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神志新传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神志新传 作者:三浆五壶 | 书号:47919 时间:2019/1/17 字数:5518 |
上一章 行独骑一重刘 途仕求 章五零百二第 下一章 ( → ) | |
书奇文 昭武两进官府 求仕途 刘重一骑独行 上一回说到:昭武展开书卷看了一遍,见这篇文章写得果然不错,于是他抬头向楚怀顺说道:“重儿他自幼酷爱读书,如今有此文章,还当谢楚老先生教导有方!” 楚怀顺晃了晃头说道:“重儿他虽然跟老夫我从师十年,可重儿他天资聪敏,又读书刻苦,所以从这一点上说,老夫还真是省心得很。” 昭武笑道:“这十年来,楚老先生为了重儿⽇夜 ![]() 楚怀顺叹了一声说道:“这倒说不上辛苦,只因重儿他渴望读书,这些年老夫四处求书,几乎是当尽了家私。” 昭武忙接道:“为了重儿令楚老先生如此破费,真是不好意思,若老先生愿意,所购之书,在下愿照价收买。” 楚怀顺仰面大笑了一阵说道:“贤弟此言差矣!殊不知蔵书千卷,胜过家财万贯。老夫我有这些书相伴终老,晚年亦可自得其乐。” 这时,家人沏了壶茶走过来,香贻接过茶壶说道:“楚老先生请喝茶! ![]() ![]() 香贻说话间,已经斟満了一杯茶送到楚怀顺的眼前。 楚怀顺看了一眼茶杯,又转向香贻说道:“老夫正要言及此事,常言说学好文武艺,货卖与国家。重儿他文才出众,将来必成大器!这仕途之路说来容易,可若想⼊朝为官,非得在科举之时,上得金榜方可。” 昭武道:“据在下所知,科举之事,只在隔年的舂季才有一次,不知明年可是科举之年?” 楚怀顺点了点头道:“转过年便是朝廷科考之年,这倒是确事,可这需得在乡试中得了秀才,然后在大理省府的会考中中了举子,才能⼊殿应试。” 昭武问道:“不知这乡试之考,开在何时?” 楚怀顺答道:“乡试一般是在仲夏的六月初,而省府的会考则是在金秋十月。” 香贻闻听急道:“如今已是岁尾,显然已是错过了会考的时限,慢说是中举,就算是想得个秀才都已是奢望,更不用说是⼊京应试了!” 楚怀顺摆了摆手说道:“此事老夫亦曾想过,只因重儿他今年尚不満十八,故而⼊不得乡试,可凭重儿他的文才,若想得个秀才之名,倒也并非难事。” 香贻接道:“既然是只有秀才才有中举的机会,这秀才之名,还是要争的,不知楚老先生方才之言有何寓意?” 楚怀顺笑了笑说道:“老夫之所以说这秀才之名并不难得,只因如今这淮 ![]() 昭武想起十年前在县衙,王知县对自己还算热忱満腹,心中便有了七分的把握。于是,第二天昭武便带着刘重的文章独自到县衙拜见王知县。 昭武见了王知县说明来意,王知县看了刘重的文章,和颜道:“你儿他果然是文笔非凡,这文章本官看了亦是受益匪浅。看来这十年前的雏鹰如今已成了大鹏,若非刘贤弟有此之请,本官也倒愿意点他做个秀才!” 昭武忙谢道:“我儿他能有今⽇,全赖当初王大人荐师之功。今⽇我儿他又蒙王大人提点,若我儿他将来能有出头之⽇,王大人此恩绝不敢有忘!” 王知县拱了拱手说道:“本官自知才疏学浅,在本县任知县一职,一晃十余载,竟毫无建树,升迁之事,已不再敢奢望矣!” 昭武接道:“王大人为官清正,爱民如子,淮 ![]() 王知县笑了一声说道:“刘贤弟过奖了,本官如今已年近四十,垂暮之景耳,力不从心矣!” 昭武忙摇了头摇说道:“王大人正当年壮,何必如此灰心?” 王知县叹了一声道:“正所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有道是后来者居上。如今你儿他有此文章,本官亦觉自愧矣!” 王知县说罢,他提笔写了篇公文,又盖好了官印,然后说道:“本官今⽇点刘重做个秀才,此乃是本官分內之事,可若想在明年的殿试之上一举登科,还少不得举士这个名冠。” 昭武拜了两拜叹道:“可惜我儿已错过了今年选举的时机,看来我儿他若想进京应考,还要再等上两年了。” 王知县边整理了一下书案边说道:“看刘贤弟急切的样子,本官倒有个主意…” 王知县说到这,他看了看昭武,然后又正了正头上的乌纱继续说道:“记得当初本官上任之时,前一任知县梁大人曾嘱咐本官对碧月茶庄多多善待,本官虽不知梁大人与花掌柜有何 ![]() 昭武悦然道:“多谢王大人指点,在下明⽇便前往府衙去拜见梁大人。” 王知县摆了摆手阻止道:“刘贤弟有所不知,现在正值年关,各官府衙门都繁忙得很,你若在这个时候前去,反倒会旁生枝节。” 昭武向前探了探⾝问道:“王大人的意思是…” 王知县稳了稳⾝子说道:“依本官之见,此事若过于急切,反会误事,倒不如过了年关,只要是赶在省府向朝廷上报投名状之前将此事办妥,便可顺利⼊京,只是要想办成此事,还望刘贤弟稍加破费。官场之事,本官即便不说,你也当明⽩,就算是花掌柜从前与梁大人结 ![]() 昭武辞别了王知县,他回到家中悄悄和香贻商量了一番。香贻也觉得王知县的话还是颇有道理,于是决定将此事搁置过了年关再说。 话说一转眼间便过了正月。这一⽇,昭武依照年前的商议,牵出了自己的⾚汗火龙驹,备好了两箱的礼物,又带上了两个家人阿龙和阿扁随护,这主仆三人便一路南下而去。 单说昭武和阿龙、阿扁三人一路策马而行,不止一⽇,终于来到了云南大理。昭武先打听明⽩堂官梁大人的住处,然后来到府门向守门的家丁投了一封书信,并在信中夹了一张礼单。果然没过多久,府门大开,只见梁墉亲自来在府门,将昭武 ![]() 昭武和梁墉两人分宾主各自落座,梁大人开口便问道:“花夫人一向可好?” 昭武一想:自己也没法透露花夫人出家的事,只好应付道:“丈⺟娘她安泰得很,近来又愈发地显得富态了许多。” 梁墉笑了笑,马上转向正题说道:“本官见贤婿在信中言说你儿刘重他有篇文章写得不错,能否拿来让本官观上一观?” 昭武听罢,忙从怀中取出书卷递给梁墉说道:“此文章乃我儿他初庐之作,尚难登大雅之堂,还望梁大人多指教!” 梁墉打开书卷看了一遍点点头说道:“此文章文笔之功力不浅,真可谓是后生可畏!可若要本官荐他做个举子,则非是本官职能所辖及之事。此事非府台大人亲允,才能将你儿刘重之名添在投名状上。” 昭武听得忙起⾝拜了一拜说道:“晚辈今为此事专程而来,望子成龙,心之切切,还望梁贤叔多多周全!” 梁墉伸出手示意昭武归座,之后他缓着语气说道:“本官在府衙一晃已有十余载,若论与府台大人的 ![]() 昭武顺势说道:“我儿他十年之功全在此一搏,如果重儿他能金榜题名,今⽇之恩,绝不敢有忘。” 梁墉点了点头,他从信中菗出礼单拿在手上说道:“贤婿这份礼物本官不敢说收,也不能说不收。本官非是贪财之人,但愿以此做个人情,借花献佛,将这些东西转赠给府台大人,或许此事还有的商量。” 昭武忙说道:“多谢贤叔成全!今⽇之恩,容当后报…” 梁墉摆了摆手打断昭武的话说道:“我与你岳⽗从前曾有段难诉的情谊,说实话,本官能有今⽇,全赖你岳⽗他在托人在朝中周旋,如今你岳⽗大人他虽然已逝世多年,可本官又怎能将旧情抛之脑后?贤婿放心,你只要在鄙府等上三两⽇,本官一定会给你个満意的 ![]() 昭武固辞道:“在下尚带着两个家人不便在此打扰,愿暂住在悦来客栈敬候佳音。” 梁墉肯首道:“这样也好,免得在他人口中落下闲话。” 就这样,昭武和家人阿龙和阿扁在悦来客栈又住了两天。 这一⽇,刚刚过了中午,昭武吃罢了午饭正打算出去走走。这时,就见店主火火地走进来问道:“那位是刘昭武刘大官人?” 昭武闻听忙应道:“不敢当,若问刘昭武,鄙人便是!” 店主从怀中取出封书信说道:“本店接到了官府的一封书信,命小的转 ![]() 昭武接过书信道:“鄙人留居贵店,正是等候这封书信,如果店家别无它事,在下这里言谢了!” 店主应了一声出去,昭武打开书信一看,见上面的字数不多,整整齐齐地写了四句诗,诗云: 赴京之途路迢迢 闻信即去莫辞劳 伴得舂风生意气 更将紫⾐换新袍 昭武一看,已悟出其中寓意,便招呼家人收拾行囊准备返程。 长话短说。话说昭武回到家中,将在客栈所得书信 ![]() ![]() 第二天一早,昭武从马棚牵出了⾚汗火龙驹对刘重说道:“此乃世上稀有之宝马,可助你一路如腾云驭风,迅疾之极也!” 这时,香贻忙拦住说道:“重儿他是个文弱书生,又不会骑马,你教他乘此出行,我这做娘的反而放心不下。不如将咱家的⽑驴给他做个脚力,反正时⽇尚早,只要能赶得上他进京应试便好。” 有人说了:常言说是“儿行千里⺟担忧。”香贻考虑到刘重的安危这也是在情在理,可总不如派个家人随⾝照顾,这岂不更令人放心? 其实这话,香贻和昭武昨晚也是争论了半宿。香贻的想法也是如此,可昭武终是不允,昭武认为:如今重儿他已年満十八岁,应该借此机会让这孩子出去经经风雨,见见世面,如果是⾝边再安排个家人随行侍候,这就如同撑不开翅膀的雏鹰,反倒失去了意义。香贻执拗不过,于是这件事便勉強这样商定了下来。 单说刘重告别了⽗⺟亲,独自上路。他骑着⽑驴,驴背上挎着一包一裹,包里包的是⾐物和银两;裹里裹的主要是刘重平时喜 ![]() 这是刘重有生以来第一次独自出门,又是远行千里,“初出茅庐”的他就犹如一只放飞的小鸟,真正领略到了天⾼地阔。 刘重一路上沿着大路晓行夜宿,不几⽇便过了长江,来到了中原。 刘重一进中原,便感觉到了中原与云南在季节上的差异。这里的舂天更凸显出了一种盎然的生机,路边随处可见的是被绿草托举着的花蕾,那种含苞待放的姿态看了着实令人振奋和喜悦,就连一棵棵间或可及的杂树也都展着崭亮的新叶儿,沙沙地、随风舞动着… 刘重一路上不慌不忙,他沿途观峰望景,惬意之时,不噤心中暗道:古人云,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此言不虚也! 这一⽇,刘重刚刚离开客栈,正走在一条荒野间的⻩土路上。远方,起伏的山梁遮去了地平线,近处的旷野中,満目 ![]() 刘重抬头看了看天,见层层的乌云已将大半的天空占去。刘重心中暗想:趁着天气凉慡,自己正好多赶一程的路。 可事与愿违,没过多久,天上便开始噼噼啪啪地下起雨来,这雨下得 ![]() 不一会,⾖大的雨点又从树叶间滴落下来。刘重担心自己心爱的的书被雨⽔打 ![]() 大约过了半个多时辰,这雨才渐渐停了下来。刘重牵着⽑驴来到路边。他打开包⽪,见所有的书都还⼲慡,他这才放下心来,又将包裹挂在驴背继续赶路。 一阵风吹过,刘重不噤打了个寒战, ![]() 刘重用手拄在⽑驴的颈背上撑着⾝子又向前走了一段路,只觉得两眼昏花,浑⾝无力。他抬头向四处观望了一下,见前方一块平整的耕地尽头有两间不大的茅屋,刘重心想:有屋必有人,我先去这户人家讨杯⽔再说。 刘重想到这,他催着⽑驴沿着田埂奔茅屋走去。 刘重低头望着眼前这片刚刚翻过的⻩土地,走着走着,他忽觉眼前一黑,顿时失去了知觉,从驴背上跌落了下来… 这正是: 独骑一行若伶仃 不意曝雨又临风 人言仕途多坎坷 谁料天时不相应 ![]() |
上一章 神志新传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三浆五壶的网络全本小说神志新传,免费提供神志新传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