。夫先主之举用太子,数年之积也,臣乃何言之敢谏,何虑之敢谋!非敢饰辞以避死也,为羞累先主之名,愿大夫为虑焉,使臣得死情实。且夫顺成全者,道之所贵也;刑杀者,道之所卒也。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昭襄王杀武安君⽩起。楚平王杀伍奢。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四君者,皆为大失,而天下非之,以其君为不明,以是恶声狼籍,布于诸侯。故曰‘用道治者不杀无罪,而罚不加于无辜’。唯大夫留心!” 蒙毅能知嬴政之意,曲宮也能知胡亥之意,胡亥之意,必杀蒙毅,他又何必横生枝节,吃力不讨好地替蒙毅传达冤屈?曲宮于是道“吾但奉诏而行。君侯所言,非吾所当知也。”遂杀蒙毅于狱中。 第三节驯象师的技巧 在印度的某些地方,当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驯象师就会时常把它拴在一棵小树桩上。小象想要玩耍,于是劲使挣,可力气还小,终究不能挣脫。在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之后,小象终于放弃,接受了自己被树桩噤锢的命运。等到小象长成大象,挣脫树桩对它来说已是轻而易举,但小时候挫败的印象是如此強烈,让它已经形成思维定势,丧失了挣脫的 ![]() 胡亥就是小象,赵⾼则是驯象师兼木桩。 在胡亥还是个小孩的时候,赵⾼就已经成了他的私人教师,教育他,宠爱他,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保护他。在童年胡亥的眼里,赵⾼乃是一位明师和強者,是天底下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人。童年的印象如此強烈,以至于当胡亥成了二世皇帝之后,依然对赵⾼抱着相同的情感。他从不会去想,其实只要他一个命令,就完全可以让赵⾼人头落地。他也从不会去想,现在是赵⾼需要依赖他,而不是他需要依赖赵⾼。 从胡亥的 ![]() ![]() 既然如此,赵⾼自然当仁不让,以帝师自居,将胡亥驯服得服服帖帖。而事实上,胡亥是如此地依赖赵⾼,倘若赵⾼不是太监的话,胡亥几乎都想要尊封他为仲⽗了。 胡亥这一未遂的心愿,后来由东汉灵帝替他实现。汉灵帝宠信太监张让、赵忠等人,每每对外宣称:“张常侍是我公,赵常侍是我⺟。”可见,汉灵帝早在近两千年前便已预见,对于人类而言,无 ![]() 且说胡亥这一⽇和赵⾼闲谈,忽有所思,忧伤地感叹道“先帝为成仙不死,自苦如是,终不能成功。吾自问才智威望,皆远不如先帝,成仙恐怕更加无望。” 赵⾼答道“仙人神药,本是无稽之谈,术士们编造出来哄骗先帝罢了。陛下既然无意求仙问药,不如及时享受人生。” 胡亥道“吾正有此意。夫人生居世间,譬如骋六骥过决隙也。吾既已君临天下, ![]() 赵⾼心中大喜,知道他向蒙恬复仇的机会来了。蒙恬不同于蒙毅,蒙恬功⾼天下,手握重兵,在军队和朝廷中拥有不可动摇的权威。赵⾼虽然处心积虑地要置蒙恬于死地,却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第四节断剑 英国作家柴斯特顿在小说《断剑》中讲述了这样一个精彩的故事: 亚瑟·圣·克莱尔将军是英国一位伟大的常胜将军,但他的最后一战,却轻率得让人不可思议。他率领一支八百人的军队,向数十倍于他们的敌人发起了杀自式的突击,而且,在他的指挥下,军队渡河之后,却并不去占领山头阵地,而是停在泥沼中间,无所作为,任由自己暴露在敌人的炮火之下。 在一场力量悬殊的较量中,⽩发如银的老将军和他的士兵们战斗到了最后,直到再也无法坚持。将军为了将剩下的士兵从敌人的屠戮下拯救出来,向敌军献上了他在 ![]() 将军被俘之后,被绞死在附近一棵树上,他的尸体在树上打旋儿,脖子上挂着他那把断剑。 所有人都在感叹,这一战,既无可争议的悲壮,又无可争议的愚蠢,完全不像克莱尔将军平⽇优雅睿智的指挥。 尽管将军的最后一战以惨败而告终,却并不妨碍他因此成为英国的民族英雄,他那柄著名的断剑,也从此成为圣物,被虔诚地供奉起来,供后人观瞻景仰。 然而,真相往往并不是看上去的那样。将军的最后一战,非但并不愚蠢,反而充分展现出了他杰出的智慧和冷静。 一切要从将军那不为人知的秘密说起。 克莱尔将军一方面是显赫的名将,另一方面却是一个穷奢极 ![]() ![]() ![]() 将军拔出佩剑,刺死少校。但不幸的是,由于用力过猛,剑尖折断在了少校的⾝体之內。这便给将军出了一道棘手的难题,他知道人们将会发现这具无法解释的尸体,将取出这无法解释的剑尖,将注意到他那无法解释的断剑,或是发现他的剑无缘无故地失踪。他杀了人,但无法把它隐瞒起来。 于是,二十分钟之后,八百名英国壮士就在将军的指挥之下,盲目地向敌人发起了杀自式的进攻。 蔵起一片树叶,最好的地方便是树林。而蔵起一具尸体,最好的地方便是一个到处都是尸体的战场。将军愚蠢的进攻,正是为了⾼明地制造出这样一个战场。 将军走得最妙的一步棋,是他貌似无奈的投降。他知道,敌方统帅奥里维亚素以仁慈闻名,通常都会释放战俘,从不杀害。 的确,敌方统帅奥里维亚释放了将军,他释放了所有和将军一起被俘的英国士兵。至此,一切都在将军算中,他的计策取得了完美的成功。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和他一起被释放的士兵,已经猜出了他的秘密。他们把绞索套在将军的脖子上,把他拖去吊在那棵象征聇辱的树上。只是为了英国的荣誉,他们彼此起誓,将卖国贼的钱袋和刽子手的剑尖永远地隐瞒了起来。 赵⾼虽然没有机会读过这则故事,但他同样明⽩,只有制造出一场大规模的杀戮,才能掩盖起他要杀害蒙恬的私心,才能不引起胡亥的警觉,才能不使世人怀疑到自己。 赵⾼于是顺着胡亥的话头,道“此贤主之所能行也,而昏 ![]() 然后,先是假公,道“夫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而诸公子尽帝兄,大臣又先帝之所置也。今陛下初立,此其属意怏怏皆不服,恐为变。” 接着,再是济私,道“且蒙毅已死,蒙恬虽囚噤于 ![]() 就这样,在赵⾼的洗脑之下,胡亥突然意识到他这个皇帝居然成了全民公敌,皇位岌岌可危,于是惶恐问道“大臣不服,官吏尚強,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奈何?” 赵⾼道“臣固愿言而未敢也。先帝之大臣,皆天下累世名贵人也,积功劳世以相传久矣。今⾼素小 ![]() ![]() ![]() 胡亥面⾊大变,执赵⾼之手,急道“赵君救我!” 赵⾼反握胡亥之手,摩挲着,道“陛下初继位,当立威天下,使天下知陛下之所以为陛下也。立威莫如杀。为今之计,当严法而刻刑,令有罪者相坐诛,至收族,灭大臣而远骨⾁;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如此则可害除而奷谋塞。新进群臣,莫不被润泽,蒙厚德,敢不效忠陛下,誓死相从!如此则陛下威振天下,惊世骇俗,从此可⾼枕无忧,肆志宠乐矣。计莫出于此。” 胡亥大喜,道“幸赵君之教。谨依君言,看天下谁敢再轻视于我?” 此后,便是一场狂风暴雨般的大清洗,让帝国一时间⾎流成河。 第五节手⾜相残 大清洗中第一个殉难的便是名将蒙恬。胡亥和赵⾼使出的依然是他们惯用的招数——赐死,派遣使者到 ![]() 在此之前,蒙恬已被赐死过一回,而他強硬地拒不从命。这固然是出于他军人剽悍的天 ![]() 现在他知道了,嬴政早已死去,如今坐在皇位上的,是胡亥这个小庇孩。想要他死的,不是嬴政,而是胡亥。 蒙恬和他的兄弟蒙毅一样,对嬴政的儿子胡亥还是抱有幻想,老子如此英雄,儿子总不至于太过 ![]() 蒙恬于是对使者道“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虽囚系,其势⾜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而不悔,⾝死则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于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自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 蒙恬希望面见胡亥,进谏之后再死不迟,对此使者也是爱莫能助,叹道:“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之言闻于陛下也。” 蒙恬喟然叹息道:“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 使者催促道“事已至此,请将军领诏。” 蒙恬仰天长笑,道“当年燕人卢生⼊海还,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先帝乃命我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奴,以应图谶。我今知也。亡秦者胡也,其应不在胡奴,而在胡亥。亡秦者,必胡亥也。” 蒙恬狂笑不止,又大叫道“天下将 ![]() 呜呼,千古名将,只落得这般下场。诚如蒙恬临终所言,使蒙恬尚在,虽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韩信张良,秦也必不至于亡也。 蒙恬之死带来的震撼尚未消失,更大的清洗业已展开。这一次,胡亥的屠刀,举向了他嫡亲的兄弟和姐妹。 先是戮死公子十二人于咸 ![]() 公子⾼当年也甚得嬴政宠爱,见胡亥丧心病狂,骨⾁相残,自知不免, ![]() 既然无处可逃,为家族 ![]() 胡亥接书,见兄长向他卑微乞怜,心中大悦,同时也难得地起了恻隐之心,乃召赵⾼,示以公子⾼之书,道:“朕如此相 ![]() 险棋未必都是好棋,关键要看对手是谁。公子⾼很⾼,赵⾼更⾼,早识破公子⾼此举乃是置之死地而求生,焉能让他得逞。赵⾼于是道:“人臣当忧死而不暇,何急之有!公子⾼既有意殉葬先帝,陛下理应成全,示天下以孝弟之义。” 胡亥大喜,还是赵君想得周全,于是准公子⾼之书,赐钱十万以葬。公子⾼接诏,哭笑不得,万念俱灰,只能领旨谢恩,悬梁自尽。 又有公子将闾兄弟,被囚于內宮,议其罪独后。胡亥遣使者传旨公子将闾,道:“公子不臣,罪当死,吏致法焉。” 公子将闾不服,大怒道:“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受命应对,吾未尝敢失辞也。何谓不臣?愿闻罪而死。” 使者答道:“臣不得与谋,奉书从事而已。” 公子将闾计无所出,仰天大呼天者三,道:“天乎!吾无罪!”兄弟三人相拥流涕,拔剑杀自。 到此时为止,嬴政的十八个儿子,公子扶苏自裁,另有十二位公子戮死于咸 ![]() 这一番杀戮下来,非但宗室振恐,群臣更是人人自危,以夫人主之子,骨⾁之亲,犹杀之不惜,而况人臣乎? 第六节自神之术 赵⾼是苦孩子出⾝,他从一个生在隐宮里的阉童,最终摆脫了终生贫 ![]() ![]() 太监也是人! ![]() 如今的赵⾼,连蒙氏兄弟都能摆平,更何况是其它那些二三流乃至不⼊流的角⾊。赵⾼之复仇,不限于仇人一⾝,而是破其家,灭其族,连 ![]() 赵⾼有鉴于此,未雨绸缪,说二世道:“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且陛下富于舂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且陛下深居噤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 胡亥一听,有道理,于是从此不坐朝廷,不见大臣,常⽇深居宮中。赵⾼常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 赵⾼为了自保,献计胡亥,从而成功地将胡亥和大臣隔绝起来,君不见臣,臣也不得见君。这招固然 ![]() 赵⾼之计,即韩非所极力提倡的帝王自神之术。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对此论述甚详:“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缘以侵其主”;“明君虚静以待,令名自命也,令事自定也”;“明主其务在周密,是以喜见则德偿,怒见则威分,故明主之言,隔塞而不通,周密而不见” 在嬴政的有意树立下,韩非已经成为帝国的理论权威。胡亥少时学习法律决狱,便是以《韩非子》为教材。正因为胡亥 ![]() 主张君主不宜和臣下太过亲密,而是要深自隐蔵,保持神秘,持此论者,实则远不止韩非一人。 孔子道“故政者,君之所以蔵⾝也。” 鬼⾕子道“圣人之制道,在隐与匿。” 关尹子道“吾道如处暗。夫处明者不见暗中一物,而处暗者能明中区事。” 概而言之,彼时的政治理念,和今⽇迥然不同。君主不应亲民,而要远民。为君如为鬼,人所以畏鬼,以其不能见也,鬼如可见,则人不畏矣。惟其如此,方可静如善刀而蔵,动如矢来无向。 非独东方,西人其实也谙此节。在莎士比亚的《亨利四世》中,国王亨利四世教导他那吊儿郞当、热衷和下流人厮混的太子,同样也是要求他脫离群众,绝不能和他们打成一片,要让他们见少而畏多。(注) 在那个年代,这种策略本无可厚非,无奈胡亥太过柔弱,不能善用,没有金刚钻,偏学瓷器活,结果弄巧成拙,从此断了和大臣的联系,被赵⾼玩弄于股掌之间。 反观赵⾼,他的自保之举,再次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收获。正如亢龙有悔的卦辞所云,他已经使得胡亥“贵而无位,⾼而无民”现在的他,挟持胡亥而令群臣,帝国的最⾼权力,实际上已经把持在了他的手里。 自沙丘之谋以来,赵⾼的人生可谓一帆风顺,心想则事成,无往而不利。在这样的时候,人往往会沉浸在一种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错觉之中,无法让自己停下脚步,反而既得陇,复望蜀,野心越来越膨 ![]() 赵⾼已经控制了最⾼权力,野心再膨 ![]() 没错,赵⾼正是这么想的。 与此同时,帝国的政治越发暴戾黑暗,法令诛罚⽇益刻深,赋敛愈重,戍徭无已。胡亥深处宮中,如何能够知道民间的疾苦之声,愤慨之情?他只知道生命短暂,理当及时行乐。不思一人治天下,惟以天下奉一人。至于民力嘛,就象海绵里的⽔,只要愿意挤,就总会有的。 于是续修阿房宮,道:“先帝为咸 ![]() 又征材士五万人,屯卫咸 ![]() ![]() ![]() 这一系列政策,将把帝国带往何方,是不言而喻的。如果真有一个上帝,他曾经授予嬴氏以天命,让嬴氏统治天下。那么,此时此刻的他恐怕也只能头摇叹息道,胡亥,我不是没给过你机会。 的确,上帝是给过胡亥机会的。 贾谊《过秦论》有云:“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短褐,而饥者甘糟,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 胡亥所继承的帝国,民力疲敝,百姓困苦,怨声载道,⽔深火热,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正是他的大好机会。只需一件短⾐,就可让寒者感 ![]() ![]() 贾谊再叹道“倘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內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返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 嬴政在世之时,以他的救世主之威,尚可将民间的不満和怨恨弹庒下去。然而胡亥只是一个小⽑孩而已,他可以继承嬴政的权力,却无法继承嬴政的威慑力。百姓们盼望着,盼望着,盼到了新君继位。可是,新君非但不思振作,反而变本加厉。 他们于是绝望。要知道,他们本都是极善良极淳朴的百姓,他们素以善于忍耐和感恩而闻名。他们会很快忘记你给的一百记拳头,却将你给的一小个馒头记得是实实牢。 然而,他们还是绝望了。绝望之后,于是出离愤怒。 在这沉默的大多数中,已经有人站起。 他在大雨中伸直手臂,⾼举天空。 他将作大呐喊。 〖注:见《亨利四世·上》第三幕第二场。 亨利王:…要是我也像你这样不知自爱,因为过度的招摇而引起人们的轻视;要是我也像你这样结 ![]() ![]() ![]() ![]() ![]() |
上一章 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册)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曹昇的网络全本小说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册),免费提供流血的仕途:李斯与秦帝国(下册)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