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历代游记选最新章节
阿酷小说网
阿酷小说网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玄幻小说 架空小说 科幻小说 经典名著 推理小说 综合其它 同人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短篇文学 网游小说 校园小说 乡村小说 耽美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灵异小说 官场小说
好看的小说 无关对错 我的岳母 狂帝百美 父女情深 我的美母 我的娇妻 暧昧情事 塾女教师 全朒辣文 卻利娴庄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阿酷小说网 > 经典名著 > 历代游记选  作者:必学课 书号:39889  时间:2018/9/3  字数:4012 
上一章   ‮记杂山石碣游 他其‬    下一章 ( → )
  予家渤海之滨,北望辄见碣石,⾼峰天际,盖相越仅八十里许。予乐山,遇崇丘峻岭,每流连弗忍去。而于童年昕夕遥见之碣石,尤为神往。曩者与二三友辈归自津门,卸装昌黎,游兴发,时适溽夏虽盛炎不以泥斯志,相率竟至西五峰韩昌黎祠一憩。是⽇零雨不止,山中浓雾,途次所经半石径,崎岖不易行,惟奇花异卉,铺地参天,骤见惊为世外桃源,故不以为苦。犹忆五峰前马家山湾,树初⼊山,不识路径,牧童樵子又以雨不出,陟一峰巅,徘徊不知何往。乃于无意中大呼“何处为五峰?”而云树缥缈间,竟有声应者口:“此处即是五峰”遂欣然往,相讶为人间奇境。至则守祠人于门外。延⼊祠,则用松枝烹茶,更为煮米粥以进,食之别有清味,大异人间烟火气。守祠者刘姓,此为予与碣石山初度之缘,生平此游最乐,故今犹忆之。古诗有云:“而今再过经行处,树老花残僧⽩头。”重寄感旧之思。予以重来五峰,青山依旧,森树丛茂,不减当年,守祠人仍为前度刘郞,健⼲一如曩者,而同游者则易为子默,且仅一人。回首旧游,天涯零散,子蘅则从南下,守恒则执法塞北,际青则侨寓云津,离⾝世,而予尚得漫到此,不胜今昔之感也已!  五峰在昌黎北十二里,仙人顶迤东,群山矗立峻岭亘天,怪石⾼撑云际,五峰环峙,势若列屏。自东向北西历数:⽇望海,⽇锦绣,⽇平斗,最⾼⽇飞不⽇,⽇挂月。昌黎祠在山腹,建自有明崇祯年间,本圆通寺旧址,积后叠起,扩其地基,敷筑庭宇盛植花木,于虚无缥缈间,万树深深,拥空中楼阁。凭垣一跳,东南天海一碧,茫无涯际。俯视人寰,炊烟树影,渺然微矣。  圆通寺规模故小,明季关东边患起,蓟、榆一带,为辽东咽喉,京畿屏障,昌黎尤为榆关內之要隘。军务重镇之驻邑城者,游踪时来五峰。今昌黎祠內有二配像,复有四牌位:(一)署钦差巡抚山永等处地方赞理军务都察院右都御史朱,(二)署钦命督师总率关辽歉制昌、蓟、通、保、登、津告等处军务兵部淌书范,(三)钦差分守宣化府兵备道山西布政司参议朱,(四)署知昌黎县事蒋。心窃疑之,迨摩挲断碣,知是祠也,乃朱范等因昌黎三字而建,以五峰名胜,必因人始彰,故借文公名山生⾊。而四氏之配享,则邑人士所建之生祠也。出祠沿西山坡南行,至挂月峰下,有一洞,石门半掩,苍苔満地,⽩云出⼊其中,额曰范公洞。有石刻像,是即祠中配亭之范志完也,相传卒于山中,故邑人造像以志之。余闻之乡先生,満清之关⼊关也,首攻昌黎,邑人悉数⼊城坚守之,围七⽇不破。虏急于据燕京,遂西行,弃之去。全邑民命,获以保全。朱范诸人,既握兵柄,自必与此役。然则強臣重镇,虽不能摧败強敌,捍卫疆土,而当亡国际之际,尚能死守孤城,厥功亦不可没。故谓数子皆明末遗老,鼎⾰后隐居于此,信有由也。顾吾以为数子者,或握兵符,或膺疆寄,或职亲民,果于戎马倥偬之际,卧薪尝胆之秋,尚忍荒嬉林泉,流连风景,则明之亡,庸岂无故,而数子者,又乌容辞荒职误国之咎。若至事不可为,満人已僭窃中土,始相率隐避,空山歌哭,借保明室⾐冠,则数子者,殆亦不失为明季之伤心人也。的之游者,得毋兴故明河山之慨乎!  范氏名志完,中州人,予于祠壁见刻其游⽔岩长歌一首,颇⾜记此山景物之般,兹录于左游⽔岩歌(并序)  辛巳舂⽇,予于北平谒孤竹而还,道经昌黎,瞻文公祠。次⽇、同郡丞冯诗吾蒋魁宇,访胜⽔岩,过中庵仙人台。东迤则为龙潭、瀑布泉,又东则为西五峰。层峦叠嶂,迥山尘寰。俯而视之,昌邑瀚海,较若列眉,诸峰环峙,若拱若卫,遂据此山之胜,因弄笔记之。  舂朝访胜⽔岩边,桃柳风⾊正妍。偶延二客来翩翩,掀髯相谈意更玄。叠嶂堆里步蹁跹,行行且止盘旋。山中老树不记年,松子森似球圆。中峰再上半云烟,层峦相对两峰联。老僧引路视龙潭,上有仙岩下有川。石花层层密似竿,古松斜挂如画悬龙潭迤东瀑布泉,银碗称来不用盘。把酒峰前杯胪传,椿头菽芽味正鲜。遥望五峰境如仙,二客乘马我腾颠,须臾相会五峰前,景⾊幽然别有天,诸峰错落如珠璇,三泉涓涓清且涟。松风乌韵舂管弦,石洞幽幽可参禅。昌邑城市灿如廛,瀚海汪洋列画船。登⾼览胜昔先贤,一僧孤立⾼峰颠。我往从解尘缘,佛骨一表法凛然。  文公案前置有枯松,枝作龙形。盖闻祠后有三泉,今仅存其东西二者,中泉正与祠宇相值,巍石壁立,有小泉突出石隙,可一迟。龙侗题壁诗云:“五峰清不断,引⼊⽩云中。舂后山涯雪,秋空海上风,三钩菩提井(祠后有泉三口),一尺大夫松(石线迸松,长仅尺许,寺僧云已数十年矣)。怪石排如笔,森严拱巨公。”而范氏诗中,亦有“三泉涓涓清且涟”之句,则松与泉已久供诗人昑咏之资,泉⽔自石罅流贯⼊口,浸润松,收天然灌溉之利。厥后泉忽涸而松亦随枯,工人伐木,辄加雕成成形,置案上,为存一故迹也。  挂月峰东南角,层峦⾼耸,片石突起,作⻳形,故名⻳石。石上有印月痕,如弓湾然,相传每岁历八月十五夜,月华团圞,如挂⻳石上,此挂月之所由名也。  自文公祠东绕,出望海峰,下坡沿岭东走,为东五峰,山村四五家,果树环绕,不见屋瓦。山⽝不惯见人,辄狺狺狂吠,逐⽩云出。时值秋梨正,与园主话片刻,竟由树摘数十枚赠焉,坚不受价,此种人惟于山陬间尚能遇之,久居都市者乌肯为此。予等坐石上濯⾜毕,乃踉跄寻故路。途次摘采山花,兼拾松子,不知夕已西下岭,倦游归去。长歌采薇,悄然有慕古之思矣。  ⽔岩寺亦碣石胜境之一,在五峰西南五里许。予与子默唱三往,古寺荒凉,了无奇迹。惟画龙点睛殿阶栏有二石柱,八角菱形,镌唐经文,摩挲久之,苔浸雨蚀,已模糊不克尽识,末署保宁元年,盖越代物也。寺东院有得月亭,每值雅迥不若五峰远甚矣。  自邑城⼊山,东西二馒首山,犄角相持,如天然门户。东馒首山后为桃源山,旧为崔氏有。崔故昌邑望族,累世书香,名流辈出,崔子⽟及其哲嗣伯振,均以能文著于时。广修文公祠记,勒碑铭壁,文字俱奇健不群,即子⽟作也。录如左:  碣石苍苍,溟海茫茫,佳气孕灵,宜有磊落奇伟任大任者,崛起于其乡。孤竹子青风其杳如耶?相与二三同志,俯仰今古,涔涔下岘之泪。客有指顾五峰,称道唐贤韩文公者,公家世邑乘有书。明季朱、范两公购置圆通禅院,建公祠。今舂晓山贤裔,以妥神之余,大启尔宇,为谒山祠者游憩地。当夫山雨过檐,海月度岭,披云兀坐,手公遗文一编,朗诵数过,觉涛声万里,沸沸松岩间,时而壮公微言阐道,正论格君,使有唐三百年来天下,如乍闻雷霆而复见⽇月;时复悲公磨蝎之运,遭际屯蹇而卒,气数不易乐道之,谗谤益昭永世之名。不噤酹酒阶前,拜着稽首,望我公翩然来下大荒也。同治十三年舂崔树宝。  斯文虽寥寥短幅,⾜见其中蕴积,有奇气,匪俗土所能道其只字。更于壁间见一绝句,题为《桃源山访崔子⽟》,诗云:“寂寞遥天带晚霞,云深何处是君家。渔人未识桃源路,不问樵夫问落花。”知其相与过从者,亦为一时隐逸清⾼之士。名山得名士⾜迹往还其间,草木云烟,当时亦颇不寂寞。厥后伯振亦尝设馆山中吾友刘允之,即出其门。⾼躅前修,杳不可复睹,伯振闻亦于近岁以病死。桃源山松梨故宅,近复展转以归他氏有。家山沦落,名士漂零,吾辈游人过其侧者,犹徘徊不忍去。而允之年来牢避世,执教鞭于碣成美学馆。课余之暇,时或从荒凉云树间,追寻陈迹,故山函丈,形影依稀,纵有松风泉石,亦岂⾜以塞允之之悲也!  桃源山今主为浙江陈氏,现在燕京,供职督府。闻以束钱四万串购得之。于梨园中构一居宅,颇幽雅。惟以移借道路,与山中⼊涉讼,恐不得久居此。信乎尘海深山,清浊异趣之捍格不相容也。余居山中,每⼊城,过陈家山(陈氏改为陈家山),辄羡叹不置,盖吾侪野人,久怀厌倦风尘之思,曩尝与同志抱买山之原,而苦于无钱。噫!安得⻩金三百万,买尽空山净土,为朋辈拓隐之所。斯则吾与青山之缘遇何如,且当于吾与⻩金之缘遇何如卜之矣!  碣石山中,猛兽绝少,惟傍晚则有狼狐等小兽出没,曩者亦尝有虎豹蔵匿其间。数十年前,樵夫尚于平斗峰山得一死豹。近以人迹⽇多,兽类避去,故独行深山中,也无顾忌云。  余自山中房允之,再往始遇。盖余以京友函招,须西上,且当旋里一行,故匆匆立谈片刻,仅为子默介绍,恐其独处山中嫌寂寞也。迨自返昌黎,复与子默、允之等⼊山一次,居成美学馆二⽇,备受杜瀛州夫妇之优遇。宗教家之诚恳与世,其爱綦宏感且不绝于余之心矣。惟此荏苒十⽇间,昌黎惨毙路警五人,已孤棺冷落,寄地蔵寺中。彼倭奴者,乃洋洋得意,昂头阔步于‮华中‬领土,以戕我国士,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原健儿,勿忘此弥天之聇辱,所以不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山中十⽇游兴未尽。其中庵龙潭瀑布泉、仙人顶、石佛洞等处,则期以后⽇焉。  作者简介:李大钊(1889-1927)‮国中‬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国中‬共产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13年留学⽇本,曾参加反袁世凯运动。1916年回国,历任‮京北‬《晨报》主笔、‮京北‬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和《新青年》编辑。俄国十月社会主义⾰命后,接受和传播马列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胜利》等著名论文,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了“五四”运动。1920年在‮京北‬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国中‬共产成立后,负责北方区的工作。后当选为‮央中‬委员。在国共合作期间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改给国民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1924年代表‮国中‬共产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27年4月6⽇被军阀张作霖逮捕,28⽇在‮京北‬英勇就义。李大钊也是一位诗人。他写旧体诗,也写新体诗,并搜集歌谣。他的诗文发表在当时的《言治月刊》、《新青年》和《少年‮国中‬》等刊物上。 WwW.AkUxS.cOm
上一章   历代游记选   下一章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必学课的网络全本小说历代游记选,免费提供历代游记选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