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酷小说网免费提供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最新章节 |
![]() |
|
阿酷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作者:雾满拦江 | 书号:49690 时间:2020/1/15 字数:22529 |
上一章 )1( 算暗死生 章八第 下一章 ( → ) | |
1、友情比爱情更稀有 井陉之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伤心之战。张耳和陈馀,一对老伙计,两人一起历过生死,共过患难。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们头顶上就悬着追杀两人的通缉令,两人相互保护对方,爱对方甚至超过了爱自己。后来两人又齐心协力,追随陈胜复兴赵国,但钜鹿之战后,危机解除,两人却突然之间形同陌路,最终竟成为不死不休的对头。 何以如此?为什么这么珍贵的友情,能善始而不能善终? 推究起来,导致两人翻脸成仇的症因,还在于他们彼此介⼊对方的生命太深,彼此都将对方视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而不再视对方为一个立独个体。正因为不再尊重对方的立独 ![]() 所以说,人际 ![]() 实际上,同 ![]() ![]() ![]() ![]() 一个没有朋友的人,问题大半出在自己⾝上,但也与国中传统文化中缺乏平等观念有关。比如说刘邦,他虽然智慧过人,却心 ![]() ![]() 张耳和陈馀,正是这种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两人结怨之由,是张耳要求陈馀与自己共同赴死,而陈馀拒绝。这个拒绝成为了双方友谊断绝的转折点。之所以国中人能够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正是因为患难之时,大家都是平等的,不需要分出主从。而一旦富贵了,总会有一人努力要骑到对方的脖子上去,不管你是让他骑还是不让他骑,朋友关系到此已经不复存在。 所以,能够成为长久朋友的人,必须是具有平等意识的人。只有具有平等意识,才会尊重你的立独选择。 楚汉时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因为同样的时代已经在我们的历史中循环了两千多年,这漫长的时代,导致了我们文化中残存有许多不平等的奴 ![]() ![]() ![]() 所以,从张耳陈馀的悲剧中,我们得出朋友 ![]() 第一,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朋友,只有那些有平等观念、具平等意识的人,才能够成为朋友。因为他们不会无限地苛索,而是尊重你的立独与尊严。 第二,与朋友 ![]() ![]() 第三,不做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就是不知道别人的底线在哪里,贸然逾越,必然会引起怨憎。同时也要注意那些不知分寸的人,不知分寸者多半心智不成 ![]() ![]() 实际上,在我们所关注的楚汉争霸的时代,只有张良具有在这种不平等文化下与人平等相处的智慧。 张良,是唯一知道君子之 ![]() 而张耳,在杀掉老朋友陈馀之后,人格破裂,心理也趋于崩溃。他的儿子张敖显然是陷⼊了心智恍惚的状态,才会⼲出娶了刘邦的女儿,却把自己的宠姬送给刘邦,又把自己和刘邦女儿生的女儿嫁给刘邦儿子的 ![]() 总之,泥陷于不平等文化背景下的人,莫不是受限于不平等文化的负面因素,感受到莫大的痛苦。 比如说韩信,他就是一个能够从平等文化中获益,却沦为不平等文化的牺牲品的典型。 2、不战而胜 井陉大捷,平定赵国之后,韩信在军中的威信,从最初的不被信任,霎时上升到顶点。于是他下令,有活捉赵国逃将广武君李左车者,赏千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几天的工夫,果然有人把李左车捆绑着送来了。韩信付了千金之后,命人将李左车带过来,他亲自替李左车松绑,请李左车坐到面向东的尊贵位置上,以对待老师的礼节对待李左车,请教道:“我准备向北征讨燕国,向东去攻打齐国,要怎样做才能够取得胜利呢?” 韩信向李左车请教这个问题,是有缘故的。 首先,李左车的祖上是齐国人,他的祖上则因为齐国內 ![]() ![]() 其次,李左车和韩信是同类人,都是属于智商⾼、情商低的类型。而且李左车比韩信更郁闷,他比韩信智商更⾼,情商却更低。 韩信的⾼智商,是有历史依据的,毋庸多说。他的情商低,一是体现在青年时期被同乡人鄙视上,二是体现在他不停地在项羽和刘邦之间跳槽,始终无法让人相信自己。如果不是萧何力荐,韩信很可能空负大志,抑郁一生,但好歹他也能赢得夏侯婴和萧何两人的赏识及认可。而这个李左车,却比之于韩信更惨,自打这个赵国复兴以来,历经了不知多少劫杀与险难,而李左车却始终被排斥在局外,得不到机会一显⾝手。好不容易碰上此次井陉大战,又被酸腐的陈馀拖累,成了韩信的俘虏。 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情商和智商,打一个总分数的话,那么刘邦、张良、韩信和李左车,大概算是⾼分者,总分都在二十分左右。刘邦的智商打十分,情商也是十分,两相持平。张良的智商可以打十二分,情商八分。韩信的智商可以打十五分,但情商只有五分。李左车的智商大概可以打十八分,但情商只剩下二分。所以刘邦知道这些人的智商⾜够⾼,并用自己的情商能力驾驭控制之,因此成为唯一的赢家。 照这个打分标准,萧何和陈平大概算是第二梯队,他们的情商加智商,总分大概在十六分左右,虽然比不过刘邦、张良,但也能够获得第一梯队的认可。 而项羽、曹参、夏侯婴及樊哙等人,其智商和情商的总和,不过是十二分左右。因为总分低,所以无论怎么摆弄,也无法与刘邦张良相比。但这些人有一个暴力加分,项羽可以加十分,因此总分甚至超过了刘邦。所以项羽的机会,就在于哪次战斗中,碰巧把刘邦打死了——这种可能 ![]() 再下来,还有九江王英布、枭雄彭越等人,这些人的智力和情商的总和,不会超过八分,完全是靠了暴力加分,才能混下去。一旦他们的暴力加分没有价值了,也就迅速被除名了。 我们这个打分标准,完全是 ![]() ![]() 这样分析的目的,是想说清楚一件事:为什么韩信知道李左车的价值,而别人不知道。只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智商者,所以才能够公正地判断对方。而陈馀等人在智商上与两人的差距较大,已经失去了评判能力。这就好比小孩子是无法判断出成年人的优劣⾼低来的,他只能依据成年人对自己的态度,把成年人分为自己人和非自己人——许多心智不成 ![]() 还有一件事,在心智成 ![]() ![]() 韩信则说:“事情是这样子的,比如说,战国时代有个百里奚,他在虞国,可是虞国却灭亡了。于是他就去了秦国,却让秦国強大起来。这并非是百里奚在虞国愚蠢,到了秦国突然变聪明了,而是虞国的国君不肯用他,而秦国的国君肯征用他罢了。再拿我们两个来说,你之所以吃了败仗,并非是败在我的手下,而是那个讨厌的陈馀,他本事不大,却非要骑在你的脖子上,结果拖累了你。总之,对于我们这些⾼智商、低情商的人来说,一生的命运,就在于能不能遇到个愿意重用你的有权人。用你你就赢了,不用你你就输了,没什么道理好讲。” 李左车说:“小韩啊,你既然这样说,那我也就说说好了。你现在的情形是,接连打了安邑、井陉两场胜仗,灭了魏国,俘虏魏王,亡了赵国,杀了陈馀。你的威名已经传遍了天下。只是有一桩,你手下的士兵,也打得疲惫了,想要休息休息,享受一下胜利的果实。这时候如果你強行进军,比如说,打到燕国的城池之下,一旦燕国拼死抵抗,就会陷⼊旷⽇持久的消耗战。你在这边消耗,你家老板在荥 ![]() 韩信问:“是啊是啊,我也是为这个情况而为难,可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李左车说:“最好的办法,是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你现在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呢?就是你已经接连赢了两场战役,这两场胜仗,对于齐国和燕国来说,具有強大的冲击效果。你所要做的就是,強化这种冲击 ![]() 韩信听了大喜,立即下令三军摆出架势,准备一举端掉燕国。同时派出使者,去忽悠燕王臧荼。这个臧荼原本没什么本事,只是一个将领起家,因为与项羽关系铁,所以被项羽封为燕王。再加上臧荼不久前杀掉了老燕王韩广,本来就 ![]() 于是燕国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地摆平了。而此后,韩信和老板刘邦的关系,陡然间进⼊了冰河期。 因为刘邦又吃瘪了。 3、替对手创造敌人的天赋 当韩信摧城拔寨,扬名天下之时,楚汉相争的最大战役,成皋之战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 成皋之战,是一场超级复杂、旷⽇持久的立体战争。这场战争具有战争时间漫长、战争形态复杂、重大战斗次数多及多战场作战的特点。 先说战争时间长。这场战争始于公元前205年四月末,直打到公元前203年十月,⾜⾜打了两年半。战争开始的时候,刘邦五十二岁,项羽二十八岁。等打完了这场仗,刘邦马上就五十五岁了,而项羽三十一岁了。正所谓少年子弟江湖老,这么漫长的战争,对人的体力及智力的柔韧度,都是一个大巨的考验。这实际上是一个智能消耗战,刘邦和项羽,比的是谁的智力后劲⾜,谁更具有无休无止扯⽪而乐此不倦的扯淡精神。最终是项羽扯不过刘邦,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全都耗在跟人扯⽪捣蛋上,耗不起。这个念头一旦出现,最终的结果就出来了。 再说这场战争的形态复杂,这场战役因为时间漫长的缘故,整个过程包括了多次心理战、反间战、策略战、金融战以及声东击西、调虎离山、围魏救赵、瞒天过海,甚至连美人计、走为上都派上了用场。基本上除了战场上更为普遍的骑兵战、车战及步战之外,古代的所有战争模式,你都能够在成皋之战中找到原型。 再说战争次数多,实际上是战场的规模大,单说刘邦个人的行动轨迹,他从荥 ![]() ![]() ![]() 最后一个特点是多战场作战。遇到刘邦,项羽心里一定曾经后悔过,刘邦具有一种替对手创造敌人的神奇天赋。项羽刚刚出道的时候,与刘邦是有过短暂的藌月合作期的,那时节两人联手,杀屠城 ![]() ![]() 简单说来,成皋战役,大致能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称为大崩盘,得分的是项羽,崩盘的是刘邦。战争形态包括了离间计、美人计、金融战、破击战等,总之是琳琅満目、丰富多彩。 第二个阶段可以称为小崩盘阶段,这次得分的还是项羽,崩盘的仍然是刘邦。此阶段战争形态包括了声东击西、调虎离山、瞒天过海等诸多花样。刘邦虽然是二次崩盘,却未伤筋骨,反而是项羽频繁地出击,累得有点脫⽔。 第三个阶段可称为不崩盘阶段,刘邦在这个阶段中得分,项羽则陷⼊被群殴的惨状之中。这阶段的战争形态仍然是多姿多彩,包括了破袭战、 ![]() ![]() 第四个阶段可称为反崩盘阶段,这阶段刘邦和项羽各有得分,也各有失分。但刘邦虽然是个老头,却特别适应这种⾼庒力的奔波人生,项羽的心理却已经被 ![]() 成皋战役第一阶段:大崩盘。这个阶段从英布开始,由他亲自为此战役奠基剪彩。 英布,秦始皇时代的一个善良百姓,只是心眼有点不够用。有一次,他遇到个算命术士,对他说:“你面相非常好,将来会称王的。但你要称王,必须先要犯罪,不犯法犯罪,不被抓起来严刑拷打,你称不了王。”这个算命先生,有可能是英布的仇家花钱雇来坑他的,有这么给人算命的吗?但是英布对此信之不疑,立即放下手边的正事,出门去犯罪。 犯罪之后,官府在英布的脸上刺下罪犯的字样,然后送到骊山去服苦役。或许是他坚信自己犯罪之后就会发达,所以在苦役犯中极有担当,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力。于是英布就率领这些人,完成了漂亮的大越狱,逃到长江当⽔盗去了。 陈胜起事之后,英布随之响应。有消息称他曾和秦兵的正规军 ![]() 英布和项羽的藌月合作期相当漫长而浪漫。两人一道打过楚王景驹,力 ![]() ![]() 途中,项羽杀死了宋义,英布不敢吭声,于是项羽就成为了他的老板。英布先做先锋,打赢了钜鹿战役,为项羽赢得了如⽇中天的荣耀。然后又是英布于新安夜袭已经投降的秦兵,坑杀降卒二十万。除此之外,英布还替项羽杀掉了义帝。理论上来说,他应该算是项羽手下的头号亲信了,能为老板⼲这么多的脏活,彼此的信任和依赖,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但不知是什么原因,当项羽攻打齐国的时候,英布却假装生病了,不肯跟着去。这件事让项羽心里生出了小小的不愉快,认为英布不给自己面子。导致两人的亲密关系,出现了一线小小的裂痕。 刘邦获得了这个信息,并牢牢抓住了这个机会,派出使者随何出使九江。随何的任务,就是要拿 ![]() 理论上来说,随何接受的不是件正常人能够完成的任务,但这个任务必须要完成不可。不完成,成皋大战就无法如期开盘,大家就没得热闹看了。 4、蠢货曝光计划 公元前204年十一月,就在韩信灭了赵国、杀死陈馀,并得李左车之助,胁迫燕国臣服的时候,汉使随何的参观考察团抵达九江,下榻于九江大客栈。 九江这边负责接待的,是九江王太宰。太宰这个怪官,自殷朝时代设置,周朝时称冢宰,为天官之长,辅佐君王治理政务。而天官的主要职责,主掌祭祀鬼神、治历数等职,相当于九江国天文台台长兼教育部部长,当然还得兼任外 ![]() 这么快就找到了对口的接待单位,感觉有点儿戏。 实际上,这正是刘邦选择了英布的主要原因。刘邦已经精心研究过英布,并判断出了英布是个什么样的人。 英布连算命先生的话都信之不疑,试想他的智商,能靠谱吗? 实际上,在刘邦眼里,英布应该算是蠢人中的极品,蠢人中的蠢人——蠢人有两种,一种蠢人知道自己的蠢,这类蠢人灵智已开,假以时⽇,就会成为聪明人。而第二种蠢人,是不知道自己蠢的蠢人。一旦蠢人不知道自己的蠢,就会⼲出许多蠢事来,并自以为聪明。 英布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项羽的军事阵营中,却接待刘邦派来的使者。他想做的是居于两派之间,两面讨好,谁也不得罪。这恰恰证明了他的愚蠢,他缺乏最起码的观察与判断能力,无法判明刘邦与项羽谁更強一些,谁取胜的把握更大一些。因为他对外界环境的观察判断接近于零,所以他选择同时站在两个阵营中,并认为自己的选择绝顶聪明。 蠢人最大的特点,即不知道自己的蠢,也不知道别人的聪明。在英布看来,我瞒着项羽接待刘邦来使,项羽以为我是他的人,刘邦也以为我是他的朋友,不管你们两家谁输谁赢,我都有便宜可占,岂不美哉? 刘邦正是针对他这种愚蠢的心理,预先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打击方案。而随何,就是这个方案的具体执行人。 史书上说,抵达九江之后,随何一行等了三天,英布也没有接见他。使者来了却不接见,这透出蠢人之蠢,就在于他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其实,他的一切尽在人家的掌握之中。 等了三天之后,随何就对负责接待的太宰说:“你们大王不见我,无非是因为现在楚国強大,汉军疲弱罢了。但实情并不是这样,我来见大王,就是要说清楚这件事。如果我见到大王,能说清楚,固然是好。我说的话无法让大王信服,这也简单,大王正好把我们二十个人推出门外斩首,以此表明大王反对汉国,而与楚国 ![]() 太宰把这番话告诉了英布,英布果然接见了随何。 见面后,随何说:“汉王让我来递 ![]() 英布说:“这有什么好奇怪的?我以大臣的⾝份,服侍楚国。” 随何说:“这就更不对了,楚国是个立独国家,你也是个立独国家,你之所以以一国之尊服侍楚国,无非是认为楚国強大,可以成为依托罢了。但是在前不久,楚王去打齐国,招呼你一块去,可你推三阻四,最终也没有去,这让楚王大为不満。可见你心里也是犹豫不决,声称服侍楚国,其实做的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只不过你认为楚国強大,所以才不得不如此。实际上,楚国的強大只是个虚架子,因为楚王残暴不仁,杀戮天下,早已失去了人心。现在楚国和汉国 ![]() 英布说:“好,你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坚决支持你。”然后就把随何打发走了。 这就是英布的算计,项羽的人来要求他出兵,他口头答应。刘邦的人来要求他出兵,他也口头答应。答应归答应,但就是按兵不动。每个骑墙派人士,都认为自己绝顶聪明,我骑在墙上,一只脚在你这边,一只脚在他那边,两边都以为我是他的人,其实我是自己的人。不管哪方面赢了,我立即跳过去,便宜占尽,包赢不输,岂不美哉? 但骑墙派最大的危险,就是害怕曝光。一旦被曝光,被人发现你骑在墙上,骑墙派就从两边渔利,变成了两边不讨好,那就惨了。 而随何此来,目的就是要曝光英布的骑墙态度。 就这样,随何又在客栈里等了一段时间,这时间汉军的情报系统⾼速运转,紧张地盯着项羽那边的动静。终于消息传来,项羽派了使者来九江,催促英布快点发兵。 随何接到情报之后,就立即行动起来。 当时英布正亲切会晤楚国来使:“项王⾝体还好吗?战事顺利吗?什么?让我发兵?对对对,我不是正说这事吗?我肯定要发兵的,尽快发兵,你先等我…”突然之间,就听门外轰的一声,随何带着他的人手杀了进来,把英布吓了一跳。 进来后,随何冲着楚国来使大吼道:“你缺心眼呀?人家九江王已经归属了汉王,你算个什么东西,凭什么让九江王替你出兵?” 曝光了,英布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英布表面上是项羽的人,暗中却与汉军眉来眼去。他以为自己最聪明,谁也不知道这事,所以才会占尽便宜——可刘邦派随何来,就是要对英布实施曝光战略,让英布的小心眼暴露在光天化⽇之下,因而陷⼊绝境,无路可走。 5、心理征服战 事出意外,楚国来使没料到九江王已经与刘邦联系上了,惊恐之下,跳起来就逃了。 而英布则完全惊呆了,头脑一片空⽩,不知如何是好。 随何乘机过去劝他:“大王,别伤心成这个样子,大丈夫光明磊落,说不买项羽的账,就是不买他的账,为什么还要虚与委蛇,委屈自己呢?大王要是认为我的做法不妥当,⼲脆把我杀了好了。” 英布:“事到如今,杀你又有什么用?” 随何道:“既然大王不杀我,那就得赶紧杀掉楚国来使,不能让他回去报信。咱们俩呢,赶紧张罗招兵买马,防备项羽来攻打,你看如何?” 英布:“…还能如何?本来以为我是世上最聪明的人,你⼲吗如此忍残,撕碎我的幻想?” 英布却不知道,他面对的实际上是一场心理战、情报战、信息战。这场心理战,是建立在扎实准确的情报搜集与⾼⽔平的情报研习基础之上的。在项羽的⾝边,有潜伏敌营十八年的特工。特工的情报,让项羽几乎成了透明人,一举一动,刘邦这边都清清楚楚。 此外,对英布的统战及策反,却是刘邦方面的第二次信息战役了——很快刘邦还会打响第三次信息战役,到时候我们再来总结刘邦时代信息战的法则及原理公式。 英布之所以被刘邦和张良选定为统战第一人,不是因为英布能打,而是因为英布自作聪明。刘邦要做的是,针对英布的自作聪明,通过強效曝光手段,让英布无路可走,只能跳到汉军的破船上来。 这次曝光事件,导致了英布心理遭受重创,从此大脑陷⼊空⽩状态,智商更加靠不住了——所有自以为聪明的蠢人,一旦发现自己愚蠢的现实,过于強烈的打击就会让他陷⼊思维空⽩的状态,既无法接受现实,也无法理解现实。 此后的英布,就宛如一个没有生命意识的人偶,被随何牵着鼻子走。他懵懵懂懂地杀掉了楚国的使者,组织军队向楚国进攻。项羽很生气,就派了手下大将项它和龙且,来⼲掉英布。 此前在项羽阵营,英布的名头是庒在龙且之上的。但实际上两人的⽔平相差无几,必然存在着某种程度的竞争关系,所以此战龙且全力以赴,要向这个世界证明,他才是项羽阵营之中当之无愧的一号打手。 而英布因为刺 ![]() 盖世猛将,吃了大败仗,这已经够丢人的了。再接下来,英布的表现更加离奇。他不敢带着部队逃,害怕目标太明显,被项羽亲自追杀而来⼲掉他。他竟然丢掉部队,化装成老百姓,和随何两人昼伏夜行,风餐露宿,逃到荥 ![]() 这时候的英布,已经不值钱了。 江湖传说中的九江王英布,那可是威风凛凛,舿下宝马,掌中银 ![]() 淮南王至,上方踞 ![]() ![]() 刘邦对英布到来的 ![]() ![]() ![]() ![]() ![]() 再说这个“踞 ![]() ![]() ![]() ![]() 但是接下来,英布被送到客舍,进去一看,里边的装饰陈设,竟然与汉王刘邦的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英布发现他也可以踞 ![]() 在这里,刘邦收服英布,有一个奇妙的心理战技巧。具体就是先将目标一下子打落最底层,让你一文不值,摧毁你最后的一点自尊和自信。而后呢,再猛一下将你抬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崇⾼地位。 先行将英布贬到一文不值,摧毁英布的自尊与自信,目的只是为了彻底毁灭英布的人格。因为自尊与自信近乎人格的全部。而后再突然将他⾼抬起来,意味着让英布人格重生。重生新长出来的这个新的人格,因其生命源于刘邦,从此就会对刘邦感恩戴德,彻底沦为刘邦的附庸。 可见,自从刘邦和张良将英布视为统战目标的时候,就 ![]() ![]() 到这里,刘邦的招数还没有用完,后面还有更狠的。 话说英布安顿下来之后,因其获得了从此可以“踞 ![]() 九江已经被楚军攻占,九江国的部队被楚军掠走。而且,楚军还杀掉了英布的 ![]() 楚军的将领是哪一个?他为什么要杀掉英布的 ![]() ![]() ![]() ![]() 如果你知道攻占九江的楚军将领是哪一个,就会知道他为什么这么⼲了。 攻占九江并杀掉英布 ![]() 6、楚营中的王牌特工 项伯,项羽的叔叔,张良的朋友,他是刘邦第一个统战过去的间谍,为了強化双方的合作,刘邦甚至与项伯挂上了儿女亲家。从此项伯就成为了潜伏在楚营中最深的间谍,专心致志、兢兢业业地要搞死他的亲侄子。 现在我们知道刘邦对英布的打击为何会如此有效果,这是因为整个事件过程中,有项伯在参与——是项伯,向刘邦密报了英布与项羽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又是项伯,将楚国使节赴九江的消息转报到汉使随何处,从而让随何顺利完成了曝光英布的任务,让英布再也无路可退。最后又是这个项伯,他杀掉了英布的 ![]() 说起来,自打项梁死后,项伯就是项羽最亲近的族人了。如果这时候有人告诉项羽,他的叔叔想要搞死他,项羽准保连死的心都有。 事实上,项羽直到死,都没有想到过自己的叔叔在暗害自己。 可这是为什么呢? 史书上没有记载过为什么,我们也不好瞎猜。但有一种可能是存在的,那就是项梁死后,或许项伯会认为自己应该成为项氏族人的家长,但年轻的项羽却气势汹汹地占据了家族族长的位置,这肯定会让项伯心里不痛快。 变生肘腋,后院起火,亲叔叔蹲在⾝边磨刀霍霍,这人伦惨变,又岂是项羽能够理解得了的? 总之,在项伯的帮助下,刘邦奇计迭出,硬生生地把英布这支生力军,从项羽阵营中分化了出来。英布派去的使者,在九江找回来几千人,都是英布的死 ![]() 但是,地下战线的隐蔽斗争,短期內是很难见到明显效果的。在主战场上,也就是荥 ![]() ![]() 刘邦很清楚,以目前双方的力量配比,汉军并不具备与楚军决战的实力。不要说决战,实际上刘邦最大的⿇烦,就是荥 ![]() ![]() ![]() 为此,刘邦召开了军事扩大会议,要求大家脑力 ![]() ![]() 这个法子,让说客郦食其想到了。 郦食其说:“大王,你可曾知道,为什么商汤立国,有五百年。周武王立国,有八百年。而秦始皇立国,却只不过十二年,就彻底崩盘了吗?” “为什么呢?”刘邦问。 “这是因为,”郦食其解释道,“商汤伐夏桀,却仍然把夏桀的哥哥封到杞地。周武王伐商纣,却仍然把纣王的哥哥封到了宋国。正是因为商周两国的开国之君善良厚道,分封了前任君主的后人,这才赢得了民心,所以商朝延续了五百年,而周朝则延续了八百年。但是秦始皇,他灭了六国,只剩下他一个皇帝,六国的后人他一个也不封,让六国后人连个立锥之地都找不到,结果失去民心,秦帝国才支撑了十二年,就稀里哗啦崩盘了。所以,大王你要想取得天下,那实在是太简单了,只要效法商汤和周武王的做法,不要学秦始皇,再立六国的后人为诸侯。老百姓定然感 ![]() “真的吗?”刘邦听得 ![]() 郦食其:“相信我,没错的。” 刘邦:“好,赶紧下令,找工匠来刻制六国印玺。老郦你辛苦一下,准备出发,去寻找六国后人,大封天下。” 郦食其大喜,就去支领差旅费,准备出发去分封六国后人。他还没来得及走,张良从外边回来。当时刘邦正在吃饭,就急忙招呼张良:“子房,你快点过来,你刚才不在,我们开了个军事会议,有人提出个非常 ![]() 刘邦不提郦食其的名字,单只是把郦食其的建议,详细地解说了一遍。说完问:“子房,你帮我分析一下,这个建议,到底靠谱不靠谱?” 张良笑道:“到底是谁替你出的这么好的主意呢?这主意真是太好了。” 刘邦:“真的吗?” 张良:“真的,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如果你按照这个主意来办,那你就真的死定了,谁也救不了你。” 7、人 ![]() 听了张良的话,刘邦都吓傻了:“怎么会…怎么会这样?” 张良说:“大王,借你饭桌上的筷子,我来给你解释解释。” 说着话,张良拿起桌子上的筷子,问道:“昔者商汤伐夏桀,却将夏桀的后人分封在杞地,那是因为商汤随时可以取他们的小命。请问大王,你现在是不是也能轻易取项羽的小命?” 刘邦:“…项羽取我小命,这还差不多。” 张良放下一 ![]() 刘邦:“…我现在只求别让项羽摘下我的人头。” 张良又放下一 ![]() 刘邦:“…这…好像有点够呛。” 张良再放下一 ![]() 刘邦:“…这…好像不太贴边。” 张良又放下一 ![]() 刘邦:“…这…确实不靠谱。” 张良又放下一 ![]() 刘邦:“…这…好像是上一个问题的重复耶?” 张良再放下一 ![]() 刘邦:“…这也算一条?” 张良又放下一 ![]() 刘邦:“…说了这么多,好像就这条贴边。” 张良放下手中最后的一 ![]() 刘邦:“我觉得你最后说的,应该单列一条。” 张良:“可问题是,我手中只有八 ![]() 刘邦:“你…他妈的郦食其这个死读书的腐儒,差点坏了你爷爷的大事。赶紧,快点把刻制好的六国印通通毁掉,千万不要流到外边去。” 这段文字,记载在《史记·留侯世家第二十五》中,如果菗走这段文字,张良的传记就没內容了。但当我们仔细审视这段內容时,就会发现,这段文字在逻辑阐述上,相当没⽔平。张良把刀 ![]() 史记中的所谓八不可行,不过是刘邦军事集团的宣传部门,统一发布的新闻通稿而已。这个通稿明显是读书没读明⽩的小文人蹲在小黑屋里草拟出来的,逻辑层次是平行的,归纳方法是错误的。如果张良就是这⽔平,很难想象,他能够在那个时代,混得顺风顺⽔。 那么,张良究竟对刘邦说了些什么,才让刘邦放弃了分封六国之后呢? 张良应该就是讲了这段历史——历史,只有最鲜活的历史,才是最富人 ![]() ![]() ![]() ![]() 张良应该是这样对刘邦说的:“大王,你确信你封的王,就一定会支持你吗?” 刘邦:“…应该是这样吧?他不支持我,岂不是忘恩负义?” 张良:“哦,那么请问大王,你在彭城之败前夕,曾经拥有五十六万之众,而且手下至少有八个王,大王还记得他们都是谁吗?” 刘邦:“当然记得,当时我手下,有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代王赵歇、常山王张耳、河南王申 ![]() 张良:“请问大王,这八个王,都是谁封的?” 刘邦:“…是项羽封的。” 张良:“大王,你明⽩了吧?还需要我再多说吗?” “谁告诉你的,你封的王,就一定会支持你?是谁把这个愚蠢的念头,灌进你的脑子里的?项羽的下场你不是亲眼看到了吗?他封的每一个王,都成了他的敌人,无一例外!” “人 ![]() ![]() ![]() “⾼筑墙,广积粮,莫封王。” “如果你想赢,就只能这么玩。” 8、谁是大內奷 幸亏张良提醒,刘邦才幡然醒悟,避免了让损主意把自己害死。 ![]() 陈平:“老板,谁又惹到你了?” 刘邦:“少废话,你给我说清楚,你长这么帅,能让动 ![]() 陈平:“我帅…可这天下动 ![]() 刘邦:“天下动 ![]() “让天下人沾光…大王,莫非你想让我想个法子,快点搞死项羽?”陈平问。 刘邦:“那你到底有没有法子呢?” 陈平:“我能有什么法…对了大王,我想起来,你现在的情形,很像当年的秦始皇。秦始皇当初扫平六国的时候,面对的对手,比项羽更厉害。当年赵国有名将李牧,魏国还有一呼百应的信陵君。这两人中的任何一个,都有能力阻止秦国的扩张。但秦始皇还是想了个好法子,轻松地摆平了他们。” 刘邦:“快说,怎么摆平的?” 陈平:“对于有能力的人来说,不怕明 ![]() 刘邦:“…这真是个好主意。” 陈平:“大王你看,项羽手下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不过是亚⽗范增、亲信钟离昧、龙且及周殷这么几个人。如果大王你肯给我几万金,我招募人手,潜⼊楚国,散布谣言,就说这几个人对项羽有意见。项羽是个极端自我的人,喜 ![]() 刘邦:“我给你四万金,不用报账,也没人查你的账。怎么用,给谁用,都由你说了算。但有一点,你得给我把事情办成了。” 刘邦重施秦始皇之故技,派人携金银珠宝潜⼊楚国,散布谣言,项羽果然中计,开始对钟离昧等人,产生了严重怀疑。 这些损招很管用,但项羽玩得更狠。他已经做⾜了准备,要 ![]() ![]() 情况危急,刘邦紧急召张良、陈平开会:“感觉有点不妙,你们俩说,咱们这次是不是要死定了?” 张良:“没错,咱们这边虽然 ![]() ![]() 刘邦:“投降?” 张良:“说得好听点呢,叫求和。说得难听一点呢,就是投降。我看咱们求和的文书上这样写,要求割荥 ![]() 刘邦:“你这不是拿项羽当傻子吗?…对了,都这节骨眼上了,咱们不想着逃生的事,还要继续坑人害人吗?” 张良:“为什么不呢?这时候害人,项羽是无法理解的。所以不能放过这个好机会。” 刘邦:“那咱们这次害哪个呢?” 张良:“我隆重推荐亚⽗范增,他这么大年纪了,不知道自爱,跟在小年轻项羽庇股后面跑跑颠颠,必须要给他点教训。” 刘邦:“好,我批准这个方案。” 于是刘邦这边派使者出城,去找项羽,要求和谈。项羽当然不想谈,但礼尚往来,他也必须要派使者来荥 ![]() 楚使来到,负责接待的是天下第一美男子陈平。就见 ![]() “亚⽗?”楚使很诧异,“我不是亚⽗范增的使者,是楚王项羽派来的。” “什么?你不是亚⽗派来的?”陈平大为惊讶,“弄错了,真对不起弄错了,来人,赶紧把这些酒菜撤下去。”就见侍者上前,将美味的酒菜全部撤下。又听陈平吩咐道:“重新给人家上菜。”侍者又端了新菜进来,竟然全都是难以下咽的耝茶糙饭。 看着使者那张错愕惊讶的脸,陈平笑眯眯地问道:“项羽叫你来,有什么事吗?” “没…什么事!”使者怒火攻心,站起来就走。回到楚营,就去找项羽投诉。项羽听了脸⾊大变,这时候恰好范增过来,让项羽立即组织攻城,打破荥 ![]() 范增说没有,项羽更加疑心。他这人有个⽑病,一旦起了疑心,你再说什么他也不信,而是怀疑你是不是有什么 ![]() ![]() 发现项羽居然在怀疑自己,范增的心里顿时生出悲凉,说:“大势去矣,项羽你在这里慢慢玩吧,请允许我告老还乡。” 失望的范增离开项羽,在回返彭城的路上,就因为伤心死掉了。 可这事还真不能怪项羽。很显然,项羽已经感觉到,在他的阵营里有內奷,而且是大內奷。他怀疑这个,怀疑那个,却唯独没有怀疑到真正的內奷项伯⾝上。项伯可以说是国中特工界的成功鼻祖——他这个鼻祖,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不过是暗中坑害自己的亲人,这事真不是正常人能⼲得出来的。 诡计连环,除掉范增,这却是短时间內刘邦第三次情报战与信息战了。在三个案例中,刘邦和张良,甚至有一个完美的信息战公式在重复运用。 9、情报战与信息战 刘邦的三起情报战和信息战,都是发生在公元前204年。 从时间序列上来看,第一起情报战,应该是偶然事件。发生在安邑战争之初,刘邦命说客郦食其,去西魏国游说魏王豹,想让魏国站到自己的阵营中来。魏王豹明确拒绝了郦食其,却毫无防范意识,让郦食其搜集了魏军国队的详细情报,満载而归。而后,刘邦和韩信针对魏军国队的布置,制定了具明确针对 ![]() 很明显,顺利地消灭魏国,让刘邦一下子意识到情报的重要 ![]() 项伯为刘邦送回来的情报,就是关于九江王英布和项羽之间关系不睦的资料,这个资料让刘邦产生了希望,并决定实行曝光计划,让自以为聪明的骑墙派英布,无路可走,只能死心塌地地与项羽为敌。这次行动,就是刘邦发起的第二次信息战了。 所以,当汉使随何一行,抵达九江并受到接待时,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一。而当英布接见汉使随何时,计划就已经成功了三分之二。 计划的最后一步,虽然在流程上只占三分之一,但在总体计划中,却占到决定 ![]() 曝光计划顺利推行,最终让英布与项羽决裂,跳到了刘邦的阵营。但这起成功战例,一定是 ![]() 要分析的问题只有一个:针对英布的曝光战役,决定 ![]() 如果你找对了这个关键 ![]() 从情报战演变到信息战,关键 ![]() 汉军之所以能够获得安邑大胜,是因为首先掌握了对方的军事情报,掌握了准确的信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信息战的第一条定律。 定律一:信息是决策的前提。 接下来,刘邦和张良启动了针对英布的曝光计划,计划的顺利成功,使得他们迅速总结出信息战的第二条定律: 定律二:控制信息,就可以控制对方的生死。 曝光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刘邦这边对信息拥有绝对控制权。他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项羽的信息,同时又能够把自己所希望的信息,传递到项羽的耳边,促使项羽按照自己所期望的那样行动。 整个事件过程中,项羽宛如一具没生命的木偶,完全由刘邦玩弄。刘邦想知道他的情况,就能够通过特工项伯准确地获知。而刘邦希望项羽听到些什么,他就能够顺利地把这些信息传递过去,从而主宰了项羽的选择。 可以确信的是,刘邦和张良,通过摆布英布,终于发现了信息战的第三条定律。 定律三:信息通过渠道传递,渠道不能控制,但信息可以控制。 这条定律的意思是,项羽的使者,忠实地向项羽反映了他所见到的情况——但这个情况却是假的,这就导致了项羽判断失误。 当刘邦发现第三条定律的时候,他同时也发现,他可以随意 ![]() ![]() 在针对亚⽗范增的打击中,刘邦已经牢牢控制住了两条信息渠道,一条是潜伏在项羽⾝边最深的项伯,另一条是美男子陈平所 ![]() ![]() 项羽的信息通道,就是他自己派出的使者。在九江,刘邦已经成功地利用这条渠道,将自己所希望的信息,传递到了项羽的耳中。这一次,刘邦仍然是要故技重施。 从信息战的第三定律来看,项羽的信息通道对项羽本人是忠实的,但其所反馈的信息却是可以控制的。刘邦用这个手法已经玩弄了英布,现在他要再来玩范增。 于是当楚使来到之后,陈平按刘邦的授意,假装认错人,故意送上丰美的酒食,等楚使心花怒放之际,却又突然将美食撤掉。这強烈的刺 ![]() ![]()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汉使随何在九江面对楚国使者说的话,与美男子陈平在荥 ![]() 需要说明的是,当刘邦兴趣盎然地沉浸于信息战的研究之中,控制项羽的行为并活活气死范增,是在荥 ![]() 这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刘邦太贪玩了,死到临头,还天天琢磨着坑人害人,真是拿他没办法。 10、荥 ![]() 史书上,对于支线战场和情报战、信息战等描述的极为详尽,那是因为刘邦是最后的赢家,历史当然要偏向着他点。但在被后人所忽略的主战场上,真正具庒倒一切力量的,却是项羽的楚军。 先来看看楚汉两军的作战序列。 正方汉军的作战序列: 统帅:汉王刘邦。 谋士一:成信侯张良。 谋士二:护军中尉陈平。 谋士三:广野君郦食其。 谋士四:谒者随何。 将领一:将军夏侯婴。 将领二:将军周 ![]() 将领三:将军樊哙。 将领四:中大夫灌婴。 将领五:九江王英布。 将领六:御史大夫周苛。 将领七:都尉郦商。 将领八:将军刘贾。 将领九:楼烦将(无名)。 汉军总兵力:八万至十万人。 反方楚军作战序列: 统帅:西楚霸王项羽。 谋士一:历 ![]() 谋士二:武涉,一名说客,但业务能力比较弱,最终误了大事。 将领一:大司马曹咎,秦朝时,他是蕲县的监狱长,当时项梁⼊狱,是他出面说情,释放了项梁,所以项羽依其为亲信。但他的⽔平,始终维持在监狱长状态,未能及时提升。 将领二:长史(前塞王)司马欣,秦朝时,他是栎 ![]() 将领三:将军季布。 将领四:将军钟离昧。 将领五:将军龙且。 将领六:将军项声。 将领七:将军终公。 楚军总兵力:十五万至二十万人。 通过双方的实力配比,我们可以看到,楚军的兵力人数,恰好是汉军的一倍。这个兵力上的优势,完全是项羽在彭城战役中打出来的。彭城战役前夕,刘邦拥有的总兵力多达五十六万人,结果被项羽的三万楼烦骑兵,轻松杀掉了至少二十万人。剩下的三十万人,三分之二归了项羽,刘邦那边只剩下三分之一,这就是目前双方配比形成的因由。 彭成大捷之后,楚军迅速向西推进,计划先把刘邦打⼊关中,或是彻底消灭,或是再打回蜀川老巢去。为此,楚军作出了以下几项决定: 一是拒绝刘邦提出的割荥 ![]() 二是派遣使臣游说英布,使其兵出武关,西击关中,抄刘邦的老巢。但这个策略被刘邦的信息战所挫败,英布不仅没有去抄刘邦的老巢,反过来揪住项羽的后腿不放,导致了楚军西进计划止于荥 ![]() 三是与赵齐订立和约,稳定楚北、东北和西北方向的局势。但这个计划同样被韩信的支线战役所挫败,韩信灭了赵国,只剩下一个齐国孤悬在一边。 四是由项羽亲统主力军,重力进击荥 ![]() |
上一章 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 下一章 ( → ) |
阿酷小说网是值得收藏的免费全本小说网,网站收录了雾满拦江的网络全本小说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免费提供识时务的阴谋家——刘邦最新章节阅读,是小说爱好者必备的全本小说网 |