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神志新传最新章节
阿酷小说网
阿酷小说网 穿越小说 竞技小说 玄幻小说 架空小说 科幻小说 经典名著 推理小说 综合其它 同人小说 仙侠小说 总裁小说 军事小说
小说排行榜 重生小说 武侠小说 短篇文学 网游小说 校园小说 乡村小说 耽美小说 都市小说 历史小说 言情小说 灵异小说 官场小说
好看的小说 无关对错 我的岳母 狂帝百美 父女情深 我的美母 我的娇妻 暧昧情事 塾女教师 全朒辣文 卻利娴庄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阿酷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神志新传  作者:三浆五壶 书号:47919  时间:2019/1/17  字数:5385 
上一章   ‮门天则唐罢皇圣 章三十二百二第‬    下一章 ( → )
  话说观音菩萨和精卫离开感业寺,又在民间停留了几天,观音菩萨屈指一算,一晃精卫和自己在一起已有九十九天,正合九九归一之数。这一⽇,菩萨带着精卫去大唐的都城转了转,待两人出城来到无人之境,精卫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问道:“这是哪朝哪代的都城,竟有如此胜景?”

  观音菩萨笑道:“此为大唐盛世,乃是唐王李世民掌政。”

  “噢——”精卫点了点头,又问道:“此大唐盛世较当年武王之周相比,如何?”

  观音菩萨一带精卫,两人腾空而起。菩萨站在云端向下一指道:“世隔千年,不可同⽇而语。而今唐王派三蔵西天取经,广传佛教,故而民心‮定安‬,政通人和。”

  精卫抬眼对观音菩萨坦言道:“我若⼊世兴周,必胜过唐王盛世!”

  观音菩萨暗一捻指,笑问道:“精卫缘何有⼊世为王之念?”

  精卫犹豫了一下,解释道:“不久前⽟帝金殿赐婚,并封妹妹为鹏岳之神,意使妹妹与杨戬比肩齐眉,名冠同⾼。可妹妹自归天之后,⽇⽇与离山圣⺟在长寿宮为伴,空度时光,御封之神职,故不敢受。而今圣⺟娘娘遗骨⼊土,杨戬他依俗守孝,且喜丧不能两冲,因而妹妹想投胎⼊俗,若有建树,放敢受⽟帝之封。”

  精卫话音刚落,就见观音菩萨猛抬头望空一指道:“天现云龙,乃帝王将生之相,快随我来!”

  观音菩萨带着精卫寻相而逐,看见云龙飘过一座城池,风散去。

  观音菩萨向城中凝神道:“云龙气化之处,必有真龙蔵⾝,精卫不可错过投胎之机!”

  观音菩萨说罢,从袖中取出一颗禅珠食指一弹,正中精卫额头,只见精卫立刻飘飘摇摇,坠向城中…

  正是:

  金珠一点化完魂

  飘向凡间成人

  从此朱丹留青史

  管教正唐无全文

  知后事,且听下回。

  二百二十三回

  成一统 圣皇罢唐则天门  献九鼎 法僧方舟出东海

  书接上回:话说精卫飘飘悠悠从空中坠落,仿佛就像是在梦中一般,可她的意识很清楚,精卫知道观音菩萨是让自己⼊凡投胎,她心想:这次我一定要投⾝为男,做一番顶天立地的伟业。

  精卫这样想着,她在城中到处寻找着投⾝之处。精卫心里坚定了主意,这次投胎,第一,必是男儿之⾝,第二,必须是武姓之家,这样自己将来方可以武王之名号召天下,重举大周之帜。

  精卫在城中游了一天直至深夜,忽见一所大宅內灯火通明。精卫急至近前,只见宅门突然一开,走出个矮胖的婆娘冲院当中喊道:“武宝——快去告诉武老爷,就说夫人就要生啦!”

  就听得对面房中有人应了一声,便不见了动静。

  精卫一想:这人家肯定姓武,机会不可错过!她趁机冲⼊房中,忽见一妇人裸着下半⾝正坐在木盆之中呻昑着。精卫钻⼊妇人腹中,想察看一下这胎儿是女是男,就在这时,精卫忽觉自己被一团红光罩住,已然动弹不得。精卫奋力挣扎,只觉眼前一亮,就听得一个尖尖的声音说道:“生啦!生啦!恭喜夫人,是个千金。”

  精卫一听:怎么是个女婴?她“哇”的一声,哭了起来。

  各位:从此,这便是一段新故事的开端,因为这婴儿生在武家,所以咱还得从这个武氏之家说起。

  话说在庐定有个庐陵王名叫武士彟,因为助李氏⽗子开国有功,才被李世民封在了庐定,做了庐陵王。而这个‮生新‬儿,乃是庐陵王的次女,因为这个女娃从生来便娇啼不止,故而取名娇娇。

  这一⽇,娇娇刚刚満月,庐陵王武士彟在房中正想与夫人商议请亲朋故友为娇娇祝庆之事,见娇娇哭啼不止,便皱着眉头说道:“这娇儿⽇⽇啼哭,当在城中找个名医看看。”

  武士彟刚说到这,就见丫鬟匆忙走进来说道:“禀老爷,感业寺住持⽟兴师太化缘途经府门,求见老爷夫人一面。”

  武士彟一听,悦道:“既有佛门长老前来化缘,正好求她给娇儿相看一看,有请!”

  不多时,丫鬟引着个尼姑进来。武士彟定眼一看,这僧者虽名为师太,但看年纪也不过四十,湛蓝的僧⾐僧帽中间,露出张⽩净净的脸,眉宇下一双明眸,透出一股雅雅的秀气。

  就见⽟兴师太打着稽说道:“贫僧来此讨扰,不便之处还望见谅!”

  武士彟鞠了一躬说道:“哪里,师太来府化缘,正是府门之幸。”之后,他又冲着丫鬟说道:“快给⽟兴师太看座!”

  ⽟兴师太看了一眼夫人怀中的娇娇说道:“实不相瞒,贫僧打贵府经过,闻听婴儿哭啼之声有股冲天之豪气,故前来一观。”

  夫人接话道:“师太莫怪,这婴儿乃是女娃,从生来便啼哭不止,不知何故?”

  “阿弥陀佛——”⽟兴师太上前细看了一眼娇娇的脸,打了一稽说道:“贫僧闻这哭声两短一长,后福非浅,且她的眉间外凸,似蔵丹朱,乃吉人之相,将来必有蟒袍⽟带加⾝。”

  武士彟一听,只当是僧人为化缘而道出的一番吉祥话,于是笑道:“谢师太吉言!这娇儿后生之富贵已不敢奢望,只求她不再⽇⽇啼哭心愿⾜矣!”

  ⽟兴师太略点了点头,她从怀中取出面银镜对着娇娇面前一照说道:“僧面佛面,对镜一鉴,前世今生,终得一见!”

  就见娇娇对着镜子瞪大了眼睛看了半天,突然咯咯笑了起来。

  各位:你道是娇娇从镜中看见了什么?她看见自己在镜中乃是一副头戴王冠的模样,故而才乐出声来。

  从此,娇娇果然不再哭啼,一切都如同一个正常的女孩一般。可有一样,娇娇长到十几岁,不喜针线,却酷爱读书,尤其是对文史之类的书感兴趣。因为武家乃是名门旺族,武老爷和夫人一合计:反正娇娇将来若嫁,也得嫁个门当户对的人家,这针线之类的活计,自然也沾手不上手。于是⼲脆给娇娇请了个先生,专门教她读书。

  娇娇不仅天资聪明,善学善悟,而且人更是一天天变得俊俏起来。

  因为娇娇是个才女,人又长得妩媚,武士彟常以此为荣,每每在同僚面前夸耀。

  这年,娇娇刚満十四岁,当朝皇上李世民听说庐陵王武士彟之女天生丽质,又博学多才,便召⼊宮中为才人。李世民因娇娇名中乃是“娇”字,便赐了个“媚”字,因此,武才人又人称武媚娘。

  武媚娘⼊宮不久,便与太子李治眉来神往,虽然当时的太子李治年长武媚娘十几岁,可两人早已经心投意合,两情相悦。

  时过六年,唐太宗李世民卧病不起,太医几易良方,终不见起⾊,遂请术士范充⼊宮,遍察由原。范充夜断天候,言太宗皇上乃是被天鹏所冲,五十年之后将是武氏天下。朝中相国魏征急招左右仆房玄龄、杜如晦密议,假托太宗圣旨,诛杀武氏官员。

  其时,庐陵王武士彟亦在被诛之列。临刑前,武士彟叹喟道:“难怪当年来化缘的⽟兴师太说我儿娇娇的哭声两短一长內有玄律,但愿我们两夫之命短,能换来娇儿她的福长!”遂引颈受斩。

  时过两月,太宗病危。术士范充断天鹏近在后宮,相国魏征与房、杜二仆商议,除武才人于后宮。

  李治闻之,以皇太子之名相保,魏征终不敢妄动。

  是夜子时,范充在后宮瞻星阁点明灯三盏,仗剑施法,竟将武媚娘的魂魄拘来。范充见武才人⾝披龙鳞而至,知道武才人有真龙附体,遂以剑自刎谢罪。

  三⽇后,太宗驾崩。李治恐魏征借机加害媚娘,便与武媚娘商议,将其送至感业寺为尼。

  同年岁末,相国魏征以为武才人遗患未除,将来必殃及大唐社稷,便乘李治在皇陵守孝之机,暗派宮人夜⼊感业寺取武才人首级。

  感业寺住持⽟兴师太夜来坐禅,不觉竟将一颗禅珠捻碎。⽟兴师太明知不祥,屈指一问,已知武才人今夜有恙,便暗中施法相护。

  宮人斩武才人首级回宮复命,魏征展包裹审视,见竟是个⾚⽩萝卜,遂将宮人当场刺死。后魏征亦知道武才人有神明相护,大气乃成,故假病辞官,归隐乡里。

  李治守孝三年届満,登基即位,号⾼宗皇帝。四年后,⾼宗以进香为名夜宿感业寺,与媚娘立下百年之誓。

  次年,⾼宗召武媚娘⼊宮,封为二品昭仪。数年后,⾼宗废正宮王氏,立武昭仪为后。

  唐⾼宗二十八年,李治去世。武后扶太子李显为王,称中宗皇帝,遂垂帘听政。

  转年,武后废李显为庐陵王,立唐睿宗李旦为帝。时隔不久,武后又免李旦之王位,临朝称制,改国号为周,定都洛,更为神都,自称圣神皇帝。

  说到这大家势必会问:你老瞎子说的不就是武则天么?不错!可这段,既是武则天的生平,也是精卫复国兴周的简要经历。因为涉及到‮实真‬的历史,所以我老瞎子也不得不小心谨慎,尽量不要夸张太过。

  有人说了:武则天就武则天呗!⼲嘛还武才人、武媚娘、武昭仪的饶腾半天?其实这正是历史的原貌,武则天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登上历史舞台的。“武则天”这个称谓是后人给起的,她称帝时号称圣神皇帝,因为当时她在则天门上宣布改唐为周,所以后人都称这个大周皇帝为武则天。

  现在咱再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精卫复国兴周的成功之处。她自称圣神皇帝,取京城名为神都,这都体现了精卫升仙成神,与杨戬比肩齐名这样的一个祈愿。

  各位:前几回咱曾说过,这将是一段千古不传的故事,何哉?长期以来,人们对武则天这个‮国中‬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一直是褒贬不一,这主要是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所以在某些书中,甚至将武则天描写成了恶魔。我老瞎子一贯秉承老恩师的主张,武则天这位非凡的女对于历史的贡献是‮大巨‬的,只是到后来都埋没了起来,这也不能不说是封建制度对历史文化造成的一个悲剧。就拿这部《神志新传》来说吧,记得在开篇的时候,我老瞎子就曾说过,这故事本不当讲的,这是因为老恩师在临终前曾有过这样的遗嘱。这其中的原因我也知道,我老恩师死的时候是在解放前,那个时候社会上封建思想的雾霾还很浓重,而《神志新传》这部书又多是以颂扬女角⾊为主,这与当时的社会氛围是格格不⼊,故而我老恩师才如此的担忧,怕我讲出这个故事来会祸从口出,惹事上⾝。

  今天我老瞎子要感谢我的那些“网友”们,也要感谢这么些热心的听众以及万和酒店的李老板,是你们给了我老瞎子这样一个契机,使我一吐为快,不然的话,恐怕过不几天,我老瞎子就会将这些优秀的故事带进坟墓里去,这样,银河、诗琴、精卫以及嫦娥、织女等这些神话传说当中的故事,也就无人知晓了。

  此刻,我老瞎子非常地动,我希望在座的所有女朋友能为我鼓鼓掌!同时,我也希望所有喜的男朋友们也都为我鼓鼓掌!

  之后,有人站出来说话:八爷,您这不是诓人呢么!我们到底是为谁鼓掌呀?

  我说:你还别叫屈,我知道你是男的,男的咋的!男的还不是女的生的吗?我劝你还是老实的呆一边鼓掌去!

  就听下边这人忿忿道:老实的咋鼓掌呀?这不精神病嘛!

  我一拍惊堂木说道:现在接着给大家讲故事。

  刚才咱说过,武则天对于‮华中‬文明的进步还是留有丹青的,功不可没。从现在来讲,如果当年唐太宗李世民派三蔵西天取经实际上是拓出了一条陆路丝绸之路的话,那么,武则天遣法僧和尚出东海往西天取经,则是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先河。这话从何说起?刚才鼓掌那位,请你稳坐,容我老瞎子慢慢道来。

  话说武则天登基之后,她亲贤臣、重民意,广开圣听,博采众议,又重整科举,不分贫,唯才是用。

  时有钟南法僧和尚集百工之长,铸双耳九龙金鼎,⾼一丈,阔九尺,献于金⽔桥外。因此鼎金碧辉煌,‮大硕‬无朋,又方圆之中夹一携九,有“一言九鼎”之意,故人称“九鼎”

  武则天见九鼎,甚爱,故封法僧为九鼎天师,⼊宮为用。

  隔年初,武则天诏东海船工造木舟,首尾及两舷皆为九九八十一尺,取名曰“方舟”

  有东海能工郭远,年五十方壮,善能掌帆舵于海,且又巧于工思,受任监造。郭远将船木用鲨鱼⾎三蘸,以避鱼袭,又用桐油九浸,以固⽔蚀,时九月中乃成。

  武则天命法僧携九鼎宝图,乘方舟远渡东海,前往西天换取《正心经》三部。

  法僧请青竹为杖,长五尺,将宝图蔵于內。

  是时,武则天亲赴东海,召郭远掌帆舵,征船工能⽔者八十人促桨,于东海九龙湾送法僧启程。时,是年九月十九⽇晨。

  正是:

  一抹红霞照西帆

  薄雾冥冥似隐寒

  垂帘不问朝夕事

  世间沧海谁凭澜

  各位:法僧方舟扬帆出海,这才引出一段“游侠神舟西下”的故事。

  知详情,咱们下回再说。

  本书源自 wWw.aKuXS.CoM
上一章   神志新传   下一章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三浆五壶的网络全本小说神志新传,免费提供神志新传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